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分层作业】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章节测评(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动能和动能定理精品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动能和动能定理精品同步测试题,共6页。
[基础对点练]
对点练1 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理解
1.(多选)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B.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重力势能可以为负值,动能不可以为负值
D.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2.关于运动物体的受力、速度和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其速度必定变化
B.物体的动能不变,其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对物体做功,它的速度一定变大
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它的速度必定不变
3.一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0时,其动能为Ek,当它的动能为2Ek时,其速度大小为( )
A. eq \f(v0,2) B.2v0 C. eq \r(2) v0 D. eq \f(\r(2)v0,2)
对点练2 动能定理的应用
4.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20 m/s的初速度冲上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物体和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5,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则物体能上滑到的最大高度为( )
A.100 m B.60 m C.12 m D.20 m
5.两个物体A、B的质量之比为mA∶mB=2∶1,二者初动能相同,它们和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二者在桌面上滑行到停止经过的距离之比为( )
A.xA∶xB=2∶1 B.xA∶xB=1∶2
C.xA∶xB=4∶1 D.xA∶xB=1∶4
6.如图所示,物体沿曲面从A点无初速度滑下,滑至曲面的最低点B时,下滑的高度为5 m,速度为6 m/s,若物体的质量为1 kg.则下滑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g取10 m/s2)( )
A.50 J B.18 J C.32 J D.0 J
7.质量为m的物体,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上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直线运动s距离.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这一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恒力F对物体做的功WF=Fs
B.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Wf=-μmgs
C.重力对物体做的功WG=mgs
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小于Fs
8.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度为L的轻绳系住,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空气阻力作用.已知小球经过最低点时轻绳受的拉力为7mg,经过半周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
A. eq \f(mgL,4) B. eq \f(mgL,3) C. eq \f(mgL,2) D.mgL
[能力提升练]
9.(多选)汽车以恒定的功率P在水平路面行驶,在时间t内速度由v0达到最大速度vm,若汽车的位移为s,阻力恒为f,则在此过程中,发动机做功为( )
A.Pt B.fv0t C.fvmt D. eq \f(1,2) m(v eq \\al(\s\up14(2),\s\d5(m)) -v eq \\al(\s\up14(2),\s\d5(0)) )
10.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水平,其距离d=0.50 m,盆边缘的高度h=0.30 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开始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下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 )
m B.0.25 m C.0.10 m D.0
11.如图所示,用10 N的力F使一个质量为1 kg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移动了3 m,使其从A点到达B点,力F与物体前进的方向的夹角为α=37°,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求:
(1)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W;
(2)最后物体获得的动能Ek;
(3)到达B点时拉力F的瞬时功率.
1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衔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A处压缩弹簧,把物块释放,在弹力的作用下获得一个向右的速度,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8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圆周运动到达C点.已知物块在到达B点之前已经与弹簧分离,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从B至C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2)物块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
[素养培优练]
13.(多选)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图像,如图所示(除2~10 s时间段图像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像均为直线).已知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2~14 s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4 s末停止遥控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为1 kg,可认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小车所受到的阻力为1.5 N
B.小车额定功率为6 W
C.小车在变加速运动过程中位移为39 m
D.0~2 s内汽车的牵引力为3 N
参考答案
1.ACD [由动能的定义可知,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故A正确;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物体的动能不变,但是物体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合力不为零,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错误;重力势能可以有负值,其正负取决于所选择的零势能面,而动能没有负值,故C正确;由于速度为矢量,当方向变化时,若其速度大小不变,则动能并不改变,而动能变化时,速度大小一定变化,故D正确.]
2.A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则具有加速度,其速度必定变化,故A正确;物体的动能不变,只能说明物体速度大小不变,而物体速度方向可能改变,所以其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例如匀速圆周运动,故B错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它的速度一定变大,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它的速度一定变小,故C错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它的速度大小一定不变,但方向可能改变,例如匀速圆周运动,故D错误.]
3.C [设当它的动能为2Ek时,其速度大小为v,根据动能定义式则有Ek= eq \f(1,2) mv eq \\al(\s\up14(2),\s\d5(0)) ,2Ek= eq \f(1,2) mv2,解得v= eq \r(2) v0,故C正确,A、B、D错误.]
4.C [由动能定理可知- eq \f(1,2) mv eq \\al(\s\up14(2),\s\d5(0)) =-mgh-μmg cs 37°· eq \f(h,sin 37°) ,解得h=12 m.故选C.]
5.B [物体滑行过程中只有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对A:-μmAgxA=0-Ek;对B:-μmBgxB=0-Ek.故 eq \f(xA,xB) = eq \f(mB,mA) = eq \f(1,2) ,B对.]
6.C [由动能定理得mgh-Wf= eq \f(1,2) mv2,故Wf=mgh- eq \f(1,2) mv2=1×10×5 J- eq \f(1,2) ×1×62 J=32 J,C正确.]
7.D [恒力F对物体做的功WF=Fs cs θ,选项A错误;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Wf=-μ(mg-F sin θ)s,选项B错误;重力与位移夹角为90°,可知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选项C错误;物体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合外力的功,即ΔEk=Fs cs θ-μ(mg-F sin θ)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3 动能和动能定理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动能与动能定理,6J,4m,5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动能和动能定理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动能与动能定理,5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动能和动能定理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83《动能和动能定理》分层练习原卷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docx、83《动能和动能定理》分层练习解析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