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暑期衔接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练卷4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展开一、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材料一 这是一枚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
它的名字叫“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意蕴非常丰富。会
徽的字体采用了汉简(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使汉简
中的笔画和韵味与“Bejing2008”几个字符有机地融合,自然,简洁,流畅。背景是红色的,传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热情气氛。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
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形式与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
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
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
韵,蕴涵浓重的中国韵味。
材料二 冬奥会会徽由黑白图片起步,每一次会徽的意义并不同。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名为“冬梦”,圆冬奥之梦,圆体育强国之梦。会徽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主色调是蓝色,寓意梦想与未来,以及冰雪的明亮纯洁,红黄两色源自中国国旗。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文字“BEJING2022”还体现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文化。
1.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会徽分别形似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汉字。
2.2022 年冬奥会的会徽主色调是蓝色,寓意是( )。(多选)
A.圆梦体育强国 B.节日的喜庆 C.梦想与未来D.冰雪的明亮纯洁
3.两个会微为什么都使用了红色?请你结合两段材料,说明两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22年冬奥会的吉祥物之一是“冰墩墩”,请你写一写对它的介绍。(提示:寻找中国元素、奥运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近些年,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破解垃圾围城的关键手段。据统计,家庭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60%左右。垃圾分类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家里先把垃圾分好类,怎么做呢?第一步:给家庭配备不同功能的垃圾桶。第二步:垃圾分置。在厨房准备一个绿色的厨余垃圾桶装丢弃的菜叶等。厨房里产生的并不一定就是厨余垃圾,建议在阳台或者厨房放置一个蓝色的垃圾桶装可回收的废纸、易拉罐、啤酒瓶等。有害垃圾如废旧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要放在红色垃圾桶。其他垃圾如废旧衣物、破旧陶瓷品、一次性餐具等应放在橙黄色垃圾桶。
在垃圾分类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 “朋友”。有人曾经把垃圾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
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每回收1 吨废纸可造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00千克,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材料二 厦门垃圾分类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推行。如今,经过几年的实践,早已领跑全国。数据显示:目前,厦门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接近100%,参与率达85%,连续4个季度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考核中总分排名全国第一。厦门居民垃圾分类只是福建省推行垃圾分类的一个 “美丽缩影”,正在引领着全省群众生活新时尚。
1.根据材料,破解垃圾围城的关键手段是( )
A、在家里先把垃圾分好类 B、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工作
C、让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D、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垃圾分类先从家里垃圾分类开始,这是因为家庭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左右。
A、10% B、 74% C、 60% D、 85%
3.下列有关材料二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目前,厦门垃圾分类宣传很到位,市民参与率达85%。
B.厦门市连续4个季度在全国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考核中总分排名全国第一,超过其他46个城市。
C.厦门居民垃圾分类正在引领着福建全省群众生活新时尚。
D.厦门垃圾分类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推行,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综合以上材料,对“垃圾”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垃圾都是有害的。
B.垃圾都可以变废为宝。
C.厨房产生的垃圾都是厨余垃圾。
D.垃圾分类回收,节能又环保。
5.请你写两则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舌尖上的浪费
自2012年末开始,“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2年2月,人民网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大规模的民意调查。后面是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调查统计图。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 ”的道理,今人更不能浪费食物,糟蹋社会资源。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外出用餐时,不做“必 剩客”,争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
1.根据图中“打包比例”的信息,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 )
A.20岁及以下B.21-30岁C.31-40岁
D.41-50岁E.51-60岁F.60岁以上
2.根据图中信息,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_________。理由: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
3.这两个材料,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可知,填入文中横线处合适的名言有(多选) ( )
A.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B.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参考答案:
(一)、1.京 冬 2.C D
3.示例:①红色是中国国旗的颜色,象征着中国;
②红色传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热情气氛。
4.示例:冰墩墩是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它全身的颜色以白色为主,象征着冰雪的纯洁。它身上有冬奥会的标志,憨态可掬地带着中国的梦想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二)、1、D、2、C、3、B、4、D 5、示例:①自觉垃圾分类,争做文明公民。②垃圾分类好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
(三)1.A
2.41——50岁 打包比例最高 浪费情况最低3.列数字、引用4.AB
四年级语文下暑期衔接 课外阅读专练卷4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语文下暑期衔接 课外阅读专练卷4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下暑期衔接 课内阅读专练卷1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语文下暑期衔接 课内阅读专练卷1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选段中画线的句子,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语文下暑期衔接 课内知识专练卷3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语文下暑期衔接 课内知识专练卷3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题,日积月累,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