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模拟卷(福建)(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模拟卷(福建)(全解全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测试范围,下列与听觉的形成无关的是,关于动脉血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七下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长期航海的船员经常遭受坏血病的折磨,因为他们缺乏哪种类型的食物
A.奶类和蔬菜B.肉类和蛋白质C.蔬菜和水果D.水果和豆类
【答案】C
【分析】缺乏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干眼症;缺乏维生素B1会得神经炎、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会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详解】坏血病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参与胶原合成和组织修复。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伤口愈合不良、牙龈出血等症状,进而引发坏血病。而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特别是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C。在当时的航海条件下,能够在船上长期保鲜的蔬菜水果并不多,且腌制蔬菜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维生素C。因此,船员们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导致坏血病的频发,C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与人体细胞获取有机物和氧气无直接关系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B.循环系统C.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
【答案】D
【分析】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
【详解】A.人体细胞需要的有机物是通过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获取的,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细胞需要的有机物和氧气都是靠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细胞的,B不符合题意。
C.人体细胞需要的氧气是呼吸系统通过肺内的气体交换从空气中吸收的,C不符合题意。
D.神经系统主要起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作用,与人体细胞获取有机物和氧气无直接关系,D符合题意。
故选D。
3.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A.动脉B.静脉C.胸肌D.心脏
【答案】D
【分析】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详解】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某人的血型为B型,他捐献的血液最适合救治的患者血型是
A.O型B.A型C.B型D.AB型
【答案】C
【分析】输血原则: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详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输血时首先考虑的是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故献血时,某人的血型为B型,他捐献的血液最适合救治的患者血型是B型。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B.膀胱C.输尿管D.尿道
【答案】A
【分析】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
【详解】A.泌尿系统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 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A正确。
B.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B错误。
C.输尿管能输送尿液至膀胱,C错误。
D.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D错误。
故选A。
6.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输入的成分主要为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答案】D
【分析】成分输血是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成分输血既提高了输血治疗的效果,又避免了血液浪费。
【详解】A.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可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A错误。
B.白细胞具有免疫作用,对于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输入浓缩的白细胞,B错误。
C.某些出血性疾病患者需要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以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的能力,促使止血,所以输入浓缩血小板悬液,C错误。
D.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故应输入血浆,D正确。
故选D。
7.以下物质中通过泌尿系统、皮肤、呼吸系统三条途径都能排出体外的是
A.二氧化碳B.尿素C.无机盐D.水
【答案】D
【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详解】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可见皮肤、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它们共同排出的废物是水,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下列与听觉的形成无关的是
A.鼓膜B.听小骨C.耳蜗D.咽鼓管
【答案】D
【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耳郭,收集声波;
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
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
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
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详解】ABC.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ABC不符合题意。
D.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与听觉形成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9.喝醉了就语无伦次,走路摇晃不稳,说明酒精损伤的是
A.大脑B.小脑C.大脑和小脑D.脑干
【答案】C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由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小脑的功能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详解】大脑里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以及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小脑在脑的后方,协调全身肌肉活动,维持身体平衡。如果脑干受到损伤,将直接影响呼吸和心脏的活动甚至危及生命。某人喝醉了就语无伦次,走路摇晃不稳,说明酒精损伤的是大脑和小脑。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A.神经中枢B.反射C.神经元D.反射弧
【答案】B
【分析】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
【详解】A.神经中枢是调节和控制某一特定功能的神经元群,如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语言中枢等。神经中枢能接受信号产生神经冲动,A不符合题意。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B符合题意。
C.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不符合题意。
D.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下列腺体分泌的物质能够直接进入血液中的是
A.胃腺B.肠腺C.唾液腺D.甲状腺
【答案】D
【分析】人体分泌腺的类型。
① 外分泌腺: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物由导管排出。
②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详解】人体有许多腺体,有的腺体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如胃腺、肠腺、唾液腺、汗腺、肝脏等;有的腺体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胰岛、卵巢、睾丸、肾上腺等,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2.因某种激素分泌异常而导致人体患呆小症,分泌该激素的内分泌腺是
A.甲状腺B.垂体C.肾上腺D.胰岛
【答案】A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详解】A.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婴幼儿时期这种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故A正确。
B.垂体位于大脑的下部,能分泌生长激素,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故B错误。
C.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在恐惧、严重焦虑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故C错误。
D.胰岛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胰岛素具调节血糖含量的生理功能,能够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故D错误。
故选A。
13.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会使用工具是人类出现的标志 B.黑猩猩将来有可能进化成为人类
C.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标志 D.使用文字是人类最先掌握的技能
【答案】C
【分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学会用火→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A.虽然使用工具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并非人类出现的唯一标志。其他动物,如某些灵长类也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所以会使用工具并不是人类出现的标志,A错误。
B.进化是一个长期的、不可预测的过程,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变异、环境压力和随机事件。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黑猩猩会进化成人类,B错误。
C.能否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类人猿主要采用四肢行走或爬行,而人类具有直立行走的特点,直立行走改变了身体结构和肌肉的运动方式,使人类能够更有效地利用上肢进行工具制作和使用,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使用文字是相对较晚的人类文化发展成果,人类最先掌握的技能是与生存直接相关的,例如制作和使用工具、控制火等,D错误。
故选C。
1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期作为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B.生殖器官开始形成
C.神经系统逐渐完善D.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答案】B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因此,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详解】A.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A正确。
B.生殖器官开始形成是在出生前,B错误。
C.青春期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C正确。
D.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属于青春期的特点,D正确。
故选B。
15.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理念的是
A.随便采食野生蘑菇B.常食用发芽的马铃薯
C.不购买过期的食品D.常吃含防腐剂的食品
【答案】C
【分析】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详解】A.上山随便采来的蘑菇可能会有毒,吃了有毒的蘑菇对人体有害,属于真菌中毒,A错误。
B.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平时马铃薯中含量极微,一旦马铃薯发芽,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急剧增高,可高出平时含量的40~70倍,人吃了这种发芽的马铃薯,轻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现象,严重者还可因心肺麻痹而死亡,因此吃发芽的马铃薯会中毒,B错误。
C.过期的食品对人体有害,不购买过期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C正确。
D.大量的防腐剂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常吃含防腐剂的食品会危害身体健康,D错误。
故选C。
16.关于动脉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血红蛋白多的血B.含氧气丰富的血
C.位于动脉内的血D.位于静脉内的血
【答案】B
【分析】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
【详解】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和静脉血主要是根据是血液中的含氧量来划分的,不是依流动的血管来划分的,如肺动脉里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7.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内瓣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瓣膜的作用是控制血液的方向 B.静脉内有静脉瓣
C.体循环和肺循环以房室瓣为界 D.动脉内有动脉瓣
【答案】D
【分析】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详解】A.瓣膜有动脉瓣、房室瓣和静脉瓣,作用是控制血液的方向、防止血液倒流,故A正确。
B.四肢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故B正确。
C.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和肺循环都起于心室,止于心房,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故C正确。
D.动脉血管内没有瓣膜,动脉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故D错误。
故选D。
18.以下指标异常很可能与肾小球肾炎无关的是
A.血液中白细胞增多B.尿液中有红细胞
C.尿液中有大分子蛋白质D.尿液中有葡萄糖
【答案】D
【分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详解】A.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当血液中白细胞增多时,说明身体有炎症。因此,血液中白细胞增多与肾小球肾炎有关,A不符合题意。
BC.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血液经过肾小球时,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因此,尿液中出现红细胞或大分子蛋白质,说明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强,与肾小球肾炎有关系,BC不符合题意。
D.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血液经过肾小球时,葡萄糖过滤到肾小囊,然后葡萄糖经过肾小管时,被肾小管重全部吸收回血液,因此,尿液中有葡萄糖与肾小球肾炎无关。尿液中含少量葡萄糖,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肾小管的重吸收出现问题,D符合题意。
故选D。
19.下列不符合绿色生态理念的是
A.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D.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答案】D
【分析】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复合效应”,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既要考虑短期效益,更要考虑长远影响。
【详解】A.绿色植物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作用,大力发展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垃圾实行分类回收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开发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能源,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生活意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C不符合题意。
D.使用一次性餐具,破坏植被,排放的垃圾增多,不利于保护环境,D符合题意。
故选D。
20.人体的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能完成各项复杂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能够保持呼吸道畅通
B.肾小管很长,壁薄,有利于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
C.红细胞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有利于输送氧气
D.小肠内含有大量的消化液,便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答案】D
【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这两条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与消化和吸收功能都有关;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与小肠的消化功能有关。
【详解】A.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A正确。
B.肾小管很长,壁薄,有利于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B正确。
C.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小肠内含有大量的消化液,便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不是吸收,D错误。
故选D。
21.某兴趣小组利用模拟装置(如下图)探究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他们将碳粉放在塑料瓶口处,用吹风机向瓶口吹风,观察瓶底部纱布上碳粉的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毛刷模拟的是呼吸道中的黏液 B.浸湿毛刷的水模拟的是鼻毛和纤毛
C.若换成干燥毛刷,到达纱布的碳粉量会增加D.该实验能验证呼吸道具有温暖空气的作用
【答案】C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详解】A.呼吸道中的鼻毛和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可见,毛刷模拟的是呼吸道中的鼻毛和纤毛,不是黏液,A错误。
BC.浸湿毛刷的水模拟呼吸道中黏膜分泌的黏液,具有湿润空气,粘附灰尘等异物的作用;因此,如果换成干燥的毛刷,清扫、粘附能力会下降,到达纱布的碳粉量会增加,B错误、C正确。
D. 呼吸道黏膜中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可见,该实验能验证呼吸道具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但不能验证呼吸道具有温暖空气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22.下图所示装置可以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向下拉橡皮膜,肺内气压减小,液面B上升B.向下拉橡皮膜,模拟膈肌收缩,液面A上升
C.向上推橡皮膜,胸腔容积增大,液面B下降D.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呼气过程,液面A下降
【答案】A
【分析】图中:玻璃钟罩代表的是胸廓,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橡皮膜代表的是膈。由于实验装置的限制,该模型能模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不能模拟胸廓前后、左右径的变化。
【详解】AB.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可见,向下拉橡皮膜,代表吸气过程,模拟了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减小,液面A下降、液面B上升,A正确、B错误。
CD.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可见,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呼气过程,肺内气压增大,胸廓容积减小,液面A上升、液面B下降,CD错误。
故选A。
23.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操作的部分示意图,如图操作完成后,两支试管均放置在37℃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温10分钟后分别滴加碘液。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试管①加入2mL唾液 B.试管②模拟口腔的消化过程
C.37℃模拟口腔的温度 D.保温10分钟利于馒头消化
【答案】B
【分析】(1)唾液腺的开口在口腔,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详解】A.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变化只与所探究的变量有关。可见,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唯一变量是唾液,因此试管①加入2mL唾液,A正确。
B.在口腔中,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对淀粉进行分解,将其部分分解成麦芽糖。可见,试管①含有唾液,模拟了口腔的消化过程,B错误。
C.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会使酶丧失活性,温度过低会抑制酶的活性。因此,将试管放入37℃水浴的目的是模拟口腔里的温度,此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大,C正确。
D.馒头的消化需要时间,因此该实验中,保温10分钟利于馒头消化,D正确。
故选B。
24.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如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A.最好选择尾鳍色素多的活小鱼 B.保持小鱼鳃部湿润尤为重要
C.使用高倍境观察血液的流动 D.图中甲为动脉,乙为静脉
【答案】B
【分析】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甲是静脉,乙是动脉。
【详解】A.为了便于清晰地观察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应选尾鳍色素较少的小鱼来观察,A错误。
B.做实验时小鱼离开了水,为保持其正常呼吸,减少小鱼在观察中乱动,应使用湿棉絮盖住小鱼鳃部保证呼吸,B正确。
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使用低倍镜即可完成实验,无需使用高倍镜,C错误。
D.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甲是静脉,乙是动脉,D错误。
故选B 。
25.为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40只幼鼠平均分成A、B两组,A组用淀粉、脂肪、水和无机盐饲喂,B组用A组的食物加上牛奶饲喂。20天时,A组食物中加入牛奶,B组食物中除去牛奶,下图是40天内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假设是蛋白质对鼠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B.用幼鼠而不用成年鼠进行实验的原因是幼鼠生长发育较快
C.20天后A组和B组老鼠的平均体重均呈不断上升趋势
D.实验结果说明蛋白质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答案】C
【分析】设计实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一组对照实验设置一个变量,实验设置中除了变量不一样,其它条件都相同; 对照实验原则:根据变量设置对照。对照组——接近自然状态下的组;实验组——人为改变外部条件的组; 重复原则:实验对象数量不应该过少,较多的实验对象可以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偶然性;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还应该多次重复实验,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实验中,除了B组中的食物比A组的食物多牛奶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牛奶是实验变量,该实验的假设是:蛋白质(或牛奶)对鼠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如图所示,验证假设成立,A正确。
B.幼鼠处于生长发育期,在营养充沛的条件下,幼鼠生长发育较快,B正确。
C.分析坐标图可知,20天后A组老鼠的平均体重呈不断上升趋势,B组老鼠的平均体重上升一段时间后有下降的趋势,C错误。
D.0~20天,B组饲喂牛奶,B组明显平均体重高于A组;20天后,A组饲喂牛奶,A组老鼠的平均体重呈不断上升趋势,B组老鼠的平均体重上升一段时间后有下降的趋势。实验结果说明蛋白质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 ]”内填序号或字母)
26.(4分)某同学于2024年4月5日从商店购买了一根“牛肉棒”,其产品说明书如下,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该款“牛肉棒”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
(2)消化该款“牛肉棒”的起始部位是胃。( )
(3)青少年可以长期只吃“牛肉棒”。( )
(4)该同学可以放心食用该“牛肉棒”。( )
【答案】(1)正确(2)错误(3)错误(4)错误
【分析】(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2)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要保持平衡。
【详解】(1) 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该款“牛肉棒”中,含有面粉(糖类)、植物油(脂肪)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故题干观点正确。
(2)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该款“牛肉棒”中,含有面粉(淀粉等糖类),因此消化该款“牛肉棒”的起始部位是口腔。
故题干观点错误。
(3)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而该款“牛肉棒”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因此青少年不可以长期只吃“牛肉棒”。
故题干观点错误。
(4) 食品如果过了保质期,看起来虽然没有变质,但是其内在的性质、品质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可以再食用。该“牛肉棒”生产日期是2022年9月,保质期只有6个月,已经过期,不能放心食用了。
故题干观点错误。
27.(5分)如图是有关人生殖过程的简图,请据图分析并作答:
(1)写出图中数字的名称:②是 、③是 。
(2)④表示的过程是 ,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
(3)胚胎发育过程中,通过脐带和 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答案】(1)卵巢 受精卵(2)受精 子宫(3)胎盘
【分析】(1)图中所示生殖过程中,①是精子,②是卵巢,③是受精卵,④表示受精过程。
(2)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详解】(1) 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图中②是卵巢、③是受精卵。
(2)在输卵管内精子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所以④表示受精过程。根据分析,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3)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所以胚胎发育过程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28.(5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序号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B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在③过程中进入B系统的气体是 。
(3)在C系统中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在该器官中经过肾小管的 作用,尿液中的葡萄糖减为零。
(4)经过①②④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 用于生命活动。
【答案】(1)小肠 吸收(2)二氧化碳(3)重吸收(4)营养物质和氧
【分析】图中: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泌尿系统,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②表示氧气进入循环系统,③表示二氧化碳进入肺部,④表示氧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⑤表示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循环系统。
【详解】(1)A系统是食物进入体内的系统,故为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主要消化场所是小肠,因为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吸收是指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图中的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吸收。
(2)B系统能够完成空气与人体进行交换的过程,故为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内有大量肺泡,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细胞构成,因此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经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故③过程中进入B系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重吸收回血液。因此在C系统中形成尿液,C系统是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正常情况下,在肾脏中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中的葡萄糖减为零。
(4)人体通过消化系统获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通过呼吸系统获得氧气,营养物质和氧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细胞,参与呼吸作用,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图中经过①营养物质的吸收、②氧气进入循环系统、④营养物质和氧进入组织细胞的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营养物质和氧用于生命活动。
29.(6分)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二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中甲曲线表示的物质在 被初步消化,乙曲线表示的物质在图一中的 (填序号)被初步消化,最终被消化成 ,被人体吸收。
(2)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请尝试运用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进行说明 。(答出一点即可)
(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它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增大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
【答案】(1)口腔 ③ 氨基酸(2)小肠 小肠内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面积(3)肝脏
【分析】图一①口腔,②食道,③胃,④胰腺,⑤小肠,⑥大肠,⑦肛门,⑧唾液腺,⑨咽,⑩肝脏。
图二甲表示淀粉,乙表示蛋白质,丙表示脂肪。
【详解】(1)由图二可知,甲最先被消化,因此甲是淀粉,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乙是第二个被消化的,因此乙表示蛋白质,蛋白质在③胃内被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氨基酸。
(2)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及肝脏分泌的胆汁都进入小肠,肠液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多种食物;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消化营养物质。
(3)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30.(6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与健康日渐重视。关注养生从了解自己开始。图1 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相关系统,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图2 表示心脏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代表 系统,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图1 中的B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 ;经过④过程后,血液会首先流回图2中的[ ]。
(3)C系统内,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这是 作用。
(4)某同学手指受伤后发炎,通过手腕处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经循环系统到达受伤部位,至少经过心脏 次。
【答案】(1)消化 吸收(2)肺 1(3)肾小管的重吸收(4)2/两
【分析】图1:A表示消化系统,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B表示呼吸系统,②表示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③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表示泌尿系统,⑤表示排尿,④表示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图2: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
【详解】(1)由分析可知,A系统表示消化系统,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如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入循环系统(血液)的过程,所以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
(2)由分析可知,B系统是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④过程表示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气体扩散作用进入血液后,然后随血液运输排出体外的过程是: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小静脉→上、下腔静脉→1右心房→2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泡→呼吸道→体外,由此可知,血液会流回图2中的1右心房。
(3)C系统为泌尿系统,该系统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由此可知,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这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某同学手指受伤后发炎,通过在手腕处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进入血液经手腕处静脉→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手指动脉→手指处毛细血管(伤处),由此可知,药物经循环系统到达受伤部位,至少经过心脏2次。
31.(7分)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利用装有红墨水的矿泉水瓶、橡皮管道、多孔阀门、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的缩手反射反射弧。
(1)根据模拟装置,请判断B和C分别模拟的是反射弧中的 、 。
(2)制作模型后,兴趣小组成员利用模型来演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请利用箭头和字母写出其传导路径: 。
(3)用针刺激A处,人是先感觉道疼痛还是先缩手? 。其痛觉形成的场所为 。
(4)如果想用此装置模拟“手被针刺痛后感到疼痛”,你觉得可行吗?并说出理由? 。(2分)
【答案】(1)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2)A→B→C→D→E(3)先缩手 大脑皮层/大脑(4)不可行,因为没有模拟出兴奋从脊髓传递至大脑皮层处形成痛觉的过程,此装置只模拟出了缩手反射这个简单反射(观点1分,理由1分,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1)一条完整的反射弧一般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如图所示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C传出神经、D神经中枢、E效应器。
【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据模拟装置,B和C分别模拟的是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
(2)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五部分要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径是A→B→C→D→E。
(3)人在被钉刺时,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先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人在被钉刺痛的缩手反射中,会先缩手后感觉疼痛,其痛觉形成的场所为大脑皮层。
(4)结合第(3)小题详解,不能用此装置模拟“手被针刺痛后感到疼痛”,因为没有模拟出兴奋从脊髓传递至大脑皮层处形成痛觉的过程,此装置只模拟出了缩手反射这个简单反射。
32.(6分)强化体育运动,促进全面发展,“引体向上”是常见的体育考试项目之一。以下是考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请分析回答:
(1)监考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后,学生才会实施考试,这种反射类型属于 (填“简单反射”或“复杂反射”)。
(2)监考老师能看到考生的“引体向上”动作,是因为眼球内 的曲度可以调节。监考老师眼睛近视,他需要佩戴 镜(选填“凹透镜”或“凸透镜”)。
(3)考试取得优异成绩,听到老师的赞扬,你兴奋地跳了起来,心跳加速。在相关神经支配下,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这是 (选填“神经”或“激素”)调节。
(4)大脑皮层是神经调节的高级中枢,组成其结构A、B、C的基本单位是 。
(5)下表是某健康学生不同时段血糖含量变化统计表,据图分析,饭后2小时血糖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
【答案】(1) 复杂反射 (2)晶状体 凹透(3)激素(4)神经元/神经细胞(5)胰岛素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分析】经分析可知:①鼓膜,②听小骨,③半规管,④耳蜗,⑤与听觉有关的神经,⑥晶状体,⑦视网膜,⑧视觉神经。
【详解】(1)监考员的口令声经过外耳道传到①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②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④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⑤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C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这种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参与,属于复杂反射。
(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如果晶状体曲度变大,或者眼球前后径过长,会导致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3)在兴奋、激动的状态下,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现象。这是因为此时大脑皮层特别兴奋,因而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激素,这种激素可以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反应灵敏。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4)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5)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餐后人体内刚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血糖浓度会升高,但由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因此,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1--2小时后血糖浓度会下降至正常水平。
33.(5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人体尿液会在膀胱内暂时储存,当尿量达到一定量时,产生的压力会刺激膀胱壁,进而引起排尿反射,完成排尿(过程如下图)。成年人大都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资料二 甘露醇是临床常用药,常用于治疗颅脑外伤、脑组织缺氧等原因引起的水肿。甘露醇进入体内后能使组织脱水;从肾小球滤过后,可降低肾小管对水的重新吸收。
(1)完成排尿反射的结构基础为 ,逼尿肌和括约肌属于该结构中的 。成年人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位于 。
(2)治疗颅脑损伤引起的水肿时,常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经手臂静脉注射,甘露醇将先出现在心脏的 ,后经一系列过程运送至损伤部位,造成组织脱水,减少颅脑压力;同时,注射甘露醇后,患者的尿量 (填“增加”或“减少”),从而排出水分,起到消肿降压作用。
【答案】(1)反射弧 效应器 大脑/大脑皮层(2)右心房 增加
【分析】(1)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是指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
(2)简单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复杂反射是人们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的。
(3)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详解】(1)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则完成排尿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其中传出神经纤维末梢或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则逼尿肌和括约肌属于效应器。简单(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是脊髓,而复杂(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则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是低级中枢,在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则大脑皮层对脊髓有调控作用,使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2)甘露醇注射液经手臂静脉注射的循环途径为:手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脑部动脉→脑部毛细血管→损伤部位,因此,甘露醇将先出现在心脏的右心房;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围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里,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分析资料二可知,甘露醇进入体内后能降低肾小管对水的重新吸收,因此,患者的尿量增加,从而排出水分,起到消肿降压作用。
34.(6分)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价值,用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材料:山药多糖、生理盐水、降糖药物、30只糖尿病大鼠等。
实验操作见上表,科研人员连续喂养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 。
(2)根据图表信息实验中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 ;C组与 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
(3)在实验中,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取平均值,其目的是 。
(4)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 的重吸收作用;人体的排尿,不但起到排出排泄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 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答案】(1)进行对照(2) 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 D(3)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肾小管 无机盐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详解】(1)由表可知,A组表示正常大鼠,血糖浓度正常,B组表示为无药物处理的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过高。C组表示灌服山药多糖的糖尿病大鼠,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D组表示灌服格列苯脲(降糖药物)的糖尿病大鼠,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所以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2)根据图表信息,实验中C组与B组对照,变量是有无灌服山药多糖,可得出结论: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C组与D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且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血糖浓度接近正常水平。
(3)在实验中,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取平均值,其目的是减小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
(4)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人体排出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产品名称:牛肉棒
配料:面粉、水、植物油、白砂糖、食用盐、食用香精、食用色素
产品类型:调味面制品
生产日期::2023年9月
保质期:6个月
时间
饭前
饭后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血糖含量(毫克/分升)
80
138
90
86
小鼠类型
处理方式
A
健康的大鼠
灌服生理盐水
B
糖尿病大鼠
灌服生理盐水
C
糖尿病大鼠
灌服山药多糖
D
糖尿病大鼠
灌服降糖药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福建卷)生物(全解全析),共18页。
这是一份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福建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福建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福建卷考试版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福建卷参考答案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福建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仿真演练卷01-2022年中考生物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全国通用)(全解全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