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生物模拟】名校名师仿真模拟联考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
【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09)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09),文件包含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09doc、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答案09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策略1、落实考点。一轮复习时要在熟读课本、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后,要找出重点和疑点;通过结合复习资料,筛选出难点和考点,有针对地重点复习。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三生物的考试并不仅仅是考概念,学会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并要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历年高考试题,图表题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那些图表题虽不是教材中的原图,但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和图表的变换、深化、拓展,使之成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3、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点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错题。错题整理不是把错题抄一遍。也不是所有的错题都需要整理。 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生物(九)答案1.D【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但遗传物质为DNA,即遗传物质中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A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B错误;发菜属于蓝藻,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错误;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病毒(噬菌体)、原核生物(大肠杆菌)、真核生物(酵母菌)中,D正确。2.C【解析】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真核细胞的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完成,原核细胞无线粒体,其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A错误;抗原刺激引起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错误;与血管细胞相比,胰腺细胞具有较强的分泌能力,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修饰,所以胰腺细胞含有较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正确;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但通过核膜可以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特别是核膜上有核孔,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D错误。3.A【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甲中物质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表示自由扩散;图乙曲线表示协助扩散;图丙是胞吐。影响图甲运输方式的主要因素是浓度差,浓度差越大,物质扩散速率越快,A正确;图乙表示协助扩散,该运输方式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与载体无关,B错误;氧气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当图甲所示过程中运输的是氧气时,细胞内氧浓度对运输速率会产生影响,C错误;变形虫摄取食物的方式是胞吞,而图丙代表的是胞吐,D错误。4.A【解析】在雄性果蝇的减数分裂过程中,A和a、和Y分离后能够自由组合形成、AY、和aY 4种精子,A正确;该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也可能不携带致病基因,则正常情况下其后代不会患白化病,B错误;AaBb×aabb与Aabb×aaBb的后代的基因型都有4种,但表现型还受环境影响,不一定相同,C错误;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5.A【解析】某抗原再次入侵人体,人体中的记忆B细胞会分化为效应B细胞(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并非是记忆B细胞产生抗体,A错误;神经细胞正常的兴奋性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所以内环境中、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B正确;神经调节中,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免疫调节中的细胞免疫涉及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识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涉及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识别主要依靠的是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C正确;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经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将兴奋传至效应器(皮肤中的毛细血管等),调节体温,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D正确。6.A【解析】茱萸是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来进行驱蚊的,所以传递的是化学信息,A错误;性引诱剂是化学物质,B正确;光照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狼和兔根据对方的气味去猎捕或躲避敌害可以体现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正确。7.【答案】(1)氧气 下降 遮光后短时间内,光反应已经产生的[H]和ATP还能继续用于C3的还原(2)缺氧 能(3) 25~30 ℃【解析】(1)如果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叶绿体会释放氧气,若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照射,光反应减弱,产生还原氢和ATP的速率减慢,三碳化合物还原减慢,而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固定速率不变,因此三碳化合物增加,五碳化合物含量减少;遮光后短时间内,光反应已经产生的[H]和ATP还能继续用于C3的还原,所以植物体内依旧能产生(CH2O)。(2)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会造成根细胞缺氧,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C2H5OH;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O2与[H]反应生成水,所以在呼吸作用生成的水中可以检测到。(3)由题意知该植物可正常生长,则净光合速率大于0,上方曲线应为光合作用消耗量,下方曲线应为呼吸作用产生量,上方曲线和下方曲线的差值与净光合速率的大小呈正相关。由图可知,苗期温室栽培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 ℃。8.【答案】(1)反射弧 呼气 不能(2)大脑皮层 分级 (3)脊髓 效应器(呼吸肌)【解析】(1)反射活动发生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处为传出神经,受到刺激后,效应器会直接做出反应,本题涉及的反射为肺充气反射,则效应器的反应为呼气。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d处,a处不能检测到神经冲动。(2)根据题图和题干信息可知,“憋气”过程中呼气动作被抑制是因为大脑皮层的作用,该现象表明高级中枢可以调控低级中枢的活动,神经调节存在分级调节。(3)根据题意可知该反射过程中,位于脊髓的中枢直接支配传出神经并通过传出神经支配效应器(呼吸肌)。9.【答案】(1)第一营养级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2)b/a×100% 自身呼吸消耗 (3)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解析】(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即图中的第一营养级,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b/a×100%;图中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用于自身呼吸消耗。(3)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10.【答案】(1)不是 (2)12 3 白色∶蓝色=13∶3 雌性 (3)1/8【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A和B不可能是一对等位基因。(2)(和)杂交后代关于A、a的基因型有AA、Aa、aa三种,关于B、b的基因型有、、和四种,则中与该植物花色有关的基因型总共有3×4=12种;其中开蓝花个体的基因型有、和三种;蓝花占的比例为1/4×3/4=3/16,即中白色∶蓝色=13∶3;蓝花个体中1/3为雄性(),2/3为雌性(,)。(3)根据(2)解析可知,A、a基因的遗传情况可不必考虑。蓝花个体之间相互交配,雄株产生的花粉足够多,雌株中可产生携带b基因配子的个体占1/2,其与雄株杂交,后代中需要淘汰的(白花)个体占1/2×1/4=1/8。11.【答案】(1)压榨 石灰水 固体物和残渣 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 (2)焦糊 水解 (3)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 纸层析【解析】(1)常采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橘皮用石灰水浸泡。在处理压榨液时,可以先用普通布袋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离心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上层的橘皮油分离出来。(2)为了避免出现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橘皮精油的提取不采取水蒸气蒸馏法。(3)由于大部分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所以萃取过程应采用水浴加热,加热时为了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还要在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可用纸层析法鉴定胡萝卜素粗品。12.【答案】(1)细胞膜的流动性 (动物)血清、血浆 95%空气和5%CO2 (2)获得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 聚乙二醇(或PEG) 3 选择性培养基 抗体检测【解析】(1)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培养液包含无机盐、促生长因子、糖、氨基酸等必需的营养成分,还需要加入动物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同时在含95%空气加5%CO2 的无菌、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2)图中①操作是注射特定的抗原,目的是获得相应的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促进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常用的化学诱导剂是聚乙二醇,仅考虑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B细胞+B细胞、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B细胞+骨髓瘤细胞3种类型的融合细胞。第一次筛选利用的是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是利用抗体检测的方法,最终筛选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08),文件包含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08doc、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答案08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07),文件包含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07doc、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答案07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05),文件包含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05doc、高考生物模拟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答案05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