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案2023--2024学年度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案2023--2024学年度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页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案2023--2024学年度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碰撞中的交融——民族间的交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介绍了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建立以及它们之间的战和关系,战争是短暂的,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史料的梳理,知道契丹族的发展、辽的建立。结合教材,了解在特定时空背景下契丹族(辽)与北宋的交往,认识澶渊之盟在民族发展上的积极作用。
    2、通过史料的梳理,知道党项族的发展、西夏的建立及与北宋的关系。
    3、通过史料,充分认识契丹族、党项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并扩展到其他少数民族,进而认识到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
    4、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辽宋西夏政权的并立;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宋辽、宋夏战争的性质和议和的积极作用。
    课前准备
    历史地图册、历史填充图册、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电视剧《杨门虎将》讲述了北宋年间杨家名将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当时,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 “双龙会”,暗藏杀机,兵困行宫。声声怒吼,阵阵击鸣,战车交错,刀光血影。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战死,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
    今天一起来了解宋与辽以及西夏的并立。
    【进入新课】
    一、崭露头角—辽与西夏的崛起
    1、辽的崛起
    (1)契丹族的发展
    多媒体展示辽墓壁画《契丹引马图》,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分析契丹族的生活方式。
    生:契丹人过着以游牧、渔猎为主的生活。
    师:大家再看几幅图片及材料,会对契丹又有怎样的认识?
    生:通过上述图片材料能得出:契丹文字说明契丹民族的文明程度比较高;契丹货币反映契丹民族经济的发展;文铜镜及鸡冠壶说明契丹手工业的技术;大明塔则体现了契丹族的建筑水平。通过文字材料能得出:农业的发展、城邑的建筑、中原的政治制度、民族融合。
    师:这和我们刚刚认识到以游牧、渔猎为主的契丹族是不同的,为什么会这样呢?结合教材大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吗?
    生: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进一步发展。
    师:以时间为序梳理:隋唐时期——唐朝末年,契丹族深受中原汉族的影响。可以说在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下,契丹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经营农业、手工业,建筑房屋城邑,统一各部建立政权。
    (2)辽的建立
    907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
    2、西夏的崛起
    (1)党项族的发展
    原属于“五胡乱华”中羌族的一支,唐朝时,与中原文化接触较多。图片展示,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汉化。
    (2)西夏的建立
    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在兴庆(今天的银川)登基称帝,从此夏开始了它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夏位于宋的西北,历史上称为西夏。元昊统治时期,西夏的势力有很大的发展,其辖境“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宁夏同心县南),北抵大漠,境土方二万余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和陕西北部、内蒙一部。。
    材料
    材料反映出党项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生: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3、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学生分组制表。
    教师最后出示下表:
    再多媒体展示民族政权并立情况简图。
    二、战争与和平
    1、辽与北宋的和战
    (1)澶渊之战
    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
    过渡:为什么北宋大量胜仗还要签订盟约呢?
    材料一
    (宋太宗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需谨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北方的强敌,一时既无法驱除,而建都开封,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这一层,宋人未尝不知。然而客观的条件,使他们无法改计。”
    ——钱穆《国史大纲》
    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在双方力量相对均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的产物
    (2)澶渊之盟
    材料一:宋辽遂为兄弟国,宋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自是两国不交兵一百二十年。
    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交界处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
    材料三: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大太的面子。……且和平实现后,北宋还能送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
    评价:消极—加重北宋人民负担,开战争赔款先河
    积极—保持百余年和平,互市不绝
    交给学生一分为二的评价方式。
    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战争
    ⑵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⑶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⑷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三、碰撞中的交融——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1、通过前两主题的学习,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有战有和。战是短暂的,是历史的支流;和是长久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师:北宋与辽、西夏政权并存,订立和约,对民族关系、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生:分组讨论、自主发言。
    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通过学习中原,促进了契丹族、党项族的发展;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局面;促进了边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交流和发展。
    2、问题探究:有人说辽、夏对宋的战争是侵略战争,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说出理由。
    不赞同。辽、西夏的建立者分别是契丹族和党项族,这两个民族从居住区域、历史传统、民族文化习俗等方面看,都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因此,辽、西夏对宋的战争冲突,都属于民族内部问题,不是侵略战争。
    但是,辽、西夏对宋的战争中,大肆的抢劫破坏了当地人民正常的生活,是非正义的。
    3、思维延伸三:怎样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
    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
    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
    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
    贸易往来;
    促进了民族融合
    本课小结: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国的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并以这一文明为纽带,将中华民族牢牢凝聚在一起,期间虽然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动荡、分化、矛盾、摩擦,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历史也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历史。民族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关系,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劲动力。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羌
    政权

    北宋
    西夏
    时间
    916年
    960年
    1038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都城
    上京
    东京
    兴庆

    相关教案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契丹族与党项族,战争与和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介绍,新课导入,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案2023--2024学年度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