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核心考点集训(统编版)
展开知
识e
梳
理
一、易读错的字
“蜘、蛛、暑、晨、朝、场、善、之、初”都是翘舌音。
“造、操”是平舌音。
“幼、义、蚁”的声母是y。
二、难写字笔顺盘点
造:
食:
晨:
寒:
炼:
热:
义:
性:
三、部首偏旁盘点。
半(十) 食() 网(冂) 藏(艹) 古(口) 严(一)
幼(幺) 燕(灬) 舞(夕) 包(勹) 善(口) 习(乙)
不(一) 乃() 贵(贝) 学(子) 所(户) 专(一)
解(角) 为(、) 成(戈) 器(口) 义(、) 老()
火字旁的字:炼
四点底的字:热
虫字旁的字:蜻 蜓 蚂 蚁 蜘 蛛 蝴 蝶 蚯 蚓
口字旁的字:吃 叫 吹 咬 喝 叶 吗 吮
足字旁的字:跑 跳 踢 踩 趴 路 跟 跌
提手旁的字:提 拔 捉 拍 扫 招 找 打
金字旁的字:铃 锻
四、易写错的字
造:先内后外,走之的笔顺是点、横折折撇、捺。
池:左窄右宽,三点水呈弧形。
也:的竖弯钧要舒展。
夕:撇和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意倾斜角度,最后一笔点不要出头。
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田: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间:先写外面的“门”,再写里面的“日”。
迷:被包围部分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欢:右部是“欠”,不要写成“夂”。
网:里面是两个“ㄨ”,不要写成两个“人”。
拍:右部是“白”,不要写成“百”。
足:第六笔是撇,最后一笔是捺,要舒展。
声:上部是“士”,不要写成“土”。
体:不要丢掉最后一笔横。
之:第二笔是横撇,最后一笔平捺舒展,这个字共三画,不要写成两画。
凉:左部是“冫”,容易写成“氵”。
跑:足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声:上面是“士”,不要写成“土”。
包:最后一笔坚弯钩要舒展。
身:横画之间要均匀,最后的撇要贯穿整个字。
义:第一笔是“丶”,不要写成“丿”。
五、生字组词。
迷(mí): 迷人 入迷 迷路 食(shí):食品 食用 伙食
间(jiān):房间 中间 时间 运(yùn):运动 运送 运行
欢(huān):欢乐 欢快 欢迎 霞(xiá):晚霞 云霞 彩霞
晨(chén):晨光 早晨 晨风 朝(zhā):朝霞 朝阳 朝气
古(gǔ): 古代 古今 古人 李(lǐ): 李子 行李 桃李
语(yǔ): 语言 语气 语文 操(cā): 早操 操场 操炼
拍(pāi): 拍手 拍打 球拍 铃(líng):门铃 风铃 铜铃
热(rè): 热闹 热心 热爱 体(tǐ): 体育 体操 体格
打(dǎ): 打击 打扫 打开 足(zú): 足球 十足 知足
初(chū):初始 初夏 当初 习(xí): 学习 习气 习惯
幼(yòu): 幼小 年幼 幼虫 玉(yù): 玉石 宝玉 白玉
义(yì): 意义 义气 义务 善(shàn): 善良 善心 友善
远(yuǎn):远近 远方 远处 性(xìng):天性 性格 人性
六、多音字。
结jié(结果)jiē(结实) 朝zhā(朝霞)chá(朝着) 好hǎ(好朋友)hà(爱好) 教jià(教师)jiā(教书)
藏cáng(躲藏)zàng(宝藏) 结jié(结果)jiē(结实) 朝zhā(朝霞)chá(朝着) 场cháng(场院)chǎng(广场)
七、形近字
蜻(蜻蜓) 蜓(蜻蜓) 蝴(蝴蝶) 蚓(蚯蚓) 粮(粮食)
晴(晴天) 挺(挺胸) 糊(糊涂) 引(吸引) 食(粮食)
蝌(蝌蚪) 蛛(蜘蛛) 房(房屋) 欢(欢喜) 忙(帮忙)
蚪(蝌蚪) 株(一株) 屋(房屋) 吹(吹牛) 茫(茫茫)
池(小池) 圆(画圆) 寒(严寒) 酷(酷暑) 暑(酷暑)
地(地上) 员(队员) 赛(比赛) 醋(红醋) 薯(红薯)
晨(早晨) 雪(雪花) 霜(秋霜) 莺(莺歌) 杨(杨树)
星(星辰) 雷(雷声) 霞(朝霞) 莹(晶莹) 扬(表扬)
拔(拔河) 跳(跳高) 方(键子) 锻(锻练) 炼(锻炼)
拨(拨动) 桃(桃树) 建(建设) 段(段落) 练(练习)
善(善良) 器(器官) 琢(琢磨) 饱(吃饱) 跑(快跑)
喜(喜欢) 哭(大哭) 逐(逐渐) 泡(泡茶) 抱(拥抱)
袍(长袍) 青(青山) 再(再见)
炮(鞭炮) 清(清水) 在(现在)
八、近义词
展—伸 欢—乐 朝—早 严寒—寒冷 酷暑—炎热
夕阳—落日 热闹—喧闹 天天—每天 锻炼—训练
七、反义词
远—近 欢—悲 忙—闲 古—今 暖—凉 严寒—酷暑
晨—暮 朝—晚 好—坏 热闹—冷清 天天—偶尔
八、词语积累
中间 迷路 打造 运动 水池 欢乐 结网 古今 凉快
细雨 夕阳 李子 语文 清香 打球 拍球 跑步 足球
铃声 身体 之后 相信 远近 学习 远大 玉米 意义
九、词语归类
①表示地点的词语:半空 花间
类似的词语:土里 地上 池中 房前
②动词:打球 拔河
类似的词语:拍皮球 跳高 踢足球 跳绳 踢毽子 丢沙包 蜻蜓展翅 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 蚂蚁搬家 蜘蛛结网 蜜蜂采蜜
③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蜻蜓 蝴蝶
类似的词语:蚯蚓 蚂蚁 蝌蚪 蜘蛛
④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和风细雨
类似的词语: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⑤表示体育活动的词语:打球 拔河
类似的词语: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跳绳 打篮球
十、句子积累。
1.反问句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运用反问句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把读者的眼球吸引住,用反问句能加强语气。
2.拟人句
(1)蝴蝶花间捉迷藏。
(2)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让它们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从而使叙述更加生动、形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使事物的特点更突出。
十一、日积月累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芝麻开花——节节高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十二、课文内容回顾。
识字⑤《动物儿歌》这首儿歌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这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展现了小动物日常活动时美好快乐的画面。
识字⑥《古对今》本课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自然之美,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识字⑦《操场上》介绍了体育活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培养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识字⑧《人之初》精选《三字经》的两个与教育孩子成长的片段,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十三、单元复习要点
十四、“1+X”阅读
推荐篇目: 孙幼军《小猪唏哩呼噜》
推荐理由:小猪唏哩呼噜有看似傻傻的憨厚,也有大智若愚的机智,更可贵的是,他善良、勇敢,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傻得执着、傻得可爱。孙幼军先生在唏哩呼噜身上寄寓了天真的儿童形象,十分真实、质朴。
阅读方法: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并讨论书中的内容,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十四、素养与能力
1.《动物儿歌》借助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识字。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2.《古对今》借助图片和联系实际理解词语,图文对照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3.《操场上》借助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学习字词,有节奏地读好儿歌,培养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4.《人之初》运用熟字加减法,结合语境认识生字;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5.《语文园地五》认识“包”字族,联系形声字构字规律,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积累歇后语,读寓言故事。
课
文e
梳
理
识字5:《动物儿歌》
1.课题解读
这首儿歌用琅琅上口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的本领。激发了小朋友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我们就会从细小的事物身上得到快乐。
2.课文重点理解
(1)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理解:“半空”是蜻蜓飞翔的乐园, “花间”是蝴蝶尽情舞蹈的舞台。“展翅飞”写出了蜻蜓飞翔时的姿态,而“捉迷藏”采用拟人手法描写了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悠然自得的样子。
(2)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
理解:“造宫殿”半空” 运用比喻手法,将蚯蚓写活了,它仿佛是在建造自己的家园,享受美好的生活。“运食粮”指蚂蚁搬运食物,这里突出了蚂蚁的勤劳。一个“运”字侧面写出了“食粮”对于小小的蚂蚁来说是多么的重。
(3)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理解:“欢”字点出了蝌蚪在池中无忧无虑的欢快生活。“忙”说明蜘蛛很勤奋,集中全部精神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3.主题归纳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展现了小动物日常活动时美好快乐的画面。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结构组成,充满了儿童情趣。
4.学有所的
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如“唱”,“口”是形旁,表示“唱”是口的动作;“昌”是声旁,表示“唱”的读音和“昌”相近。本课的生字“蜻、蜓、蚂、蚁、蜘、蛛”就是由同一个形旁“虫”,不同的声旁“青、廷、马、义、知、朱”组成的形声字。用这种方法识字,既能快速掌握字音,又能快速识记字形。
5.层次梳理
6.问题探究
(1)儿歌中是怎样写小动物们的活动的?
儿歌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动物当做人来写,它们就像小朋友一样,很有趣。
(2)含虫字旁的字都代表昆虫吗?
含虫字旁的字并不都代表昆虫。例如,本课的“蚯蚓”“蝌蚪”“蜘蛛”就不是昆虫,此外还有同样含虫字旁的“蛇”“蝙蝠”等也不是昆虫。不是所有含虫字旁的字都是昆虫,只能说含虫字旁的字都是古人眼中的“虫”。例如,古人称蛇为“长虫”,称老虎为“大虫”。
7.课后拓展
(1)有关动物的诗词名句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其二)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峡蝶飞。——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蚯蚓
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一节都生有刚毛,用来支撑伸缩运动。蚯蚓在进食的过程中会促进植物成分的分解,使得其中有益的营养成分渗入土中。它们不断地在土里挖洞,使空气循环流通,也使雨水可以适量排走。如果没有蚯蚓,泥土很快就会变得非常坚硬,毫无生命力。
蚯蚓在挖洞时会将泥土堆放在一边或直接把泥土吞到肚子里,这样蚯蚓还可以充饥呢!有些蚯蚓把吞咽下的泥土带到地表,又以小土粒或蚯蚓粪的形式将其排泄出来。蚯蚓也会爬出洞外,拖一些地上的植物残叶来吃。我们也知道,当人们不小心弄掉蚯蚓身体的一部分,新的节会迅速生长在身体的前后两端。所以说蚯蚓是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的!
(3)动物儿歌:
(一)
小乌鸦,爱唱歌,参加独唱心里乐:
拍翅膀,翘尾巴,未来的歌星是我!
瞧台下,脸发热,观众走得剩两个,
小猪崽,打呼噜,小猴在把虱子捉。
(二)
蜜蜂花蕊勤采蜜,青蛙田里吃害虫,
燕子空中啄飞蚊,小羊山上吃青草,
鲨鱼海里称霸王。
(4)歌曲:《动物对数歌》
我说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你说一,我对一,小猫最爱把脸洗。
我说二,谁对二,哪个尾巴像把扇儿?你说二,我对二,孔雀开屏像把扇儿。
我说三,谁对三,哪个驮着两座山?你说三,我对三,骆驼驮着两座山。
我说四,谁对四,哪个满身都是刺?你说四,我对四,刺猬满身都是刺。
我说五,谁对五,哪个头上长小树?你说五,我对五,梅花鹿头上长小树。
我说六,谁对六,哪个爱在水里游?你说六,我对六,鸭子爱在水里游。
我说七,谁对七,哪个叫人早早起?你说七,我对七,公鸡叫人早早起。
我说八,谁对八,哪个唱歌呱呱呱?你说八,我对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我说九,谁对九,哪个会用头顶球?你说九,我对九,海狮会用头顶球。
我说十,谁对十,哪个学话有本事?你说十,我对十,鹦鹉学话有本事。
识字6:《古对今》
1.课题解读
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展开,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2.课文重点理解
(1)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理解:从自然现象方面介绍对子,向我们介绍了雪霜连天的洁白世界。从天气角度向我们描写了一个和风细雨,朝霞艳,夕阳红的美丽景色。
(2)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理解:“桃、李”都是水果, “柳、杨”都是树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则是两个四字词语,这句把两个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拆开相对,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3.主题归纳
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4.学有所的
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5.层次梳理
6.问题探究
(1)会意字
寒
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光着脚站在两块冰上,说明天气很冷;他在旁边放了稻草取暖,但是仍无法御寒。
朝
太阳从草丛中升起,而残月还未消失。
(2)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雨?
风:微风、大风、狂风
雨:毛毛雨、小雨、大雨、暴雨、雷阵雨
(3)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朝霞和夕阳?
早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傍晚可以看到夕阳。
(4)如何写词语的反义词。
反义词就是意思相反的一组词。要想写一个词语的反义词,需要先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再找出与它意思相对或相反的词语。可以用分解法来找词语的反义词,如“前进”可以分解为“前”和“进”,“前”的反义词是“后”,“进”的反义词是“退”,组合起来,“前进”的反义词就是“后退”。也可以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结合语言环境找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如“他给我讲了一件新鲜事”,这里的“新鲜”的反义词就是“陈旧”。又如“今天,妈妈买了一条特别新鲜的鱼”,这里的“新鲜”的反义词就是“腐烂”。另外要注意,互为反义词的两个词的字数一般是相同的。
如:①谦虚使人进步, 使人 。(骄傲落后)
②弱小的蚂蚁团结起来,力量也很 。(强大)
③他长年坚持体育锻炼,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 的冬天,从不间断。(寒冷)
7.课后拓展
(1)含有近义词的成语(如莺歌燕舞)
成群结队 日新月异 龙争虎斗 丰衣足食 天长地久 开天辟地
(2)韵脚
诗、词、歌、赋、儿歌之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就是因为押韵。
押韵就是每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相同的或者相近的。
观察课文第2、4、6、8、10、12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什么?都是“ang”,这就是这个儿歌的韵脚,有韵律,美妙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3)怎样理解课文中的对子?
对子一般由平仄组成。朗读时平仄相依,对仗工整,琅琅上口。
课文中的对子词把我们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朗读时我们会发现,课文中的对子数字都相等,断句一致,音调和谐。
同类词:晨——暮 雪——霜 柳——杨 桃——李
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 (和风)(细雨) (山清)(水秀)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朝霞)(夕阳)
(4)《笠翁对韵》节选
春对夏,喜对哀。大手对长才。风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游阆苑,醉蓬莱。七政对三台。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玉橘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莲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
朝对暮,去对来。庶矣对康哉。马肝对鸡肋,杏眼对桃腮。佳兴适,好怀开。朔雪对春雷。云移鳷鹊观,日晒凤凰台。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柳媚花明,燕语莺声浑是笑;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
上网或阅读课外读物,收集对子歌,并背诵。比一比,谁收集得多,背得多。
识字7:《操场上》
1.课题解读
本课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六个词语和一首小儿歌组成,描写了下课后同学们到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的情景。
2.课文重点理解
(1)
理解:这六个词语都表示体育活动。
提手旁:和手的动作有关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扔沙包 捉迷藏)
足字旁:和脚的动作有关(跳高 跑步 踢足球 跳远 踢毽子 跨栏)
(2)
理解:第一句告诉我们时间。第二句告诉我们地点。
(3)
理解:参加体育活动,能够锻炼身体,使身体强壮。
3.主题归纳
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图、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六个词语是体育活动的名称,是带提手旁和带足字旁的表示动作的汉字,分别与手部、足部的动作有关;儿歌描则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壮。
4.学有所的
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壮。
5.层次梳理
6.问题探究
(1)你喜欢在操场做什么?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来说一说图中的情景吗?
我喜欢踢毽子,看着毽子在空中飞舞的样子,我会感到特别开心。
(2)想一想:下课的时候,小朋友们还会在操场上做什么呢?
(3)联系生活想一想:你打过什么球呢?
(4)看图读词语,你还想到了哪些和手有关的动作?你还想到了哪些和脚有关的动作?
和手的动作有关:打球 拔河 拍皮球 扔沙包 捉迷藏
和脚的动作有关:跳高 跑步 踢足球 跳远 踢毽子 跨栏
7.课后拓展
(1)关于体育的名言警句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亚里士多德
生命需要运动。——亚里士多德
生命在于运动。——伏尔泰
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苏格拉底
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全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卢梭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
运动的好处除了强身之外,更是使一个人精神保持清新的最佳途径。
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蒂素
(2)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的有意识地对自己 身体素质的培养的各种活动。采取了各种走、跑、跳、投以及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这些活动就是人们通常称作的身体练习过程。其内容丰富,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健美操、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等多种项目。
(3)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运动分为夏季运动会和冬委运动会。奥运会的夏季运动项目主要有田径、游泳、体操、赛艇、自行车、拳击、击剑、射箭、射击、举重、球类(排球、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棒球、垒球、网球、曲棍球)等。奥运会的冬季运动项目主要有:滑冰、滑雪、冰球等。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4)你最喜欢什么体育活动?简单介绍一下该活动。想一想,说一说:运动的时候,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示例:我最喜欢玩丢沙包。
我喜欢踢毽子,看着毽子在空中飞舞的样子,我会感到特别开心。
☆要穿运动服,手表、饰品不能带。
☆锻炼前,伸伸胳膊,弯弯腰,动作规范,讲文明。
☆活动全部结束后,整理运动要做好。
(5)拓展阅读
乒乓球
小黄球,闪闪亮,乒乒乓乓上战场。
你扣杀,我推挡,不顾脸上汗珠淌。
喝彩急,掌声响,夸我中华小健将。
识字8:《人之初》
1.课题解读
本文精选了《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进行识字教学,共八行,四句。第1个片段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2个片段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让我们懂得了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让我们明白从小用功学习、刻苦磨炼,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课文重点理解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理解: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理解: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理解: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就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理解: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3.主题归纳
《人之初》精选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进行识字教学,片段一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片段二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4.学有所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就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年轻时不努力发奋,上了年纪一事无成,就只有白白地悲伤,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长本领。
5.层次梳理
6.问题探究
(1)“不”的变调。
苟不教 子不学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不”的变调:“不”在读四声的字前,读二声,如“捉不到”“不会”“不信”等。
“不”在读一声、二声、三声的字前读四声,如“不知”“不如”“不好”等。
(2)字理识字
性
从“心”,指人的本性;从“生”指人的本性、性格一生下来就有。
教
像一个老师拿着教鞭督促孩子学知识。
善
羊下面一只眼睛,表示看来十分美好。
(3)想一想,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相近的句子。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7.课后拓展
(1)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2)《三字经》和《三字经》节选
《三字经》是古代一个叫王应麟的人给孩子写的,他希望孩子通过读这本书,了解天下的事情,学习做人的道理。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敬爱兄长的道垂,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弟”即“悌”,指尊敬兄长。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译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学习,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来教育孟子。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称为“六艺”,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日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译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是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
(3)歌曲:《三字经》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4)新三字经
进校门,守秩序,靠右行,不拥挤。
见师长,先问好,要热情,懂礼貌。
课堂上,要动脑,写作业,要仔细。
课间操,认真做,文明语,挂嘴上。
十分钟,备学具,不喧哗,不追跑。
放学时,路队齐,出校门,守交规。
新世纪,好儿童,懂文明,有礼貌。
(5)你也来试着编一段《三字经》吧!
小朋友,爱学习,上课时,认真听。
勤动脑,爱思考,要发言,手先举。
口语交际
1.交际内容
你打过电话吗?应该怎样打电话呢?
2.交际指导
(1)打电话,先拨号,电话号码拨准确。讲电话,有礼貌,切记自我介绍。明明白白说事情,要点一定要说清。
(2)认真倾听对方话,主要内容记心间。
(3)打电话,先拨号,电话号码要拨对。拿起电话说“您好”,告诉对方我是谁。明明白白说事情,要点一定要说清。认真倾听对方话,主要内容记心内。通话结束说“再见”,注意电话要归位。
(4)119是救火的电话,110是抓坏人的,120是救人的。
这3个号码不能随便拨打。只有发生了紧急情况时,我们才能拨打。而且拨打这样的电话是要有方法的。(说明情况和详细的地址。)
2.交际范例
(1)打电话约同学踢球。
张阳:喂,你好!
李中:张阳,我是李中,想约你下午三点一起去体育馆踢足球。你有空吗?
张阳:太好了,正好我今天下午有空。
李中:那就这样说好啦!再见!
张阳:再见!
(2)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师:喂,你好!
生:你好!我是丽丽,是李老师吗?
师:丽丽,你好,我就是李老师。你找我有事吗?
生:李老师,我发烧了,想跟你请半天假,下午再去上课,行吗?
师:当然可以!那谁在家陪你啊?
生:我的妈妈在家陪我。
师:那你在家要注意多休息,别忘了按时吃药啊!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师:再见!
解析:这个丽丽电话打得不错,很有礼貌,把跟老师请假的原因及请多长时间的假说得很清楚。老师提醒大家,当和长辈或老师打电话时最好用“您”。这样更能表示对老师或长辈的尊敬。
(3)有一个叔叔打电话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叔叔:你好,请问是李大哥吗?
我:您好叔叔,我是李中,爸爸不在家,有什么需要我转告的吗?
叔叔:请转告他,明天上午9:00举行设计方案交流会,请他带上图纸和方案参加。
我:好的,叔叔!
你会怎么对爸爸说呢?
爸爸,王叔叔让我转告你,明天上午9:00举行设计方案交流会,让你带上设计图纸和方案参加会议。
认真倾听对方话,主要内容记心间。
3.总结要点:
打电话,先拨号,电话号码拨准确。
讲电话,有礼貌,切记自我介绍。
明明白白说事情,要点一定要说清。
语文园地五
1.识字加油站
(1)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圈一圈生字,重点读一读。
(2)说说你的发现。
我发现:“饱”“泡”“跑”“抱”“袍”“炮”这六个字的左边与字义有关,右边与读音有关。
我知道:这种字叫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形旁表示字义,声旁表示读音。
我也会编:有雨成冰雹,有草结花苞,有刀把地刨。
回忆《小青蛙》,想想关于“青”的字族文。
2.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2)说说你的发现。
我发现:提手旁的字大多和手有关,如“抱”“挂”“拨”“指”等。
我发现: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如“喊”“喝”“唱”等。
我发现: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有关,如“蹦”“踏”“跃”等。
(3)拓展。
蜓 蚂 蚁 蜻
这是识字表上的字,我发现,这几个字都含虫字旁,虫字旁的字大多和昆虫有关。
脖 腿 脚 臂 肚
这是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中识字表上的字,我发现,这几个字都含月字旁,月字旁的字大多和人的身体有关。
在汉字大家庭中,形声字占了很大一部分,今天我们了解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汉字。
3.字词句运用
(1)选一选,填一填。
理解:
“青”与“清”是形近字、同音字,“青”指颜色,“清”指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再”与“在”是同音字,“再”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在”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
(2)比一比,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
你能背出《汉语拼音字母表》吗?
你还记得音序查字法口诀吗?
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首个字母找,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比一比,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
先翻到教科书第39页语文园地三中的“查字典”,复习音序查字法,然后用字典练习查生字,运用音序查字法快速查找。
4.日积月累。
指导: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释义,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猜出并领会它的意思,所以它被称为“歇后语”。
拓展: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老虎屁股——摸不得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大海捞针——没处寻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5.和大人一起读
狐狸和乌鸦
原文略
指导: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这个故事,思考: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此刻,他心里在想什么?为了骗取乌鸦嘴里的肉,狐狸想出了哪些计策?乌鸦为什么失去了嘴里的肉?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找一找: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
三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在遇到别人的阿谀奉承、花言巧语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思考,不要轻易相信,不可盲目行动。
迷(mí)人
宝藏(cáng)
制造(zà)
食(shí)品
粮(liáng)食
蜘(zhī)
暑(shǔ)假
凉(liáng)水
运(yùn)动
早晨(chén)
朝(zhā)阳
做操(cā)
热(rè)闹
锻(duàn)炼
知足(zú)
善(shàn)良
迁(qiān)移
专(zhuān)心
幼(yòu)儿
能(néng)力
茶(chá)叶
清晨(chén)
欢(huān)笑
锻炼(liàn)
第五单元(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核心考点集训(统编版):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核心考点集训(统编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读错的字,会写的字,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词语搭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核心考点集训(统编版):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核心考点集训(统编版),共2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读错的字,易写错字,生字组词,多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词语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核心考点集训(统编版):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核心考点集训(统编版),共2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笔画和偏旁盘点,一字组多词,多音字,形近字,重点词语,近义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