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2《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课件+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PPT课件.pptx
    • 教案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教案.docx
    •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3学习任务单.docx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PPT课件第1页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PPT课件第2页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PPT课件第3页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PPT课件第4页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PPT课件第5页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PPT课件第6页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PPT课件第7页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PPT课件第8页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教案第1页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教案第2页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教案第3页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3学习任务单第1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优秀教学设计,文件包含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PPT课件pptx、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教案docx、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3学习任务单docx等3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北方民族崛起与政权并立
    二、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
    (一)契丹族的崛起与政权建立
    相传有神人乘白马……有天女驾青牛车……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 —《辽史》
    1.起源:“白马青牛”神话故事
    契丹族起源于辽河上游
    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 —《辽史》
    图文资料反映了契丹人怎样的生活方式?
    北宋形势图(1111年)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872-926)
    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燕人军士多亡归契丹,契丹日益强大。又得燕人韩延徽……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 —《契丹国志》
    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第33页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从这两幅契丹文物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起源:西北地区游牧民族,唐朝时多次内迁,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二)党项族的崛起与政权建立
    (党项)其屋织牦牛尾及羊毛覆之,每年一易……畜牦牛、马、驴、羊,以供其食。不知稼穑,土无五谷。 —《旧唐书》
    大夏皇帝元昊(1003-1048)
    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已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 —《宋史》
    这两枚钱币与中原的钱币有什么异同?
    仿唐宋制度,订本国制度
    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改革的相似之处有哪些?效果如何?
    改革过程中,两个民族均全方面的学习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政权的发展,国力的增强
    (三)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整理并完成下面政权表格内容
    阅读课本第35页,完成下面表格
    (一)辽与北宋的战与和
    1.辽宋战争的起因:争夺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燕指幽州,云指云州。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借助契丹兵力,当上后晋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宋打退辽军,辽宋议和,称“澶渊之盟”
    阅读课本第35页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一、宋辽约为兄弟之国。
    二、双方划定疆界,撤兵。
    三、北宋每年向辽缴纳银、绢等岁币。
    四、双方在边界开展互市贸易。
    宰相王钦若:“城下之盟虽春秋时小国犹耻之,今以万乘之贵而为澶渊之举,是盟于城下也,其何耻如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真宗:“念河北居人,重有劳扰,傥岁以金帛济其不足,朝廷之体,固亦无伤。” —《宋史》
    富弼:几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论和之后,武备皆废。 —《续资治通鉴长编》
    苏辙:(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栾城集》
    几十年后北宋大臣的看法
    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
    材料一:终仁宗、英宗之世,契丹固守盟好,互市不绝。 —《宋史》
    材料三:“盖祖宗时赐予之费,皆出于榷场,岁得之息,取之于虏,而复之予虏,中国初无毫发损也”。 —《三朝北盟会编》
    材料二:以羸老之羊及毛皮,岁易南中绢,彼此利之。 —《辽史》
    结合上述材料及其观点,谈谈你对“澶渊之盟”的看法?
    请你谈谈对“澶渊之盟”的看法?
    澶渊之盟结束了辽宋之间的战争,开启了长期的和平局面,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契丹与中原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共同繁荣与社会进步(积极)
    北宋过分依赖议和手段,轻视武备,给国防建设带来极大地消极影响,加剧了宋朝的军事弱势。(消极)
    (二)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阅读课本第36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元昊称帝后,西夏与北宋关系如何?
    2.西夏为何与北宋议和?
    3.宋夏和议内容是什么?
    4.宋夏和议有何意义?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表一:辽国核心区域出土宋代钱币情况表
    考古所见民族关系的发展
    表一出土钱币有何特点,说明什么问题?
    辽国故地发现的窖藏钱币中,辽代钱币较少,宋钱占多数,即使在辽中期社会经济的鼎盛时期,流通中的货币仍以外来钱为主,由以宋朝货币为主……辽通过与北宋的榷场贸易、岁币等途径获得了大批宋钱,客观上满足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源于此,宋钱成为辽代普遍使用的通货。 —李志鹏《出土钱币窖藏所见宋辽货币经济交流》
    宋朝此时虽然每年仍象征性地给辽国岁币,但实际上已经完全控制了辽国的经济命脉,成为辽国经济真正的统治者。经济上被宋朝钳制,文化上也深受汉族文化熏陶,其影响已经渗透到辽国的肌体各处。 —杨家俊《简论宋代的外商政策》
    学完本节课,你认为各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契丹、党项、汉族各个民族既有军事上的战争和对峙,也有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交流,各个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平等友好交往,才能促成各民族共同繁荣与进步。

    相关教案

    历史第二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历史第二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初中历史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公开课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公开课教案,共3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