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24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13,2024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同学描述了某化学符号的含义, 化学和生产、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温馨提示:
1.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火药爆炸B. 活字印刷C. 用粮食酿醋D. 用黏土烧制陶瓷
【答案】B
【解析】
【详解】A、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活字印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用粮食酿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用黏土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B. 稀释浓硫酸
C. 倾到液体D. 过滤
【答案】A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试卷源自 试卷上新,欢迎访问。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不能使用量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3. 最新的研究中,100%可生物降解且不会变湿软化的环保纸吸管被研发,主要成分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这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属于
A. 合成材料B. 无机非金属材料C. 金属材料D. 天然材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塑料,故这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故选:A。
4. 某同学描述了某化学符号的含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一个分子;③表示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④表示一个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该化学符号可能是
A. O2B. NOC. H2OD. HClO
【答案】C
【解析】
【详解】A、O2表示氧气这种物质,表示1个氧分子,表示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表示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NO表示一氧化氮这种物质,表示1个一氧化氮分子,表示一氧化氮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表示1个一氧化氮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H2O表示水这种物质,表示1个水分子,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D、表示次氯酸这种物质,表示1个次氯酸分子,表示次氯酸由氢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表示1个次氯酸分子由1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化学和生产、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下列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
B. 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 若家中燃气泄漏,应关掉气体总阀门
D. 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能将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这样既能使作物增产,又能防止环境污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家中燃气泄漏,应关掉气体总阀门,开窗通风,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 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的酸性比b的强B. 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C. c的碱性比d的弱D. a和d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液pH<7时显酸性,酸性越强pH越小,则洗手液a的酸性比洗手液b的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洗手液a的pH<7显酸性,酸性越强pH越小,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则pH增大,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溶液pH>7时显碱性,碱性越强pH越大,则洗手液c的碱性比洗手液d的弱,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洗手液a的pH<7显酸性,洗手液d的pH>7显碱性,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a和d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2023年5月底,国产大飞机C919顺利完成商业首飞,C919大型客机机身材料大量使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下图为锂和铝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相关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B. 氧化锂的化学式为
C. 图b表示铝离子,其化合价为
D. 图中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m=3,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铝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3,图b核外有2个电子层,应表示铝离子,铝离子是铝原子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后形成的,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n=8,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1,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从而带上1个单位的正电荷,氧元素通常显-2价,故氧化锂的化学式为:Li2O,符合题意;
C、由A的分析可知,图b表示铝离子,其化合价为 +3,不符合题意;
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图中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观念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OH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食醋具有酸性——可用于清洗热水瓶中水垢
C. 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制造人造骨
D. 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但是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说法错误;
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食醋具有酸性,可与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
C、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故钛合金可用于制造人造骨,说法正确;
D、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说法正确。
故选A。
9. 汽车尾气催化处理装置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进行转化,其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的物质种类变化示意图如下所示(未配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的产物均为无毒物质
B.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氮元素的氧化物
C.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D. 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均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可知,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为无毒物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由可知,反应物中一氧化氮是含有氮元素的氧化物,生成物中氮气是含有氮元素的单质,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故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由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变化,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暖冰”是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的。下列关于“暖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暖冰”中水分子静止不动
B. “暖冰”分子中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
C. 水变为“暖冰”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 “暖冰”在任何条件下也不会熔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起分子都不断运动,所以“暖冰”中水分子在不断运动。A不正确;
B、“暖冰”是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的。所以“暖冰”分子为水分子,即H2O分子,在H2O分子中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B正确;
C、“暖冰”是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水变为“暖冰”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不正确;
D、“暖冰”在撤去足够强的电场条件下就会熔化。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11. 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容器中涌出的柱状泡沫被象地称为“大象牙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B. 反应产生的泡沫可用于灭火
C. 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分解D.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过氧化氢可以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产生的泡沫中含有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可用于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
C、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也会分解,只是反应速率慢一些,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说法错误;
故选:A。
12. 《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根、皮、枝、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C7H6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杨酸属于有机物
B. 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3
C. 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一个水杨酸分子由16个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杨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说法正确;
B、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3)=14:1:8,故B说法错误;
C、水杨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C说法正确;
D、一个水杨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即一个水杨酸分子由7+6+3=16个原子构成,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3. 洗衣“黑科技”,爆炸盐,让您的生活更轻松!高效去污,一泡就净。爆炸盐中“爆炸”的含义是:爆炸盐(有效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溶于水后,会产生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分解成氧气能加快碳酸钠的快速扩散,加强污渍分解。在使用爆炸盐溶液时应防止其失效,与下列物质混合不会使其失效的是
A. 二氧化锰B. 稀硫酸C. 氯化钙D. 硫酸钾
【答案】D
【解析】
【详解】爆炸盐(有效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溶于水后,会产生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则爆炸盐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会使其失效,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则爆炸盐溶液与稀硫酸混合会使其失效,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爆炸盐溶液与氯化钙混合会使其失效,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钾与碳酸钠、过氧化氢均不反应,则爆炸盐溶液与硫酸钾混合不会使其失效,符合题意。
故选:D。
14. 化学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化学观念:化学反应不仅生成新物质,还伴随能量变化
B 科学思维:CO2、SO3、Fe2O3、C6H12O6都属于氧化物
C. 科学探究与实践:将铜丝分别放入FeCl2溶液和AgNO3溶液中,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D. 科学态度与责任: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不仅生成新物质,还伴随能量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CO2、SO3、Fe2O3都属于氧化物,而C6H12O6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将铜丝分别放入FeCl2溶液和AgNO3溶液中,铜与氯化亚铁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铁>铜;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说明金属活动性铜>银,能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 劳动开创未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箱内放置活性炭炭包,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井水洗衣服,产生泡沫较少,说明井水为硬水,则井水中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显酸性pH<7,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醋酸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发生反应,所以用食醋能除去热水瓶内壁的水垢,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16. 化学与日常生活、人体健康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1)每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奶类、蛋类、蔬菜、水果等食物以保证营养均衡。牛奶、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维生素CB. 纤维素C. 淀粉D. 蛋白质
(2)加碘盐可预防碘元素不足。市场上常见加碘盐中碘的成份主要是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价。
(3)“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化肥对粮食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
A. CO(NH2)2B. NH4H2PO4C. NH4NO3D. K2SO4
【答案】(1)D (2)+5 (3)B
【解析】
【小问1详解】
牛奶、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故选:D;
【小问2详解】
KIO3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解得,故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
【小问3详解】
A、CO(NH2)2中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NH4H2PO4中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C、NH4NO3中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K2SO4中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 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
(1)采用如图所示的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 此海水淡化膜允许水分子通过
B. 加压后右侧海水的溶质质量增多
C. 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 膜分离法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2)采用盐田法晒盐,经日晒、风吹等,结晶池中会有氯化钠晶体析出,获得海盐。获得的海盐中常混有Na2CO3等杂质,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曲线如下:
①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选填“A”或“B”)。
②《四川盐法志》记载“敞锅熬盐”的其中一个步骤为用“花水”冲洗粗盐得精品盐,该“花水”冲洗粗盐的过程中既可除去表面的Na2CO3和MgCl2杂质,又不损失海盐中的NaCl,则“花水”应当是_____(填字母)。
A.蒸馏水 B.饱和NaCl溶液 C.饱和NaOH溶液 D.饱和CaCl2溶液
【答案】(1)B (2) ①. A ②. B
【解析】
【小问1详解】
A、由题干信息可知,采用如图所示的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因此此海水淡化膜允许水分子通过,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对淡化膜右侧海水加压后,海水的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对淡化膜右侧海水加压后,海水的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则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膜分离法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小问2详解】
①由表格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则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A;
②
A、蒸馏水在冲洗粗盐的过程中可溶解碳酸钠、氯化镁和氯化钠,会造成氯化钠的损失,不符合题意;
B、饱和NaCl溶液在冲洗粗盐的过程中可溶解碳酸钠、氯化镁,但饱和NaCl溶液不会溶解氯化钠,不会造成氯化钠的损失,符合题意;
C、饱和NaOH溶液可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会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题意;
D、饱和CaCl2溶液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会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 中国古代化学历史悠久、成就卓越。
在我国唐初的《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记载了“炼石胆取精华法”,全文如下:“以土罄(即砖坯)垒作两个方头炉,相去二尺,各表里精泥其间,旁开一孔,亦泥表里,使精薰,使干。一炉中著铜盘,使定,即密泥之;一炉以炭烧石胆(主要含CuSO4·5H2O——蓝矾、胆矾)使作烟,以物扇之,其精华尽入铜盘。炉中却火待冷,开取任用。”
(1)“烧石胆”过程,加热蓝矾生成氧化铜、三氧化硫和水蒸气,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精华”即为硫酸,不可“入铁盘”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分解 (2)
【解析】
【小问1详解】
“烧石胆”过程,加热蓝矾生成氧化铜、三氧化硫和水蒸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小问2详解】
“精华”即为硫酸,不可“入铁盘”的原因是硫酸能与铁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
19.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太阳“晒”出来的绿氨
氨是重要的工农业原料,在化肥、军工、化工生产、制冷等传统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化工产品。另外,氨也是潜力巨大的高效氢能载体,具有能量密度高、储运成本低、安全性高及无碳储能等优点,在有效解决高压氢能储运难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在氨制氢、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领域迅速发展,可用于氨能发电、氨能燃料、氢能终端产业等应用。在双碳政策背景下,光催化合成氨是一种利用光能驱动氮气和水或氢气反应生成氨的技术。与传统的哈伯法(即氢气与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相比,光催化合成氨具有成本更低廉和更环保的优点。在该过程中,只需要提供太阳能、水和氮气,就可以一步实现氮气向氨的转化,而不需要高温高压和大量的能源消耗。光催化合成绿氨工艺,以来源广泛的水和氮气为原料,促使氮的还原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这为绿氨的合成提供了可替代的新工艺。光催化合成绿氨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成本低、无有害副产物等优势,因此被认为是合成绿氨的理想的新型技术之一,有望实现合成绿氨全程的真正零碳排放。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绿氨是潜力巨大的高效氢能载体,它具有_____等优点(至少答出两点)。
(2)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张铁锐等人成功制备了超薄LDH纳米片光催化剂,实现了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或直接太阳辐射下N2和H2O合成氨,其原理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X+3O2,请写出X的化学式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煤、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哈伯法工艺合成的氨属于绿氨
C. 绿氨作为储氢载体已得到广泛应用
D. 绿氨生产有助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
【答案】(1)能量密度高、储运成本低、安全性高、无碳储能及有效解决高压氢能储运难题等优点(至少答出两点)
(2)NH3 (3)B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绿氨是潜力巨大的高效氢能载体,它具有能量密度高、储运成本低、安全性高、无碳储能及有效解决高压氢能储运难题等优点;
【小问2详解】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4个氮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反应后有6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i,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4个X分子中有4个氮原子、12个氢原子,1个X分子中有1个氮原子、3个氢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NH3;
【小问3详解】
A、煤、天然气为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题意可知,传统的哈伯法,即氢气与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所以哈伯法工艺合成的氨不属于绿氨,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题意可知,绿氨作为储氢载体已得到广泛应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D、绿氨生产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0. 电子工业中生产印刷电路板,是用氯化铁溶液腐蚀敷铜板上的铜箔,反应为2FeCl3+Cu=2FeC12+CuCl2.印刷电路板产生的废液如果排放,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工厂对废液的处理经常采取如下流程实现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其流程转化关系如下:
(1)“蚀刻废液”中的的成分一定有FeCl2和CuCl2,可能还有_____。
(2)反应①向废液加入过量铁粉,一定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
(3)反应②中试剂A是_____(填名称),过量的目的是_____。
【答案】(1)FeCl3
(2)Fe+2FeCl3=3FeCl2、Fe+CuCl2=FeCl2+Cu
(3) ①. 稀盐酸 ②. 溶解滤渣中的铁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分离铁铜混合物,而氯化亚铁溶液可以循环使用(或溶解滤渣中的铁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循环使用。或者分离铁铜混合物,氯化亚铁溶液循环使用)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流程图可知,氯化铁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所以“蚀刻废液”中的的成分一定有FeCl2和CuCl2,可能还有FeCl3;
【小问2详解】
反应①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粉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一定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Fe+2FeCl3=3FeCl2、Fe+CuCl2=FeCl2+Cu;
【小问3详解】
反应②中试剂A是稀盐酸,过量的目的是为了溶解滤渣中的铁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分离铁铜混合物,而氯化亚铁溶液可以循环使用(或溶解滤渣中的铁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循环使用;或者分离铁铜混合物,氯化亚铁溶液循环使用)。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代号)。
(3)请写出用图中B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若用图中D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答案】(1)集气瓶 (2)A
(3)或或
(4)b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集气瓶;
【小问2详解】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
【小问3详解】
B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也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也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实验室通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若用图中D装置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则气体从b端通入。
2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开展了以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已知Na2CO3溶液呈碱性。
(1)甲试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把实验后的两支试管的上层清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中仅得到无色溶液M,他们决定对溶液M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M的溶质成分是什么?同学们一致认为溶液M的溶质一定有Na2CO3和NaCl,溶质中还可能有什么?对还可能存在的溶质做出以下猜想:
【进行猜想】猜想一:可能有NaOH;
猜想二:可能有Na2SO4;
猜想三:可能有Na2SO4和NaOH。
【猜想验证】
【结论分析】小明认为实验操作Ⅰ的结论不严谨,原因是_____。
小明补充实验如下:
【实验拓展】
下列试剂不能证明甲试管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 C.无色酚酞溶液 D.氯化钙溶液
【反思与评价】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根据下面的微观示意图阐述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_____。
【答案】(1)CO2+2NaOH=Na2CO3+H2O
(2) ①. 先变红后褪色 ②. 因为溶液中有Na2CO3,生成的白色沉淀也可能是BaCO3,无法确定是否有Na2SO4 ③. 沉淀部分溶解,并且有气泡产生 ④. C ⑤. 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甲试管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小问2详解】
[猜想验证]Ⅱ.取Ⅰ反应后的溶液先滴加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氢氧化钠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验中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猜想三成立;
[结论分析]小明认为实验操作Ⅰ的结论不严谨,是因为溶液中有Na2CO3,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所以生成的白色沉淀也可能是BaCO3,无法确定是否有Na2SO4;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与硫酸钡不反应,取上述操作Ⅰ中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实验中观察到沉淀部分溶解,并且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M中有硫酸钠;
[实验拓展]A、稀盐酸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故有气体生成,可证明发生了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故有沉淀生成,可证明发生了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为碱性,故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无法说明发生了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
D、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有沉淀生成,可证明发生了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反思与评价]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3.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他们将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和木炭一起加热就可得到红色的铜。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25g孔雀石样品,粉碎后放入烧杯,向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稀硫酸过量),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20.6g(假设杂质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完全逸出)。
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1)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___g。
(2)求该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4 (2)解:设该孔雀石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为x。
故该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为88.8%。
【解析】
【小问1详解】
称取25g孔雀石样品,粉碎后放入烧杯,向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稀硫酸与Cu2(OH)2CO3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20.6g,杂质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完全逸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小问2详解】
计算过程见答案。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冰箱内放置活性炭炭包
活性炭能吸附异味
B
井水洗衣服,产生泡沫较少
井水中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
D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的水垢
食醋的pH>7,能与水垢发生反应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
氯化钠
35.7
35.8
36
36.3
36.6
碳酸钠
7
12.5
21.5
39.7
49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Ⅰ.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溶液M中有硫酸钠
Ⅱ.取Ⅰ反应后的溶液先滴加
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无色酚酞溶液_____
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猜想三成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上述操作Ⅰ中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_____
溶液M中有硫酸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同学描述了某化学符号的含义,化学和生产、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