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精品同步教学设计)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532773/0-17112687420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精品同步教学设计)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532773/0-17112687421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精品同步教学设计)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532773/0-17112687421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精品同步教学设计),共1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个人备课情况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四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1)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建构起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2.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熟练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3.能根据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计算灵活的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意义、基本性质、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巩固与掌握所学知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教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小数的意义,练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整理与复习(1))教师:同学们,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有关内容,请同学们翻阅课本,回忆一下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学生自己回忆,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指名回答,如有遗漏,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我们先来整理和小数意义有关的知识。(板书:小数的意义)与学生共同总结(出示课件):(1)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2)复名数化成单名数的方法:高级单位的数作整数部分,低级单位的数化成小数后作小数部分。(3)小数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4)小数的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5)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6)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比较小数部分时,应从十分位开始,如果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下一个较低的数位,相同数位上的数字较大的小数也较大。教师:通过刚才的回忆与总结,我相信大家对小数的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么你能从多个角度表示1.2吗?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课堂预设:学生1:用计量单位的形式表示1.2。1元和2角合起来是1元2角,也就是1.2元;1米和2分米合起来是1米2分米,就是1.2米。学生2:在数位顺序表上表示。个位上写1,十分位上写2,1个1和2个0.1合起来是1.2。个位小数点十分位1.2(板书)学生3:借助面积模型画图表示。用1个正方形表示1,另一个相同的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其中的2份表示0.2。(结合学生所说的,教师适时呈现下图)教师:接下来我们继续整理一下小数加减法的有关知识。(板书: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学生共同总结(出示课件):(1)小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末位算起,得数的小数点与竖式中的小数点对齐。(2)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3)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把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减起。如果被减数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4)笔算不同位数的小数加减法(进位、退位)时,一定要将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还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0”,使小数位数相同后再计算。(5)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①小数加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②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教师:请你独立完成这道题目。0.15+0.05=(课件出示)指名学生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教师:第一单元的所有知识我们已经回顾完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几道练习题。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50“巩固应用”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回答。(2)集体订正,老师作讲评。2.课件出示教科书P50“巩固应用”第2题。(1)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谈论交流。(2)指名学生回答,并追问每组数的规律。集体订正,老师作讲评。3.课件出示教科书P50“巩固应用”第4题。(1)学生独立填空,分组讨论交流。(2)指名学生回答,并追问方法。集体订正,老师作讲评。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巩固小数乘法的有关计算,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布置作业教科书第50页巩固应用第5题。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1)1.小数的意义。个位小数点十分位1.2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后反思本节课是一节小数的练习课。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脉络,再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算理算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作为教师通过学生做题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让学生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四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2课时 整理与复习(2)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能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2.进一步巩固图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以及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3.系统学习整理所学知识,沟通各知识间的联系。4.借助生活情境,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难点能用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和内角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有关内容,请同学们翻阅课本,回忆一下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学生自己回忆,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指名回答,如有遗漏,其他同学补充。与学生共同总结(出示课件):1.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2.三角形分类:(1)按角分类。(2)按边分类。(3)小等腰三角形的特征。3.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4.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5.四边形分类:(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2)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教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知识,能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几道练习题。(板书:整理与复习(2))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51“巩固应用”第7题。(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学生回答。(2)集体订正,老师作讲评。教师明确: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因此,计算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时,也可以用90°减去另一个锐角的度数。2.课件出示教科书P52“巩固应用”第11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分组进行数学游戏,教师巡视指导。3.课件出示教科书P52“巩固应用”第12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中点”的含义。(2)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交流。(3)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展示图形。教师总结:无论是什么四边形,相邻两边的中点连接起来都是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巩固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布置作业教科书第51页巩固应用第8题。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2)1.图形的分类。2.三角形分类。3.三角形的内角和。4.三角形边的关系。5.四边形分类。教后反思本节课是一节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练习课。通过本节课的整理与复习,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并通过相关的练习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这部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通过学生做题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让学生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多鼓励学生用表格法大括号法、知识树等进行整理,培养学生独立归纳知识点的能力。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四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3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3课时 整理与复习(3)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3.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能运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教师:同学们,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的有关内容,请同学们翻阅课本,回忆一下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学生自己回忆,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指名回答,如有遗漏,其他同学补充。与学生共同总结(出示课件):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1)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得到的数就是它的10倍、100倍、1000倍……(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得到的数就是它的、、,…(3)求一个的、、、…就是用它分别除以10,100,1000,…也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3.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间的关系。(1)当两个乘数都缩小到原来的时,积就缩小到原来的。(2)在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是由乘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就从积的末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位数不够时,现在乘得的整数积的前面添“0”补位,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0”。教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这道题目。4.8×9.7=(课件出示)指名学生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5.积和乘数(0除外)的大小关系。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6.小数混合运算。(1)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2)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根据回顾的知识板书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教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掌握小数乘法的有关内容,能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整理与复习(3))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50“巩固应用”第3题。(1)学生独立计算,分组讨论交流。(2)指名学生回答,并追问判定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集体订正,老师作讲评。2.课件出示教科书P52“巩固应用”第9题。(1)指名学生上台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计算。(2)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3.课件出示教科书P52“巩固应用”第10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计算,分组讨论交流,探索简便的解题方法。(3)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展示答案。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巩固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布置作业教科书第51页巩固应用第6题。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3)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2.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间的关系。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5.积和乘数(0除外)的大小关系。6.小数混合运算。教后反思本节课是一节巩固小数乘法的练习课。通过本节课的整理与复习,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并通过相关习题的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用这部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通过学生做题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让学生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掌握解题方法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