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1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1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智勇大冲关,、追根溯源,、我来总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级上册的内容 。
教材分析:
《分数的再认识( 一 )》这一课是《分数的意义》的第一课时, 属于“数与代数” 的知识体系中数的认识范畴 。教材通过创设“画一画, 写一写”等具体问题, 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数量不同所表 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分
数的意义 。
教学目标:
1 、在说一说 、画一画 1/4 表示什么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
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 。
2 、在已知一个图形的 1/4, 画出原图形以及吃蛋糕的情景中,
进一步理解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
3 、结合具体的情境 ,发展数感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 。
教学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 ,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 的
关系 。
教学准备: 老师 :课件 、学习单 。学生: 练习本 、铅笔 、尺子 。
教学过程:
一 、说一说
1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 一 )》,
看课题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 ,接下来 ,我们看一道题目 。
2 、用分数表示下面图中涂色的部分?
设计意图 :由课题入手,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继续来学习分数,明确学 习的目标 。通过一道题目,让学生说再次感知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巩固分数的意义 ,激发学生对再认识分数的探索欲望 。
二 、 做一做
活动一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 、提出问题:
想一想 1/4 还能表示什么呢? 把你的想法在学习单上画一画?
先独立完成 ,然后小组说一说 。
2 、展示学生作品 。
这几幅图同时表示出了 1/4,但是图形各不相同,都表示出了同 一个分数 1/4,这是为什么?(他们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 4 份,
取其中的 1 份)
小结: 一个图形 、多个图形 、多组图形都可以作为一个整体 。
3 、揭示分数意义
你能说出 1/4 的含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4 份,一份就可以用分 数 1/4 表示 。)那 2 份 、3 份呢?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分数的意
义 。
小结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可以
用分数表示 。
小正方形;都画出了 4 份 ; 图形的整体不同等等 。)
设计意图:创设交流探索空间,推进活动体验迁移新知;展开想象交 流,突破把许多物体看做一个整体的新知识点;启发交流,在接受与 表达中获取数学思想,是学生由分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分
享交流成果, 实现数学思想的转换 。
活动二:探究“整体”与“部分” 的关系 。
1 、提出问题:
如果一个图形的 1/4 是 ,请你想象着画出原图形 。请同学
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学习单上画一画 ,小组内交流 。
2 、展示作品:
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
观察这些图形,你有什么发现?(作品的形状不同,但都是 8 个
同学们 ,你们很会观察 ,会从部分倒推整体 ,真了不起 。
如果这个 表示的是 1/2 、1/3 、1/5 呢,我想大家肯定也能
完成他 。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情景设计 ,给予学生充分探索 、质疑 、交流 、 表达的平台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体会分数“整体”与“部分” 的关
系 。
活动三:探究分数的相对性
1 、提出问题:
笑笑说,她一次能吃一块蛋糕的 1/4,你觉得她能做到吗?请举
例说明 。
2 、分析推理:
我觉得她能做到 。为什么?
我觉得她做不到 。为什么?
虽然都是蛋糕的 1/4,为什么这个蛋糕的 1/4 就能吃完,这个蛋
糕的 1/4 就吃不完呢?和同伴讨论 。
3 、强化感悟:
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小结: 同学们说得很好, 同一个分数 ,整体数量不同 ,对应的 每一份的数量也不同;部分数量多,说明整体就多;部分数量少,说
明整体就少 。
设计意图:借助“ 吃蛋糕”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对同一个分数来说, 整体的数量不同, 对应部分的数量也不同 。让学生经历“猜测-感受-
交流归纳” 的认知过程 ,从而提高分析思考 、抽象概括的初步逻辑思
维能力 。
三 、智勇大冲关
第一关
终极关
第二关
在“我为抗疫出份力” 的捐款活动中 ,奇思捐献了零花钱的 1/5,
妙想捐了零花钱的 3/5 ,谁捐的钱多呢?请说明理由 。
设计意图:安排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不仅会学数学,
还要会用数学的意识 。
四 、追根溯源
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古埃及在 3700 多年前的“莱 因德纸草书” 中就有关于分数的记载,记法非常独特,如用 表示二 分之一 。用○表示四分之一 。我国使用分数的时间也很早 ,2500 多
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里 ,就有许多关于分数及其应用的记载 。
设计意图:数学文化对于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等有重要意义 。
五 、我来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 》一课 ,我们对( )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
与三年级学过的分数不同的是,今天学到除了一个图形可以表示 一个整体,( ) 、( )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学会了把( )平均
分成若干份 ,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可以用( )表示 。
知道了同一个分数, 当“整体”数量不同时 ,对应( )也不同 。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学生
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 ,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
六 、作业布置:
找一找身边的分数 ,和家长 、伙伴分享这些分数中藏着的数学奥秘 。 设计意图:学生的作业为找身边的分数并分享,通过对分数知识的了 解,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 。并以此为下
节课进一步分数单位打下基础 ,积累活动经验 。
七 、板书设计:
《分数再认识( 一 ) 》
单个图形 多个图形 多组图形
把-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可以用分
数表示 。
同一个分数 ,整体的数量不同 ,对应部分的数量也不同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1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五 分数的意义1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学习新知,课堂总结,课堂练习,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