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回归教材重难点01 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回归教材重难点01 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docx
    • 解析
      回归教材重难点01 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docx
    回归教材重难点01 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第1页
    回归教材重难点01 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第2页
    回归教材重难点01 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第3页
    回归教材重难点01 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第1页
    回归教材重难点01 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第2页
    回归教材重难点01 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回归教材重难点01 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

    展开

    这是一份回归教材重难点01 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文件包含回归教材重难点01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docx、回归教材重难点01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走进化学世界。一般考察: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本考点是高频考点,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均有出现,题目难度属于容易题。一般出现在第1题和第3题,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①化学变化中常见的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吸热、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本质区别: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③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④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实 例: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②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注:一般描述物质性质时有“可、易、能、会”等字, 如:酒精燃烧(化学变化);酒精能燃烧(化学性质)。
    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 1 \* GB3 ①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 2 \* GB3 ②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Ⅰ.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Ⅱ.“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 3 \* GB3 ③固体药品的取用
    Ⅰ.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
    Ⅱ.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④液体药品的取用
    Ⅰ.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紧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Ⅱ.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
    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2)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 1 \* GB3 ①连接玻璃管与胶管或胶塞:要先润湿玻璃管口,再慢慢旋入,连接胶塞与试管或锥形瓶则慢慢旋紧;
    = 2 \* GB3 ②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3)物质的加热
    = 1 \* GB3 ①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 2 \* GB3 ②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4)仪器的洗涤
    = 1 \* GB3 ①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 2 \* GB3 ②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 3 \* GB3 ③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一、单选题
    1.下列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难溶于水B.无色气体C.能燃烧D.熔点低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入固体B.称量固体
    C.连接仪器D.加热液体
    3.下列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难溶于水B.无色气体C.能燃烧D.熔点低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好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进行了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读取液体体积
    C.滴加液体D.闻气体气味
    5.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煤用作燃料B.铜用作电线C.盐酸用于除铁锈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6.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气味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
    7.中国古代通过“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文化和技术交流。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谷物酿酒B.蚕丝织布C.稻草造纸D.瓷器烧制
    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粹B.果蔬榨汁C.酒精燃烧D.糯米磨粉
    9.某学生从量筒中取溶液,取之前俯视,量筒内液体体积为amL, 倒出一部分后, 仰视,量筒内液体体积为bmL,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 )
    A.等于(a-b)mB.小于(a-b) mL.C.大于(a-b) mLD.无法确定
    10.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实验室里的下列仪器,能作为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
    A.量筒B.漏斗C.烧杯D.玻璃棒
    12.某学生从量筒中取溶液,取之前俯视,量筒内液体体积为amL, 倒出一部分后, 仰视,量筒内液体体积为bmL,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 )
    A.等于(a-b)mB.小于(a-b) mL.C.大于(a-b) mLD.无法确定
    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B.衣服晾干C.干冰升华D.剪纸成花
    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B.衣服晾干C.干冰升华D.剪纸成花
    15.中国古代通过“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文化和技术交流。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谷物酿酒B.蚕丝织布C.稻草造纸D.瓷器烧制
    16.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极难溶于水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1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燃烧B.石蜡熔化C.苹果腐烂D.糯米酿酒
    18.某同学用量筒量取50mL液体时,实际量出的液体体积大于50mL.则该同学量取液体读数(视线与凹液面的关系)是( )
    A.平视B.仰视C.俯视D.无法确定
    19.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
    20.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鞭炮爆炸发声B.蜡烛燃烧发光C.煤燃烧火力发电D.电水壶通电放热
    2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食物腐败C.光合作用D.金属生锈
    22.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C.《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
    23.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24.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其中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
    A.B.
    C.D.
    25.在下列仪器中,可用于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及反应容器的是( )
    A.试管B.烧杯C.集气瓶D.量筒
    A.粉尘爆炸
    B.创意小台灯发光
    C.可燃冰燃烧
    D.铜在潮湿空气中变成铜绿

    相关试卷

    回归教材重难点03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

    这是一份回归教材重难点03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文件包含回归教材重难点03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docx、回归教材重难点03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讲义) 回归教材重难点12 化学与生活-【查漏补缺】: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讲义) 回归教材重难点12 化学与生活-【查漏补缺】,文件包含回归教材重难点12化学与生活-查漏补缺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docx、回归教材重难点12化学与生活-查漏补缺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讲义) 回归教材重难点11 盐 化肥-【查漏补缺】: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讲义) 回归教材重难点11 盐 化肥-【查漏补缺】,文件包含回归教材重难点11盐化肥-查漏补缺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docx、回归教材重难点11盐化肥-查漏补缺中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