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一、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用到多种材料。下列所示材料中,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 花坛钢架——铁合金B. 飞机外壳——铝合金
C. 通讯光纤——二氧化硅D. 飞机轮胎——合成橡胶
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B. NaOHC. KNO3D. Mg
3. 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
A. CO2B. KClC. H2OD. Cl2
4. 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
A. 盐酸B. 浓硫酸C. 氯化铁溶液D. 硫酸铜溶液
5. 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A. 氟(F)B. 氯(Cl)C. 溴(Br)D. 碘(I)
6. 下列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7. 下列关于金属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有银白色金属光泽B. 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钠
C.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D.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8. 下列关于氯气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无色气体B. 有刺激性气味C. 能溶于水D. 常温常压下密度比空气的大
9. U是核反应堆的燃料。下列关于U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92B. 中子数为143
C. 核外电子数为235D. 质量数为235
10.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B.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C. 化学键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D.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发生反应时需要从环境吸收能量
11.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全部转化为和
B. 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
C.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D. 、、、的浓度一定相等
12. 变量控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相同质量的锌与足量1ml·L-1硫酸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发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AB. BC. CD. D
13. 下列关于乙烯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B. 结构式为
C. 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D. 含有碳碳双键
14. 下列球棍模型中(注:深色球表示碳原子、浅色球表示氢原子),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分子的是
A. AB. BC. CD. D
15. 双碱法脱除烟气中SO2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过程I中,生成物只有Na2SO3
B. 过程II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 脱除SO2的过程中,NaOH可以循环利用
D. 脱除SO2的目的是防止污染空气
16.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
17. 转化为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速率
B. 催化剂表面只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C.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氮氢键时,有电子转移
D. 该反应原子利用率可达到
18. 常用作有机反应中的还原剂,受热发生反应:。一定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体系中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的还原性与-1价碘元素有关
B. 时,
C. 时,有的发生分解
D. 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19. 某同学以大小相同的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目的是探究水果种类和电极材料对水果电池电流的影响
B. 实验所用装置中,负极材料是铜
C. 实验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实验2和3能表明水果种类对电流大小有影响
20. 蔗糖与浓硫酸发生作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①白色固体变黑,主要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B. 过程②固体体积膨胀,与产生的大量气体有关
C. 过程中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
D. 过程中发生的反应
21. 室温下,将充满某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如图)。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22. 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H+、Na+、NO、Cu2+、SO,欲提取NaNO3,设计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流程中物质与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i除去的离子为:Cu2+
B. 试剂a为BaCl2
C. 沉淀3为BaCO3
D. 过程iv所涉及的离子反应为:CO+2H+=H2O+CO2↑
23. 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H+、Na+、NO、Cu2+、SO,欲提取NaNO3,设计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流程中实验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程i~iii所加试剂均需过量
B. 过程ii和iii所加试剂可互换
C. 操作1、2、3均为过滤
D. 取少量滤液2,滴加Na2SO4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SO被除尽
24. 自然界的氮循环包括以下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硝化过程中,含氮物质被氧化
B. 氨氧化过程中,亚硝态氮元素与铵态氮元素理论物质的量之比为3:4
C. N2→属于氮的固定,N2发生还原反应
D. 土壤中Fe2+和Fe3+的存在有利于从与其接触的水体中除去氮元素
25. 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空气中SO2的浓度限值规定如下表所示。
研究人员测定受污染空气中SO2含量的实验方法如下:用NaOH溶液吸收2m3空气,用0.1m·L-1硫酸调节pH,然后用I2溶液将其氧化,测得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I22.54mg。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 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I2的物质的量为1×10-5ml
B.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10-5ml
C. 被吸收的空气中SO2的质量为0.64mg
D. 被测空气样品中SO2的浓度达到了三级标准
第二部分
二、本部分共7题,共50分。
26. A、B、C表示几种烃分子。
(1)A分子空间构型是_______。
(2)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3)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
27. 化学反应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常见的化学反应。
a.镁与盐酸反应
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c.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
d.晶体与晶体反应
(1)以上化学反应中能用上图表示其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此类反应中有能量变化的原因是:断开反应物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北京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北京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