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图文课件ppt
展开日常说话或写文章时如何避免这类错误?
判断下列说法中,有无逻辑错误?
1.“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为万人瞩目。”
2. 他的意见基本正确,一点错误也没有。
3.深夜,远远望去,整个大楼漆黑一团,只有楼上东头的一个房间还亮着灯。
4.老师喜欢这个学生,也不喜欢这个学生。
1.掌握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2.明确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学会用相关知识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3.明确树立科学思维必须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如何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逻辑思维不要“偷换概念”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1.原因: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2.内容:通常用公式“A是A”来表示同一律的内容。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3.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4.逻辑错误: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5.同一律的条件性(1)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2)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和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某校文化节的辩题是:ChatGPT的使用能否促进创造力,正方甲与反方乙在寝室里模拟辩论,可谓是唇枪舌剑。丙:“你们这样吵吵闹闹的,影响别人休息。”乙:“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别人没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
【学习任务】(1)独立思考:丙与乙的对话中的“你们”“别人”分别什么意思?(2)小组讨论:两人的对话有没有存在逻辑问题?谈谈你的理由。
提示:(1)丙所说的“你们”是指“辩论的人”,“别人”是指“除了辩论之外的人”;乙所说的“别人”是指“除了辩论和丙之外的人”。(2)存在逻辑问题。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没有保持概念同一性的思维,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1)同一律的内容通常用公式表示为“A是A”,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同一律要求思维的确定性,但是并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它完全是对思维过程来说的,并不要求客观事物保持同一、绝对不变。(3)在逻辑思维的“同一律”方面的内容中,应该包括“同一立场”和“同一时空”。
思考:视频中“自相矛盾”的寓言,对我们进行正确思维有何启示?
1.原因: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2.内容: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来表示矛盾律的内容。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3.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4.逻辑错误: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
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1.原因: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2.内容: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来表示排中律的内容。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3.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4.逻辑错误: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
(1)区别:矛盾律表明,论断“A”和“非A”必有一假;排中律进一步表明,“A”和“非A”必有一真。(2)意义:识别与把握“A”和“非A”这种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关系,对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
四、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和意义
1.内容: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2.重要意义(1)这些基本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2)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
五、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某校文化节的辩题是:ChatGPT的使用能否促进创造力。正方甲的观点是ChatGPT的使用能解放人,让人有更多精力去从事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工作。反方乙的观点是ChatGPT的使用会异化人,甚至导致人创造力的毁灭。辩论会结束后,甲乙在寝室发表辩论感触。甲:这几周的辩论集训太紧张了,但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乙:ChatGPT的作用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这时,生活委员丁回寝室问丙:下周去富春江春游,你去吗?
丙:谁说我不去?丁:你去,请登记吧!丙:我要是去,早就登记了。丁:那么,你是不去呀?丙: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学习任务】(1)独立思考:正方观点“ChatGPT的使用能促进创造力”和反方观点“ChatGPT的使用不能促进创造力”有没有逻辑问题?(2)小组讨论:甲、乙两人的观点有没有违反矛盾律的要求?(3)小组讨论:去不去春游,丙说清楚了吗?
提示:(1)没有逻辑问题。正方辩题与反方辩题是辩证矛盾而不是逻辑矛盾。(2)甲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既然“太紧张”,就不可能“不知不觉”。乙的说法没有自相矛盾,“无限”与“有限”是对立统一的。(3)丙没有说清楚。丙同时否定了“去”与“不去”,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1.比较矛盾律与排中律
对点训练:分析下列各题是否违反了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如违反,说明违反了哪条,犯了哪种错误?
1.他的意见基本正确,一点错误也没有。2.深夜,远远望去,整个大楼漆黑一团,只有楼上东头的一个房间还亮着灯。3.当报刊上讨论“青年人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时,有人写了一份稿子,标题是:有个人志愿不好,没有也不好。4.有人在评论一篇文章时说: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是片面的。
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1.(2023·辽宁葫芦岛高二期末)元宵节当天,司马光的夫人对司马光说,我想要出去看花灯。司马光不想让夫人出去,于是回答说,家中有那么多灯,不用出去看。司马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①偷换了花灯与灯的概念②没有做到思维的确定性要求③没有做到思维的一致性要求④违背了排中律的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2·天津红桥高三期末)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它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个方面、对同一个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即:“A”和“非A”不能同真。下列违反逻辑思维一致性的是A.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B.有人说:“马是吃草的”,有人反驳说:“错,海马就不吃草”C.老师统计人数,让男生举手,小明没举手;让女生举手,小明也没举手D.中举前的范进长得“尖嘴猴腮”“不三不四”;中举后则“才学高,品貌又好”
3.(2023·河南洛阳高二统考期中)某小学一名小学生将自己调制的奶茶悄悄送给派出所执勤民警,民警到学校回赠文具。甲说:不是我送的。乙说:是丁送的。丙说:我没有送。丁说:是丙送的。已知以上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则民警应该将文具赠与A.甲 B.乙 C.丙 D.丁
4.(2023·山东滨州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考向四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于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在经济学界存在如下甲乙两种不同的论断。
甲乙两个论断是否违背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不违背。示例1:矛盾律要求思维的一致性,甲乙两个论断都有各自的事实依据,因此都是正确的。二者所指“粮食安全”并非同一回事,论断乙不是论断甲的否定论断,二者同真(都正确)并不违背矛盾律要求。示例2:同一律要求思维的确定性,但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甲乙两个论断是从不同角度阐述粮食安全,并不违背同一律。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a href="/zz/tb_c401585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背景图ppt课件</a>,共1页。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a href="/zz/tb_c401585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教学演示ppt课件</a>,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同一律,必要性,探究与分享,本课内容,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示范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同一律的条件性,探究与分享1,你这里有好茶吗,探究与分享2,转移论题,论断一,论断二,A是A,A不是非A,A或者非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