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含解析)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含解析)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含解析)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优秀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优秀学案设计,共15页。



    目标1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1.定义: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分类
    拓展延伸
    1.不同地区森林的主要服务功能
    2.湿地的服务功能
    3.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以北京水生态环境为例
    思考 说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四种主要服务功能。
    答案 供给服务:为人类提供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调节服务: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涵养水源等;文化服务:提供美丽的风景和旅游休憩地,获得精神享受等;支撑服务:作为生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202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为做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做到“开门”修法、编规划,面向全社会征集关于编制《“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意见建议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条例的意见,呼吁全体公民积极建言献策。
    1.[地理实践力]我国有辽阔的海洋国土,它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海洋资源,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何种服务功能?
    答案 供给服务。
    2.[地理实践力]海洋通过海-气相互作用维持全球的水热平衡,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何种服务功能?
    答案 调节服务。
    3.[地理实践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质上是维护自然环境的何种服务功能?
    答案 支撑服务。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具体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类型。据此完成1~3题。
    1.属于基础和前提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类型是( )
    A.供给服务 B.支撑服务
    C.文化服务 D.调节服务
    2.属于自然环境供给服务的是( )
    A.良好的空气 B.舒适的气候
    C.优美的风光 D.多样的矿产
    3.自然环境的( )
    A.各种服务功能是能够同时存在的
    B.服务功能只能存在一种或两种
    C.服务功能在利用上能够持续存在
    D.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食物供应方面
    答案 1.B 2.D 3.A
    解析 第1题,支撑服务是保障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B正确。第2题,良好的空气和舒适的气候属于调节服务;优美的风光体现了自然环境的美学价值,属于文化服务;矿产为自然资源,属于供给服务,D正确。第3题,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能够同时存在的,如森林同时存在资源供给、作为动物栖息地、旅游观光、调节气候等多种服务功能。自然环境对人类提供持续服务是有条件和前提的,服务功能的主要表现也因地而异,A正确。
    读“各种森林类型在不同坡度下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m3/hm2)统计表”,回答4~5题。
    4.下列四种森林类型中,支撑服务功能最强的(即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最大的)森林类型是( )
    A.阔叶林 B.毛竹林
    C.经济林 D.马尾松林
    5.下列关于森林对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能抬高地下水位,加速水循环 ②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指森林对降水的截留作用 ③能起到减缓地表径流、保持水土的作用 ④不同类型的森林由于树冠、根系的差异,其水源涵养的能力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4.C 5.B
    解析 第4题,森林支撑服务功能最强即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最大。根据表格数据,不考虑坡度差异,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最大的森林类型是经济林,其他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量较小。第5题,森林具有水源涵养功能,能抬高地下水位,减缓水循环速度,①错;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指森林对降水的吸收、调节作用,②错;森林能起到减缓地表径流、保持水土的作用,③对;不同类型的森林由于树冠、根系的差异,其水源涵养的能力不同,④对。
    目标2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1.原因
    (1)自然环境提供的服务是有限度的。如果不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
    (2)人类获取的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是相互冲突的,人类从一种服务获益时,可能危及其他服务。例如,砍伐森林获取木材,获取了森林的供给服务,但危及了其调节服务和支撑服务。
    2.原则
    (1)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的极限。
    (2)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拓展延伸 自然环境的服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可持续利用措施
    我国广西引进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作为造纸原料。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因为其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下图示意广西种植桉树前后的变化(图甲)和广西桉树产业关系(图乙)。
    1.[综合思维]广西持续种植桉树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 桉树生长初期耗水量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因缺水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导致肥力下降,甚至土地退化;桉树林下植被因缺水缺肥而无法存活,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滑坡、洪涝等灾害增加;改变局部小地形和小气候,使该地区气候变干旱。
    2.[人地协调观]请结合所学知识,为保障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为广西今后桉树种植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控制植株密度;延长轮伐周期,减少水土流失;合理规划种植区域,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等区域种植桉树;开展多种经营,注重林下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平衡种植业、林业等各产业发展。
    (2022·江苏苏州市期中)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其供给区域(贡献区)和消费区域(受惠区)存在下图的四种关系模型。完成1~2题。
    1.与图中甲、乙、丙、丁模型相符合的生态服务是( )
    A.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
    B.自给农业、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
    C.自给农业、风暴潮防御、固碳服务、水源保护
    D.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水源保护、固碳服务
    2.根据该模型,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过程中,须( )
    A.在消费区域保护生物多样
    B.对消费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C.在供给区域加大资源开发
    D.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甲模型中供给区域与消费区域属于同一区域,所以是自给农业;乙模型中供给区域在中央,消费区域在四周,为固碳服务;丙模型中,资源由供给区域调入消费区域,为水源保护;丁模型中,供给区域位于消费区域的一侧,符合风暴潮防御的生态服务,故选B。第2题,因供给区域付出了生态保护的代价,须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才利于生态保护的可行性和持续性。故选D。
    近年来,伴随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各类海洋及防灾、减灾工程的逐年建设,天津及附近海岸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过度开发海岸带会( )
    ①破坏支撑服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影响调节服务,使海陆水分交换失衡 ③影响供给服务,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 ④破坏调节服务,使海洋灾害频率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为维持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保持海岸带生态系统平衡,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
    A.定期休渔 B.减少围海造陆
    C.增殖放流 D.防治水体污染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过度开发海岸带,会破坏沿海滩涂湿地资源,破坏自然环境正常的支撑服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的缓冲带,能够调节海陆水分交换、减少海洋对陆地的不利影响,这属于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过度开发海岸带会使海洋灾害频率增加、损失程度加重、海陆水分交换失衡。河流含沙量多少与河流所在流域的自然背景有关,与海岸带变化关系不大。第4题,保持海岸带生态系统平衡的根本措施是减少对海岸带的过度开发,维持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和支撑服务等功能。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主要表现为围海造陆,所以应减少围海造陆。
    读“我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序号代表的生态功能区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青、藏之间
    B.②地跨陕、甘、宁、晋地区
    C.③地主体位于川、渝地区
    D.④地跨粤、桂、黔三省区
    2.国家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目的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D.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位于甘、青之间;②地跨陕、甘、宁、晋地区;③地主体位于陕西省(陕或秦);④地跨桂、黔两省区。B正确。第2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一般是易发生水土流失地区生态建设的主要目的;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一般是易发生土地荒漠化地区(或风沙较多地区)生态建设的主要目的;吸烟除尘,净化空气一般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目的。图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广泛,从湿润区到干旱区均有分布,因此其建设的目的最可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黑杨树具有生长快、吸水多的特点。因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被引进并大面积种植于洞庭湖地区,但其根系发达,加快了湖区泥沙淤积速度,降低了湿地行洪能力;成林后会造成湿地植被群落衰退乃至大面积死亡,造成物种单一的“绿色荒漠”景象,使得湖泊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当地生态会遭受极大的破坏。据此完成3~4题。
    3.洞庭湖地区引进黑杨树,主要是因为种植黑杨树能够( )
    A.防风固沙 B.防治水土流失
    C.调整种植结构 D.提供木材资源
    4.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会相互冲突。大面积种植黑杨树对洞庭湖地区生态产生破坏,主要损害了自然环境的( )
    A.支撑服务、调节服务
    B.文化服务、支撑服务
    C.供给服务、文化服务
    D.调节服务、供给服务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材料信息表明,黑杨树生长快,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被引进并大面积种植于洞庭湖地区,故当地引进黑杨树,主要是因为其能够提供木材资源,D正确。洞庭湖地区气候湿润,风沙少,A错误。黑杨树能防治水土流失,当地引进黑杨树可以调整种植结构,但这些不是洞庭湖地区引进黑杨树的主要目的,B、C错误。第4题,大面积种植黑杨树,降低了湿地行洪能力,损害了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大面积种植黑杨树会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损害了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故选A。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将全国初步划分为208个生态功能区,分为生态调节功能区、农产品提供功能区和人居保障功能区三大类。读下表,回答5~6题。
    5.与表中①②③④四处对应的地区依次是( )
    A.三江平原湿地、黄土高原西部、洞庭湖湿地、锡林郭勒典型草原
    B.洞庭湖湿地、三江平原湿地、黄土高原西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
    C.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三江平原湿地、黄土高原西部、洞庭湖湿地
    D.黄土高原西部、三江平原湿地、洞庭湖湿地、锡林郭勒典型草原
    6.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个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是辽河水源涵养区
    B.②地区的植被主要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C.③地区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
    D.④地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
    答案 5.A 6.D
    解析 第5题,湿地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调蓄洪水、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三江平原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洞庭湖湿地有调蓄长江洪水的功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其西部应划分为土壤保持功能区;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应划分为畜产品提供功能区。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辽河不属于三江平原地区;黄土高原的植被主要起保持水土的作用;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湖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
    (2022·天津南开区模拟)龙感湖与鄱阳湖曾连为一体。龙感湖地区存在多种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该地区人类活动少,水质优良,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下图示意龙感湖地区位置与范围。据此回答7~9题。
    7.该地区存在多种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所以最适宜( )
    A.利用调节服务大力发展旅游
    B.利用支撑服务维持环境稳定
    C.利用文化服务调节生存环境
    D.利用供给服务获取生物资源
    8.材料显示龙感湖地区湿地最能体现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是( )
    A.文化服务——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B.调节服务——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供给服务——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D.支撑服务——维持生物多样性
    9.龙感湖地区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主要原因有( )
    ①冬季温和多雨 ②人类活动少,环境好 ③食物来源充足 ④水质好,无天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7.B 8.D 9.C
    解析 第7题,发展旅游利用的是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而且该地区是自然保护区,存在多种有价值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不能大力发展旅游,也不适合人类获取生物资源,故A、D错误;调节生存环境属于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而不是文化服务,故C错误;该地区存在多种有价值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设立自然保护区,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所以B正确。第8题,分析材料可知,龙感湖地区湿地最主要的作用是维持生物多样性,这属于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第9题,龙感湖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温和,但降水较少,排除①;龙感湖地区人类活动少,环境好,②正确;食物来源充足是成为候鸟越冬地的重要条件之一,③正确;该地区环境较好,有以候鸟为食的其他动物,排除④。
    (2022·山东东营模拟)红碱淖位于陕西省神木市西北,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上升到9.6,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 )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②上游建水坝,入湖径流量减小 ③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上升 ⑤工业生产排放废水,水质下降
    ⑥湖区周边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11.下列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利于调节气候 ②利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③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利于吸烟除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10.A 11.D
    解析 第10题,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是红碱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①正确;人为原因包括上游建水坝,入湖水量减少,以及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②③正确。红碱淖周围多分布沙地,湖区周边没有大片森林存在,⑥错误;湖水pH上升、水质下降与水位下降无关,④⑤错误。故选A。第11题,红碱淖属于湿地,湿地对环境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尤其对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故选D。
    罗讷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每年注入地中海的水量占注入地中海河水总量的1/6以上,但是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并不多见。从1880年开始,瑞士为了确保电力供应,在罗讷河上游山地建造了多座高海拔水库,在夏季蓄积高水位。下图示意罗讷河水系。据此完成12~13题。
    12.罗讷河全流域性大洪水并不多见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湖泊和沼泽的调蓄作用
    B.不同河段汛期不同
    C.水库的修建,调节径流
    D.流域降水较少,年际变化小
    13.瑞士建造多座高海拔水库,使罗讷河( )
    A.水力资源更为丰富,供给服务功能得到发挥
    B.水位季节变化减小,调节服务功能得到发挥
    C.冬季中、下游径流量增加,调节服务功能得到发挥
    D.夏季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加快,支撑服务功能得到发挥
    答案 12.B 13.C
    解析 第12题,罗讷河上游属于高山气候,降水较少,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下游流经地中海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冬季,冬季河流的径流量大。由于不同河段汛期不同,从而使罗讷河全流域性大洪水并不多见。第13题,根据材料,瑞士为了确保电力供应,在罗讷河上游山地建造了多座高海拔水库,在夏季蓄积高水位,即夏季储水,冬季放水,冬季中、下游径流量会增加,从而使得罗讷河对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水质等的调节作用增强。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归根结底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下图示意某年我国五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一年内的动态变化。据此完成14~16题。
    14.图中甲物质可能为( )
    A.碎石 B.草甸 C.荒漠 D.冰川积雪
    15.依图判定,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为( )
    A.水热条件 B.地形地势
    C.土壤肥力 D.灌溉水量
    16.对于我国西北地区来说,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途径宜为( )
    A.拓展林草面积 B.建设人工绿洲
    C.加大冰川融水 D.减少荒漠化土地
    答案 14.B 15.A 16.B
    解析 第14题,结合图中已知四种物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一年内的变化情况,可推导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一般规律,再结合甲物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小且变化不大,可判定甲物质可能为草甸,故选B。第15题,依据材料可以看出,从冬季到夏季,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大,各种植被的生长加快,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在7月达到最大,故可以判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大小主要受水热条件的影响,选A。第16题,我国西北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区,水源是制约其生态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建设人工绿洲,可有效地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故选B。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材料二 通过对海南省海口市我国最大连片红树林保护区生态环境调查发现,咸水鸭等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红树林大量枯萎,海南岛防御台风和海啸的能力受到严重削弱。同时,海南岛海岸防护林遭遇开发热,在三亚,红树林正遭受砍伐和破坏。
    材料三 为复原海上绿色屏障,保护堤围和配合市镇湿地公园建设,广东省中山市正全力打造结构合理、生长稳定、生态功能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
    (1)有红树林分布的沿岸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材料可知红树林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6分)
    (2)结合材料分析海南岛红树林被破坏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分析,针对我国红树林破坏严重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答案 (1)减小风浪,保护堤岸 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是众多鸟类及珍稀生物的栖息地等
    (2)沿海地区过度开发、过度养殖,砍伐和破坏红树林,破坏其生态环境。
    (3)制定保护红树林的相关法规,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防止环境污染;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恢复已被破坏的红树林等。
    解析 (1)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可减小风浪,保护堤岸;红树林可以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是众多鸟类及珍稀生物的栖息地等。(2)海南岛红树林被破坏的原因包括沿海地区过度开发,咸水鸭等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过度养殖),砍伐和破坏红树林,破坏其生态环境。(3)针对我国红树林破坏严重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制定保护红树林的相关法规,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防治环境污染,净化红树林的生存环境;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红树林的生长提供条件;政府建设,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恢复已被破坏的红树林等。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与价值。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途径。
    类型
    功能
    举例
    关系
    以森林为例
    供给服务
    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
    提供食物、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淡水
    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其中,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
    产生氧气,提供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
    调节服务
    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缓土壤侵蚀、净化水、抑制病虫害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涵养水源等
    文化服务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
    提供娱乐和生态旅游
    提供美丽的风景,供人类旅游休憩、获得精神享受等
    支撑服务
    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
    为养分循环、光合作用、水循环提供动力
    作为生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肥力等
    地区
    主要服务功能
    湿润地区、山地丘陵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
    干旱、半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改善生态环境
    沿海地区
    固沙阻浪,防止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保护海岸带
    城市、交通道路两侧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减弱噪声
    热带雨林
    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
    服务功能
    表现
    供给服务
    ①蓄水丰富,是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②有丰富的动植物、矿产资源等,能为人类提供水产、禽蛋等
    调节服务
    ①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②能够吸收、分解有害物质,降解水中污染物
    文化服务
    环境优美,物种丰富,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可作为旅游景观,使人类获得精神享受
    支撑服务
    可作为动植物栖息地,为各种生物生长、繁殖提供条件,维持生物多样性
    坡度
    马尾松林
    阔叶林
    混交林
    灌木林
    毛竹林
    经济林
    平坡
    881.84
    1 063.88
    952.64
    724.13
    1 011.79
    1 167.11
    缓坡
    839.36
    1 190.42
    834.80
    677.76
    1 092.07
    1 158.72
    斜坡
    797.05
    1 140.70
    857.60
    716.26
    852.49
    1 142.20
    陡坡
    695.22
    1 133.48
    915.44
    685.38
    883.12
    1 164.80
    急坡
    675.82
    1 055.53
    701.76
    662.66
    862.24
    不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后果
    供给服务方面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速度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
    使自然资源的供给难以为继
    调节服务方面
    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
    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完全得到净化
    支撑服务方面
    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受到损害
    有可能打破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甚至使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变化,自然环境的供给和调节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问题
    可持续利用措施
    资源短缺:土地、水、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短缺甚至枯竭
    人类活动方式恰当、强度适中;提高节约资源的意识;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使用可再生资源等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退化、气候变化、地面沉降、土壤板结、洪涝、植被破坏等
    人类活动方式恰当、强度适中;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观光农业;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调整农业结构,农、林、牧相结合;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开展矿区复垦;流域综合治理;植树造林等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海洋污染等
    人类活动方式恰当、强度适中;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污染物达标排放;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出行;开展国际合作等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受到损害和影响
    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
    人类从一种服务获益时,危及其他服务
    综合权衡,在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利用方案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体系
    一级区(3类)
    二级区(10类)
    三级区举例
    生态调节功能区
    水源涵养功能区
    大兴安岭北部落叶松林水源涵养功能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

    防风固沙功能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防风固沙功能区
    土壤保持功能区

    洪水调蓄功能区

    农产品提供功能区
    农产品提供功能区
    三江平原农业生产功能区
    畜产品提供功能区

    林产品提供功能区
    大兴安岭林区林产品功能区
    人居保障功能区
    大都市群功能区
    长三角都市群
    城镇群功能区
    山东半岛城镇群

    相关学案

    高中地理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导学案,共9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双基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反馈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精品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精品学案设计,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课时安排,重点难点,预习交流,互动探究一,对点训练1,互动探究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