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广西部分学校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含解析
展开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全册、必修二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河流长度和流域稳定的状态下,流域降水量越大,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加越明显。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河流河口三角洲面积变化图,甲、乙、丙、丁为三角洲形成的四个阶段,其间,河流长度和流域稳定,整个流域和海洋未经大的地质变动,丁阶段该河流流域的降水量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甲、乙、丙、丁四个阶段,三角洲面积增加速度最快时段出现在( )
A. 甲阶段B. 乙阶段C. 丙阶段D. 丁阶段
2. 流域降水增多时,三角洲面积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中下游搬运能力增强②河口泥沙堆积量增多
③河流中上游侵蚀作用减弱④河流中游堆积作用增强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3. 丁阶段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特点,说明( )
A. 流域径流量减少B. 人类活动干扰三角洲岸线
C. 海浪侵蚀作用变强D. 河流搬运泥沙能力减弱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0日7时18分,印度尼西亚杜科诺火山喷发,火山灰柱最高处距峰顶约700m。下图分别示意火山喷发及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此次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源自( )
A 岩石圈B. 大气圈C. 生物圈D. 软流层
5. 火山灰所处大气层的热量直接来自( )
A. ⑤B. ②C. ③D. ④
6. 火山灰在当地空中飘浮期间,最可能导致( )
A. 连续性暴雨B. 太阳辐射增强C. 大气逆辐射减弱D. 日较差减小
热气球是一个比空气轻,上半部是一个大气球状伞篮,下半部是吊篮的飞行器。热气球在上升过程中,通过喷火器加热空气,使气球内外部大气的密度产生差异,从而使球体产生浮力,整体发生位移。下图为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喷火器上方等压线分布图,其中a、b在热气球内,c、d在热气球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热气球上升过程中,气压最低的位置是( )
A. a处B. b处C. c处D. d处
8. 在热气球缓慢上升过程中( )
A. a处气流向下沉B. b处气流向下沉
C. c处气流向上升D. d处气流流向a处
世界某大洋边缘海域表层海水存在一势力较强的洋流,其对沿岸的气候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该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洋流为( )
A. 南半球暖流B. 南半球寒流C. 北半球暖流D. 北半球寒流
10. 与同纬度周边其他海域相比,该海域( )
A. 海水温度更高B. 海水盐度更低C. 气流上升作用较为明显D. 对流旺盛,降水多
草原一般是指在较干旱环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群落,按其所处的热量带可以划分为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下列左图示意热带草原景观,右图示意温带草原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植被群落共有的特征是( )
A. 植被种类B. 植被特征C. 季相变化D. 植被密度
12. 与热带草原相比,温带草原( )
A. 乔木占据优势B. 矮小的灌木较多
C. 植被高度更高D. 常见大型动物迁徙活动
世界人口分布在空间上具有很大差异性,不同区域人口分布受气候、地形、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表示意世界部分大洲2000年和2020年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表格所示期间,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为( )
A. 北美洲B. 欧洲C. 大洋洲D. 南美洲
14. 人口占比最大的大洲,在人口分布上( )
A. 沿海地区少于内陆B. 高原地区多于平原
C. 北部地区多于南部D. 农耕区多于牧业区
江西省吉安市2000年以前一直属于江西省经济发展的“塌陷区”,人口外迁较多。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江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吉安市人口开始回流。下图示意2022年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构成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吉安市回流人口的首选地为( )
A. 县城B. 地级市C. 村D. 南昌
16. 吉安市人口回流会( )
A. 提高县城第一产业比重B. 加剧县城老龄化的程度
C. 促进县城经济快速发展D. 优化南昌人口性别结构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化石是指地壳中保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物留下的痕迹。在某种程度上,化石的类型和数量对化石形成时期的地质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性。下图为福建某山区地层结构图。
(1)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可能存在的地层为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两栖类动物最早可能存在的地层为____
(2)说出爬行动物盛行时期所在的地层,并阐述该地层形成时期的古地理环境特征。
(3)简述古生物演化的特点。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较多,境内红色砂砾岩发育。江西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区,是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内秀山、奇峰、峭壁、岩洞和石柱等丹霞地貌一应俱全。下列左图示意龙虎山的地理位置,右图示意龙虎山狮头石丹霞地貌形成过程。
(1)分析龙虎山丹霞地貌发育典型的自然条件。
(2)阐述龙虎山景区狮头石丹霞地貌形成过程。
(3)推测龙虎山丹霞地貌发育对该地区土壤产生影响,并分析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3日(农历五月十六),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在强台风影响下,产生了严重的风暴潮灾害。下图为该地区河流水系图,甲、乙、丙、丁为该地区四个重要的城市。
(1)该次风暴潮中,受灾较为严重的城市是____。
(2)分析该地此次风暴潮灾害较为严重的原因。
(3)列举此次风暴潮对河流两岸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地区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2000年
人口/亿
36.11
8.17
8.86
2.96
5.31
0.30
占比/%
58.4
13.3
14.3
4.8
8.7
0.5
2020年
人口/亿
46.29
853
14.97
3.27
7.11
0.36
占比/%
57.5
10.6
18.6
4.1
8.8
0.4
高一年级2024年春季学期入学联合检测卷
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全册、必修二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河流长度和流域稳定的状态下,流域降水量越大,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加越明显。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河流河口三角洲面积变化图,甲、乙、丙、丁为三角洲形成的四个阶段,其间,河流长度和流域稳定,整个流域和海洋未经大的地质变动,丁阶段该河流流域的降水量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甲、乙、丙、丁四个阶段,三角洲面积增加速度最快时段出现在( )
A. 甲阶段B. 乙阶段C. 丙阶段D. 丁阶段
2. 流域降水增多时,三角洲面积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中下游搬运能力增强②河口泥沙堆积量增多
③河流中上游侵蚀作用减弱④河流中游堆积作用增强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3. 丁阶段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特点,说明( )
A. 流域径流量减少B. 人类活动干扰三角洲岸线
C. 海浪侵蚀作用变强D. 河流搬运泥沙能力减弱
【答案】1. B 2. A 3.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乙阶段曲线呈V形,曲线变化最大,面积增加速度最明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流域降水增多时,河流中下游搬运能力增强,河口泥沙堆积量增多,使三角洲面积增大快,①②正确,A正确;降水增多时,河流中上游侵蚀作用增强,河流中游堆积作用减弱,③④错误,A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丁阶段该河流流域降水量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理应三角洲面积增长速度较快,但由图可知,此时段,三角洲增长的面积并不明显,最可能是人类干扰三角洲的岸线造成,B正确;降水增大,径流量增加,A错误;海洋没有大的变化,侵蚀不会有大的变化,C错误;河流搬运泥沙能力增强,D错误,故选B。
【点睛】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流速以及流域的地质条件有关。流量大时,搬运的物质总量大;流速大时,河流的侵蚀、冲刷能力大,则搬运的能力大;流域的地质条件包括岩石性质、风化程度、地质构造、地形等。如果岩石比较松软和破碎、风化强烈、地质构造发育、地形坡度大,则易受河流侵蚀冲刷,造成河流搬运能力大。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0日7时18分,印度尼西亚杜科诺火山喷发,火山灰柱最高处距峰顶约700m。下图分别示意火山喷发及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此次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源自( )
A. 岩石圈B. 大气圈C. 生物圈D. 软流层
5. 火山灰所处的大气层的热量直接来自( )
A. ⑤B. ②C. ③D. ④
6. 火山灰在当地空中飘浮期间,最可能导致( )
A. 连续性暴雨B. 太阳辐射增强C. 大气逆辐射减弱D. 日较差减小
【答案】4. D 5. C 6. D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岩浆,岩浆存在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火山灰柱最高处距峰顶约700m,加上山峰的高度也为不会超过17千米(低纬度的对流层平均高度),故火山灰所处的大气层为对流层,其热量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根据右图可知,⑤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C正确;④为大气逆辐射,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火山灰在当地空中飘浮期间,会削弱太阳的辐射,太阳辐射减弱,使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度不会太低,昼夜温差小,D正确,BC错误;对降水影响不大,A错误;故选D。
【点睛】火山爆发时,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被喷到高空中去,它们就会随风散布到各个地方,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气温下降,农作物减产,严重的还将导致物种灭绝。
热气球是一个比空气轻,上半部是一个大气球状伞篮,下半部是吊篮的飞行器。热气球在上升过程中,通过喷火器加热空气,使气球内外部大气的密度产生差异,从而使球体产生浮力,整体发生位移。下图为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喷火器上方等压线分布图,其中a、b在热气球内,c、d在热气球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热气球上升过程中,气压最低的位置是( )
A. a处B. b处C. c处D. d处
8. 在热气球缓慢上升过程中( )
A. a处气流向下沉B. b处气流向下沉
C. c处气流向上升D. d处气流流向a处
【答案】7. C 8. D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由等压线图可知 ,ad海拔较低,气压高于高空的bc,b处的等压线上凸,b气压高于c,因此气压最低的是c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由图的等压线可知,a处受热,气流上升,A错误;b处气流流向c,B错误;c处气流下沉,C错误;在同一水平方向上,d气压高于a,d处气流流向a处,D正确,故选D。
【点睛】热气球的原理基于热胀冷缩的科学原理,即加热空气使其密度降低,从而产生浮力使热气球上升。热气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内部充满了空气或某些气体(如氢气或氦气),当热气球内部的空气被加热时,空气分子运动加快,间隔增大,导致气体密度减小。因此,热气球内部的空气比外部相同体积的空气轻,从而产生向上的浮力,热气球就可以载重升空。通过调整加热器,可以控制热气球内部空气的温度,进而控制热气球的上升和下降。
世界某大洋边缘海域表层海水存在一势力较强的洋流,其对沿岸的气候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该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洋流为( )
A. 南半球暖流B. 南半球寒流C. 北半球暖流D. 北半球寒流
10. 与同纬度周边其他海域相比,该海域( )
A. 海水温度更高B. 海水盐度更低C. 气流上升作用较为明显D. 对流旺盛,降水多
【答案】9. B 10. B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由图的水温分布可知,水温由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的海域,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与同纬度的其他海区相比,海水温度更低,A错误;寒流水温低,蒸发弱,盐度较低,B正确;海水温度低,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弱,气流上升弱,对流弱,降水少,CD错误;故选B。
【点睛】当海水等温线向低纬(赤道方向)弯曲时(此时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是当地的夏季(北半球7月或南半球1月);当海水等温线向高纬(极地方向)弯曲时(此时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是当地的冬季(北半球1月或南半球7月)。
草原一般是指在较干旱环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群落,按其所处的热量带可以划分为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下列左图示意热带草原景观,右图示意温带草原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植被群落共有的特征是( )
A. 植被种类B. 植被特征C. 季相变化D. 植被密度
12. 与热带草原相比,温带草原( )
A. 乔木占据优势B. 矮小的灌木较多
C. 植被高度更高D. 常见大型动物迁徙活动
【答案】11. C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热带草原植被种类以稀树草原为主,温带草原植被种类为低矮的草原为主,植被特征与植被密度也不相同,ABD错误;热带草原景观与温带草原都有明显的茂盛期和枯黄期,故都有明显季相变化, C正确;故选C。
【12题详解】
因热带草原水热状况较温带草原较好,故热带草原乔木占据优势,而温带草原矮小的灌木较多,A错误,B正确;植被高度更高、常见大型动物迁徙活动的是热带草原,CD错误。故选B。
【点睛】热带草原与温带草原地理位置不同:热带草原气候位于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草原气候位于温带,回归线和极圈之间。形成原因不同:热带草原气候是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交替控制而形成;温带草原气候因其深居内陆,距海远而形成。
世界人口分布在空间上具有很大差异性,不同区域人口分布受气候、地形、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表示意世界部分大洲2000年和2020年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表格所示期间,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为( )
A. 北美洲B. 欧洲C. 大洋洲D. 南美洲
14. 人口占比最大的大洲,在人口分布上( )
A. 沿海地区少于内陆B. 高原地区多于平原
C. 北部地区多于南部D. 农耕区多于牧业区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人口增长率(%)= (末期人口数量 - 初始人口数量)/ 初始人口数量) × 100可知,2000-2020年,人口增长速率最慢的为欧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由表格的数据可知 ,人口占比最多的大洲是亚洲,人口分布沿海多于内陆,A错误;平原多于高原,B错误;北部气温低,人口少于南部,C错误;农耕区人口多于牧业区,D正确,故选D。
【点睛】亚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这一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的人口。特别是中国东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岛、恒河流域和印度半岛南部等地人口分布非常密集。
江西省吉安市2000年以前一直属于江西省经济发展的“塌陷区”,人口外迁较多。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江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吉安市人口开始回流。下图示意2022年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构成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吉安市回流人口的首选地为( )
A. 县城B. 地级市C. 村D. 南昌
16. 吉安市人口回流会( )
A. 提高县城第一产业比重B. 加剧县城老龄化的程度
C. 促进县城经济快速发展D. 优化南昌人口性别结构
【答案】15. A 16. C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县城的定居和购房比例最高,故推知回流的首选地为县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回流人员集中在县城,对第一产业影响小,A错误;回流人员一般以青壮年为主,会减轻老龄化,B错误;对县城的经济发展会有促进作用,C正确;回流到省城的人数少,对优化南昌人口性别结构作用小,D错误,故选C。
【点睛】近年来我国城乡流动人口出现返乡回流的原因:1、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明显,农民工返乡创业也在增加。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以资源型为主,如今中西部地区大城市的发展非常快,投资也在增加,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在增强;另一方面,中西部的投资环境逐渐改善,将吸引产业转移以及农民工返乡创业。2、产业和实体经济出现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的迹象。国际上,工业远离大城市已经成为规律,很多大企业在中小城市、周边小城镇和农村聚集,企业会按照市场规律向低成本的空间转移。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化石是指地壳中保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物留下的痕迹。在某种程度上,化石的类型和数量对化石形成时期的地质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性。下图为福建某山区地层结构图。
(1)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可能存在的地层为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两栖类动物最早可能存在的地层为____
(2)说出爬行动物盛行时期所在的地层,并阐述该地层形成时期的古地理环境特征。
(3)简述古生物演化的特点。
【答案】17. ①. U ②. D
18. S,环境特征:气候温暖湿润;陆地上裸子植物繁盛。
19. 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化石为背景,涉及动物化石年代判断、生物的演化过程,化石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哺乳动物繁盛于新生代,故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可能存在的地层为U,两栖类动物出现在古生代的中晚期,两栖类动物最早可能存在的地层为D。
【小问2详解】
爬行动物盛行时期是中生代,地层为S,该时期以恐龙为代表,此时时期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裸子植物繁盛。
【小问3详解】
古生物演化的特点: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点睛】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较多,境内红色砂砾岩发育。江西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区,是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内秀山、奇峰、峭壁、岩洞和石柱等丹霞地貌一应俱全。下列左图示意龙虎山的地理位置,右图示意龙虎山狮头石丹霞地貌形成过程。
(1)分析龙虎山丹霞地貌发育典型的自然条件。
(2)阐述龙虎山景区狮头石丹霞地貌形成过程。
(3)推测龙虎山丹霞地貌发育对该地区土壤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答案】(1)季风气候,降水多,地表流水侵蚀作用强;红色砂砾岩发育,岩性弱,容易受流水侵蚀;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2)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层;干热气候条件下生成红色砂砾岩;地质运动导致沉积岩被抬升至地表并出现裂隙;流水沿裂隙侵蚀形成狮头石。
(3)影响:土壤厚度变薄;养分流失。
原因:地势起伏大;降水多,水土易被流水侵蚀。
【解析】
【分析】本题以龙虎山为背景,涉及龙虎山丹霞地貌发育典型的自然条件、狮头石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丹霞地貌发育对该地区土壤产生的影响及原因,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较多,境内红色砂砾岩发育”可知,该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流水对地表岩石的侵蚀作用强;红色砂砾岩发育,岩性弱,容易受流水侵蚀;加上地表起伏大,流水速度快,侵蚀作用强烈。
【小问2详解】
出露的岩石受风化作用形成风化物,风化物在流水搬运作用下在盆地沉积、固结成岩,气候变干,氧化形成红色砂砾岩;地壳抬升,沉积层出露地表并发生裂隙,流水长期沿裂隙侵蚀形成狮头石。
【小问3详解】
丹霞地貌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地势陡峭,水流侵蚀作用强烈,土壤厚度较薄;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中的养分可能随着水流被带走,导致土壤贫瘠。
【点睛】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3日(农历五月十六),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在强台风影响下,产生了严重的风暴潮灾害。下图为该地区河流水系图,甲、乙、丙、丁为该地区四个重要的城市。
(1)该次风暴潮中,受灾较为严重的城市是____。
(2)分析该地此次风暴潮灾害较为严重的原因。
(3)列举此次风暴潮对河流两岸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丁 (2)适逢天文大潮,潮流水位较高;受强台风影响,风向与天文大潮叠加作用强烈;河流入海口呈喇叭形,潮流上溯中提高潮位;受台风降水影响,河流径流量大,河水与潮水顶托作用强烈,增强风暴潮势力。
(3)海水倒灌,水质变差;河流水位迅速抬升,淹没城市、农田;沿海养殖业受到影响,损失严重。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风暴潮灾害为材料,涉及风暴潮灾害的影响、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况,是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读图可知,甲乙丙海面宽阔,受风暴潮影响较小,而丁地位于河流入海口,河水和海水叠加,再加上丁地是喇叭形的狭窄水道,海浪推高了河面,风暴潮危害最严重。
【小问2详解】
读题干“2023年7月3日(农历五月十六),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在强台风影响下,”可知,农历五月十六,日地月三者相对在一条直线,日月引力叠加,形成天文大潮;此时又受强台风影响,风向与天文大潮叠加作用强烈,当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台风带来暴雨,使河流流量大;当地是喇叭形的海湾,潮流上溯中提高潮位;河水与潮水顶托作用强烈,增强风暴潮势力,从而形成了较为严重的风暴潮。
【小问3详解】
此次风暴潮对河流两岸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由于海水倒灌,海水入侵,导致沿海地区地下水质变差,盐碱化加剧;风暴潮和台风,导致河流水位迅速抬升,淹没城市和农田,房屋倒塌、农作物倒伏等,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沿海养殖业受到严重破坏,渔民损失严重。
地区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2000年
人口/亿
36.11
8.17
8.86
296
5.31
0.30
占比/%
58.4
13.3
14.3
4.8
8.7
0.5
2020年
人口/亿
46.29
8.53
14.97
3.27
711
0.36
占比/%
57.5
10.6
18.6
4.1
8.8
0.4
广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在热气球缓慢上升过程中, 该洋流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2,广西桂林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112,广西桂林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该洋流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9,广西桂林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1): 这是一份109,广西桂林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1),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在热气球缓慢上升过程中,该洋流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