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含答案
展开A.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
B.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冲洗
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毯(石棉布)灭火
解析: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尽可能减少对眼睛的伤害,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故A项错误;皮肤上溅上碱液,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中和残余的碱,故B项正确;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C项正确;活泼金属会与水反应,所以燃烧起火,用灭火毯(石棉布)灭火,故D项正确。故选A。
答案:A
2.(2023·北京卷)下列过程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
A.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脂
B.重油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小分子烃
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基酸
D.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解析:热的纯碱溶液因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可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脂,A项不符合题意;重油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裂化或裂解反应生成小分子烃,与水解反应无关,B项符合题意;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C项不符合题意;Fe3+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e(OH)3,加热能增大Fe3+的水解程度,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3.(2023·湖北卷)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夹持和水浴加热装置略)制备乙酸异戊酯(沸点142 ℃),实验中利用环己烷—水的共沸体系(沸点69 ℃)带出水分。已知体系中沸点最低的有机物是环己烷(沸点81 ℃),其反应原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共沸体系带水促使反应正向进行
B.反应时水浴温度需严格控制在69 ℃
C.接收瓶中会出现分层现象
D.根据带出水的体积可估算反应进度
解析: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含有水,若将水分离出去,可促进反应正向进行,该反应选择以共沸体系带水可以促使反应正向进行,A项正确;反应中产品的沸点为142 ℃,环己烷的沸点是81 ℃,环己烷—水的共沸体系的沸点为69 ℃,可以温度可以控制在69 ℃~81 ℃之间,不需要严格控制在69 ℃,B项错误;接收瓶中接收的是环己烷—水的共沸体系,环己烷不溶于水,会出现分层现象,C项正确;根据投料量,可计算生成水的体积,所以可根据带出水的体积估算反应进度,D项正确。故选B。
答案:B
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解析:过滤时,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A操作不规范;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B操作规范;混合浓硫酸和乙醇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乙醇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操作不规范;转移溶液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D操作不规范。故选B。
答案:B
5.(2022·湖北卷)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或现象错误的是( )
解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会因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滴入酚酞溶液后,碳酸钠溶液呈现红色,碳酸氢钠的溶液呈现浅红色,A项正确;食盐水为中性,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B项正确;钠燃烧温度在400 ℃以上,玻璃表面皿不耐高温,故钠燃烧通常载体为坩埚或者燃烧匙,C项错误;石蜡油发生热分解,产生不饱和烃,D项正确。故选C。
答案:C
6.(2023·舟山中学选考模拟)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解析:可能为NaClO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使品红溶液褪色,不能证明钠盐为含硫元素的钠盐,A项错误;亚铁离子、氯离子均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B项错误;取5 mL 0.1 ml·L-1KI溶液,滴加5~6滴0.1 ml·
L-1 FeCl3溶液,由于Fe3+量少,如果不是可逆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应该不含Fe3+,但是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KI与FeCl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C项正确;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澄清溶液不是因为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而是发生反应AgNO3+3NH3·H2O===Ag(NH3)2OH+NH4NO3+2H2O,Ag(NH3)2OH可溶于水,D项错误。故选C。
答案:C
7.(2023·河北省模拟预测)下列由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
解析:A项,加热NH4Cl固体,NH4Cl发生分解反应生成NH3和HCl,试管底部固体消失,NH3和HCl在试管口遇冷又重新化合生成NH4Cl,导致试管口有晶体凝结,NH4Cl并没有升华,A项错误;将花生油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花生油发生水解反应导致分层现象逐渐消失[注意:通常将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称为油,如花生油、芝麻油、大豆油等],B项错误;向NaI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Cl2和NaI反应置换出的I2被CCl4萃取,导致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还原剂I-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Cl-的,C项正确;c(H+)=eq \f(Kw,c(OH-)),将25 ℃、0.1 ml·L-1 Na2SO3溶液加热到40 ℃,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使溶液中的c(OH-)增大,但是水的电离平衡也正向移动,导致Kw增大,最终使得c(H+)逐渐增大,溶液的pH逐渐减小,D项错误。故选C。
答案:C
8.下列实验操作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正确且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解析:向盛有3.0 mL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缓慢产生气泡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小于水分子中的氢,故A项正确;甲苯是苯的同系物,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故B项错误;向含有少量氯化铜的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因为镁离子的浓度大于铜离子浓度,则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于氢氧化铜,故C项错误;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机色质漂白褪色,不能用pH试纸测定次氯酸钠溶液的pH,则试纸先变蓝,后褪色不能说明次氯酸钠溶液呈中性,故D项错误。故选A。
答案:A
9.(2023·湛江统考一模)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其中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I2受热易升华,在冷的圆底烧瓶底又重新凝华成固体,NaCl(s)不易分解且熔点较高,留在烧杯底部,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A项符合题意;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镁,蒸发结晶不能得到MgCl2晶体,应使用降温结晶法,B项不符合题意;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如用NaOH溶液会生成Fe(OH)3沉淀,C项不符合题意;乙醇脱水制乙烯应测反应液的温度,且温度计应插入液面以下,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10.(2023·汕头统考一模)化学实验源于生活。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解析:食盐中所加碘一般为碘酸钾,碘酸钾遇淀粉不变蓝色,因此实验设计不合理,故A项错误;火柴头中的氯元素在氯酸钾中存在,氯酸钾溶于水不能直接电离出氯离子,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不能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B项错误;加硝酸后再加KSCN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存在Fe3+,从而可说明菠菜中含有铁元素,故C项正确;加浓硝酸鸡皮变黄,是蛋白质的性质,不能证明脂肪存在,故D项错误。故选C。
答案:C
11.(2023·佛山统考一模)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解析:由于Ca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aSO4是微溶物,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故实验室制备CO2用CaCO3和稀盐酸,不用稀硫酸,A项不符合题意;向冷的氨化饱和食盐水中通入CO2,发生反应NaCl+H2O+NH3+CO2===NaHCO3↓+NH4Cl,故可获得NaHCO3固体,B项符合题意;加热固体不能用蒸发皿,应该用坩埚,C项不符合题意;加热固体时试管口需向下倾斜,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12.(2023·广东卷)化学反应常伴随热效应。某些反应(如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其数值Q可通过量热装置测量反应前后体系温度变化,用公式Q=cρV总·ΔT计算获得。
(1)盐酸浓度的测定:移取20.00 mL待测液,加入指示剂,用0.500 0 ml·L-1 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22.00 mL。
①上述滴定操作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
②该盐酸浓度为________ml·L-1。
(2)热量的测定:取上述NaOH溶液和盐酸各50 mL进行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值(℃)分别为T0、T1,则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J(c和ρ分别取4.18 J·g-1·℃-1和1.0 g·mL-1,忽略水以外各物质吸收的热量,下同)。
(3)借鉴(2)方法,甲同学测量放热反应Fe(s)+CuSO4(aq)===FeSO4(aq)+Cu(s)的焓变ΔH(忽略温度对焓变的影响,下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①温度:b________c(填“>”“<”或“=”)。
②ΔH=__________(选择表中一组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4)乙同学也借鉴(2)的方法,测量反应A:Fe(s)+Fe2(SO4)3(aq)===3FeSO4(aq)的焓变。
查阅资料:配制Fe2(SO4)3溶液时需加入酸。加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Fe粉与Fe2(SO4)3溶液混合,在反应A进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Fe粉和酸的反应。
验证猜想:用pH试纸测得Fe2(SO4)3溶液的pH不大于1;向少量Fe2(SO4)3溶液中加入Fe粉,溶液颜色变浅的同时有气泡冒出,说明存在反应A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小结:猜想成立,不能直接测反应A的焓变。
教师指导:鉴于以上问题,特别是气体生成带来的干扰,需要设计出实验过程中无气体生成的实验方案。
优化设计:乙同学根据相关原理,重新设计了优化的实验方案,获得了反应A的焓变。该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写出其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滴定操作时需要用的仪器有锥形瓶、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等,故选AD。②滴定时发生的反应为HCl+NaOH===NaCl+H2O,故,故c(HCl)=eq \f(c(NaOH)V(NaOH),V(HCl))=eq \f(0.500 0 ml·L-1×22.00 mL,20.00 mL)=0.550 0 ml·L-1。
(2)由Q=cρV总·ΔT可得Q=4.18 J·g-1·℃-1×1.0 g·mL-1×(50 mL+50 mL)×(T1-T2)=418(T1-T0)。
(3)100 mL 0.20 ml·L-1 CuSO4溶液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2 ml,1.20 g Fe粉和0.56 g Fe粉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1 ml、0.01 ml,实验ⅰ中有0.02 ml CuSO4发生反应,实验ⅱ中有0.01 ml CuSO4发生反应,实验ⅰ放出的热量多,则b>c;若按实验ⅰ进行计算,ΔH=eq \f(4.18×1.0×100×(b-a),1 000×0.02)=-20.9(b-a)kJ·ml-1;若按实验ⅱ进行计算,ΔH=eq \f(4.18×1.0×100×(c-a),1 000×0.01)=-41.8(c-a)kJ·ml-1。
(4)Fe3+易水解,为防止Fe3+水解,在配制Fe2(SO4)3溶液时需加入酸;用pH试纸测得Fe2(SO4)3溶液的pH不大于1说明溶液中呈强酸性,向少量Fe2(SO4)3溶液中加入Fe粉,溶液颜色变浅的同时有气泡即氢气产生,说明溶液中还存在Fe与酸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乙同学根据相关原理,重新设计优化的实验方案的重点为如何防止Fe与酸反应产生影响,可以借助盖斯定律,设计分步反应来实现Fe2(SO4)3溶液与Fe的反应,故可将一定量的Cu粉加入一定浓度的Fe2(SO4)3溶液中反应,测量反应热,计算得到反应Cu+Fe2(SO4)3===CuSO4+2FeSO4的焓变ΔH1;根据(3)中实验计算得到反应Fe+CuSO4===Cu+FeSO4的焓变ΔH2;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得到反应Fe+Fe2(SO4)3===3FeSO4的焓变为ΔH1+ΔH2。
(5)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例如,化石燃料的燃烧、炸药开山、放射火箭等都是化学能转化热能的应用,再如,铝热反应焊接铁轨也是化学能转化热能的应用。
答案:(1)①AD ②0.550 0 (2)418(T1-T0) (3)①>
②-20.9(b-a)kJ·ml-1[或-41.8(c-a)kJ·ml-1]
(4)抑制Fe3+水解 Fe+2H+===Fe2++H2↑
将一定量的Cu粉加入一定浓度的Fe2(SO4)3溶液中反应,测量反应热,计算得到反应Cu+Fe2(SO4)3===CuSO4+2FeSO4的焓变ΔH1;根据(3)中实验计算得到反应Fe+CuSO4===Cu+FeSO4的焓变ΔH2;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得到反应Fe+Fe2(SO4)3===3FeSO4的焓变为ΔH1+ΔH2
(5)燃料燃烧(或铝热反应焊接铁轨或其他合理答案)
A.过滤
B.排空气法收集CO2
C.混合浓硫酸和乙醇
D.溶液的转移
A.滴入酚酞溶液
B.吸氧腐蚀
C.钠的燃烧
D.石蜡油热分解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钠盐粉末上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该钠盐为Na2SO3,NaHSO3或Na2S2O3
B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适量的FeCl2溶液
KMnO4溶液紫色褪去
Fe2+具有还原性
C
取5 mL 0.1 ml·L-1KI溶液,滴加5~6滴0.1 ml·L-1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
溶液变红
KI与FeCl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D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得到澄清溶液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
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B
将花生油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
分层现象逐渐消失
花生油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向NaI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还原性:I->Cl-
D
将25 ℃ 0.1 ml·L-1
Na2SO3溶液加热到40 ℃,用传感器测定溶液pH的变化
溶液的pH逐渐减小
温度升高,Na2SO3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盛有3.0 mL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
缓慢产生气泡
乙醇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小于水分子中的氢
B
向盛有2.0 mL甲苯的试管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用力振荡
紫色褪去
甲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C
向含有少量CuCl2的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Ksp[Mg(OH)2]
用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滴在pH试纸上
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NaClO溶液呈中性
A.分离碘单质和NaCl(s)
B.蒸发MgCl2溶液,制备MgCl2晶体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D.乙醇脱水制乙烯
选项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与结论
A
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元素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溶液颜色不变,说明该食盐属于无碘盐
B
检验火柴头中是否含有氯元素
将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浸入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HNO3、AgNO3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火柴头中含有氯元素
C
检验菠菜中的铁元素
取少量菠菜叶剪碎研磨后加水搅拌,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KSCN溶液
若溶液变红,说明菠菜中含有铁元素
D
检验鸡皮中是否含有脂肪
取一小块鸡皮于表面皿上,将几滴浓硝酸滴到鸡皮上
一段时间后鸡皮变黄,说明鸡皮中含有脂肪
A.制备CO2
B.制备NaHCO3
C.加热NaHCO3固体
D.检测产品中是否含有NaHCO3
序号
反应试剂
体系温度/℃
反应前
反应后
ⅰ
0.20 ml·L-1CuSO4溶液100 mL
1.20 g Fe粉
a
b
ⅱ
0.56 g Fe粉
a
c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九)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九)含答案,共10页。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八)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八)含答案,共8页。
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九)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九)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合物M是一种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