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31 燃烧热与中和热 能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31 燃烧热与中和热 能源01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31 燃烧热与中和热 能源02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31 燃烧热与中和热 能源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31 燃烧热与中和热 能源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31 燃烧热与中和热 能源,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燃烧热和中和热,中和热的实验测定,能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要正确理解基础,不是会做几个简单题就叫基础扎实。对于一轮复习,基础就是像盖房子一样,需要着力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夯实地基,二是打好框架。
    2、扎实训练学科基本技能、理解感悟学科基本方法。
    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本,全面细致的回顾课本知识,让学生树立“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的观点,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对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律进一步强化理解。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复习习惯和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落实学生解题的三重境界:一是“解”,解决当前问题。二是“思”,总结解题经验和方法。三是“归”,回归到高考能力要求上去。解题上强化学生落实三个字:慢(审题),快(书写),全(要点全面,答题步骤规范)。
    4、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指导学生补齐短板。
    高三复习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无的放矢,导致复习不深不透,浅尝辄止,蜻蜓点水,雾里看花。怎么办?就是要在“精讲”上下足功夫。抓住学情,讲难点、重点、易混点、薄弱点;讲思路、技巧、规范;讲到关键处,讲到点子上,讲到学生心里去。
    考点31 燃烧热与中和热 能源
    一、燃烧热和中和热
    1.燃烧热
    (1)概念:在101 kPa时,1 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l−1表示。
    燃烧热的限定词有恒压(101 kPa时)、可燃物的物质的量(1 ml)、完全燃烧、稳定的氧化物等,其中的“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氧化物:C→CO2(g),H→H2O(l),S→SO2(g)等。
    (2)表示的意义:例如C的燃烧热为393.5 kJ·ml−1,表示在101 kPa时,1 ml 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是以1 m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如:
    C8H18(l)+ SKIPIF 1 < 0 O2(g) SKIPIF 1 < 0 8CO2(g)+9H2O(l) ΔH=−5 518 kJ·ml−1,即C8H18的燃烧热为5 518 kJ·ml−1。
    (4)燃烧热的计算: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方法为Q放=n(可燃物)×ΔH
    式中:Q放为可燃物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n为可燃物的物质的量;ΔH为可燃物的燃烧热。
    2.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l液态H2O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注意几个限定词:
    ①稀溶液;
    ②产物是1 ml液态H2O;
    ③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OH−(aq)+H+(aq) SKIPIF 1 < 0 H2O(l) ΔH=−57.3 kJ·ml−1。
    3.燃烧热与中和热的异同
    二、中和热的实验测定
    实验原理
    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l H2O(l)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H+(aq)+OH−(aq)H2O(l) ΔH=−57.3 kJ·ml−1
    实验装置
    注意事项:
    a.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b.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碱稍过量。
    实验说明
    (1)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NaOH溶液的浓度稍大于盐酸的浓度是确保HCl反应完全。若采用的酸、碱浓度相等,可采用碱体积稍过量的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2)中和热的计算公式
    ΔH=− QUOTE SKIPIF 1 < 0 kJ/ml
    (3)实验中若用弱酸(或弱碱)代替强酸(或强碱),因弱酸(或弱碱)电离出H+(或OH−)需要吸收热量,故测定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小;若用浓硫酸与强碱反应测定中和热,因浓硫酸稀释要放热,故测定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误差分析
    (1)分析的依据
    看实验中有哪些因素能造成(t终−t始)出现误差。若(t终−t始)偏大,则|ΔH|偏大;若(t终−t始)偏小,则|ΔH|偏小。
    (2)误差分析实例
    50 mL 0.50 ml/L盐酸与50 mL 0.55 ml/L NaOH溶液反应的误差分析:
    三、能源
    1.概念 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
    2.发展阶段 柴草时期→化石能源时期→多能源结构时期。
    3.分类
    (1)化石燃料
    ①种类:煤、石油、天然气。
    ②特点:蕴藏量有限,且不能再生。
    (2)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1)太阳能的利用
    ①直接利用:太阳能以光和热的形式传送到地面,人们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获得光和热。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太阳光的作用下,绿色植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间接利用
    a.人类所需的能源大多来自于石油、天然气、煤,它们所蕴藏的能量就是远古生物吸收的太阳能。
    b.动物食用植物体内的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是间接利用太阳能。
    2)生物质能的利用
    ①直接燃烧。
    ②生物化学转换:用含糖较多的农作物转化成乙醇。
    ③热化学转换:转化成热值较高可燃性气体。
    3)氢能的利用
    ①氢能的优点eq \b\lc\{(\a\vs4\al\c1(a.资源不受限制,b.绿色能源,c.热值高))
    ②氢能的开发方式
    a.以天然气、石油和煤为原料,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CH4+H2O(g)eq \(=====,\s\up7(高温))CO+3H2;C+H2O(g)eq \(=====,\s\up7(高温))CO+H2。
    b.电解水:2H2Oeq \(=====,\s\up7(通电))2H2↑+O2↑。
    c.使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2H2Oeq \(=====,\s\up7(催化剂),\s\d5(光))2H2↑+O2↑。
    d.利用蓝绿藻等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阳光作用下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4.能源问题
    (1)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它们的蕴藏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
    (2)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5.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
    (1)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①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
    ②科学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
    一是保证燃烧时有适当过量的空气,如鼓入空气、增大O2浓度等。
    二是保证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如将固体粉碎成粉末,使液体喷成雾状等。
    (2)开发新的能源
    开发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小的新能源。
    考向一 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及表示
    典例1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g) ΔH=-483.6 kJ·m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ΔH=-57.4 kJ·ml-1
    D.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解析】表示氢气燃烧热时产物中的水应该为液态,且H2的化学计量数为1,故A错误;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石墨能量较低、更稳定,故B错误;含20.0 g(即0.5 ml)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l-1,选项中没有标明物质的状态,故C错误;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完全反应放出的能量高,故ΔH1<ΔH2,故D正确。
    【答案】D
    1.25 ℃、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l,辛烷的燃烧热为 5 518 kJ/m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aq)+(aq)+Ba2+(aq)+2OH−(aq)BaSO4(s)+2H2O(l) ΔH=−57.3 kJ/ml
    B.KOH(aq)+H2SO4(aq)K2SO4(aq)+H2O(l) ΔH=−57.3 kJ/ml
    C.C8H18(l)+O2(g)8CO2(g)+9H2O(g) ΔH=−5 518 kJ/ml
    D.2C8H18(g)+25O2(g)16CO2(g)+18H2O(l) ΔH=−5 518 kJ/ml
    过关秘籍
    (1)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H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如生成不溶性物质、难电离物质等),这部分反应热不在中和热之内。
    (2)用文字表述燃烧热和中和热时,不用带“−”,而用ΔH表示时,必须带“−”。 如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 ml−1或甲烷燃烧时ΔH=−890.3 kJ· ml−1。
    (3)中和反应的对象为稀溶液,且中学阶段一般指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
    考向二 中和热的实验测定
    典例1 某实验小组用0.50 ml·L-1 NaOH溶液和0.50 ml·L-1硫酸溶液进行反应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中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生成1 ml H2O(l)时的反应热为-57.3 kJ·ml-1]:_______________。
    (3)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①请填写表格中的空白:
    ②近似认为0.50 ml·L-1 NaOH溶液和0.50 m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0 g·mL-1,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则生成1 ml H2O(l)时的反应热Δ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4)若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和稀氨水分别和1 L 1 m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①第2组数据偏差较大,应舍去,其他三组的温度差平均值约为4.0 ℃。②ΔH=-[(50+30)mL×1.0 g·mL-1×4.0 ℃×4.18×10-3 kJ·g-1·℃-1÷0.025 ml]≈-53.5 kJ·ml-1。③放出的热量少可能是散热、多次加入碱或起始温度读得较高等原因。(4)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都完全电离,它们的中和热相同,稀氨水中的溶质是弱电解质,它与盐酸的反应中NH3·H2O的电离要吸收热量,故中和热要小一些(注意中和热与ΔH的关系)。
    【答案】(1)隔热保温,防止热量的损失
    (2)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l-1
    (3)①4.0 ②-53.5 kJ·ml-1 ③b
    (4)ΔH1=ΔH2<ΔH3
    2.50 mL 0.50 ml·L−1盐酸与50 mL 0.55 m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l·L−1盐酸跟50 mL 0.55 m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用50 mL 0.50 ml·L−1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
    考向三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典例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能、太阳能、核能均为新能源
    B.生物质能的利用主要有直接燃烧、生物化学转换和热化学转换等方式
    C.通过煤的气化、液化等物理方法将煤转化为CO、CH4等燃料气体,可以提高煤燃烧的热效率
    D.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析】A.能源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传统能源,而氢能、太阳能和核能为新能源,故A正确;B.生物质能包括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其利用方式有:直接燃烧、生物化学转化、热化学转化,故B正确;C.煤的气化是用煤做原料来生产水煤气的过程,为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用煤做原料来生产甲醇的过程,也为化学变化,故C错误;D.地球上的能源归根结底来自于太阳能,而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故选C。
    【答案】C
    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开发使用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从根本上防止酸雨的产生
    ②我国从2 000年起逐渐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因为二氧化氯杀菌、消毒能力强,持效长
    ③氧化镁可用来制造耐火砖和坩埚等
    ④明矾能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可做为净水剂
    ⑤建设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⑥给机动车安装尾气净化器,可减少光化学烟雾的发生
    A.①④⑤ 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⑥ D.全部
    1.随着科技进步,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遍。下列能源组合中,均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沼气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①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⑥⑦⑧ D.③⑤⑥⑦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l醋酸与1 ml氢氧化钠反应时生成1 ml水时的能量变化就是中和热
    B.氢氧化钠的稀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时生成1 ml水时的能量变化就是中和热
    C.测中和热时所用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一般是相同的
    D.测中和热时通过环形玻璃棒搅拌的上下移动使溶液混合均匀
    3.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C4H10)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Q 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 ml/L的KOH溶液100 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丁烷燃烧热的ΔH为
    A.+8Q kJ/ml B.+16Q kJ/ml
    C.-8Q kJ/ml D.-16Q kJ/ml
    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CO的燃烧热是283.0 kJ·ml-1,则2CO2(g)===2CO(g)+O2(g) ΔH=+283.0 kJ·ml-1
    B.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等于-57.3 kJ·ml-1,则CH3COOH和Ba(OH)2的中和热也等于-57.3 kJ·ml-1
    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少
    D.已知:H—H键的键能为a kJ·ml-1,Cl—Cl键的键能为b kJ·ml-1,H—Cl键的键能为c kJ·ml-1,则生成1 ml HCl放出的能量为eq \f(a+b-2c,2) kJ
    5.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为3 540 kJ·ml-1
    B.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 4CO2(g)+6H2O(l) ΔH=-1 560.8 kJ·ml-1
    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6.下列有关反应热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2C(s) + O2(g)2CO(g) ΔH=-221 kJ·ml−1,则C(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l−1
    B.已知氢气燃烧热△H=-285.5 kJ·ml−1,则2H2O(l)2H2(g)+ O2(g) △H=+285.5 kJ·ml-1
    C.已知中和热ΔH=-57.3 kJ·ml−1,若将含0.5 ml H2SO4的稀溶液与1 ml NaOH固体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D.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热量28.7 kJ,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 + CH3COOH(aq)CH3COONa(aq) + H2O(l) ΔH>-57.4 kJ·ml-1
    8.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 H2O(l) △H=−57.3 kJ•ml−1,又知在溶液中反应有:CH3COOH(aq)+NaOH(aq) CH3COONa(aq)+H2O(l) △H=−Q1 kJ•ml−1,H2SO4(浓)+NaOH(aq) QUOTE Na2SO4(aq)+H2O(l) △H=−Q2 kJ•ml−1,HNO3(aq)+KOH(aq) KNO3(aq)+H2O(l) △H=−Q3 kJ•ml−1,则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B.Q2>Q1>Q3
    C.Q2>Q3>Q1D.Q2=Q3>Q1
    9.在如图所示的量热计中,将100 mL 0.50 ml·L-1 CH3COOH溶液与100 mL 0.55 ml·L-1 NaOH溶液混合。温度从25.0 ℃升高到27.7 ℃。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每升高1 ℃所需的热量)是150.5 J·℃-1,生成溶液的比热容为4.184 J·g-1·℃-1,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1 g·cm-3。
    (1)试求CH3COOH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
    (2)CH3COOH的中和热的文献值为-56.1 kJ·ml-1,则请你分析在(1)中测得的实验值偏差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NaOH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盐酸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或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从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出发,设计了下面几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方案一:按上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图中小试管用细线吊着,细线的上端拴在细铁丝上。开始时使右侧U形管两端红墨水相平。实验开始后,向下插细铁丝,使小试管内盐酸和广口瓶内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
    (2)方案二:该小组借助反应混合液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前后有温度的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小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则x等于 。
    (3)方案三:该小组还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他们认为若洗气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从而证明锥形瓶内发生了反应。
    ①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发现导管流出液体不畅,原因可能是 。
    ②从原理上讲,该实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为 。
    请你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修改方案 。
    11.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甲烷气体燃烧和水汽化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4(g)+2O2(g)===CO2(g)+2H2O(g) ΔH=-802.3 kJ·ml-1
    H2O(l)===H2O(g) ΔH=+44 kJ·ml-1
    则356 g“可燃冰”(分子式为CH4·9H2O)释放的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2)0.3 m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C4H10)。常温常压时,当1 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0 kJ。试写出该状态下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环境保护问题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而节能减排可以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电解水制氢:2H2Oeq \(=====,\s\up7(通电),\s\d5( ))2H2↑+O2↑
    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2H2↑+O2↑
    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eq \(=====,\s\up7(TiO2),\s\d5(太阳光))2H2↑+O2↑
    D.天然气制氢:CH4+H2OCO↑+3H2↑
    1.[2016海南]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2(g) 57CO2(g)+52H2O(l)已知燃烧1 kg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104 kJ。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ΔH为
    A.3.8×104 kJ·ml−1 B.-3.8×104 kJ·ml−1
    C.3.4×104 kJ·ml−1 D.-3.4×104 kJ·ml−1
    2.[2015海南]己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 kJ·m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 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A.55 kJB.220 kJ
    C.550 kJD.1108 kJ
    燃烧热
    中和热
    相同点
    能量变化
    放热
    ΔH
    ΔH<0,单位:kJ·ml−1
    不同点
    反应物的量
    1 ml(O2不限量)
    不限量
    生成物的量
    不限量
    H2O(l)是1 ml
    反应热的含义
    1 m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不同的可燃物,其燃烧热一般不同
    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l H2O(l)和可溶性盐时放出的热量;不同的反应物中和热大致相同,均约为57.3 kJ·ml−1
    表示方法
    燃烧热为akJ·ml−1或ΔH=−a kJ·ml−1
    酸与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l-1或ΔH =−57.3 kJ·ml−1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以燃烧1 ml可燃物为标准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用分数表示)
    以生成1 ml水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用分数表示)
    备注
    必须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燃烧应生成CO2而不是CO,H2燃烧应生成液态水而非气态水
    ①弱酸代替强酸(或弱碱代替强碱),因电离吸热,放出的热量减小,中和热增大;②若用浓硫酸(或NaOH固体),放出热量增多,中和热减小
    引起误差的实验操作
    t终−t始
    |ΔH|
    保温措施不好
    偏小
    偏小
    搅拌不充分
    偏小
    偏小
    所用酸、碱浓度过大
    偏大
    偏大
    用同浓度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
    偏小
    偏小
    用同浓度的醋酸代替盐酸
    偏小
    偏小
    用50 mL 0.50 ml/L NaOH溶液
    偏小
    偏小
    温度
    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
    度t2/℃
    温度差平均
    值(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化合物
    燃烧热/(kJ·ml-1)
    化合物
    燃烧热/(kJ·ml-1)
    甲烷
    891.0
    正丁烷
    2 878.0
    乙烷
    1 560.8
    异丁烷
    2 869.6
    丙烷
    2 221.5
    2-甲基丁烷
    3 531.3
    选项
    A
    B
    C
    D
    已知条件
    中和热:
    57.3 kJ/ml
    中和热:
    57.3 kJ/ml
    H2的燃烧热:
    285.8 kJ/ml
    碳的燃烧热:
    393.5 kJ/ml
    对应反应
    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NH3·H2O(aq)+H+(aq) (aq)+H2O(l)
    H2(g)+ QUOTE O2(g)
    H2O(g)
    2C(s)+O2(g)
    2CO(g)
    ΔH
    =-114.6 kJ/ml
    =-57.3 kJ/ml
    >-285.8 kJ/ml
    =-787 kJ/ml
    编号
    盐酸
    氢氧化钠
    Δt/℃
    1
    0.1 ml·L-1
    0.05 ml·L-1
    0.35
    2
    0.1 ml·L-1
    0.1 ml·L-1
    x
    3
    0.2 ml·L-1
    0.2 ml·L-1
    1.4
    变式拓展
    1.【答案】B
    【解析】A项,所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有两个错误,一是中和热是指反应生成 1 ml H2O(l)时的反应热,二是当有BaSO4沉淀生成时,反应的热效应会有所变化,生成 1 ml H2O(l)时产生的热量不再是57.3 kJ,A项错误;B项正确;C项,燃烧热是指1 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产生的热量,产物中的水应为液态水,C项错误;D项,当2 ml辛烷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为11 036 kJ,且辛烷应为液态,D项错误。
    2.【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不相等 相等 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l H2O(l)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偏小 偏小
    【解析】(1)本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准确测量反应后的温度。因此所用装置必须保温、绝热且可使体系温度尽快达到一致,故缺少的仪器应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2)碎纸条的作用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不盖硬纸板会损失部分热量,故所测结果偏低。
    (4)由中和热的概念可知,中和热是以生成1 ml水为标准的,而与过量部分的酸碱无关。
    (5)由于弱酸、弱碱的中和反应放出热量的同时,还有弱酸、弱碱的电离吸热,所以用氨水代替NaOH,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用50 mL 0.50 ml·L−1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会导致反应不充分,测得的反应热会偏小。
    3.【答案】D
    【解析】①开发使用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从根本上防止酸雨的产生,故正确;②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则杀菌、消毒能力强,持效长,故正确;③氧化镁、氧化铝的熔点高,则可用来制造耐火砖和坩埚等,故正确;④明矾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故可作为净水剂,故正确;⑤水泥的成分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属于硅酸盐材料,故正确;⑥机动车尾气含有氮的氧化物能形成光化学烟雾,所以安装尾气净化器可以减少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故正确。
    考点冲关
    1.【答案】D
    【解析】天然气、煤、石油都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常见的新能源有:沼气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所以D符合。
    2.【答案】D
    【解析】醋酸是弱酸电离时吸收能量,浓硫酸溶解时放热,所以A、B项错误;测中和热时为了使反应进行的充分,一般让酸或碱中的一种物质过量,C项不正确;环形玻璃搅拌棒是通过上下移动使溶液混合均匀的,D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5 ml/L KOH溶液100 mL含有0.5 ml的KOH,生成正盐K2CO3,吸收CO2为0.25 ml。而1 ml丁烷中有4 ml碳原子,所以会生成4 ml CO2,现在生成0.25 ml CO2,可知燃烧了0.062 5 ml丁烷。那么完全燃烧1 ml丁烷,会产生16Q kJ热量,燃烧热的ΔH均小于零,故为-16Q kJ/ml,选D。
    4.【答案】C
    【解析】CO的燃烧热是283.0 kJ·ml-1,则有CO(g)+eq \f(1,2)O2(g)===CO2(g) ΔH=-283.0 kJ·ml-1,从而可得2CO2(g)===2CO(g)+O2(g)的ΔH=+566.0 kJ·ml-1,A错误。CH3COOH是弱酸,电离过程中要吸收能量,故CH3COOH和Ba(OH)2的中和热不等于-57.3 kJ·ml-1,B错误。等物质的量的S(g)具有的能量高于S(s),故等物质的量的S(g)和S(s)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C正确。已知H2(g)+Cl2(g)===2HCl(g)的ΔH<0,则有ΔH=(a+b-2c) kJ·ml-1=-(2c-a-b) kJ·ml-1,则生成1 ml HCl时,放出的热量为eq \f(2c-a-b,2) kJ,D错误。
    5.【答案】A
    【解析】根据表中烷烃的燃烧热数据可推测,正戊烷的燃烧热比2-甲基丁烷的燃烧热略大些,也可结合后面选项进一步验证;正丁烷和异丁烷完全燃烧生成的物质相同,故正丁烷的能量大于异丁烷的能量,即正丁烷的热稳定性比异丁烷的弱,B项错误;C项中ΔH应该为-3 121.6 kJ·ml-1,C项错误;D项中1 g CH4燃烧放出约55.69 kJ的热量,1 g C2H6燃烧放出约 52.03 kJ 的热量,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比乙烷中的小,但是甲烷放出的热量多,D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中和热为稀溶液中的强酸、强碱反应只生成1 ml水时放出的热量,故A、B错;燃烧热为1 m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CO不是稳定的氧化物,故D错;因气态水本身所具有的能量高于液态水,故1 ml 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小于285.8 kJ/ml,故有ΔH>-285.8 kJ/ml。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 m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碳完全燃烧的生成物是CO2,故A错。已知氢气燃烧热△H=-285.5 kJ·ml−1,则H2O(l)H2(g)+ O2(g) △H=+285.5 kJ·ml-1,故B错。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则已知中和热ΔH=-57.3 kJ·ml−1,若将含0.5 ml H2SO4的稀溶液与1 ml NaOH固体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故C错。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热量28.7 kJ,则1ml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热量57.4kJ,醋酸是弱酸,电离吸热,所以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 + CH3COOH(aq)CH3COONa(aq) + H2O(l) ΔH>-57.4 kJ·ml-1,故D正确。
    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和热的概念和反应热的比较。HNO3和KOH分别为强酸和强碱,其稀溶液中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 H2O(l) △H=−57.3 kJ•ml−1,即Q3=57.3,CH3COOH为弱酸,电离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Q1 <57.3,而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Q2>57.3,则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Q2>Q3>Q1,故选C。
    9.【答案】(1)-53.3 kJ·ml-1
    (2)①量热计的保温瓶绝热效果不好;②酸碱溶液混合不迅速;③温度计不够精确等
    (3)使碱稍稍过量,为了能保证CH3COOH溶液完全被中和,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解析】(1)CH3COOH完全反应,NaOH有剩余,反应中放出热量为Q=cmΔt=4.184 J·g-1·℃-1×200 g×(27.7-25.0) ℃+150.5 J·℃-1×(27.7-25.0) ℃≈2.666 kJ,故CH3COOH的中和热ΔH=-eq \f(2.666 kJ,0.05 ml)≈-53.3 kJ·ml-1。
    (2)实验值(53.3 kJ·ml-1)比文献值(56.1 kJ·ml-1)偏低,其可能原因是量热计的保温瓶绝热效果不好、酸碱溶液混合不迅速、温度计不够精确等。
    (3)中和热测定实验中NaOH稍过量,其目的是保证CH3COOH溶液完全被中和,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10.【答案】(1)U形管内液面左边下降,右边升高 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2)0.7
    (3)①没打开分液漏斗上部塞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②稀硫酸具有一定的体积,冒出气泡的原因可能是加入稀硫酸引起的
    在分液漏斗上部塞子和锥形瓶之间连接一橡胶管
    【解析】(1)方案一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使广口瓶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面左边下降,右边升高。
    (2)方案二中由反应的NaOH和HCl的物质的量来看,1号实验中参加反应的NaOH和HCl都是0.5×10-3 ml,温度升高0.35 ℃,3号实验中参加反应的NaOH和HCl都是2×10-3 ml,为1号实验的4倍,而温度变化量也是4倍,由此看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与温度变化量成正比。2号实验中参加反应的NaOH和HCl的物质的量是1号实验的2倍,故温度变化量也应为1号实验的2倍,为0.7 ℃。
    (3)方案三中稀硫酸具有一定的体积,冒出气泡的原因可能是加入稀硫酸引起的。可以在分液漏斗上部塞子和锥形瓶之间连接一橡胶管。如图所示。
    11.【答案】(1)1 780.6 kJ
    (2)B2H6(g)+3O2(g)===B2O3(s)+3H2O(l) ΔH=-2 165 kJ·ml-1
    (3)C4H10(g)+eq \f(13,2)O2(g)===4CO2(g)+5H2O(l) ΔH=-2 900 kJ·ml-1
    (4)C
    【解析】(1)题给反应编号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可得CH4(g)+2O2(g)===CO2(g)+2H2O(l) ΔH=-802.3 kJ·ml-1-2×44 kJ·ml-1=-890.3 kJ·ml-1,356 g“可燃冰”(分子式为CH4·9H2O)中甲烷的物质的量为2 ml,所以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 780.6 kJ。
    (2)根据题目所述,其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l) ΔH=-2 165 kJ·ml-1。
    (3)根据燃烧热的定义,1 m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释放的热量,所以该状态下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4H10(g)+eq \f(13,2)O2(g)===4CO2(g)+5H2O(l) ΔH=-2 900 kJ·ml-1。
    (4)电解水需要大量的电能,A错误;高温使水分解需要大量的燃料,并产生大量的CO2及其他污染环境的气体,B错误;太阳能是自然存在的,最节能,C正确;天然气高温制氢气也需要大量的燃料,D错误。
    直通高考
    1.【答案】D
    【解析】燃烧热指的是燃烧1 ml可燃物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燃烧1 kg油酸甘油酯释放出热量3.8×104 kJ,则燃烧1 ml油酸甘油酯释放出热量为3.4×104 kJ,则得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ΔH=-3.4× 104 kJ·ml−1。
    【名师点睛】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综合起来考查将成为一种热门的题型,同时注意到由于能源日益匮乏,因此有关燃烧热、中和热、盖斯定律等问题必将成为今后命题的重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热化学方程式试题大多是一些思路型题型,题目变化较多,但思路变化却较少,主干知识依然是重点考查的内容。此类试题比较贴近当前的教学实际,虽然形式上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但只要学会了基础题型的解题思路和应对策略,缜密分析、逐层递解,再经过一些变化演绎,就可以准确解答相关题型。此外,通过此类题型的解题策略探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答案】A
    【解析】丙烷分子式是C3H8,燃烧热为△H=−2215 kJ·ml−1,1 ml丙烷燃烧会产生4 ml水,放热2215 kJ。丙烷完全燃烧产生1.8 g水,物质的量为0.1 ml,消耗丙烷的物质的量为0.025 ml,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是Q=0.025 ml×2215 kJ/ml=55.375 kJ,选A。
    相关学案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29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29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共19页。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3 氧化还原反应: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3 氧化还原反应,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07 突破NA: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07 突破NA,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转换与计算,以物质的结构为依据求共价键数目,反应程度对粒子数目计算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31 燃烧热与中和热 能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