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4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50618/0-17181982846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4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50618/0-17181982847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4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50618/0-171819828476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4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50618/0-171819828479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4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50618/0-171819828484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4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50618/0-171819828488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4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50618/0-171819828491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4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850618/0-171819828494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课件多份
-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2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3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5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6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7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客至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客至背景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初入文本,作者简介,创作背景,文体知识·山水田园诗,解说题目,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初读诗歌,再读诗歌,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与诗歌创作背景。2.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词内容。3.品味诗歌语言与艺术,感受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闲居生活之美以及对于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为杜拾遗、杜工部。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尤以“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被广为传诵,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被尊为“诗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一生经历坎坷,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开始后,便流亡颠沛,之后定居成都。晚年漂泊鄂、湘一带,最后因贫病而死。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760年春天,杜甫在历尽颠沛流离之后,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充满了生活乐趣。我们所熟识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上元二年春意盎然的一天,友人崔县令登门拜访,诗人喜出望外,于是写下这首欢快明丽的《客至》。
古代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家生活。 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过”,即探望、相访。“喜”表明喜悦之情。
客至 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 至 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 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因为离集市太远盘中菜肴很简单,因为家贫酒杯中只有旧酿的酒。若肯邀请邻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客 至 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首联为何选择“群鸥”作为意象?
①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机心,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的伴侣。②作者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群鸥日日来”,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单调的寂寞之情。(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颔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互文、对仗。“缘客扫”,为了客人而打扫。古人常以扫径表示欢迎客人,亦以荒径表示远离喧闹、少有人来。这两句前后映衬,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之意,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颈联无一字言情,却饱含情意。请赏析。
竭诚待客的盛情:能拿出来的都拿了。力不从心的歉疚:菜不多,酒不好。主客之间的情谊:频频劝饮,情比酒浓。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①“邀邻喝酒”——细节描写,想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示自己难得的兴奋。②“尽余杯”一语可见酒兴之浓、气氛的欢快。这一细节别开生面,别有情趣,表现了诗人淳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客至》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前两句描写了居处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的景色,表现与世隔绝的心境。后面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出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1、《客至》一诗写诗人“草堂”清幽的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 2、《客至》中表现寂寞之中嘉客临门而喜出望外的句子是 “ ”。3、《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4、《客至》中表现田园生活中淳朴的邻里关系的句子是。“ ”。 5、《客至》中与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意趣相似的诗句是“ ”。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客至授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进作者,山水田园诗,背景介绍,课文解析,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客至课文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写作背景,首联小结,客至的意外惊喜,颔联小结,颈联小结,尾联小结,闲适孤寂,喜出望外,真诚歉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客至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沉郁顿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