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衔接点03 新课预习之《论语》十二章(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衔接点03:新课预习之《论语》十二章(原卷版).docx
    • 讲义
      衔接点03 新课预习之《论语》十二章(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衔接点03 新课预习之《论语》十二章(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01
    衔接点03 新课预习之《论语》十二章(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02
    衔接点03 新课预习之《论语》十二章(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03
    衔接点03 新课预习之《论语》十二章(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01
    衔接点03 新课预习之《论语》十二章(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02
    衔接点03 新课预习之《论语》十二章(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衔接点03 新课预习之《论语》十二章(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衔接点03 新课预习之《论语》十二章(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衔接点03新课预习之《论语》十二章原卷版docx、衔接点03新课预习之《论语》十二章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助读资料
    1.文题解读
    《<论语>十二章》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的十二条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2.作者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与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并称“孔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知识渊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万世师表”,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晚年致力于,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其他人物
    ①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
    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人。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弟子之一,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②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
    字子渊,鲁国人,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配享孔子,封为复圣,陪祭于孔庙。
    ③卜子夏(前507年—前420)
    姓卜名商,春秋时晋国人,孔子的学生,“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少时家贫,苦学而入仕,曾作过鲁国太宰。孔子死后,他来到魏国的西河讲学。授徒三百 ,当时的名流李克、吴起、田子方、公羊高等都是他的学生,连魏文侯都“问乐于子夏”,尊他为师,这就是有名的“西河设教”。
    3.《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为主,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全书共20篇,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4.写作背景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
    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文本解读
    1.读准节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2.文本解读
    三、基础知识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三)词类活用
    (四)一词多义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可以为师矣。 “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2)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首省略动词“择”
    2.判断句
    (1)贤哉,回也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六)成语梳理
    (1)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
    (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3)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
    (4)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5)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七)孔子名言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子曰:"父母在,不远遊,遊必有方。"
    9.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4.小不忍,则乱大谋。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四、总结归纳
    1.内容主旨
    这十二章语录主要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修身做人的道理,意在启迪我们: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定、理想远大。
    2.写作特色
    ❶思想深刻,富含哲理。
    课文所选的十二章语录,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等方面的内容,各有所指,语言精练,立意深远,不少成了格言警句,闪耀着思想的光辉,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今天仍有借鉴、启发作用。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
    ❷语言简洁,生动传神。
    虽然每一章语录都是寥寥数语,但其中运用了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乎”“矣”“也”等语气词,使表情达意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句式多变,如以排比句、反问句对弟子进行耐心的启发,以对偶句从正反两方面道出“学”和“思”的辩证关系,以感叹句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不愠(yùn) 逝者(shì)
    B.罔(wáng) 笃志(dŭ) 殆(dài) 焉(yān)
    C.箪(dān) 好之者(hǎ) 曲肱(gōng) 惑(huò)
    D.三省(xĭng) 传不习乎(zhuàn) 逾(yú) 矩(jŭ)
    【答案】A
    【详解】
    B. 罔(wáng)——wăng;
    C. 好之者(hǎ)——hà;
    D. 传不习乎(zhuàn)——chuán;故选A。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博学而笃志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C.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不堪其忧D.学而时习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转折,可译作“却”/连词,表并列;
    B.介词,替/动词,做,担任;
    C.代词,他的/代词,那种;
    D.都是代词,它;故选D。
    3.下列句子均出自《论语》,其中没有涉及到学习方法的一句是( )
    A.温故而知新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学而时习之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的理解。
    A.“温故而知新”句意是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是学习方法的介绍;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句意是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这不是关于学习方法的介绍;
    C.“学而时习之”句意是学习并且要按时复习学过的内容。这是关于学习方法的介绍;
    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句意是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一无所得。这是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介绍;故选B。
    4.下面句子中不是关于修身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答案】C
    【详解】
    A.句意是: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表明做人要宽容大度,有修养;
    B.句意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表明做人要正义,不义之财不取;
    C.句意是: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是关于学习方面的,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D.句意是: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表明做人要坚定志向;故选C。
    5.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博学而笃志。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答案】C
    【详解】考查对通假字的理解。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C项中“说”通“悦”,喜悦,高兴。其他选项没有通假字。
    6.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⑥学而时习之
    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吾日三省吾身 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
    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
    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
    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按照学习方法、对学习和时间的态度、个人修养三方面进行分类.②③⑥谈学习方法;④⑤⑦是谈对学习和时间的态度;①⑧⑨是谈个人修养。据此:A:分类不正确; B:分类不正确; C:分类正确; D:分类不正确。故选C。
    7.同学们参与文学社讨论时,引用《论语》中的句子,下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当说起“学”和“思”的关系时,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在向同学介绍学习方法时,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当说起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时,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当说到交友要讲诚信时,他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辨析。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强调的是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而不是交友,当说到交友要讲诚信时,应该使用“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故选D。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则告诉我们认知和兴趣是成正比的,这里强调了“乐之”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B.“一箪食,一瓢饮”,“三军可夺帅也”二则都是讲个人修为,前者讲的是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后者讲的是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志向。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则说明在孔子眼中,别人不了解,并不影响一个有修养的人的心境。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则强调学习无论什么环境都可以发生。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见人之不善就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境界。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理解和分析。B.“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志向”有误,“三军可夺帅也”是强调一个人要有坚定的目标和意志,不可轻易动摇。故选B。
    9.《<论语>十二章》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 ”来表示。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6)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
    【答案】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远友来 不亦乐乎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注意重点字“ 罔、殆 、焉、愠”的写法。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 愠: (2)思而不学则殆 殆: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 (4)三军可夺帅也 夺:
    (5)博学而笃志 笃: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意思与文中哪句相近:“ , 。”(用原文回答)
    13.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其中有人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你从中,找到了哪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的智慧。请选择其中你喜欢的一则,谈谈你的启发和感受。



    【答案】
    10.生气,恼怒 疑惑 以……为快乐 改变 坚定
    11.(1)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2)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2.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13.示例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启示我们做人要多向贤德的人学习。
    示例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启示我们学习和思考要同时进行。
    示例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启示我们学习时要多复习。
    示例四: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启示我们要宽容待人。
    【解析】
    10.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愠:生气,恼怒;
    (2)句意: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疑惑。殆:疑惑;
    (3)句意: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乐:以……为快乐;
    (4)句意: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夺:改变;
    (5)句意: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坚定。
    1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
    (1)温故,温习学过的知识;知新,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可以凭借;为师,做老师。
    (2)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不舍昼夜,日夜不停。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首先明确:“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为:为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意思是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吸取别人的教训,可防止错误。这句话与文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一致,注意用原文作答。
    13.本题考查主观表达。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并谈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这启示我们:学习过程中不忘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这样才能巩固所学,将知识彻底掌握。
    示例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从学习态度上启示我们要以兴趣为老师。
    示例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
    示例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启示我们要坚定自己的志向,不可轻易改变。
    示例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启示我们要博览群书、坚守志向、多问多思。
    【点睛】参考译文:
    孔子说:“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4.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B.温故而知新C.择其善者而从之D.学而不思则罔
    1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下列对文中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 (2)不亦说乎
    (3)人不堪其忧 (4)饭疏食饮水
    18.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20.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答案】
    14.D 15.D 16.C
    17.(1)生气;(2)同“悦”,愉快;(3)忍受;(4)吃
    18.(1)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2)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19.根据原文信息得出,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是不改其乐。这体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
    20.示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通过温习过去学过的知识,我们能够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这句话的价值在于强调了温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复习和巩固,才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创新。同时,这句话也强调了成为老师的前提是不断学习和思考,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够为人师表,为他人树立榜样。
    【解析】
    14.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
    A.而:表顺承;B.而:表顺承;C.而:表顺承;D.而:表转折,却;故选D。
    15.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D.有误,句意是“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所以正确的节奏应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故选D。
    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和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话都是关于学习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它们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以及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和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两句话则更侧重于学习态度和学习的持续性。其中,①强调了学习应从兴趣出发,而④则鼓励我们随时向他人学习。故选C。
    17.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1)句意: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愠:生气。
    (2)句意:不也是愉快的吗;说:同“悦”,愉快。
    (3)句意:别人不能忍受这种贫困清苦的生活;堪:忍受。
    (4)句意:吃粗粮喝冷水;饭:吃。
    18.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有:
    (1)故:已经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以:凭借;为:成为。
    (2)三人:几个人;行:走在一起;择:选择;从:学习。
    19.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
    从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颜回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是一个有高尚品质的人。当孔子提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时,他是在赞扬颜回在艰苦的环境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颜回的态度体现了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表现为即使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内心状态。这种品质表明颜回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他知道生活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物质的丰盛,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通过颜回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满足来获得生活的乐趣。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从而更好地应对和克服这些困难。
    20.本题考查开放性回答。本题要求从给定的文言文材料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说明理由。
    示例:选择“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作为座右铭的理由:这个句子强调了温习和思考的重要性。通过温习学过的知识,我们不仅可以巩固基础,还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和深化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持续的学习和思考的态度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可以为他人树立榜样,成为他人的老师。因此,这个句子非常适合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不断地进步和提高。
    【点睛】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习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传授给别人的东西是否认真复习了呢?”(《学而》)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同时不超过自己的行为规范。”(《为政》)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就可以凭借这个做老师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为政》)
    孔子说:“真是个大贤人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指颜回)的快乐。真是个大贤人啊,颜回!”(《雍也》)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雍也》)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述而》)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述而》)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子罕》)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被强迫改变的。”(《子罕》)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并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子张》)
    三、拓展提升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初,公①未显②时,已欲任天下之重。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夫忧人之忧,而欲免其忧,使人皆乐,然后与之同其乐。
    (选自王直《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记》,有删改)
    【注释】①公:指范仲淹,北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②显:显扬。
    2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曰”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B.“贤哉,回也”中的“贤”是“高尚、贤德”的意思,这里是孔子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品质。
    C.“乐亦在其中矣”中的“乐”指乐趣、快乐,说明孔子认为贪图享乐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D.“已欲任天下之重”中的“之”是助词,作“的”讲,与“下车引之”中的“之”用法不一样。
    22.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3.怎样理解孔子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两个文段都提到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但其阐释的侧重点却不尽相同:【甲】文段中的“仁”强调面对富贵时的态度是① ,【乙】文段中的“仁”强调济世的情怀是②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答案】
    21.C
    22.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23.这句话说的是个人修养。人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若是身怀才学,却找不到运用施展的时机,处于被埋没的人生逆境,也不去怨恨什么,保持内心平和,这种温和的处世态度,是儒学君子所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也是自身才学的一部分。
    24.示例:①富贵必须符合道义,违背道义得到的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可取 解除百姓的苦痛,一起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解析】
    2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C.有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意思是: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勤奋刻苦,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学习也是一种快乐。并非“说明孔子认为贪图享乐也不失为一种乐趣”;故选C。
    2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重点词语有:罔,迷惑;殆,疑惑。
    2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家不了解(我),(我) 也不怨恨,这不是品格高尚的人吗?是说咱的才华能力不被了解,不被赏识,得不到提拔重用,咱也不必郁闷,也不必生气上火,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心平气和,一如既往。这样的表现是合乎君子的修养的。当自己不被别人了解的时候,问题可能出在沟通不够。要主动多沟通、多交流,当然还要注意方法恰当。不被理解的时候,或许需要做些解释、疏通的工作,有时则需要耐心的等待,时间会证明一切。
    2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第一空。根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可知,孔子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乎“义”与“仁道”。孔子并不绝对排斥富贵,他认为富贵是人们正常的欲求,但如果违背道义得到的富贵,追求富贵要以损害道德(仁、义)为代价,那就不可取了。
    第二空。从“夫忧人之忧,而欲免其忧,使人皆乐,然后与之同其乐”可知,乙文中,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要解除百姓的苦痛,让百姓不再忧虑而过上快乐的日子,自己也才能与民同乐,可知范仲淹的“仁”是先忧后乐,解除百姓的苦痛,一起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乙】
    当初,范文正公未崭露头角时,已经想要承担天下重任。他曾说:“大丈夫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那忧人之忧,而要避免他人的忧虑,使人人都快乐,然后和他们一同快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节选)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李生论善学》)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 (3)王生益愠
    26.根据文意断句,限断两处。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28.这两篇文章都讲到的一个共同话题是什么,孔子和李生认为什么样的读书人才是“善学者”?



    【答案】
    25.同“悦”,愉快 学过的知识 生气,恼怒
    26.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27.善于学习的人不认为向知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的事情,选择别人的长处来学习,希望听到好的道理。
    28.共同话题:学习方法; 善学者的特点: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
    【解析】
    2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不也是高兴的吗?说,同“悦”,愉快;
    (2)句意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就有新的理解与体会。故,学过的知识;
    (3)句意为:王生更加生气。愠,生气,恼怒。
    2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这句话意思是: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这难道不是善于学习吗?“吾悉能志之”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凡师之所言”不是修饰语,是一个所字结构,故在“言”后面断句;“是不亦善学乎”中的“是”做代词,充当主语,故在“是”前面断句。据此断句为: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27.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善学者,善于学习的人。择,选择。冀,希望。
    28.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第一问:甲文中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提到了学习方法,学习要时常复习,温习旧的知识有新的理解,要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乙文中“盖学贵善思”“择善而从之”都提到了学习方法,要善于思考,要选择别人的优点学习。
    第二问: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甲文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耻下问”“择其善者而从之”和乙文中的“盖学贵善思”“择善而从之”可知,两人认为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的读书人才是“善学者”。
    【点睛】参考译文:
    【甲】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聪明而且好学,不把向比自己地位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认为是可耻的事,因此被称做‘文’。”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乙】王生爱好学习而没有掌握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因此而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走了。过了五天,李生特意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就是没有超过自己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虚度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子曰:“君子上达③,小人下达④。”(《宪问》)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⑤矣。”(《卫灵公》)
    (选自《论语》)
    【注】①周:团结。②比:勾结。③上达:通达仁义,懂大道理。④下达:追求财利。⑤滥:无所不为。
    29.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 (2)思而不学则殆 殆:
    (3)小人比而不周 而: (4)君子固穷 固:
    30.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十 室 之 邑 必 有 忠 信 如 丘 者 焉 不 如 丘 之 好 学 也。
    3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2.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君子的思想品质,并分析【乙】文是如何体现君子品质的。



    【答案】
    29.竭尽自己的心力 疑惑 却(连词,表转折,译为“却”) 坚守
    30.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31.(1)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忧虑不安。
    32.君子品质:①君子都大度、宽容;②君子都心胸坦荡;③君子都能安贫乐道;④君子都注重团结,有仁义之心。(概括出3点即可)分析:[乙]文除了第一则,其他四则都既提到了君子,也提到了小人,君子与小人不同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突出了君子品质的高贵,表现了孔子对君子的认同。
    【解析】
    2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2)句意: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殆:疑惑。
    (3)句意:小人是(与别人)勾结,却不会(与人)团结。而:连词,表转折,却。
    (4)句意:君子在困窘时还能坚守正道。固:坚守。
    30.本题考查断句。
    句子意思: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比不上我这样爱好学习罢了。
    “十室之邑”与“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为假设关系;“不如丘之好学也”含比较之意;
    正确断句为: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3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择:选择;善者:优点、好的方面;从:指学习;改:改正;
    (2)坦荡荡:心胸宽广坦荡;长:经常;戚戚:忧虑不安。
    3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君子品质:①根据甲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知,他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才是有才德的人;可见君子都大度、宽容;
    ②根据乙文“君子坦荡荡”可知,君子都心胸坦荡;
    ③根据甲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可知,颜回与孔子即便是生活条件艰苦也能乐在其中;可见君子都能安贫乐道;
    ④根据乙文“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上达”“君子固穷”可知,君子都注重团结,有仁义之心,坚守正道。
    分析:
    乙文第一则“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体现孔子既忠信,又热爱学习;未提及君子;
    乙文第二则“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第三则“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第四则“君子上达,小人下达”,第五则“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中,前句体现君子的特点,后句体现小人的特点,君子与小人不同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君子心胸坦荡、坚守正道等特点,在对比中突出了君子品质的高贵,表现了孔子对君子的认同。
    【点睛】参考译文:
    【甲】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中,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陋的饭食,着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乙】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比不上我这样爱好学习罢了。”
    孔子说:“君子(与周围的人)团结,而不是(与别人)勾结;小人是(与别人)勾结,却不会(与人)团结。”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忧虑不安。”
    孔子说:“君子通达仁义,小人追求财利。”
    孔子说:“君子在困窘时还能坚守正道,小人在困窘时就会无所不为。”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戴安道①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函(南都赋图),范看毕各项②,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戴安道:东晋时期美术家、雕塑家。②咨嗟:赞叹、叹息。
    3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思而不学则殆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唯独好画 (4)甚以为有益
    3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学而不思则罔”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B.相委而去C.博学而笃志D.人不知而不愠
    3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

    36.【甲】【乙】两文都谈到了有关学习方面的道理,但有所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33.疑惑 以……为快乐 喜爱,爱好 好处
    34.D
    35.(1)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2)范宣认为(绘画)是没有用的,不应该在这件事上劳神费心。
    36.甲文记录孔子的话,阐述了学习要注重复习,要学思结合,要乐于学习及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等方面的道理。乙文讲述了戴安道跟从范宣学习的故事,戴安道用一幅《南都赋图》让范宣改变了对绘画的态度,从侧面告诉我们要相互学习的道理。
    【解析】
    3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殆:疑惑。
    (2)句意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乐:以……为快乐。
    (3)句意为:唯独喜欢绘画。好:喜爱,爱好。
    (4)句意为:认为很有好处。益:好处。
    3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学而不思则罔”中“而”:连词,表转折。
    A.连词,表并列;B.连词,表顺承;C.连词,表并列;D.连词,表转折;故选D。
    3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三人行,多个人同行;必,必定;有我师,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2)句重点词语:以为,认为;宜,应该;劳思于此,在这件事上劳神费心。
    3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甲文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强调了要积极学习别人的优点与长处,要谦虚好学。“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要以学习为乐,才能学有所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要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根据乙文中的“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可知,范萱一开始认为学画没有用处。直到戴安道画了一幅画让他看,他才改变自己的想法,认可了绘画这一技艺。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师生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道理。
    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甲: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乙:戴安道到范宣这里向范宣学习,处处模仿范宣的所作所为,范宣读书,他也读书,范宣抄书,他也抄书。唯独喜欢绘画,范宣认为没有用处,不应该在这方面费心劳神。戴安道于是就画了《南都赋图》,范宣看了,赞叹不已,认为很有好处,这才重视绘画。
    小学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初中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原文
    解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2】
    【注释】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
    [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
    [愠]生气,恼怒。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1】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将“学”与“习”结合起来。
    【2】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表明孔子尽情享受温习知识的乐趣,视与志同道合者交流为乐,不被人了解也不生气,有君子之风。
    第一章:主要讲学习方法、交友乐趣和为人态度。
    ①句:学习方法:学后要及时复习。
    ②句:学习交流的乐趣:和远方来的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学问是快乐的。
    ③句:为人态度,也是学习态度:对不了解自己的人,毫无怨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前505一前436)]姓曾,名参(shēn),
    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从此句可以看出在修养方面曾子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讲究尽全力。
    【4】朋友相处应讲究诚信,古已有之,今人更应如此。
    第二章:讲提升品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
    【注释】
    [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5】这是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
    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岁、六十岁是安心知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而这个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
    第三章:孔子自述其学习、修养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6】
    【注释】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6】“温故”和“知新”有怎样的关系?
    学习知识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就达不到“知新”的目的。可见“温故”是“知新”的基础,“知新”是“温故”的延伸与升华。
    第四章: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
    【注释】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7】“学”与“思”缺一不可。
    “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第五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8】贤哉,回也!”
    【注释】
    [回]即颜回(前521一前490),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能忍受。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8】颜回“不改其乐”,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追求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能自得其乐。
    第六章:赞美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9】
    【注释】
    [好]喜欢,爱好。
    [乐]以……为乐趣。
    【译文】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9】这一章指出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强调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第七章:讲兴趣对于学问和事业的重要性。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0】
    【注释】
    [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于]介词,对,对于。
    [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0】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不会只为自己的吃穿住行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亦足以让他们乐在其中了。孔子这是在告诫弟子不可不择手段地追求富贵,同时也含有自警的意味。
    第八章:讲道德修养,孔子提倡“安贫乐道”。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1】择【12】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1】这句话表现了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后人常以此句自省或教育别人。
    【12】一个“择”字,说明学习的关键在于自己要有主见,善于“择其善者”,去“其不善者”,这样才能从他人身上学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第九章:谈学习态度,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以别人的短处来反省自己。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3】
    【注释】
    [川上]河边。川,河流。
    [逝者如斯夫(fú),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3】自然界、人世间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逝者,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一样昼夜不停地流,一旦逝去,便不会回来。所以,我们要珍惜现有的一切。
    第十章:孔子感叹时光的流逝,劝人要珍惜时间。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4】
    【注释】
    [三军]指军队。
    [夺]改变。
    [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译文】孔子说:“军队的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14】“志”,就是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他甚至将其与三军之帅相比。我们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
    第十一章:说明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5】
    【注释】
    [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笃志]坚定志向。笃,坚定。
    [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仁]仁德。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15】阐明“仁”与“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关系,“仁”可以在“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中产生。
    第十二章:又提到学习方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合作探究
    1. 课文所选十二章,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一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包括第一、二、四、五章。学习方法有:复习法、反省法、学思结合法。
    ②二是关于学习态度的,包括第七、九、十章。学习态度包括:要以学为乐、诚实谦虚、善于取长补短、珍惜时间。
    ③三是关于修身做人的,包括第一、二、三、六、八、九、十一、十二章。在这几章里,孔子告诉我们修身养性的方法,那就是要宽以待人、忠实守信、顺心而为、安贫乐道、择善而从、坚守志向、博学仁德。
    2.梳理归类:《〈论语〉十二章》章章精粹,有教我们修身的,有教我们治学的,我们把它理一理,将文中的哲理句子分类归纳到“治学”“修身”两类里。
    治学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态度)
    问题引导:结合自身谈一谈:你最欣赏的“学习之道”是哪一句?它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示例一:我最欣赏“温故而知新”。温习旧知识,能有新的发现,这需要在温习的时候有所思考,有所领悟。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独立思考,从旧知识里获得新的体会。
    示例二:我最欣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一味空想而不去踏实学习就会疑惑不解。所以,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能深入理解,有所领悟。
    示例三:我最欣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之”才能全身心地置身其中,才能有真知灼见,才能有所成就。所以要提高学习兴趣,全神贯注投入学习。
    示例四:我最欣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时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修身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人处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道德修养)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自我修养)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个人修养)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道德修养)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道德修养)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道德修养)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道德修养)
    问题引导:从孔子及其弟子的“修身之道”里,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你准备怎样开启自己的修身之路呢?
    道理:进德修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修炼需要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反省能把外在的道德约束内化为对自己的自觉要求。当思想与言行统一,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时,就达到了极高的道德境界。
    途径:坚定志向、加强学习、加强自我反省……
    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意思是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
    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
    今义:学习
    2.不亦君子乎
    古义:指有才德的人
    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3.吾日三省吾身
    日:古义:每天
    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
    今义:数词,三
    4.温故而知新
    古义:旧的知识
    今义:过去的,老的
    5.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古义:优点
    今义:善良的人
    5.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可能,许可
    6.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义:泛指平民百姓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1.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日)
    3.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体会)源:学_科__X_X_K]
    4.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5.饭疏食,饮水
    (名词作动词,吃饭)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成为,做)
    2.知
    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懂得
    温故而知新
    得到
    3.乐
    不亦乐乎
    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以……为乐
    相关试卷

    衔接点08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衔接点08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衔接点08文言文阅读之断句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衔接点08文言文阅读之断句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衔接点07 拓展阅读之《聊斋志异》(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衔接点07 拓展阅读之《聊斋志异》(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衔接点07拓展阅读之《聊斋志异》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衔接点07拓展阅读之《聊斋志异》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衔接点06 新课预习之《狼》(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衔接点06 新课预习之《狼》(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衔接点06新课预习之《狼》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衔接点06新课预习之《狼》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衔接点03 新课预习之《论语》十二章(讲义+训练)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提升 2024年统编版全国通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