




暑假作业09 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
展开鉴赏古诗词,表达技巧包括:
1、表现手法:烘托(衬托)、对比(对照)、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用典、渲染、托物言志、动静相衬、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
2、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四种表达方式。而就古代诗歌而言,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比较常见,是考查的重点。
(1)描写:正面描写(细节和白描)、侧面描写、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观察角度:定点观察 移步换景 远近结合 由远到近 由上到下 俯仰
感官角度:听觉 视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2)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抒情、以乐景抒哀情等
3、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反复、排比、反问、双关、借代、设问、互文、用典等。在实际运用中,多种修辞往往是交叉在一起的。
4、构思技巧:开门见山、照应、伏笔铺垫、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画龙点睛、抑扬等。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大题,33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 ① 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 ② 。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让见证了千百年岁月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从根本上讲,对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永葆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不动摇,留住历史文化遗产的人文本味。在此基础上,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遵照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流程,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仅要做到突出地方特色、保留时代风貌、改善人居环境,将名城名镇保护与文化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更要下足“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坚决禁止破坏性开发、防止建设性破坏,让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活态发展源清泉涌、细水长流。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将这一砖一石 ③ ,蹬出一条保护与发展齐头并进的新路,让古建筑、古街区成为展现文化魅力、讲好中国故事的“活化石”,真正在守护历史中开启未来,让深厚的文化自信在千年古迹的文化韵味中日滋月益、生生不已。
1.(5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3分)下列选项中,和文中“让古建筑、古街区成为展现文化魅力、讲好中国故事的‘活化石’”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5分)语言文字运用I中“一代材料一代装备”加双引号,语言文字运用II中“绣花”加双引号,请比较分析两者表情达意的不同。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4~5题。
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粉丝号称“磁铁”,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看过《三体》的,另外一种是没有看过《三体》的。由此可见_____A_______。
小说以人类探索外星文明为开始,①人类发出的信号被4光年外的三体文明接收。②三体文明是一个比地球文明更高级的文明,③但却反复经受着毁灭与重生。④寻找其他适合居住的星球成为三体文明仅有的唯一的出路。⑤在接到地球发出的信号以后,他们立刻向地球派出庞大的三体舰队,人类危在旦夕。⑥在遭到三体舰队攻击后,⑦人类在风雨中筹划未来,在罅隙中求得生存,⑧可是作者最后还是一狠心让太阳系在维度打击中毁灭。
“宇宙社会学”是《三体》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他人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文明都野蛮生长,它能够永远维续下去的唯一前提就是将其他文明消灭掉。
_____B_______?人类的选择应该只能是合作或较量。外星文明只是作家想象出来的,但无论是否存在外星文明,小说都在提醒我们,人类不要执着于内斗,要把眼光投之于永恒的时空。
4.(4分)请在文中画横线A、B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5分)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Ⅲ(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6~7题。
历史没有韵脚,没有虚构,没有开头和结尾;但是历史有气象,有情节,有收纵,有因果,有大量需要边走边叹、夹叙夹议的自由空间,有无数不必刻意串络却总在四处闪烁的明亮碎片,这不是散文是什么?而且也只能是散文,不是话本,不是传奇,不是策论,不是杂剧。
既然历史本是如此,司马迁也就找到了写史的最佳方式。他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主体从容地说着。有时,他的叙述中出现了较完整的情节,有人物,有性格,有细节,有口气,有环境,几乎像一则则话本小说了……
把《史记》作为散文范本,是否大小失度?我的回答是,写天可以取其一角,但必先感受满天气象;画地可以选其一隅,也必先四顾大地苍茫。散文的范本应该比寻常散文开阔得多,才能摆脱琐碎技巧而获得宏大神韵。除了内容,散文的基元是语言。在这一点上,司马迁也称得上是千古一笔。司马迁的文笔,是对他周围流行文字的艰苦挣脱。他尤其像躲避瘟疫一般躲避着整齐的骈偶化句式,力求明白如话、参差错落的自然散句。
说到这里,我实在无法掩盖积存已久的现代悲哀。我们的时代,离两汉六朝已那么遥远,不知何时突然掀起了一种不伦不类的当代骈文,一味追求空洞套话的整齐排列。
6.(5分)文中划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而且也只能是散文,不是话本、传奇、策论、杂剧”,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7.(6分)白先勇曾评价余秋雨:“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思索天下的灵魂。”所谓散文的诗化,是以真实的情感体验为基石,借鉴诗歌的语言特点使散文以多样化的手法,在表达上更具诗意和美感。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选段的“诗化”特点。
二.古诗词鉴赏(共三大题,2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相应小题。(9分)
渔家傲
宋·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②。
【注】①欹眠:斜着身子睡觉。②邯郸道:比喻虚幻之路,也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
1.(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的是词人退隐后居室幽静安然的场景,环境娟秀清新、灵动自然。词人善于用景物之间的颜色的对比和转换进行艺术渲染。
B.词人下阕转写隐逸后的生活,写出了词人那种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悠闲情致与恬淡的心境。
C.上阕一个“扫”字,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春风人的动作情感,呼应了“尘不到”,突出了环境的清新。
D.词人在下阕中写到“闻语鸟”好似“听朝鸡”,据此可以推断词人被迫归隐,但内心仍然渴望在朝廷做官。
2.(6分)该词所描绘的景物形象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词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9分)
水调歌头·台城游①
贺铸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②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流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③,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④,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注】①本词作于宋哲宗年间,贺铸时任管界巡检,是一个供人驱遣的武官。台城在六朝时多为台省(中央政府)及宫殿所在地。隋军攻陷金陵时,南朝陈后主藏身于台城景阳宫胭脂井,后被擒。②襞(bì)笺:折彩笺作诗。③鸳瓦:华丽建筑物上覆瓦的美称。飞鸳瓦,喻指陈宫门被毁。④白社:地名,代指穷人居所。
3.(3分)下列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首两句,纵横时空,起笔壮阔。既写出南国风景疏爽秀丽的特点,又自然巧妙地引出下文对陈后主骄奢淫逸生活的描写。
B.词的下片中“访乌衣”五句写昔日簪缨聚居之地如今竟成了贫民区,狭不容车,当年的双燕,不知飞向谁家,冷静客观的描述中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慨叹。
C.词的下片中“楼外”三句,词人精心选取星斗、月光、寒沙等意象,绘出一幅高远空灵、迷蒙冷寂的秦淮秋月图。
D.本词与王安石《桂枝香》、杜牧的《泊秦淮》均使用了《玉树后庭花》的典故,三位作者借此典故所表达的感慨基本一致。
4.(6分)贺铸诗词中的艺术手法是纯熟的,上片从“台城游冶”至“却羡井中蛙”使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下面小题。(9分)
【双调】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注】①大德:元成宗年号。此曲是关汉卿晚年漂泊在外时所作。②鱼雁:典出《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后以鱼雁代指书信。
5.(3分)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令前两句以子规的声声啼叫,好像在说“不如归去”响在少妇耳旁,深深触动了她怀念远人的情怀。
B.“虚飘飘柳絮飞”,表面写的是柳絮纷飞的暮春之景,实际是揭示少妇的思愁如柳絮纷扰杂多。
C.尾句用“则见双燕斗衔泥”细节描写燕子为筑爱巢在比赛着衔泥,写出了春天的和乐生机,少妇对春的喜爱。
D.全篇围绕一个“春”字,从子规、柳絮等意象入手,写出了少妇的思念。行文上惜墨如金,不蔓不枝。
6.(9分)从艺术手法着手,赏析“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中作者的情感?
暑假作业15 语言文字运用+作文写作指导-【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 这是一份暑假作业15 语言文字运用+作文写作指导-【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文件包含暑假作业15语言文字运用+作文写作指导原卷版docx、暑假作业15语言文字运用+作文写作指导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作业14 语言文字运用+散文文本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 这是一份暑假作业14 语言文字运用+散文文本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文件包含暑假作业14语言文字运用+散文文本阅读原卷版docx、暑假作业14语言文字运用+散文文本阅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作业12 语言文字运用+戏剧文本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 这是一份暑假作业12 语言文字运用+戏剧文本阅读-【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一语文暑假培优练(统编版),文件包含暑假作业12语言文字运用+戏剧文本阅读原卷版docx、暑假作业12语言文字运用+戏剧文本阅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