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化学试卷(原卷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88365/0-17148355318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化学试卷(原卷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88365/0-17148355319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化学试卷(原卷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88365/0-17148355319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化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88365/1-17148355383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化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88365/1-17148355383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化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88365/1-171483553840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 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B选项为有机物,其他均为无机物),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区分。同时穿插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的概念。
【详解】A.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A族,故A符合题意;
B.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碳包覆银纳米材料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且银不是主族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其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
【点睛】本题依托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物质的联系,创新点在于除了要判断是否为无机非金属材料,还给其加了限制条件“同主族”,应注意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却不一定是有机物。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与属于同系物B. 、和是不同的核素
C. 最简式为的有机物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D. 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与均为酯,属于同系物,A正确;
B.、和是不同的氢原子,为不同的核素,B正确;
C.最简式为的有机物为CH3CH3,不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C错误;
D.金刚石、石墨均为碳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正确;
故选C。
3. 将和X气体分别通入溶液中,未见沉淀生成,若同时通入,有沉淀生成,则X气体不可能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与均为酸性氧化物,且与不管是混合还是分开均不反应,故A错误;
B.与氯化钡不反应,但其具有碱性,为酸性氧化物,两者同时通入能使转化为,与结合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故B正确;
C.与氯化钡不反应,但其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氧化成,与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正确;
D.与氯化钡不反应,与同时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时,因发生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4.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
A. C(金刚石)和B. 和
C. Cu和D. 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A.C(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是分子晶体,晶体类型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和均分子晶体,晶体类型相同,故B符合题意;
C.Cu是金属晶体,是离子晶体,晶体类型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属于共价晶体,是离子晶体,晶体类型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从原子结构角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稳定性:B. 可以与反应生成
C. 第一电离能P>S>ND. 碳化硅(SiC)中C为-4价
【答案】C
【解析】
【详解】A.N、P、As为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往下元素的电负性(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故简单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A正确;
B.已知N的非金属性强于P,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根据强酸制弱酸的规律可知,可以与反应生成,B正确;
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为: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呈增大趋势,IIAIIIAVAVIA之间反常,同一主族从上往下依次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N>P>S,C错误;
D.已知C的电负性比Si的大,碳化硅(SiC)中C显负价,故C为-4价,D正确;
故答案为:C。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超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分子相互“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聚集体,能表现出不同于单个分子的性质
B. 可燃冰()中甲烷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C. 冠醚利用不同大小的空穴适配不同大小的碱金属离子进行“分子识别”
D. 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在微观空间呈周期性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A.超分子能表现出不同于单个分子的性质,其原因是两个或多个分子相互“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聚集体,A正确;
B.甲烷与水分子之间为分子间作用力,不是氢键,B错误;
C.同主族从上往下碱金属元素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冠醚利用不同大小的空穴适配不同大小的碱金属离子进行“分子识别”,C正确;
D.晶体自范性的本质:晶体中粒子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D正确;
故选B。
7. 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高炉炼铁B. 工业制硫酸
C. 用、和饱和食盐水制备纯碱D. 海水提溴
【答案】C
【解析】
【详解】A.高炉炼铁中的一步重要反应为铁矿石被还原为铁,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工业制硫酸中二氧化硫的生成及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和饱和食盐水制备纯碱发生的反应为:NaCl+NH3+H2O+CO2=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符合题意;
D.海水提溴中的一步重要反应为将Br-氧化为Br2,反应方程式为Cl2+2Br-=2Cl-+ Br2,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8. 室温下,向•L-1盐酸中滴加0.1000m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已知lg5≈0.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pH=7
B. 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
C. 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橙的大
D. V(NaOH)=30.00mL时,pH≈12.3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呈中性,室温下pH=7,故A正确;
B.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利于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可减小实验误,B正确;
C.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外,误差更大,故C错误;
D.V(NaOH)=30.00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且c(NaOH)==0.02ml•L-1,即溶液中c(OH-)=0.02ml•L-1,则c(H+)=5×10-13ml•L-1,pH=-lgc(H+)≈12.3,故D正确。
故选C。
9. 柱色谱法包含两个相,一个是固定相,一个是流动相。当两相相对运动时,反复多次地利用混合物中所含各组分分配平衡性质的差异,最后达到彼此分离的目的。茉莉醛()是一种合成香料、制备苯莉醛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①庚醛易自身缩合生成与茉莉醛沸点接近的产物②茉莉醛易被浓硫酸氧化。
A. 乙醇的主要作用是助溶剂
B. 操作X为过滤
C. 可将最后两步“蒸馏”和“柱色谱法分离” 替换为“真空减压蒸馏”
D. 可采用与浓硫酸共热的方法来除去产品中少量的庚醛自缩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乙醇主要是作反应溶剂,增加苯甲醛的溶解度,搅拌加入苯甲醛、庚醛、KOH,经萃取分液分离出水相,得到有机层,有机相加入干燥剂进行干燥后,进行过滤,蒸馏除去未反应的苯甲醛和庚醛,经过柱色谱法分离后可得茉莉醛,据此分析。
【详解】A.据题意分析,乙醇不参与反应,乙醇的主要作用是助溶剂,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操作X为萃取、分液,故B错误;
C.据已知信息,庚醛易自身缩合生成与茉莉醛沸点接近的产物,直接蒸馏难以将二者分离,不可将最后两步“蒸馏”和“柱色谱法分离”替换为“真空减压蒸馏”,故C错误;
D.据已知信息,茉莉醛易被浓硫酸氧化,不可采用与浓硫酸共热的方法来除去产品中少量的庚醛自缩物,故D错误。
答案选A。
10. 一种新型短路膜电化学电池消除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负极反应为:H2-2e-=2H+
B. 正极反应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理论上需要转移4ml电子
C. 短路膜和常见的离子交换膜一样,能传递离子,不能传递电子
D. 该装置可用于空气中的捕获,缓解温室效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正极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根离子,负极氢气发生氧化反应和碳酸氢根离子生成二氧化碳。
【详解】A.由分析可知,负极反应为:H2+2HCO-2e-=2H2O+2CO2,A错误;
B.标准状况下22.4LO2的物质的量为1ml,根据氧元素化合价变化结合电子守恒可知,O2∼4e-,则理论上需要转移4ml电子,B正确;
C.由图示可知,短路膜中存在电子运动,故和常见的离子交换膜不同,它能传递离子,不能传递电子,C正确;
D.由图示可知,该装置吸收含二氧化碳空气,释放出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被收集利用,故可用于空气中CO2的捕获,缓解温室效应,D正确;
故选A。
11. 某小组探究Cu与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实验结果如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I中生成Cu(OH)2的反应是Cu+H2O2=Cu(OH)2
B. 由实验可知,增大c(OH-),H2O2的氧化性增强
C. 增大c(NH4+)有利于[Cu(NH3)4]2+生成
D. [Cu(NH3)4]2+可能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I中生成Cu(OH)2,说明铜被过氧化氢氧化为氢氧化铜,反应是Cu+H2O2=Cu(OH)2,故A正确;
B.酸性条件下,H2O2的氧化性增强,故B错误;
C.II、III比较,III中加入氯化铵,铵根离子浓度增大,铜片表面不生成Cu(OH)2,可知增大c(NH4+)有利于[Cu(NH3)4]2+的生成,故C正确;
D.I、II比较,II溶液变为深蓝色,说明有[Cu(NH3)4]2+生成,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u(NH3)4]2+可能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故D正确;
选B。
12. 氢能是清洁的绿色能源。现有一种太阳能两步法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工艺,第I、II步反应原理及反应的lgKp-T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CH4(g)+H2O(g)⇌CO(g)+3H2(g) △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部分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试卷(一)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天津市部分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试卷一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天津市部分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试卷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