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 探究实践--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90957/0-17103828805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1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 探究实践--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90957/0-17103828875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1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 探究实践--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90957/0-17103828876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精品同步练习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01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 探究实践--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01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 探究实践--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共6页。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探究实践类型一 消化吸收类1.【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2广东东莞期末)某同学进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计要接触到锥形瓶底部B.易拉罐可以减少能量散失C.重复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D.测出的能量低于花生仁实际所含的能量2.【项目式学习·实验情境】(2023山东临沂中考)如图为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B7242002)( )A.本实验的对照组是①号试管B.①号和②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放在37 ℃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D.滴加碘液后,③号试管变蓝,①号和②号试管不变蓝3.【探究实践题·设计对照实验】(2023江苏苏州中考)新鲜菠萝中的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表面的蛋白质,使口腔有刺麻的感觉,用盐水浸泡后,不适感会减轻。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浴保温的目的是模拟人的体温B.甲组试管添加的清水量应为5 mLC.蛋白质在正常人口腔中不会被分解D.盐水能提高菠萝蛋白酶的活性4.【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2北京海淀模拟)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运动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 ,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①1号试管“?”处加入唾液应为施加心理压力 (填“前”或“后”)受试者的唾液 毫升。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 作用。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2号试管蓝色褪去所需时间比1号 ,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3)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请你为即将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写出一条建议: 。 类型二 呼吸类5.(2023山东济南期末)如图为模拟膈肌和肋间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7243002)( )A.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肺回缩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C.甲图对应丙图的A状态,肋骨向下、向内运动D.乙图对应丙图的B状态,肋骨向上、向外运动6.【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2河北平山期中)分析图和表格中的数据,回答问题。操作说明:先捏紧甲管,松开乙管,向乙内呼气;再捏紧乙管,松开甲管,吸气,重复3~4次。(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 。 (2)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 状态,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 。 (3)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 。 实验现象: 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 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 (填结构)。 答案全解全析1.A 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触瓶底,否则数据不准确,A错误。2.C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③号试管,A错误。①号和②号试管对照,变量不唯一,不能构成对照实验;①号和③号试管对照,变量是唾液,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错误。将试管放入37 ℃温水中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此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大,C正确。①号试管中的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滴加碘液后变蓝;②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未与馒头块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滴加碘液后部分变蓝;③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碎屑中的淀粉完全分解成麦芽糖,滴加碘液后不变蓝,D错误。3.D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乙组与甲组相比,菠萝蛋白酶相对活性下降,说明盐水会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D错误。4.(1)口腔 (2)①前 2 对照 ②37 ③少(短) (3)减轻心理压力,轻装上阵解析 (1)人们在进食时口腔里的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内含有消化淀粉的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2)要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1号试管“?”处应为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与2号试管形成一组以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受试者的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②对照实验应保证变量唯一,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37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2号试管蓝色褪去所需时间少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若结果为2号试管蓝色褪去所需时间等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对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没有影响;若结果为2号试管蓝色褪去所需时间大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减少。(3)根据题述研究结果可知,心理压力对运动员有影响,建议运动员减轻心理压力,轻装上阵。5.B 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对应丙图的A状态,肋骨向下、向内运动。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对应丙图的B状态,肋骨向上、向外运动,B错误。6.(1)少 (2)舒张 肺 (3)呼出的气体 乙 线粒体解析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同时水分增加了。(2)呼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3)在呼出气体时,捏紧甲管,松开乙管,这样,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橡皮管进入乙瓶内。实验现象是乙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线粒体。组别向试管中添加的物质实验条件菠萝蛋白酶相对活性甲组?清水+5 mL新鲜菠萝汁将试管置于37 ℃的水浴装置中20分钟100%乙组5 mL盐水+5 mL新鲜菠萝汁88%实验处理试管编号1号试管2号试管加入淀粉液2毫升2毫升滴加碘液2滴2滴加入唾液?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温度条件37 ℃?气体成分大气中的含量/%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氮气7878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气体0.90.9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探究实践类型一 消化吸收类1.【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2广东东莞期末)某同学进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计要接触到锥形瓶底部B.易拉罐可以减少能量散失C.重复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D.测出的能量低于花生仁实际所含的能量2.【项目式学习·实验情境】(2023山东临沂中考)如图为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B7242002)( )A.本实验的对照组是①号试管B.①号和②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放在37 ℃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D.滴加碘液后,③号试管变蓝,①号和②号试管不变蓝3.【探究实践题·设计对照实验】(2023江苏苏州中考)新鲜菠萝中的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表面的蛋白质,使口腔有刺麻的感觉,用盐水浸泡后,不适感会减轻。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浴保温的目的是模拟人的体温B.甲组试管添加的清水量应为5 mLC.蛋白质在正常人口腔中不会被分解D.盐水能提高菠萝蛋白酶的活性4.【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2北京海淀模拟)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运动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 ,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①1号试管“?”处加入唾液应为施加心理压力 (填“前”或“后”)受试者的唾液 毫升。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 作用。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2号试管蓝色褪去所需时间比1号 ,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3)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请你为即将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写出一条建议: 。 类型二 呼吸类5.(2023山东济南期末)如图为模拟膈肌和肋间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7243002)( )A.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肺回缩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C.甲图对应丙图的A状态,肋骨向下、向内运动D.乙图对应丙图的B状态,肋骨向上、向外运动6.【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2河北平山期中)分析图和表格中的数据,回答问题。操作说明:先捏紧甲管,松开乙管,向乙内呼气;再捏紧乙管,松开甲管,吸气,重复3~4次。(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 。 (2)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 状态,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 。 (3)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 。 实验现象: 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 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 (填结构)。 答案全解全析1.A 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触瓶底,否则数据不准确,A错误。2.C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③号试管,A错误。①号和②号试管对照,变量不唯一,不能构成对照实验;①号和③号试管对照,变量是唾液,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错误。将试管放入37 ℃温水中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此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大,C正确。①号试管中的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滴加碘液后变蓝;②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未与馒头块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滴加碘液后部分变蓝;③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碎屑中的淀粉完全分解成麦芽糖,滴加碘液后不变蓝,D错误。3.D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乙组与甲组相比,菠萝蛋白酶相对活性下降,说明盐水会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D错误。4.(1)口腔 (2)①前 2 对照 ②37 ③少(短) (3)减轻心理压力,轻装上阵解析 (1)人们在进食时口腔里的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内含有消化淀粉的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2)要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1号试管“?”处应为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与2号试管形成一组以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受试者的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②对照实验应保证变量唯一,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37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2号试管蓝色褪去所需时间少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若结果为2号试管蓝色褪去所需时间等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对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没有影响;若结果为2号试管蓝色褪去所需时间大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减少。(3)根据题述研究结果可知,心理压力对运动员有影响,建议运动员减轻心理压力,轻装上阵。5.B 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对应丙图的A状态,肋骨向下、向内运动。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对应丙图的B状态,肋骨向上、向外运动,B错误。6.(1)少 (2)舒张 肺 (3)呼出的气体 乙 线粒体解析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同时水分增加了。(2)呼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3)在呼出气体时,捏紧甲管,松开乙管,这样,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橡皮管进入乙瓶内。实验现象是乙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线粒体。组别向试管中添加的物质实验条件菠萝蛋白酶相对活性甲组?清水+5 mL新鲜菠萝汁将试管置于37 ℃的水浴装置中20分钟100%乙组5 mL盐水+5 mL新鲜菠萝汁88%实验处理试管编号1号试管2号试管加入淀粉液2毫升2毫升滴加碘液2滴2滴加入唾液?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温度条件37 ℃?气体成分大气中的含量/%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氮气7878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气体0.90.9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