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全套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1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1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综合性,专业化,时空距离,集散地,商业网点,京杭运河,深化整合·提素能,研析典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2.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需求变化,促使交通运输布局变化。
(2)区域内交通运输需求的差异,促使交通运输布局不同。①城市的交通运输需求大,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的 _______。②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促使 _________交通运输枢纽应运而生。(3)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
3.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1)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稀疏,且质量较 _____;反之,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 _______,且质量较高。(2)资金的保障作用①突破 _______、水文、地质、工程、材料、机械等技术领域及施工水平的限制,推动交通运输建设。②提高交通运输的电气化、快速化、_________ 的技术水平,使交通运输布局更加灵活。
二、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 _______ 、产品、 _______、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2)缩短不同区域之间的 ___________,加快经济发展 _______,提升经济发展 _______。(3)拉动原材料、 _____ 、建筑、 _____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2.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的影响
考点一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023·广东卷) 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 )A.大幅增加 B.保持不变C.略有增加 D.有所减少(2)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 )A.公路网更完善 B.车流量更大C.人口更为稠密 D.河网更密集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1)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选乘轮船。
(2)货运: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进行选择,具体选择如下:总的来看,公路适合小批量货物、中短途运输,价格较铁路贵,较航空便宜;铁路适合长途运输,价格便宜,速度快,也更安全;航空速度最快,适合高附加值和对时间要求严格的货物;水运价格低、速度慢,且只能在靠近水的地方使用,有较大限制;管道多用于运输气体和液体。
3.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4.影响铁路、公路等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规律总结】 1.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原则可巧记为:“低、高、大、小”(1)成本低——山区地形起伏要小,隧道要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要少。(2)安全性高——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3)经济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路以直达为主。(4)生态破坏小——平原地区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的保护。
2.交通线上“以桥代路”的目的(1)青藏铁路上“以桥代路”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动物迁徙提供安全通道;同时可减少冻土对线路的影响。(2)京沪高铁上“以桥代路”是为了少占耕地,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3)山区交通线上“以桥代路”是为了降低交通线的坡度,减少里程,减少运输时间。(4)城市中交通线“以桥代路”是为了形成立体交通,提高区域交通运输能力。
(2024·河北衡水调研) 成贵铁路(成都至贵阳)四川宜宾至云南威信段,全线桥隧比达81.5%。如图为成贵铁路宜宾至威信段沿线地质构造(虚线为断层)及油气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图示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岩浆活动频繁 B.储水构造多C.地质构造复杂 D.冻土分布广2.为应对天然气泄漏,该段铁路适宜( )①尽量绕开背斜构造 ②多采用长隧道 ③多采用短隧道 ④深挖路基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铁路沿线地质构造复杂,有断层、背斜等,影响铁路修建,C正确;该地没有火山分布,没有岩浆活动,A错误;向斜为储水构造,该处多背斜,向斜少,B错误;地处亚热带地区,没有冻土分布,D错误。故选C。第2题,图示地区多油气田,隧道、深基坑,工程施工及运营的安全风险大,因此线路选线时,首先采用绕避气田或尽量绕开核心区(背斜是良好的储气构造)的方式,其次尽量采用桥梁、短隧道工程,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考点二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高铁货运业务的国家。1984年,巴黎-里昂的TGV高铁邮政专列开通,均为夕发朝至,最高运行速度达270 km/h,并与沿线公路系统相结合实现了邮政包裹“门对门”的快速运输,促进了沿线高铁物流的飞速发展。下图示意TGV高铁邮政专列,据此完成(1)~(2)题。
(1)TGV高铁邮政专列与公路运输相结合的主要目的是( )A.分散市场风险 B.扩大物流腹地C.带动公路发展 D.减少恶性竞争
(2)TGV高铁邮政专列均为夕发朝至,这样可以( )A.提高运输速度 B.解决邮件延误C.协调高铁客运 D.减少噪声污染
1.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3.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1)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城市功能用地布局与道路线空间格局具有相关性。下图为长春市2003—2013年轻轨4号线沿线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变化图(缓冲带是指距轻轨沿线距离)。据此完成3~4题。
考向一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3.依据图示资料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轨道交通对沿线商服用地具有排斥效应B.轨道交通对沿线工业用地具有排斥效应C.轨道交通对居住用地具有远距离排斥效应D.轨道交通对所有功能用地都具有吸聚效应
4.下列关于长春市城市功能用地布局与道路线建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交通路线对沿线城市功能用地作用效应具有相似性B.城市道路建设使沿线土地区位条件与市场吸引力发生变化C.城市道路沿线土地空间可达性水平以交通路线为轴线由内而外递减D.城市道路建设使城市各类用地在交通道路不同影响区之间进行重新区位选择
[解析] 第3题,读图分析,两图2003年与2013年同类用地类型的占地比例进行比较,可知工业用地占地比例有所减少,轨道交通对沿线工业用地具有排斥效应,排斥效应强度基本符合以轻轨为中心自内而外依次减弱的距离衰减特征,B正确。比较2003年与2013年居住用地占比有所减小,轨道交通排斥效应强度最高值分布在200 m以内,对居住用地具有近距离排斥效应,C错误,D错误。同理可知轨道交通沿线商服用地占比增大,说明具有吸聚效应,A错误。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轨道交通对商服用地具有吸聚效应,对沿线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具有排斥效应,因此交通路线对沿线城市功能用地作用效应具有差异性,A叙述错误。城市道路建设使沿线土地区位条件与市场吸引力发生变化。城市道路沿线土地空间可达性水平以交通路线为轴线由内而外递减。城市道路建设使城市各类用地在交通道路不同影响区之间进行重新区位选择,B、C、D叙述正确。故选A。
交通枢纽是国家或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线路的交会点。下图为“北京市大兴国际机场及地面交通枢纽示意图”。完成5~6题。
考向二 交通运输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5.北京市内地面交通枢纽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 )A.土地价格高低 B.居民出行频次C.经济发展趋势 D.周边基础设施6.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对北京的影响是( )A.形成新的城市功能区 B.降低了居民出行成本C.加速提高城镇化水平 D.成为我国新交通枢纽
[解析] 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交通枢纽是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线路的交会点。北京市内地面交通枢纽主要是满足人们在市内流动的需要,方便人们换乘出行,因此其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居民出行的频次,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出行的实际需要,B正确;土地价格高低、经济发展趋势、周边基础设施等对交通枢纽布局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第6题,在机场周围由于空运发达可能会带动形成如临空工业区、临空商务区等新的城市功能区,A正确;大兴国际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站点,满足人们长距离出行需要,在运价上相比其他运输方式较高,并不能降低居民出行成本,B错误;城镇化水平是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决定的,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并不会加速提高城镇化水平,C错误;北京本来就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大兴国际机场隶属于北京,是北京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航空港是北京居民对外出行的选择之一,D错误。
答题规范11 交通区位条件评价类
1.交通运输线区位条件分析
2.交通运输点——港口的区位条件分析
3.交通运输方式的评价评价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简述交通线、点建设的作用等,可从经济、社会政治、战略等方面分析。
(2024·广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福建省厦门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随着城市“后工业化”进程加速,工业逐步外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厦门市中心城区的东渡港区货运服务功能下降,“港城矛盾”突出。东渡港区拟依托邮轮港口,开发以中高端消费为主的邮轮经济,形成集港口、金融、贸易、文化及旅游等相关行业为一体的国际邮轮母港。下图为东渡港区地理位置示意。
(1)分析东渡港区近年来“港城矛盾”突出的原因。工业逐步外迁,货运成本上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使得港口城市(厦门港)货运需求减少;(城市化)中心城区用地紧张,港口用地经济效益下降;港口在货物运输、装卸与仓储与城区交通产生的拥堵、安全、环境影响等问题。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厦门适合邮轮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位于亚热带,夏长无冬,气候适宜;海滨城市,(海洋)旅游资源丰富;位于东南沿海中部,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好;地理位置优越,与日韩、东南亚相邻,国际游客数量多;东邻台湾,台陆往返旅游联系紧密。
(3)预测东渡港转变为邮轮母港对厦门城市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促进造船、修船等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促进厦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促进厦门形成以游轮维修、保养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邮轮产业附加值高,增长稳定,有利于提高厦门产业经济效益。
[解析] 第(1)题,据材料“随着港口城市‘后工业化’进程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厦门市中心城区的东渡港区货运服务功能下降,‘港城矛盾’突出。”可知,该地因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使得港口城市(厦门港)货运需求减少;城市化速度加快,使得中心城区面积扩张,造成用地紧张的局面;据材料“东渡港区拟依托邮轮港口,开发以中高端消费为主的邮轮经济,形成集港口、金融、贸易、文化及旅游等相关行业为一体的国际邮轮母港。”可知,该港口工业逐步外迁,货运成本会不断上升;港口在货物运输、装卸与仓储与城区交通产生的拥堵、安全、环境影响等问题。第(2)题,从纬度位置来说,厦门位于亚热带,夏
长无冬,气候适宜;从海陆位置来说,厦门为海滨城市,靠近海洋,旅游资源丰富,与日韩、东南亚相邻,国际游客数量多;从相对位置来说,厦门市位于东南沿海中部,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好,地理位置优越,东邻台湾,台陆往返旅游联系紧密。第(3)题,本题主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邮轮母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东渡港转变为邮轮母港对厦门城市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有如下几点:随着港口城市“后工业化”进程加速,东渡港区货运服务功能下降,成为邮轮母港后,造船、修船等传统工业的技术得到改造,产业得到升级;根据材料“邮轮母港是邮轮的始发港和目的地,既是游客的集散地,也是为邮轮提供维修、补给、运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篇人文地理第11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课时规范练45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共19页。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篇人文地理第11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课时规范练44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件,共17页。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篇人文地理第11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2讲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答题指导,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时空距离,发展水平,原材料,交通枢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