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3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展开秦的统一,秦末农民起义(七上P44~52)
中央集权
【易错易混】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是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在中国,这种形式起源于秦朝,并在清朝达到顶峰。这种制度通常与君主专制相提并论,然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也没有必然联系。君主专制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汉初休养生息,文景之治,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汉的发展(七上P54~62、P67~71)
【拓展延伸】汉代儒学成为封建王朝正统思想的原因 汉代儒学能够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除了汉武帝的推崇,更重要的是董仲舒等人的改造,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迎合了统治者加强君权的需要,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的巩固,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东汉的统治,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七上P63~66、P76~77)
汉朝的科技文化(七上P72~76)
【拓展延伸】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图1是① 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的路线图,这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2.图2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它的起点是② 。
材料一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河,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班固《汉书·楚元王传》
1.从史料学来看,材料一具有文献价值还是实物价值?如何证实该文献记载的可信度?
价值:文献价值。证实:通过考古发现。
材料二 悬泉置遗址一间房屋内已经破碎的泥墙墙壁上发现了墨书题记《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经专家们修复、释读,定名为《四时月令诏条》。它是西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太皇太后发布的诏书,内容主要涉及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安排与诸如“毋攻伐大树”“毋杀孩虫”等“顺时应节”的禁令。——摘编自谢继忠《敦煌悬泉置〈四时月令诏条〉释文补证》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四时月令诏条》在敦煌地区流传的历史背景。
背景:①汉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巩固。②大一统国家的发展。③汉代对西域地区的开拓。④农耕经济的发展。⑤受天人观念的影响。⑥统治者关注生态保护。
1.(2023·广东)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A.地方治理强化 B.南方土地开发 C.社会矛盾缓和 D.中央机构完善
2.(2023·广东)下图为江苏、山西等地出土汉代文物的相关图片,据此可知,汉代( )A.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B.推行盐铁官营C.手工业技术水平较高 D.思想领先世界
3.(2023·广州)位于广州的汉代南越王墓出土了一扁球形的银盒(如图)。该银盒的工艺、造型和纹饰与汉代及以前的银器迥异,但在西亚波斯帝国时期的银器中却不难找到与之相似的标本。该银盒反映了当时( )A.中外交流的现象B.中央集权的加强C.宦官专权的局面D.儒家学说的兴盛
4.(2023·广州)汉代某皇帝统治时期,陆续下诏“复三十而税一”“复五铢钱”“释奴婢”“并官省职”,这些措施使社会逐步安定。该皇帝统治的时期被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5.(2022·广东)湖北云梦秦墓中发掘的秦律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官府行政法规性质,秦的大小官府机构都制定有若干规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这些规章制度有助于( )A.废除郡县制度 B.巩固分封 C.完善法律制度 D.尊崇儒术
6.(2022·广州)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汉武帝的做法( )A.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落实了休养生息政策 D.有助于经济重心南移
7.(2023·广州增城区一模)“中国”观念的产生,经历了由多元并存到趋于一体的十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称军事、政治中心地。“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与“四方”对称。——摘编自冯天瑜《“中国”的古今演绎》
材料二 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文化的统一和地域的统一,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摘编自张践《儒家“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基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一词最初的含义及周天子统治“四方”的政治制度。(4分)
含义:中央之城、京师、都城。(2分)政治制度:分封制。(2分)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3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3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秦统一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东汉的兴衰P63,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分封制与郡县制,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秋战国,御史大夫,郡县制,焚书坑儒,大泽乡,巨鹿之战,汉景帝,五铢钱,霍去病,丝绸之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3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3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