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考点一遍过(全国通用)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1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1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提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要正确理解基础,不是会做几个简单题就叫基础扎实。对于一轮复习,基础就是像盖房子一样,需要着力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夯实地基,二是打好框架。
2、扎实训练学科基本技能、理解感悟学科基本方法。
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本,全面细致的回顾课本知识,让学生树立“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的观点,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对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律进一步强化理解。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复习习惯和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落实学生解题的三重境界:一是“解”,解决当前问题。二是“思”,总结解题经验和方法。三是“归”,回归到高考能力要求上去。解题上强化学生落实三个字:慢(审题),快(书写),全(要点全面,答题步骤规范)。
4、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指导学生补齐短板。
高三复习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无的放矢,导致复习不深不透,浅尝辄止,蜻蜓点水,雾里看花。怎么办?就是要在“精讲”上下足功夫。抓住学情,讲难点、重点、易混点、薄弱点;讲思路、技巧、规范;讲到关键处,讲到点子上,讲到学生心里去。
考点41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过程
(1)含义
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
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1)焓判据
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ΔHS(l)>S(s)。
③熵判据:体系的混乱度增加,ΔS>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的过程也能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也不全面。
(3)复合判据——自由能变化判据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是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把焓变和熵变判据结合起来组成的复合判据即自由能变化ΔG,更适合于所有过程的判断。ΔG=ΔH−TΔS(T为开尔文温度),ΔG的正、负决定着反应的自发与否。
①ΔH-T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考向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定
典例1 下列过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O5(g)===4NO2(g)+O2(g) ΔH>0
B.2H2(g)+O2(g)===2H2O(l) ΔH<0
C.(NH4)2CO3(s)===NH4HCO3(s)+NH3(g) ΔH>0
D.2CO(g)===2C(s)+O2(g) ΔH>0
【解析】A.ΔH>0,ΔS>0,在较高温度下可满足ΔH-T·ΔS<0,即在较高温度下反应能自发进行,故A不选;B.ΔH<0,ΔS<0,温度较低时即可满足ΔH-T·ΔS<0,能自发进行,故B不选;C.ΔH>0,ΔS>0,在较高温度下可满足ΔH-T·ΔS<0,即在较高温度下反应能自发进行,故C不选;D.ΔH>0,ΔS<0,一般情况下ΔG=ΔH-T·ΔS>0,不能自发进行,故选D。
【答案】D
1.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ΔH为正值,ΔS为负值,设ΔH和ΔS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低温下是自发变化
B.高温下是自发变化
C.低温下是非自发变化,高温下是自发变化
D.任何温度下是非自发变化
焓变、熵变和温度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C.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
2.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ΔH=+74.9 kJ· m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3.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中
B.NH3(g)与HCl(g)反应生成NH4Cl(s)
C.干冰(CO2)的升华
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4.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ΔH、ΔS应为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5.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KClO3(s)===2KCl(s)+3O2(g) ΔH=-78.03 kJ·ml-1 ΔS=1 110 J·ml-1·K-1
B.CO(g)===C(石墨)+O2(g) ΔH=110.5 kJ·ml-1 ΔS=-89.36 J·ml-1·K-1
C.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444.3 kJ·ml-1 ΔS=-280.1 J·ml-1·K-1
D.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ΔH=37.30 kJ·ml-1 ΔS=184.05 J·ml-1·K-1
6.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cC(g)+dD(g),C物质的质量分数(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0 △S>0 B.△H>0 △S<0
C.△H>0 △S>0 D.△H<0 △S<0
7.下列对化学反应预测正确的是
8.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技术是一种成熟的NOx控制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在有氧条件下且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用还原剂NH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有选择性地还原为氮气和水,主要反应式如下:
反应Ⅰ:NH3(g)+4NO(g)+O2(g) N2(g)+H2O(g) ΔH1=a kJ·ml-1
反应Ⅱ:4NH3(g)+2NO2(g)+O2(g)3N2(g)+6H2O(g) ΔH2=b kJ·ml-1
当反应温度过高时,会发生以下副反应:
反应Ⅲ:2NH3(g)+2O2(g)N2O(g)+3H2O(g) ΔH3=c kJ·ml-1
反应Ⅳ:4NH3(g)+5O2(g)4NO(g)+6H2O(g) ΔH4=d kJ·m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NH3(g)+4NO(g)+O2(g) N2(g)+H2O(g)
(2)研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关系。
①反应Ⅱ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②反应Ⅱ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条件是 。
(3)反应2NO(g)+O2(g)2NO2(g)的ΔH= kJ·ml-1(用含a、b、d的式子表示)。
(4)为研究NH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的反应条件,某科研小组通过一系列实验,分别得出脱硝率与温度、氨氮比的关系[其中表示氨氮比,O2%表示氧气含量]。
①图乙中,当温度高于405 ℃后,NOx的脱除率会逐渐减小,原因是 。
②图丙中,最佳氨氮比为2.0,理由是 。
(5)请在图丁中,用实线画出不使用催化剂情况下(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图示。
1.[江苏][双选]在体积均为1.0 L的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炭粉,再分别加入0.1 ml CO2和0.2 m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O2(g)+C(s)2CO(g)的ΔS>0、ΔH2p总(状态Ⅰ)
C.体系中c(CO):c(CO,状态Ⅱ)v逆(状态Ⅲ)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江苏高考)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B.(江苏高考)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C.(江苏高考)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ΔH>0、ΔS>0
D.(天津高考) 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ΔH
ΔS
ΔH−TΔS
反应情况
−
+
始终是负值
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自发进行
+
−
始终是正值
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非自发进行
+
+
低温为正高温为负
低温时非自发,高温时自发
−
−
低温为负高温为正
低温时自发,高温时非自发
选项
化学反应方程式
已知条件
预测
A
M(s)X(g)+Y(s)
ΔH>0
它是非自发反应
B
W(s)+xG(g)2Q(g)
ΔH0
变式拓展
1.【答案】D
【解析】题中反应的ΔH为正值,ΔS为负值,则ΔG=ΔH−TΔS>0恒成立,所以任何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考点冲关
1.【答案】C
【解析】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要由该反应的熵变和焓变共同判断,C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分解有气体生成,是一个熵增的过程,ΔS>0,ΔH>0,A正确;B项中当ΔH−TΔS0,A项错误;相同温度下,图中Ⅱ点所在曲线对应的c(CO2)高,表示通入0.2 ml CO2,则Ⅰ点所在曲线表示通入0.1 ml CO2,Ⅰ点和Ⅱ点的c(CO2)相等,由图知参加反应的CO2的物质的量:Ⅱ点大于Ⅰ点的2倍,且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同时Ⅱ点的温度比Ⅰ点高,所以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B项正确;状态Ⅱ中CO2的投入量为状态Ⅲ的2倍,因状态Ⅱ压强比状态Ⅲ大,而加压平衡逆向移动,则状态Ⅱ中的c(CO)小于状态Ⅲ中c(CO)的2倍,C项正确;状态Ⅲ比状态Ⅰ的温度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状态Ⅲ的反应速率快,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A项,根据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可知,该反应的ΔS0,该反应ΔS>0,ΔH>0,错误;C项,该反应吸热,ΔH>0,反应物为液体,有气态物质生成,所以ΔS>0,正确;D项,Na与H2O的反应是固体液体反应生成气体,故该反应为熵增的反应,故△S>0,在反应中钠会熔化成一光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咝咝声响,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H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32 反应热的计算,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反应热的计算,反应热大小比较的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29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共19页。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25 化学键,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