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609624/1-17129817679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609624/1-17129817680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609624/1-17129817680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609624/0-17129817649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609624/0-17129817649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609624/0-17129817650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 物理学史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大小的实验是( )
A. 马德堡半球实验B. 伽利略理想实验
C. 托里拆利实验D. 奥斯特实验
【答案】C
【解析】
【详解】历史上第一个证明大气有压强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历史上第一个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实验是奥斯特实验,历史上第一个说明运动与力关系的实验是伽利略理想实验,故答案选C.
2. 正在运动的足球,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将发生的现象( )
A. 足球会立即停下来B. 足球将慢慢停下来
C. 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因此正在运动的足球,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 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
B. 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C.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D. 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速度和方向都不变,运动状态不变,故A符合题意;
B.汽车匀速转弯,速度不变,方向改变了,说明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方向不变,速度变大,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
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速度减小,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一辆重4×105牛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它受到的阻力是5×104牛,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 )
A. 4×105牛B. 5×104牛
C. 4.5×105牛D. 3.5×105牛
【答案】B
【解析】
【详解】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受到的阻力是牛,所以牵引力也是牛。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重点是平衡状态的判断,要牢记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时为平衡状态,物体一定受力平衡。
5. 如图,小刚在做家务劳动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没有推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面对沙发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B. 人对沙发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
C. 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沙发没有被推动但它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所以地面对沙发有静摩擦力,故A错误;
B.人对沙发的推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故B错误;
C.人对沙发的推力和沙发对人的推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满足平衡力的条件,故D正确。
故选D。
6. 对压强的定义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B. 受力面积不变,物体的重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C. 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
D. 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压强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不知,无法确定压强的大小,故A错误;
B.只有在水平面上的时候,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则受力面积不变,物体的重力越大,压强不一定越大,故B 错误;
C.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不知,无法确定压强的大小,故C错误;
D.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故D正确。
故选D。
7. 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如图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 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需要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进行分析.判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不变,就看h变不变.要清楚h是指液面到试管底部的垂直距离.
【详解】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液面到试管底部的深度在变大,根据P=ρgh即可得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在变大.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特点的掌握和理解,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解题的关键是要清楚深度是指液面到底部的垂直距离.
8. 下列有关事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三峡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B. 医生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C. 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 高原边防哨所战士用压力锅煮面条是因为气压越高,液体沸点越低
【答案】A
【解析】
【详解】A.船闸和河道是上端都开口,下部相连的结构,当河面和船闸水面相平时,船开进船闸室,然后通过船闸底部放出水或者放进水,使船闸室水面与另一边河面相平时,船驶出船闸室。这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故A正确;
B.医生用注射器将药液吸入是利用大气压,把药液注入肌肉是手动施力按压推动活塞,从而把药液压入肌肉,故B错误;
C.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越深的位置受到水的压强越大,所以需要比较宽的河坝才不会被水压垮,故C错误;
D.高原地区海拔较高,空气密度小,大气压较低。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高压锅就是让锅内形成密闭空间,通过水蒸气的含量增大来增大锅内水面的压强,从而增大水的沸点,故D错误。
故选A。
9. 如图甲所示,一密封容器中装有部分水,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将容器倒放,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p1>p2 F1< F 2B. p1< p2 F 1> F 2C. p1> p2 F 1> F 2D. p1< p2 F 1< F 2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甲图容器上粗下细,容器中水没有装满,将容器倒放,如图乙所示,水的密度不变,但深度h减小,由p=ρgh可知
p1>p2
正放时,由于甲图容器上粗下细,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1
F2>G水
所以
F1
故选B。
10. 下列水中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A. 水面戏水的鸭子B. 水中游弋的小鱼
C. 水中大桥桥墩D. 海底水草的叶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BD.水面戏水鸭子、水中游弋的小鱼、海底水草的叶子,这些物体浸在液体中,因为液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作用力和向下的压力作用,其中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即物体受到的浮力,故ABD不符合题意;
C.水中的桥墩由于底面埋在淤泥下,不能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则桥墩不受浮力作用,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每空1分,画图题2分,计算题6分)。
11.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重力和____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杯对桌面会产生一个压力,此压力是由于_____(选填“水杯”或“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
【答案】 ①. 支持力 ②. 水杯
【解析】
【详解】[1]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的作用,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2]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属于弹力,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压力是由于水杯在恢复形变过程中对桌面施加的,所以压力是水杯发生形变产生的。
12. 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状态时,说明小车正在做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_____(选填“小车”、“烧杯”或“水”)具有惯性。
【答案】 ①. 减速 ②. 水
【解析】
【详解】[1][2]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减速运动时,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继续向前运动,水面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状态;当小车加速运动时,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水面将后倾;当小车匀速运动时,水面不变。
13. 如图所示,重为4N的木块在10N的水平压力作用下静止靠在墙壁上,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当压力变为5N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若继续减小压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
【答案】 ①. 4 ②. 4 ③. 变小
【解析】
【详解】[1]用10N的压力把重4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在墙壁上保持静止,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则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静摩擦力大小为
f=G=4N
[2]当压力变为5N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G=4N
[3]下滑过程中,压力继续减小,由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变小,滑动摩擦力变小。
14.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甲________ρ乙。若沿水平方向把甲、乙都切去相同的质量后,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甲______p乙(均选填“<”“=”或“>”)。
【答案】 ①. > ②. <
【解析】
【详解】[1]甲、乙是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h甲
解得ρ甲>ρ乙。
[2]沿水平方向把甲、乙都切去相同的质量后,则根据G=mg可知切去部分重力相同;由图可知S甲
15. 如图所示,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_ 。
【答案】 ①. 小于 ②. 小
【解析】
【详解】[1]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吸盘内部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吸盘被紧紧压在一起,很难拉开。
[2]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吸盘内外压强差减小,压力减小,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16. 放学了,小红背着书包回家,书包带做的较宽,是为了______对肩的压强,从而感觉舒服,她去给妈妈倒茶,手拿起茶壶时,又想到了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________。
【答案】 ①. 压强 ②. 连通器
【解析】
【详解】[1]由得,书包带做的较宽,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了对肩的压强,从而感觉舒服。
[2]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连通器。
17. 唐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中秋风“卷”走“三重茅”是由于屋顶外侧空气流速______(选填“快”或“慢”),压强______(选填“大”或“小”),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力。
【答案】 ①. 快 ②. 小
【解析】
【详解】[1][2]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快,压强越小;流速越慢,压强越大。刮风时,屋顶外侧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屋内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力,把屋顶的茅草“卷”走。
18. 如图所示,物体沿固定斜面向下匀速滑动,请在图中画出物体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当物体沿固定斜面向下匀速滑动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如图所示
19.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___________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分析小车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作用,它将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答案】 ①. 同一高度 ②. 相等 ③. 慢 ④. 不需要 ⑤. 不能
【解析】
【详解】(1)[1][2]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大小相等,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中,可采取的办法是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3][4]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在木板上通过的距离最长,分析小车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作用,小车的速度不会变小,它将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5]实际中,不受力的物体不存在,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20. 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1)实验中通过改变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通过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的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验时,小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时,小车两边所受的拉力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当小车平衡时小明将小车扭转一定的角度,松手后小明发现小车不能平衡,这一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答案】 ①. 砝码质量 ②.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③. 相等 ④.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
【详解】(1)[1]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质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当砝码质量相同时,两侧拉力相等,当砝码质量不相同时,两侧拉力不相等,砝码质量大的拉力大。
(2)[2]方案乙中利用小车,方案甲中利用木块,由于滚动摩擦远远小于滑动摩擦,所以方案乙的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3)[3]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质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实验时,小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时,小车两边所受的拉力相等。
(4)[4]当小车平衡时小明将小车扭转一定的角度,两侧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松手后小车不能平衡,会转动回来,这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1. 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为了准确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块做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原理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实验操作中小明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使物块在长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的物块处于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3)比较______两图可知,在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在丙图中砝码随物块一起匀速运动时,砝码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答案】 ①. 匀速直线 ②. 二力平衡 ③. 平衡 ④. 甲乙 ⑤. 0
【解析】
【详解】(1)[1][2]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3]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动物块时,也可使物块在长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的运动状态不变,则处于平衡状态。
(3)[4]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应选择甲图和乙图。
[5]在丙图中砝码随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因砝码相对于木块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0N。
22. 小强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及肥皂“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小强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____;
(2)分析比较_______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比较乙丙两图实验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凹陷程度 ②. 转换法 ③. 甲乙 ④.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析】
【详解】(1)[1][2]实验中海绵受到压力,形状发生变化,故小强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应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
(2)[3]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受力面积相同,乙中压力大,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故可以得到的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实验可知,压力的大小相等,但受力面积不同,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3. 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U形管压强计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为了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正确的调节方法是_____(选填“A”或“B”);
A.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B.将右侧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液体压强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4)若在图丁的实验中,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U型管左右两侧水面高度差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已知图丙中U形管左右两侧的高度差为5cm,则软管中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的差值为____。
【答案】 ①. 不属于 ②. A ③. 液体深度 ④. 变大 ⑤. 500Pa
【解析】
【详解】(1)[1]U形管压强计的左端时密闭的,不满足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特点,不属于连通器。
(2)[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U型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型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B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3]比较乙、丙两图,在相同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处,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相等,液体的压强不同,故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4)[4]若在图丁的实验中,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容器内液体深度变大,液体密度变小,由
可知,金属盒以下部分液体压强变小,而容器底压强变大,所以U型管左右两侧水面高度差将变大。
(5)[5]图丙中U形管左右两侧的高度差为h=5cm=0.05m,则软管中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的差值为
24.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实验中,小明所在小组将同一物体分别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 N;
(2)比较______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图B中水对物体的压力为______ N;
(4)如图E所示,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部接触,此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N。
【答案】 ①. 2 ②. C、D ③. 0.5 ④. 1.6
【解析】
【详解】(1)[1]对比A、C两图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2)[2]要探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同,故比较C、D两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则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3]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由图A、B可知,此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如图B中,物体上表面没有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压力为0,则图B中水对物体的压力为
(4)[4]根据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如图D、E所示,物体均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故此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相同,浮力为
25. 如图,一底面积为50cm2平底薄壁茶壶放在面积为0.4m2的水平桌面中央,茶壶高为15cm,壶中水深为12cm。(g取10N/kg)求:
(1)壶底受到水的压强?
(2)壶底受到水的压力?
【答案】(1)1.2103Pa;(2)6N
【解析】
【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壶内水深为
故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2)由题意可知,壶的底面积为
故由可得,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答:(1)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1.2×103Pa;
(2)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6N。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和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和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