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摩擦力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摩擦力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安排:1
课标要求:知道静摩擦现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认识静摩擦力及其产生条件,会判断其方向;
②通过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③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静摩擦力产生条件、定义及方向;
②通过探究实验,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知道静摩擦力的范围及最大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②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③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摩擦力的知识。
教学重点:①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②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静摩擦力大小。
教学难点:①静摩擦力有无和方向的判断;
②静摩擦力大小。
教学辅助手段:气球、玻璃杯、刷子、物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木板、PPT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实验演示:将气球放入玻璃杯内,向气球内充气,用气球将玻璃杯提起。
师:老师先来给大家做个趣味小实验。老师这有一个玻璃杯和一个气球,现在老师向气球内充气,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气球可以将玻璃杯提起。同学们思考一下,将玻璃杯提起的神奇力量是什么?
我们对玻璃杯进行受力分析,玻璃杯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但是它不会掉下,说明它还受到了气球对它的作用力。那这个力是什么力呢?
生:摩擦力
师:那这个力是不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滑动摩擦力?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没有相对滑动。
师:很好,像这样产生于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新课教学】
产生条件
师:老师把气球内的气体放出,气球干瘪了,干瘪的气球还能不能把杯子提起来?
生:不能
师:充满气的气球和杯子之间有静摩擦力,能把杯子提起来,干瘪的气球不能把杯子提起来,说明什么?
生:没有静摩擦力
师:充满气的气球与杯子接触且存在挤压,当气球内的气体放出后,气球和杯子不接触且不存在相互挤压,气球不能把杯子提起来。说明产生静摩擦力的其中一个条件是什么?
生: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之一是两物体接触且存在挤压。
师:那依旧往气球里充气,但气球和杯子都放在讲台上,且相对讲台静止时,气球和杯子间有静摩擦力吗?
生:没有
师:那为什么当气球提起杯子时,气球和杯子间就产生了静摩擦力?这其实是由于当气球提起杯子时,杯子受到重力作用,会想向下运动,但是由于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不能向下运动,我们将其称为玻璃杯有相对气球向下运动的趋势。
相对运动趋势和相对运动不一样。相对运动是一个物体对于另一个物体运动了。相对运动趋势是很想动,但是动不了。静摩擦力的另一个产生条件是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趋势。
师:如果两物体接触面光滑,气球还可以把杯子提起来吗?
生:不可以
师:所以静摩擦力产生的第三个条件是两物体接触面粗糙。
定义
师:通过刚刚得出的静摩擦力的三个条件,我们可以概括出静摩擦力的定义:当两个彼此接触、挤压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但具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滑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
师:那是不是只有静止的物体才会受到静摩擦力呢?
我们来回想一下,大家去超市乘坐自动扶梯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没有向上走?我们没有行走,却随着自动扶梯向上运动,说明扶梯给了我们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静摩擦力。我们乘坐自动扶梯时,相对地面是向上运动的,但相对于扶梯是静止的。所以,我们所说的静摩擦力的静不是指完全的静止,而是相对静止。
作用点
师:静摩擦力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生:大小、方向、作用点
师:那静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哪呢?我们可以从定义看出来,静摩擦力的作用点和滑动摩擦力一样在接触面上。
方向
师:那静摩擦力的方向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再来做一个小实验。老师这里有一个刷子,把它放在手上,接下来我们用力拉刷子,但是在拉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下面这只手与毛刷的相对静止。因为这样毛刷与手之间产生的力才是静摩擦力。
那现在老师向右用力,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刷毛弯曲了
师:刷毛为什么弯曲了?
生:受到了静摩擦力
师:刷毛往哪个方向弯曲?
生:左
师:说明刷毛受到的静摩擦力往哪个方向?
生:左
师:那刷毛对手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是怎样的?
生:向右
师:很好,判断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我们可以用假设法,假设接触面光滑,向右用力,刷毛会向右运动,说明接触面粗糙时,刷毛想向右运动,但是动不了,也就是说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向右。
师:那老师往左用力呢?刷毛往哪个方向弯曲?
生:右
师:说明了什么?
生:刷毛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师:刷毛相对于手的运动趋势方向怎样?
生:向左
师:可以看出来,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我们往某一方向用力,刷毛就会往相反方向弯曲,而刷毛弯曲,说明它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静摩擦力。弯曲方向就是静摩擦力方向。而我们对刷子的作用力的方向就是刷子对手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所以我们可以得到,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师:接下来我们来判断一下以下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
师:向右拉物块,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所以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
师:物块放在斜面上,先假设斜面光滑,那物块会怎么运动?
生:沿斜面向下运动
师:所以当斜面粗糙时,物块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怎样?
生:向下
师:怎么向下?竖直向下还是沿斜面向下?
生:沿斜面向下
师:那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是怎样的?
生:沿斜面向上
五、大小
师:介绍了静摩擦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接下我们来研究静摩擦力的大小。
同学们思考一下,老师以1N的力推讲台,没推动,静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生:1N
师:2N的力推呢?
生:静摩擦力为2N
师:3N的力推呢?
生:静摩擦力为3N
师:可以看出来,静摩擦力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可以外力的增大而逐渐地增大,那可以无限地增大吗?
生:不可以
师:比如老师推讲台的力很大,讲台就会被推动,这个时候还是静摩擦力吗?
生:不是,是滑动摩擦力
师:很好,静摩擦力可以随外力的增大可以逐渐增大,但是不能无限地增大,当外力达到某一个值时,静摩擦力抵抗不住外力了,物体就不能静止了。当这只是我们的推理,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通过做实验来验证。
研究静摩擦力的大小,肯定要测量静摩擦力大小。那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什么实验仪器来测量?
生:弹簧测力计
师:可是弹簧测力计测的是拉力大小,而我们要测的是静摩擦力,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让弹簧测力计拉物块,让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拉力和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可以根据弹簧测力计示数读出静摩擦力大小。
我们可以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来设计实验方案。我们需要图中的实验仪器,首先我们需要一根立柱,弹簧测力计一端与立柱连接,另外一端连接着物块,物块下方有一个可移动的长木板。如果我们用力拉动可移动长木板,在物块相对于可移动长木板静止的前提下,物块和可移动长木板一起向右缓慢地移动,这种缓慢移动可以近似看成什么?
生:匀速运动
师:也就是说物块近似处于平衡状态。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受到什么力?
生: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
师:拉力方向如何?
生:向左
师: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哪个方向?
生:右
师:为什么?
生:拉动可移动木板,虽然物块和可移动长木板相对静止,一起向右运动,但是可移动长木板相对于物块有向右运动的趋势,也就是物块相对于可移动长木板有向左的运动趋势,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所以向右。
师:物块缓慢运动,近似于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就可以根据弹簧测力计示数读出静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演示:
师:接下来我们来进行实验,请大家注意观察现象。拉动可移动木板,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拉力在变大
师:说明了什么?
生:静摩擦力在变大
师:此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不变?
生:不变
师:压力变不变?
生:不变
师:可见,在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静摩擦力是可变的。我们继续实验,继续增加拉力,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增大,然后突然减小,最后保持不变。
师:我们可以用力传感器替代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得出图线:
师:从图像可以看出来,物体不动的时候,摩擦力大小与拉力成正比,而且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这个时候的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
生:静摩擦力
师:拉力持续增大,等拉力增大到某一个值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物体滑动了,摩擦力忽然减小,
最后保持不变。
师:示数保持不变的时候,还是静摩擦力吗?
生:不是,是滑动摩擦力
师:可见静摩擦力存在一个最大值,我们称为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刚要使物体运动的外力。
师: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谁大?
生:最大静摩擦力
师:我们可以总结为: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刚要使物体运动的外力,而且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也就是静摩擦力不能无限增大,存在一定范围,这个范围是什么?
生:0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全册综合教学设计,共35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全册综合教学设计,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