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942127/0-17201694831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2 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案及反思
展开1.正确读写“锦、曝、矣”3个生字,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借助注释、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书戴嵩画牛》的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4.理解“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蕴含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2.理解“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蕴含的道理,并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走近苏轼,了解题跋
一、文字线索,趣猜词人
1.同学们,《中国诗词大会》文字线索题很有趣,我们今天也来猜一猜。
2.出示:根据以下线索,猜一位词人。( )
A.他是一位宋代著名词人;
B.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他是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D.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偶像级的人物,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二、简介苏轼作品,引出“题跋”文体
1.出示苏轼作品分类统计表:苏轼一生创作丰富,据说创作有:2700余首诗,360余首词,4000余篇文章(散文、书信),近 600 篇题跋。题跋自成一书《东坡题跋》。
2.了解“题跋”文体。
(1)字理析解:题跋,关注义符“页”表“头”、“足”表“脚”。猜测“题跋”意思。
(2)结合资料,了解“题跋”文体特点。
题跋:凡写在字画、书籍、碑帖等前面的文字称为“题”,在后面的称为“跋”,总称为“题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记事、考订等。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文、词等,笔简而意足。
三、解读文题,了解戴嵩
1.说一说对题目“书戴嵩画牛”的理解。
《书戴嵩画牛》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传说这篇题跋是苏轼在画家李公麟家观赏了戴嵩的《斗牛图》之后写的感想。
2.了解戴嵩:戴嵩是唐代画家,擅长画农家、山川田野,画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评价他画的牛有“野性筋骨之妙”。
《斗牛图》是戴嵩的一幅水墨画,此图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板块二走进文本,初知文意
一、回顾文言文阅读方法
苏轼的这篇题跋是文言文,结合阅读经验,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预设: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扩词法解读、想象法解读······
二、小组互助,自读自悟
1.组内互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用“/”画出长句子的停顿。
2.多种形式朗读反馈,读正确,读流利。
3.对照注释,互查难点词汇的理解。
三、交流反馈,难点字词析解
1.结合注释,读准多音字“处、好、数、曝”,理解文中义。
2.字理析解,理解“锦囊玉轴”“谬矣”。
(1)“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轴,形声字,从车,由声。本义是指穿在车轮中间的圆柱形物件,用以稳定车轮,即车轴,后引申为可以旋转之物。本文第一个“轴”作量词,“一轴”即“一幅”;第二个“轴”是指在《斗牛图》下端,便于悬挂或卷起的圆杆。一般的画轴多为木杆做成,现为用“玉”装饰而成,可见杜处士对这幅画的喜爱。
尤,甲骨文像人手上有赘疣形,可提示“尤”右上的点即赘疣,赘疣是人身上多余的、特别的东西,故引申为特别的、突出的意思。本文中的“尤所爱”就是特别喜爱。
锦,形声字,从帛,金声(也兼表色彩明丽之意)。本义为织有彩色花纹图案的丝织品,具有金属的光泽。
锦囊:指由彩色花纹图案的丝织品做成的袋子,细致描绘了杜处士所珍藏画作的容器华贵美丽,更显其爱惜有加。
(2)“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谬,《说文》析义为“谬,狂者之妄言也”,本义为极端错误的、非常不合情理的言论。课文的“谬”即差错的意思。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意为现在这幅画里牛摇动着尾巴互相争斗,一定是错了。
(3)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奴,篆文写如“权”,会意为一只手抓住了一个女子,迫她为奴。本义为奴隶(不分男女),后多指仆人。课文“耕当问奴”的“奴”即奴仆的意思。
婢,《说文》析义为“婢,女之卑者也。婢,本义为被迫受到役使的女子,后也泛指供使唤的丫头。
耕,从耒(耕地的农具),从井(指古代的井田),合起来表示用耒这种农具翻松田里的泥土。本义是犁田耙地。
织,从“糸”,与丝织品有关。本义:织布,制作布帛的总称。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意为种田要问耕种的奴仆,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
四、想象补白,讲述故事
1.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同桌之间讲故事。
2.讲述故事,互相评议。
板块三 聚焦“笑”字,品析人物
一、聚焦牧童的“拊掌大笑”
1、文中有两个表示“笑”的四字词语,找一找,圈出来。
2.牧童的“拊掌大笑”。
(1)想象牧童“拊掌大笑”的动作及神情,表演读牧童的话。
(2)牧童为何而笑,他的观点你认同吗?(谬矣!错在“掉尾而斗”。)
(3)创造性再读牧童的话,去原文标点,看看还可以怎样添加标点。
如: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4)牧童“拊掌大笑”,直言“谬矣”,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牧童?
二、聚焦杜处士的“笑而然之”
(1)杜处士面对牧童的评价,会有什么反应呢?想象杜处士的神情及话语。如:杜处士会_而___之。(预设:怒而斥之、弃而走之、漠然置之..)
(2)文中杜处士的反应却是“笑而然之”,从中你读出了什么?这是一个__的处士啊!(预设:心胸开阔、有涵养、有气度、有德行)
板块四 体会道理,引发思辨
一、联系生活,体会道理
1.苏轼为什么要写这个小故事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2.讨论“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言外之意。(要向行家里手请教,实践出真知;艺术源于生活。)
3.表达特点:题跋“言简意足”,借助故事说道理。苏轼设计了两个人物杜处士和牧童,一个故事场景,阐述“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二、资料补充,引发思辨
1.图画对比,引发思维冲突:戴嵩真的画错了吗?看看这几幅名画。(出示历代画家的多幅《斗牛
2.出示苏轼、张录成谈论牛的相关文章。
3.引发思辨:戴嵩错了吗?牧童错了吗?苏轼错了吗?课后搜集资料,凝练自己的观点,下节课我们召开辩论会。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共2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忆导入,初读课文,细读课文,再读课文,出示资料,转换角色,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书戴嵩画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书戴嵩画牛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引入课题,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借助注释,知晓文意,想象趣读,走入情境,讲述故事,体验感情, 美文推荐,拓展延伸,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