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展开1.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特点,提高警惕性。
2. 教会学生如何识别并应对电信诈骗,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通过班会活动,增进学生间的沟通与合
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及其识别方法。
2. 如何应对电信诈骗,避免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
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防范电信诈骗的技巧。
2.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不受诈骗分子的蒙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进而引出今天的主题。
案例一:2024年2月12日,受害人小陈(11岁,学生)在微信视频上刷到了一条可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广告,于是小陈便扫描视频上的二维码,随后添加了对方为微信好友。小陈按照要求操作后,对方却称小陈操作不当导致其账户被冻结,银行将会转走小陈妈妈银行卡里的所有钱。小陈感到很害怕,这时对方又称可以通过视频通话指导小陈解除账户冻结。于是小陈便与对方开启视频通话,对方要求小陈用摄像头对准妈妈的手机,并在对方的诱导下查看了妈妈的银行卡信息,随后将微信零钱通里的钱提现到银行卡中,期间小陈妈妈的手机多次收到银行发来的验证码。一系列操作过后,对方还教小陈将转账记录、验证码短信等信息删除,直到次日小陈妈妈发现微信上的转账提示才知道被骗,于是报警,共损失145480元。案例二:2024年2月18日,受害人王某(48岁,家长)在QQ上收到一则好友申请,对方自称是其“女儿”,称教育局联合某知名大学办培训班,能快速提高成绩,想报名该培训班。王某同意“女儿”报名后,对方发来负责报名的李主任QQ号,王某添加后对方称培训班名额有限,确定报名的话要尽快交一下培训费49500元,培训一周后学校补贴百分之五十,到时候凭借相应票据可来学校办理补贴。于是王某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了49500元,对方称待会儿让孩子来拿收据。后王某联系女儿老师询问上课情况,女儿的老师却说没有这回事,王某遂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
案例三:2024年2月23日,有诈骗分子通过某小学公众号公布的二维码进入班级群,冒充班主任收取学杂费。骗子进群后先潜伏起来,复制老师的头像和昵称,为实施诈骗做准备。随后以班主任的名义发布通知,“各位家长,为预定本学期实际用书本数,需要落实准确人数,需要预交本学期资料费用288.5元,请各位家长扫学校收款码支付费用。缴费完成的家长截图在群里接龙,谢谢配合!”这时有家长发出疑问:“不是咱班主任发的吧?”骗子立刻回复“是我本人!”,此时数学老师也发现了异常,赶忙发出提醒:“这个不是咱班主任,家长不要转钱!”。幸好这位家长和老师及时制止大家付款,避免了更多家长上当受骗。
案例四:2024年2月9日,受害人小刘(19岁,学生)把游戏账号挂在某平台上出售,当晚便有人私信刘某,称有购买意向。对方查看了刘某游戏账号内的“装备”后,觉得十分满意,不久后便向刘某发来一个付款截图称已下单,随后又发来一个链接,让刘某与客服联系。刘某点开链接后进入一个人工客服的界面,该“客服”称需要缴纳“保证金”方能完成交易,若终止交易游戏账号则有被冻结的风险。刘某害怕自己的账号被冻结,随后便按照“客服”的要求向指定账号转账6000元“保证金”,转账后,刘某却迟迟没有收到账号交易完成的转账。当他再次点击链接想要联系“客服”时却发现该链接已无法打开,买家也把他拉黑了。此时刘某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
(二)知识讲解:详细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段,如假冒公检法、中奖诈骗、网络购物诈骗等,并教授识别方法。
电信诈骗的定义: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电信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有的时候一两个月就能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信诈骗的特点:
- 非接触性:犯罪分子与受害人不需要面对面接触,通过电话、网络等远程手段进行诈骗。
- 欺骗性强:犯罪分子往往编造各种虚假理由和故事,让受害人相信并上当受骗。
- 涉及金额大:由于电信诈骗手段隐蔽,往往会造成受害人较大的经济损失。
- 犯罪手段多样:电信诈骗的手段不断翻新,花样繁多,让人防不胜防。
- 打击难度大:犯罪分子往往使用虚拟身份和地址,跨地区、跨国作案,给警方的打击带来一定难度。
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
(三)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例,分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受害者的受骗原因。
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真是五花八门,他们通常会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如贪婪、恐惧、好奇等,来设计各种骗局。比如,他们可能会声称受害人中了大奖,需要先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或税款才能领奖;或者假装是受害人的亲朋好友,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资金帮助。此外,诈骗分子还会利用技术手段伪造身份、网站等,让受害人难以分辨真假。
而受害者之所以会受骗,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
- 缺乏防范意识:对电信诈骗的了解不足,容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
- 贪小便宜:被高额回报、免费赠品等诱惑,从而掉入诈骗陷阱。
- 恐惧心理: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对某些事情的恐惧,如涉诉、违法等,迫使其上当。
- 信息泄露:个人信息被泄露,使得诈骗分子能够精准地实施诈骗。
(四)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模拟的电信诈骗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应对,以检验他们的防范能力。
遭遇诈骗时,收集证据、报警和维权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 收集证据:
- 保留所有与诈骗相关的通信记录,如短信、邮件、聊天记录等。
- 保存所有涉及钱款交易的凭证,如转账记录、收据等。
- 记录诈骗者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
- 报警:
- 尽快向当地警方报案,详细说明被骗的情况。
- 提供收集到的证据,协助警方进行调查。
- 按照警方的要求配合调查,如提供笔录等。
- 维权:
- 与相关机构联系,如银行、支付平台等,尝试追回损失的钱款。
- 如果是通过网络平台遭遇诈骗,可以向平台举报并寻求帮助。
- 寻求法律援助,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可能的维权途径。
如果不小心被骗了,以下这些步骤可以帮助你应对:
1.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尽量冷静地思考下一步的行动。
2. 及时报警:向当地警方报案,提供尽可能多的证据和信息,协助警方调查。
3. 联系相关机构:如银行、电信运营商等,告知他们你的情况,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损失。
4. 收集证据:保留与诈骗相关的所有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短信等。
5. 更改密码:如果涉及到个人账户信息泄露,及时更改相关密码。
6. 告知亲友:让身边的人知道你的遭遇,避免他们也受到类似的诈骗。
7. 学习经验:反思被骗的原因,提高防范意识,避免再次上当。
如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
1.下载好国家反诈APP
主动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从源头上防止被骗。如遇可疑情况,请及时报警。
2.不轻信虚假信息
对于在网络上找你借钱的好友,一定要打电话核实身份。网购在官方平台进行,出了问题尽量不要脱离平台进行交流。
3.不随便透漏个人信息
骗子会变换千万种手段来窃取你的信息,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信息安全!在和陌生人的交流中,不随便透漏个人的信息,更不要随便填写调查问卷。
4.警惕过于热情的陌生人
当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物品不要轻易离身,以免上当受骗。
(五)课堂总结: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和防范的重要性,同时表扬在模拟环节表现出色的学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和图片,增强学生的视觉冲击力和记忆深刻性。
2.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判断题和选择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检验他们对电信诈骗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并制作一份关于电信诈骗的防范手册。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情景模拟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1.多媒体课件:包含电信诈骗案例、图片和防范技巧等内容。
2.视频资料:一些真实的电信诈骗视频,用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 情景模拟道具:如电话、手机、电脑等,用于模拟电信诈骗场景。
七、总结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不仅对电信诈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掌握了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时刻保持警惕,避免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
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班会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模拟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自我保
护意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在情景模拟环节表现不佳,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引导。在今后
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互动环节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防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2: 这是一份防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2,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练习,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总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4: 这是一份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4,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练习,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总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这是一份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总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