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华中师大版 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华中师大版(三起)四年级上册第十课 废品回收站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华中师大版(三起)四年级上册第十课 废品回收站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策略,教学课时,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掌握删除、还原文件的方法;
(二)能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努力解决问题;
(三)渗透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培养创新实践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删除不要的文件或文件夹,并能从“回收站”中“捡”回文件。
难点:掌握多种删除、还原文件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
三、教学策略:
教法:任务驱动法
主要以“小发明”、“小窍门”、“小困难”等方式呈现知识点,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几个
小的“任务”。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做到讲少,讲精,把时间留给学生,由学生去“发现”,去
解决。
学法:
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本课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自主性学习,通过师生双边交流形
式,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对于实际操作,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好,但对于能
力一般的学生,教师不应一味要求其掌握全部方法,只要他能对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弄懂、
学会就够了,切忌造成多而杂的局面,以至于造成一种方法都不会的尴尬结果。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环境:
网络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初步感知
1、看录像片段:猪八戒西瓜
师:猪八戒为什么会摔倒?(乱扔西瓜皮)
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自由发言)
师:乱丢乱扔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我
们的计算机中,就有一个“废品回收站”,它可以专门用来“回收”我们不要的文件。
2、认识“回收站”
师:你能在“桌面”上找到“回收站”的图标吗?
它像什么?(垃圾桶)
小发现:请大家互相观察一下“回收站”这个图标,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3、查看“回收站”
师:这是为什么呢?请你们各自打开自己电脑中“回收站”,仔细观察后再回答老师的
问题。
(二)任务驱动,探究新知
1、删除文件
师:你能把“长高的秘密”这个文件删除吗?请大家试一试。
请一名同学把你的方法演示给大家看看。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由学生分别演示,教师点评)
师:同学们真聪明,下面老师也来露一手(教师演示直接拖拽法)
(注:此方法如果有学生会,就直接请学生演示)
你们学会了这个“窍门”吗?请试一试。
这个工具也能删除文件吗?试试看。
小发现:键盘上还有两个删除键,你能找到吗?
2、文件的还原
师:不管我们用什么方法删除不要的文件,其实并没有真的将文件删除。如果你后悔了,
还可以从“回收站”里把文件“捡”回来。
请大家看教材,自学如何“捡”回已经删除的文件。
师:谁能把你的方法演示给大家看看?(教师点评)你们还有其它的方法吗?请你把方
法写出来并告诉你周围的同学。
3、彻底删除文件
师:我们删除的文件之所以能“捡”回来,是因为它们没有真正的被删除,还在“回收
站”中,并占用了一定的硬盘空间,当我们真的要彻底删除“回收站”里的文件,该怎么办
呢?
请同学们将“回收站”里的文件彻底删除,并根据教材中的图示,将关键的操作用红笔
圈起来。
师:当我们把“回收站”里的文件删除后,还能“捡”回来吗?
教师强调:执行“清空回收站”或“删除”命令前一定要想清楚!
(三)师生互动,协作探讨
出示“清空回收站”图示
师:你知道此图的操作完成了一个什么任务吗?
请你把具体的操作步骤写在书上。(学生相互协作完成)
小困难:小红把A盘里的文件删除了,你能在“回收站”帮她“捡”回来吗?请你帮
助她。(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
(四)课堂评价,课外实践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教师分别布置“删除”和“还原”两组
任务,学生完成后点评)
师:请回家后查找你的电脑硬盘上的临时文件(*.tmp),并将它全部彻底删除,把你的操作步骤写在书上。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华中师大版(三起)四年级上册第十八课 探索者的秘密公开课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法与学法〕,教学课时,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华中师大版(三起)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 网络的“鲁滨逊”精品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学课时,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中师大版(三起)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网上图书馆精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教学策略,教学课时,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