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3.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3.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第1页
    3.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第2页
    3.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伊塞克湖水面海拔为1600余米,冬季表层水温为2℃~3℃,终年不冻,有“热湖”之称。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候鸟迁徙、过冬、繁殖之地。1948年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伊塞克湖沿岸地区是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下图为“伊塞克湖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示信息,推测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 )
    A.淡水湖,水量大B.地势高,日照时间长
    C.地形阻挡冷空气D.板块交界处,地热丰富
    2.伊塞克湖成为候鸟越冬地的主要因素是( )
    A.聚落多,对候鸟保护好B.湖面不冻,鱼类丰富
    C.湖泊盐度高,水温高D.河流多,入湖水量大
    3.建立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对当地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是( )
    A.扩大粮食播种面积B.减少农药使用
    C.提供候鸟栖息地D.补充候鸟越冬食物
    近几年,东北虎野生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其活动范围逐步扩大。珲春林业局为更好地保护野生东北虎繁育种群,停止了部分伐区的木材生产作业,以及红松果林采集、林蛙养殖和人参种植等林地经济经营项目,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下图中阴影部分为东北虎保护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珲春自然保护区成为东北虎理想栖息地的原因是( )
    A.森林繁茂,不受人类干扰B.地形复杂,利于东北虎捕食
    C.生物资源丰富,食物充足D.水系发达,便于东北虎栖息
    5.珲春实现保护东北虎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是( )
    A.加强宣传,发展生态旅游B.开发水能资源,实现电力外送
    C.重视规划,种植名贵木材D.发展林下经济,进行人工养殖
    生态退化是生态系统的一种逆向演替过程。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处于一种不稳或失衡状态,表现为对自然或人为干扰的较低抗性、较弱的缓冲能力以及较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生态系统逐渐演变为另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低水平状态的过程,即为退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6.生态退化的表现有( )
    ①森林破坏
    ②大气污染
    ③酸雨
    ④物种灭绝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为避免或减缓生态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施生态修复
    ②迁移脆弱区动植物
    ③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禁止一切开发活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下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图示自然保护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心区可以发展旅游
    B.缓冲区可以发展旅游
    C.实验区可以开展旅游活动
    D.缓冲区是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
    9.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需要注意( )
    A.严禁游客进入实验区B.合理控制核心区的游客数量
    C.保护鸟类栖息地D.适当增加缓冲区的基础设施
    昂赛大峡谷属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境内分布有高寒针叶林、高寒草甸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是金钱豹和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完成下面小题。
    10.昂赛大峡谷适宜开展( )
    ①生态体验
    ②环境教育
    ③生态科研
    ④退草还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国家公园内发展旅游业可能会( )
    A.维护碳平衡B.增加碳吸收C.延迟碳达峰D.加快碳中和
    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生态系统简单且脆弱,易遭受破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青海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完成下面小题。
    12.青海湖的支撑服务功能体现在( )
    A.开展水上娱乐项目B.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C.降解污染,净化水源D.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13.青海湖生态系统简单、脆弱的根本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B.高海拔区域水温低
    C.地广人稀D.咸水湖盐分含量高
    二、材料分析题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湖盆开阔、湖水较浅,水生植物繁盛。由于大规模人为排水、围湖造田,草海水域面积一度仅存5平方千米。1980年贵州省决定恢复草海,1992年设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2022年草海水域面积达46.5平方千米,超过1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图示意草海的地理位置。
    (1)简述草海萎缩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
    (2)分析当前草海成为众多候鸟越冬地的有利条件。
    (3)从生态安全的角度,说明建立草海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该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使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出现一定退化现象。2000年我国设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
    材料二: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1)全球变暖导致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列举在植被方面的三个主要表现。
    (2)简析三江源地区成为“中华水塔”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说明设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安全屏障中的价值体现。
    (4)有人建议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发展旅游业。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淡水湖盐度低,更易结冰,A错。地势较高,气温低,湖水更易结冰,B错。图中该湖紧靠天山山脉,是一个山间湖泊,终年不冻,是因为山脉阻挡了冷空气,C正确。该地处于亚欧大陆内部,地壳比较稳定,D错。故选C。
    2.答案:B
    解析:该地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聚落较少,A错。该湖终年不冻,鱼类资源丰富,为候鸟提供丰富的食物,B正确。成为候鸟越冬地的主要因素是食物,C错。该地深居内陆,入湖河流少,D错。故选B。
    3.答案:B
    解析: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好,鸟类增多,利用候鸟抑制害虫,可以减少农药使用,B正确。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可能占用耕地,减少粮食种植面积,A错。建立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可以提供候鸟栖息地,可以补充候鸟越冬食物,但不是对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C、D错。故选B。
    4.答案:C
    解析:由于珲春气候温和,适合东北虎生存,同时使得生物资源丰富,东北虎食物充足,C正确;该地区属于原始森林,人类活动少,对东北虎的人为干扰少,A错误;地形复杂,利于其他动物躲避,不利于东北虎捕食,B错误;水系发达对东北虎栖息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5.答案:A
    解析:珲春实现保护东北虎与经济协调发展,要注意保护性开发。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发展生态旅游,A正确;由材料可知,珲春林业局为更好地保护野生东北虎繁育种群,停止了部分伐区的木材生产作业,以及红松果林采集、林蛙养殖和人参种植等林地经济经营项目,因此种植名贵木材、进行人工养殖不可取,C、D错误;开发水能资源,工程建设对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B错误。故选A。
    6.答案:D
    解析:生态退化的表现主要有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①④正确;大气污染、酸雨属于环境污染,②③错误。D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为避免或减缓生态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可根据各区域生态系统的主要自然条件、受人类影响与破坏程度的差异,设定不同的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及资源利用保护目标,并相应地采取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①③正确;迁移脆弱区的动植物不切实际,②错误;禁止一切开发活动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④错误。B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不可发展旅游,A、D错误;缓冲区严格禁止旅游和商业经营活动,B错误;实验区可以开展旅游活动,C正确。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特征。发展生态旅游主要是在实验区,实验区可以开展旅游活动,A错误;核心区不可以发展旅游,游客不能进入,B错误;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需要注意保护鸟类栖息地,C正确;缓冲区需要重点保护,增加缓冲区的基础设施会破坏环境,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理念不符,D错误。
    10.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公园应坚持保护生态优先,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具有科普教育功能,可开展生态体验、环境教育,①②正确;具有科学研究功能,可开展生态科研,③正确;当地生态系统基本是原生生态系统,基本保持生态稳定,无需退草还林,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②③正确,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答案:C
    解析: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旅游活动都会增加碳排放,破坏碳平衡,A错误;原生植被可能被破坏,碳吸收减少,加上人类活动增加碳排放,延迟碳达峰,减慢碳中和,C正确,BD错误。故选C。
    12.答案:D
    解析:支撑服务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开展水上乐园项目体现的是文化服务功能,A错误;供给服务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湿地提供丰富的水产品体现的是供给服务功能,B错误;降解污染、净化水源体现的是调节服务功能,C错误;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环境的稳定性,体现的是支撑服务功能,D正确。故选D。
    13.答案:B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生态系统脆弱、简单既受自然条件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青海湖地区地广人稀,恶劣的自然环境(生长环境)是根本原因。对于青海湖来说,海拔高,水温低,水生生物生长慢,结冰期长,水中含氧量低,水生生物存活率低,生命活动不旺盛,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由此可知B正确;太阳辐射强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简单、脆弱,A错误;地广人稀说明人类活动的干扰少,地广人稀不会导致生态系统简单、脆弱,B错误;青海湖湖水水量充沛,盐度要低于海洋平均盐度,盐分含量高不是其生态系统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B。
    14.答案:(1)水域面积减少,气候调节作用减弱;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多样性减少;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调节径流能力减弱,旱涝灾害增加等。
    (2)湖盆开阔,水域面积广,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水生植物繁盛,鱼类众多,食物充足;湖水较浅,便于觅食;纬度较低,冬季温度适宜;设立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较小。
    (3)草海湿地是生物物种的庇护所、贮备地,保护区涵盖整个草海范围,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草海湿地具有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等调节功能,建立保护区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与科学研究的场所;有利于培养公民生态文明观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解析:(1)读图文并由所学知识可知,本题主要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草海(天然淡水湖泊)萎缩,水域面积变小,蒸发水量减少,降水减少,所以草海对湖的周边地区的气候(温度和湿度)调节作用减弱;水域面积变小,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水质恶化;水域面积变小,会使湿地面积缩小,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水生生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结合材料“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及读图可知,草海有径流注入也有径流流出,水域面积变小,会使其调节下游的径流能力减弱,旱涝灾害增加等。
    (2)根据材料信息“湖盆开阔、湖水较浅,水生植物繁盛”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草海“湖盆开阔”,水域面积广,说明湿地面积大,为众多候鸟越冬良好的栖息环境;草海“水生植物繁盛”,说明湿地水草繁茂,鱼类众多,为众多候鸟越冬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根据材料,草海“湖水较浅”,便于众多候鸟越冬觅食;读图,草海纬度较低,湖区冬季较暖、时间长,春秋相连无夏,冬季温暖而长,利于鸟类越冬;草海“1992年设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较小,利于鸟类越冬。
    (3)草海湿地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意义应先从调节、净化、生物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以上题目分析,从生物角度看,建立草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海湿地是生物物种的庇护所、贮备地,保护区涵盖整个草海范围,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调节、净化等角度看,草海湿地具有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等调节功能即建立草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差,有利于调节当地气候;有利于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提高当地水源质量等,建立保护区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其次,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与科学研究的场所,对科学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再次,自然保护区也为公众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科学教育机会,有利于培养公民生态文明观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15.答案:(1)草地植被退化;植被群落(/植被种类)减少;植被(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变脆弱。
    (2)海拔高,是我国主要河流发源地;为大江大河提供补给水源;气温低,积雪、冰川广布,储存固体水源;面积大,有较好植被覆盖,涵养水源。
    (3)保护各类生态系统,拯救珍稀、濒危物种,体现巨大的生态资源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遏制生态恶化、改善生态环境,形成有效的生态功能价值;理想的科研、宣传教育场所,创造经济的生态服务价值。
    (4)赞成/是。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收入。
    反对/否。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生态退化在植被方面的体现主要有,草地植被退化,出现荒漠化,植被覆盖度下降、植被群落多样性减少、植被生态系统变脆弱,抗逆性下降。
    (2)由材料“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可知,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势高;海拔高,气温低,有冰川、积雪融水、降水和地下水等成为河流的补给来源;面积大,有较好植被覆盖,涵养水源;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3)结合材料“该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设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各类生态系统,拯救珍稀、濒危物种,体现巨大的生态资源价值;保护该地独特的高海拔生物多样性,遏制生态恶化、改善生态环境,形成有效的生态功能价值以及生态屏障作用;同时,保护区还是理想的科研、宣传教育场所,创造经济的生态服务价值,丰富三江源地区的价值体现。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赞成主要从社会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优美,民族文化浓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加强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反对主要从环境效益角度考虑,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精品课时练习,文件包含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学生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docx、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教师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精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生态修复的概念及分类,自然修复的主要措施,人工修复的主要措施,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其保护对象,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生态修复的概念及分类,自然修复的主要措施,人工修复的主要措施,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其保护对象,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分,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