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河南、新疆卷)(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1.将组成细胞的相关物质或结构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A.AB.BC.CD.D
1【答案】D
【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详解】A、细胞中的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A错误;
B、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主要是脂肪和多糖,植物细胞中储能的多糖是淀粉,纤维素参与构成细胞壁,不能为细胞供能,蛋白质一般不作为储能物质,B错误;
C、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多糖、核酸,其中核酸包括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C错误;
D、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又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D正确。
故选D。
2.线粒体内膜上有专门运输ATP和ADP的转运体蛋白(AAC)如下图所示。米酵菌酸可以与ATP竞争AAC上的ATP结合位点,从而阻止了ATP与AAC结合。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运输至细胞质基质的ATP参与了细胞代谢中的放能反应
B.米酵菌酸可能会造成人体细胞因线粒体基质严重缺少能量而死亡
C.磷酸转运体运输速率降低可能会导致AAC转运速率下降
D.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能利用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过程中所释放出的能量
2【答案】C
【分析】线粒体内膜上转运体(AAC)能将ADP转入线粒体的同时将 ATP 转出线粒体。
【详解】A、运输至细胞质基质的ATP参与了细胞代谢中的吸能反应,A错误;
B、米酵菌酸可以与ATP竞争AAC上的ATP结合位点,从而阻止了ATP与AAC结合,导致ATP不能运输至细胞质,则米酵菌酸可能会造成人体细胞因细胞质基质严重缺少能量而死亡,B错误;
C、磷酸转运体运输速率降低,影响了ATP的合成,则可能会导致AAC转运速率下降,C正确;
D、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能利用丙酮酸分解过程中所释放出的能量,线粒体不能分解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3.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发病与年龄相关,含有致病基因的个体16岁后约50%出现症状,大概40岁完全发病。下图是HHT的某家系图,绘制图谱时,Ⅱ代个体的年龄都已经超过40岁,Ⅲ代个体的年龄都未到16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HHT在家系中为连续遗传,父亲的致病基因一定会遗传给女儿
B.若Ⅲ-5携带HHT致病基因,则其该病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Ⅰ-1或Ⅰ-2
C.Ⅲ-1与Ⅲ-3都可能携带该病致病基因,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D.若Ⅲ-2成年后与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的男性婚配,则生出患该病儿子的概率是1/8
3【答案】D
【分析】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发病与年龄相关,父亲患病,但是有正常的女儿则不是伴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A、父亲Ⅰ-1患病,但是有正常的女儿Ⅱ-3,则该病不是伴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HHT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在家系中为连续遗传,Ⅱ-3不患病,即父亲的致病基因不一定会遗传给女儿,A错误;
B、若Ⅲ-5携带HHT致病基因,则其该病致病基因来自Ⅱ-4,Ⅱ-4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B错误;
C、Ⅲ-1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Ⅲ-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所以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C错误;
D、若Ⅲ-2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成年后与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的男性婚配,则生出患该病儿子的概率,1/2×1/2×1/2=1/8,D正确。
故选D。
4.谷爱凌是北京冬奥会上的“双冠王”,同时也是一名学霸,科学家研究发现体育运动不仅对学习和记忆都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促进神经元分泌bdnf等蛋白类神经营养因子(过程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谷爱凌对知识的长期记忆可能与其脑部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运动对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促进作用是谷爱凌成为学霸的原因之一
C.a过程表明生命活动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D.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短时间内突触间隙中的b增多
4【答案】D
【分析】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A、人的长期记忆可能与脑部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正确;
B、运动刺激能够促进bdnf基因表达,而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这有利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也有利于人的学习和记忆,故运动对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促进作用是谷爱凌成为学霸的原因之一,B正确;
C、a过程为bdnf基因表达的过程,在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DNA和RNA是信息的载体,蛋白质是信息的表达产物,而ATP为信息的流动提供能量,可见生命活动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C正确;
D、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则神经递质b的释放量减少,短时间内突触间隙中b的量减少,D错误。
故选D。
5.在生态学研究中,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对土壤小动物物种数目的调查和防治
B.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进行丰富度调查时,可选用标志重捕法
C.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宜选择单子叶草本植物
D.利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需要统计其初始数量
5【答案】D
【分析】1、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逐个计数法。适用于调查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2)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昆虫的卵、作物上蚜虫的密度、蜘蛛、跳蝻等。(3)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比较大的生物。(4)黑光灯诱捕法。适用于有趋光性的昆虫。(5)抽样检测法。适用于微生物。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因此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详解】A、对土壤小动物物种数目的调查和防治可以采用取样器取样法,黑光灯诱捕法适用于调查有趋光性的昆虫的种群密度,不能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数目,A错误;
B、丰富度调查是要知道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标志重捕法能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但是不能调查丰富度,B错误;
C、单子叶草本植物常为丛生或蔓生,从地上部分很难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子叶草本植物则容易辨别个体数,因此,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宜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C错误;
D、利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要找出酵母菌细胞数量变化及其培养条件之间的关系,所以需要统计其初始数量,D正确。
故选D。
6.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一般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癌细胞残留,会在术后进行化疗。某科研小组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用小鼠的肝部肿瘤组织进行了实验探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参与DNA复制的酶至少包括解旋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三种
B.实验中需将小鼠肝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胃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以制成细胞悬液
C.肿瘤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是O2和CO2,其中CO2可维持培养液的pH
D.该实验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癌细胞进行观察、计数
6【答案】B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 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详解】A、DNA复制时,解旋酶解开双螺旋,DNA聚合酶催化子链的延伸,DNA连接酶连接不连续合成的子链,A正确;
B、处理肝组织块获得到肝细胞悬液,应该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不能用胃蛋白酶,B错误;
C、细胞培养所需的气体主要有O2和CO2,O2是细胞代谢所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C正确;
D、该实验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癌细胞进行计数,也可以利用比色计测定癌细胞培养液的浑浊度,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4分)
7.(8分)硫化氢(H2S)作为气体信号分子在植物体内具有多样且积极的生理功能。研究人员以拟南芥哥伦比亚野生型(WT)、H2S产生酶编码基因DES缺失突变体(des)以及H2S产生酶编码基因DES过表达突变体(OE-DES)为实验材料,研究内源性H2S对干旱胁迫下拟南芥光合作用的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基因过表达是指基因被过度的转录、翻译,基因表达产物超过正常水平)
(1)硫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硫元素等矿质元素主要以 的形式被植物根部吸收。
(2)研究人员分别对WT、des以及OE-DES三种拟南芥幼苗进行干旱处理,并检测植物叶片的气孔开度情况,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目的是 。结果说明植物遭受干旱胁迫时,H2S能提高拟南芥幼苗抗旱能力的原因可能是 。
(3)已知植物体自身代谢会产生NO,有实验表明NO也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有研究者提出假说:H2S和NO在调控拟南芥幼苗的光合作用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请利用减法原理(即在控制自变量时,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从①~⑤中选择合适的物质与拟南芥植株进行实验,通过比较不同组的结果为上述假说提供证据。
请分别写出每组实验的序号或序号组合: 。
①NaHS(H2S供体)②HT(H2S清除剂)③SNP(NO释放化合物)④Hb(NO清除剂)⑤WT植株⑥des植株
7【答案】(1)离子
(2) 探究干旱条件下内源性H2S对拟南芥幼苗气孔开度的影响 (内源性)H2S能诱导气孔关闭
(3)⑤、⑤②、⑤④、⑤②④(或⑤、⑤④、⑥、⑥④)
【分析】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详解】(1)矿质元素主要以离子的形式被吸收;细胞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既需要能量又需要载体蛋白。
(2)研究人员分别对WT、des以及OE-DES三种拟南芥幼苗进行干旱处理,并检测植物叶片的气孔开度情况,则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干旱条件下内源性H2S对拟南芥幼苗气孔开度的影响。(内源性)H2S能诱导气孔关闭,减少水分的蒸发,H2S能提高拟南芥幼苗抗旱能力。
(3)欲研究H2S和NO在调控黄瓜幼苗的光合作用方面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以WT植株为材料,根据减法原理,以清除H2S、NO及H2S+NO组及未处理组对照研究,观察拟南芥幼苗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根据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组实验的序号或序号组合如下:⑤、⑤②、⑤④、⑤②④(或⑤、⑤④、⑥、⑥④)。
8.(10分)人体的神经中枢可参与多种生命活动的调节,其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在与他人交流美食信息时垂涎欲滴,这种神经活动的效应器指的是 。该同学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面红耳赤”的原因是皮肤 ,这会使得散热增加,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
(2)若图中的“某种刺激”指的是血糖浓度过高,则激素B是 ,该激素能作用于靶细胞Y的原因是 。
(3)激素A是由 (填器官)合成的,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研究表明,细胞膜上有多种水通道蛋白,据此推测激素A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的机制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8【答案】(1)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 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
(2) 胰岛素 靶细胞Y存在接受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3) 下丘脑 激素A能通过增加水通道蛋白的数量或者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开放来促进水的重吸收
【分析】1、体温调节:体温偏低时,冷觉感受器受刺激,将兴奋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使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促进产热);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促进机体产热。
2、水盐平衡调节: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同时刺激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详解】(1)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分泌唾液的腺体是唾液腺,所以该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③)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当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会增加,为了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散热,具体表现为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出现“面红耳赤”,另一方面汗腺分泌增加,出汗量增大。
(2)血糖浓度过高会导致胰岛素(激素B)的分泌增加,相关的组织细胞含有胰岛素受体,因而能与激素B识别并传递信息,故该激素能作用于靶细胞Y的原因是靶细胞Y存在接受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3)激素A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则说明激素A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细胞膜上有多种水通道蛋白,能使水通过水通道蛋白协助扩散,则说明激素A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或者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开放来促进水的重吸收。
9.(10分)桉树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而菠萝根系较浅;菠萝属于矮生草本植物,而桉树是高大乔木。桉树—菠萝结构是一种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在桉树林里栽培菠萝,取得了桉树、菠萝双丰产,提高了经济效益。
(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研究者为获得群落空间结构的情况,应注意调查该群落中 。
(2)立体农业将桉树和菠萝两种植物搭配种植,充分利用了 (请分别从地上和地下两个方面回答)。
(3)桉树林容易爆发尺蛾虫害,在害虫低龄阶段可引入尺蛾的天敌乌鸫鸟或喷洒2.5%溴氰菊酯粉剂(一种人工合成的杀虫剂)进行治理,上述对害虫的两种防治方法分别为 。依据上述信息,请先写出桉树参与形成的一条食物链,并在食物链上标注出能量流动过程: (不考虑未被利用部分)。
9【答案】(1)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不同物种空间上的分布(或各个种群占据的空间位置)
(2)不同层次的光能和不同层次土壤中水分和无机盐
(3)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分析】1、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2)群落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阴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也有差别。
【详解】(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研究者为获得群落空间结构的情况,应注意调查该群落中不同物种空间上的分布。
(2)立体农业将桉树和菠萝两种植物搭配种植,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农业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从地上来讲,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从地下来讲,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层次土壤中水分和无机盐。
(3)对害虫防治的方法有三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在害虫低龄阶段可引入尺蛾的天敌乌鸫鸟或喷洒2.5%溴氰菊酯粉剂属于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桉树参与形成的一条食物链以及能量流动过程,如图: 。
10.(11分)果蝇的野生型翅纹与斑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野生型翅脉与横脉缺失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野生型翅纹和野生型翅脉均属于正常翅。某实验小组选用相关果蝇进行杂交,以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杂交实验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杂交实验说明,果蝇的斑翅对野生型翅纹为 (填“显性”或“隐性”),控制横脉缺失的基因位于 (填“常”或“X”)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
(2)亲本斑翅横脉缺失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F1横脉缺失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
(3)F2果蝇中,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共有 种。让F2中的斑翅雌雄果蝇相互杂交,得到各种类型的果蝇F3。以F3为材料,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筛选出纯合的斑翅雌果蝇。
杂交方案: 。
实验结果: 。
10【答案】(1) 隐性 X 当横脉缺失为隐性性状且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时,才会出现F1对应的结果
(2) aaXbXb AaXbY
(3) 4/四 杂交方案:用F3中的多只斑翅雌果蝇分别与斑翅横脉缺失(或斑翅)雄果蝇杂交 实验结果:子代果蝇均表现为斑翅的F3雌果蝇均是纯合子
【分析】1、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等位基因如果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遗传将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则不遵循。
2、判断基因的位置时,根据后代在雌雄个体中的表现进行判断,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或在雌雄个体间存在差异,说明是伴性遗传,在雌雄个体间没有差异,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1)由图可知,亲本正常翅与斑翅杂交,F1代全为野生型翅纹,说明野生型翅纹为显性,正常翅与横脉杂交,F1代中雌性比例不一致,说明控制野生型翅脉与横脉缺失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2代中出现3:3:1:1=(3:1)(1:1),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各果蝇的表现型及基因型如下:
(2)由(1)可知,亲本斑翅横脉缺失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Xb,F1横脉缺失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
(3)F2果蝇中,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Y和AaXBY,共4种。让F2中的斑翅雌雄果蝇相互杂交(aaXBXb×aaXBY),得到各种类型的果蝇F3(aaXBXB、aaXBXb、aaXBY、aaXbY)。用F3中的多只斑翅雌果蝇(aaXBXB、aaXBXb)分别与斑翅横脉缺失(或斑翅)雄果蝇(aaXbY或aaXBY)杂交,子代果蝇均表现为斑翅的F3雌果蝇均是纯合子。
11.(15分)盐胁迫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可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mybx是响应盐胁迫的关键转录因子,其功能缺失突变体对150mml·L-1的NaCl高度敏感。HKT1基因表达的Na+转运蛋白介导Na+从木质部导管到木质部薄壁细胞的运输,减少木质部的Na+含量,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科研人员构建HKT1基因的表达载体获得HKT1基因表达菌体,构建过程如图所示。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拟南芥细胞破碎提取RNA时,需要在溶液中加入 ,以防止RNA降解。与真核生物的天然基因相比,过程②合成的cDNA不具有 等序列。过程③要选择合适的限制酶切割含HKT1基因的DNA片段,应选用的表中的限制酶是 ,原因是 。
(2)过程⑤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在筛选含有HKT1基因的大肠杆菌时,除必要的营养物质,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 。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能够生长的菌落可初步鉴定为 (填“含有”或“不含有”)HKT1基因的受体菌。提取重组质粒A将其导入农杆菌,用农杆菌侵染拟南芥mybx突变体花序,农杆菌的作用是 。
(3)检测转HKT1基因拟南芥mybx突变株是否表达出Na+转运蛋白时,可用 技术进行检测。若Na+转运蛋白高度表达,还需要进一步鉴定其抗性程度,实验的思路是 。
11【答案】(1) RNA酶抑制剂 启动子、终止子、内含子 HindⅢ、XhI 这两种酶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序列与HKT1基因两端的黏性末端序列相同
(2) 卡那霉素 含有 携带HKT1基因进入拟南芥细胞,并使HKT1基因在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
(3) 抗原—抗体杂交 将转基因突变株种植在施加了浓度为150mml·L-1的NaCl溶液的土壤中,检测木质部薄壁细胞的含盐量和植株的生长状况
【分析】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提取RNA时,为防止RNA被RNA酶催化水解,需要加入RNA酶抑制剂;过程②通过逆转录获得cDNA,与天然基因相比,它只含mRNA对应序列,不具有启动子、终止子、内含子等序列;根据图中的HKT1基因两端的黏性末端序列,可知分别使用限制酶HindⅢ、XhI,可获得与HKT1基因两端的黏性末端相同的序列。
(2)在构建重组质粒时,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被限制酶XhⅠ切割而失去功能,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正常,因此培养基中需要加入卡那霉素,以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能够在选择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含有重组质粒,可初步鉴定为含有HKT1基因的受体菌。利用农杆菌侵染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农杆菌能够携带HKT1基因进入拟南芥细胞,并使HKT1基因在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
(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一步鉴定其抗性程度是否与原本的高敏感不同,将转基因突变株种植在施加了浓度为150mml·L-1的NaCl溶液的土壤中,检测木质部薄壁细胞的含盐量和植株的生长状况,可进一步鉴定其抗性程度。
选项/框号
1
2
3
4
5
6
A
细胞中的脂质
脂肪
磷脂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B
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脂肪
蛋白质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C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
多糖
核酸
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D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
细胞器
限制酶
HindⅢ
BamHI
XhI
BglⅡ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A↓AGCTT
G↓GATCC
G↓TCGAG
A↓GATCT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题:生物(北京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题:生物(北京卷)(解析版),共23页。
【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10):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10),文件包含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10doc、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答案10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09):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09),文件包含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09doc、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答案09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