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章 问题研究 我们的生态足迹有多大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一章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章末测评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随堂练习题
展开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课后篇巩固提升
必备知识基础练
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受限于各种水体的储存量及循环更新时间,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下表为全球淡水量的部分数据(单位:1 000立方千米)。读表,完成1~2题。
水 体 | 冰川 | 地下水 | 湖泊 | 河流水 |
储存量 | 24 230 | 10 100 | 91 | 1.2 |
循环更新时间 | 9 700年 | 840年 | 17年 | 16天 |
1.在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最多水资源的水体是( )
A.冰川 B.地下水
C.湖泊 D.河流水
2.下列水体中,对新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是 ( )
A.冰川 B.地下水
C.湖泊 D.河流水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可知,河流水的循环周期最短,可以获得的水资源最多。第2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加上重重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靠冰川融水。
答案1.D 2.A
黑杨树具有生长快、吸水多的特点,产于我国新疆。其因良好的经济效益被引进并大面积种植于洞庭湖地区,但却使得当地生态遭受了极大的破坏。据此完成3~4题。
3.当地引进黑杨树,主要是为了( )
A.防风固沙 B.防治水土流失
C.调整种植结构 D.获得木材资源
4.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时,不同服务之间有时会相互冲突。大面积种植黑杨树对洞庭湖生态产生破坏,主要损害了自然环境的( )
A.支撑服务 B.文化服务
C.供给服务 D.调节服务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黑杨树作为经济林被引进,故选D项。第4题,由材料可知,黑杨树生长快,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大,加速了湿地的旱化,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损害了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故选A项。
答案3.D 4.A
森林康养是指依托森林资源,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目前我国四川西部山区、黑龙江大兴安岭的森林康养正步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据此完成5~7题。
5.依托森林资源开展的养老活动,主要获取了森林资源的 ( )
A.支撑服务 B.调节服务
C.供给服务 D.文化服务
6.与黑龙江相比,四川的森林康养业更具吸引力,主要原因是( )
A.平原地形,配套设施好
B.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C.纬度较低,活动时间长
D.远离城镇,空气质量好
7.森林康养业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生态环境的恶化
C.居民饮食结构的变化 D.居民收入增加
解析第5题,依托森林资源的养老活动,可以获得精神享受、美学价值,这些属于文化服务。第6题,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四川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两地森林康养业都依托天然林区,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森林康养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两省都没有产业历史悠久的优势;与黑龙江相比,四川地处亚热带,发展森林康养业营业的时间较长;天然林区,离城镇的距离都较远。第7题,据材料可知,森林康养属于休闲、疗养、保健等,是依托森林资源兴起的,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答案5.D 6.C 7.D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平均气温差值变化如下表。读表,完成8~9题。
月 份 | 1 | 2 | 3 | 4 | 5 | 6 |
月平均气 温差值/℃ | 0.13 | 0.10 | 0.18 | -0.16 | -0.13 | -0.25 |
月 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月平均气 温差值/℃ | -0.43 | -0.40 | -0.20 | -0.10 | 0.11 | 0.22 |
8.研究结果表明( )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林地的年平均气温差值大,裸地的年平均气温差值小
C.该地7、8月份的月平均气温较低
D.林地比裸地的年平均气温低
9.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除尘
⑤防风固沙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解析第8题,将各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差值相加,所得结果为负值,说明林地比裸地的年平均气温低。第9题,由于该片林地位于学校与高速公路之间,因而可起到减弱噪声和吸烟除尘的作用。
答案8.D 9.C
地处干旱地区的宁夏银川,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0~11题。
10.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11.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0题,由材料中“恢复湿地”并结合宁夏平原是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种植区可推知,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为扩大耕地面积而排水造田。第11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银川地处干旱地区,故恢复湿地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美化城市环境,减小城市气温年较差,而对城市排污能力影响不大。
答案10.C 11.B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卢瓦尔河长度超过1 000千米,流域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是法国第一长河。20世纪80年代,针对洪水泛滥等现象,法国决定加强对卢瓦尔河的治理,修建了大量的水坝。在水坝建设造成严重的生态影响后,法国政府于1994年1月发布了“卢瓦尔河大自然计划”。该计划决定放弃3座大型水电站的修建,提出洪水管理的替代方案,并废弃了两座大坝以恢复鲑鱼的洄游通道。
材料二 下图为卢瓦尔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1)结合材料,说明卢瓦尔河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2)“卢瓦尔河大自然计划”中提出放弃3座大型水电站的修建,为什么?
(3)在卢瓦尔河综合治理的过程中,除了防洪和水能开发,我们还应关注哪些方面的工作?
解析第(1)题,自然原因可从流域降水特征、水系特征、流经地区的地形特征等方面分析。第(2)题,应从减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和该河流本身并不具备丰富的水能资源方面分析。第(3)题,河流的综合治理应体现在多方面,如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综合开发,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等。
答案(1)该区域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较大;卢瓦尔河支流较多,汇水量大;河流流经地区地势平坦,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大型水电站的修建耗资巨大,而卢瓦尔河主要流经地区地势落差小,并不具备丰富的水能资源;大型水电站的修建对河流周边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
(3)成立专门的流域管理局,负责领导、组织和管理卢瓦尔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能力提升练
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据此完成13~15题。
13.除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外,城市森林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这包括( )
A.提供农林产品
B.净化饮用水资源,增加生物多样性
C.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温室效应
D.提供重要休闲娱乐场所
14.在城市森林建设中( )
A.要多移植大树、古树
B.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树种
C.要多引进国外的优良树种
D.树种要整齐划一
15.城市森林的环境效益有( )
①改善城市气候,净化空气 ②满足城市居民休憩、娱乐等的需求 ③促进房地产增值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④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解析第13题,A项为城市森林的经济效益,B、C两项为生态效益,D项为社会效益。第14题,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树种,既能保障城市森林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节约投资。第15题,①④为城市森林的环境效益,②③分别为城市森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答案13.D 14.B 15.D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市西北,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 )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②上游建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减小 ③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上升 ⑤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 ⑥湖区周边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17.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利于调节气候 ②利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③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利于吸烟除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第16题,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是红碱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人为原因是上游建水坝,使入湖水量减少,以及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红碱淖周边沙地广布,湖区周边没有大片森林存在;湖区生态环境恶化、湖水pH上升、水质下降与水位下降无关。第17题,红碱淖具有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意义。
答案16.A 17.D
图1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图2为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读图,完成18~20题。
图1
图2
18.伦敦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坡 B.夏季西风偏弱
C.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D.寒流流经
19.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
A.拦水发电 B.储存淡水
C.供旅游活动 D.防海水倒灌
20.泰晤士河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 )
A.泥沙沉积量减少 B.泥沙沉积量增加
C.河流水质下降 D.河流含沙量增加
解析第18题,伦敦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少受西风势力强弱影响。第19题,根据“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以及图示夏季该地区降水量较少可知,水闸的主要功能是防海水倒灌。该水闸位于河口地区,地势落差小,不利于发电。水闸与储存淡水、旅游活动无关。第20题,泰晤士河流域植被覆盖状况良好,地势起伏小,水流平稳且降水季节均匀,河流含沙量较小,故下游河段的泥沙主要是海水倒灌从河口带来的。水闸关闭阻断了潮涌从河口带来的泥沙,使得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泥沙沉积量减少。
答案18.B 19.D 20.A
21.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实验准备材料:一个塑料浅盘;同样大小的两块干海绵;适量的自来水;一个喷水壶;适量的黏土。
实验过程:
第一步:①把盘子放在桌子上,取一块干海绵弄湿,小心地挤出水分使海绵不滴水,但仍是湿的。把湿海绵和干海绵并排放在盘子里。②用书抬起盘子的一端(注意书的厚度不要太大),用喷水壶给两块海绵同时加水,观察、比较盘子内海绵吸水速度的快慢。
第二步:①将黏土放入水中搅拌,使其浑浊。②将湿海绵恢复到第一步未加水前的状态(海绵不滴水,但仍是湿的),放在盘子里,将制作的浑浊水倒入湿海绵,观察流出的水。
(1)此实验中湿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什么?
(2)第一步实验中,用喷水壶加水后,观察到怎样的现象?
(3)第二步实验中,将浑浊的水倒入湿海绵中,你观察到流出的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前面的实验过程及观察结果,总结湿海绵所代表的地理环境发挥的作用。
(5)湿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除在实验中所体现出的功能,还有哪些?
解析该实验所用材料较多,操作技巧要求较高,但材料易找到,也较为直观,只要规范、认真操作,应该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在该实验中,湿海绵代表湿地这一地理环境,主要是验证其涵养水源和净化水中污染物质的作用。
答案(1)湿地。
(2)盘中干海绵吸水速度小于湿海绵。
(3)变清。
(4)涵养水源;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5)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870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测试题,共6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后复习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