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第一节 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课堂检测
展开第一节 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人口增长过快
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口的过快增长是导致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
B.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靠的是人才,因此人口的增长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C.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D.人口的急剧膨胀会给生物圈造成巨大的压力,会制约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2河南舞阳期末)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B.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人类的活动可以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
D.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知识点2 环境问题严峻
3.【跨学科·美术】【新独家原创】在“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七年级十班的同学开展了一次漫画比赛,呼吁大家一起保护地球。如图漫画中反映
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
A.温室效应增强
B.臭氧层被破坏
C.酸雨
D.水污染
4.(2022江苏南京联合体期末)下列不属于温室效应增强导致的变化是( )
A.气候变暖 B.自然灾害增多
C.臭氧层被破坏 D.濒危物种灭绝加速
5.(2023云南红塔模拟)下列人类活动中,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B7213001)( )
A.修建农田水利设施 B.退耕还林还草
C.农田大量施用化肥 D.大豆与玉米套种
能力提升全练
6.(2022青海西宁中考,8,★☆☆)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7213001)( )
A.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B.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
C.酸雨可使河流与湖泊酸化,威胁人类的健康
D.酸雨是由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
7.【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江苏苏州中考,19,★☆☆)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水体pH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是否有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中pH表示水体酸碱度,pH=7表示中性,pH<7表示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依据表中信息,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注:“√”表示能够存活,“✕”表示不能存活。
A.水体pH的变小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B.牛蛙胚胎在水体中可存活的pH范围最大
C.水体pH为5.0时比6.3时更适合上述生物生存
D.水体pH的降低可以对水生动物的生存产生影响
8.(2022广东大埔期末,28改编,★☆☆)为了防治环境污染,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臭氧层被破坏可能会导致患皮肤癌的概率增加
B.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C.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的增强和酸雨的发生
D.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赤潮和水华
素养探究全练
9.【学科素养·探究实践/科学思维】(2023湖北随州九年级中考)探究与实践题。
中华鲟、白鲟和长江鲟是衡量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生物。科研人员为探究轮船航行、水下施工等活动产生的噪声对鲟行为的影响,选用人工杂交培育获得的杂交鲟开展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①选取生长发育状况相近且健康的杂交鲟若干条,进行相同的喂养管理。实验前12小时停止投喂。
②将杂交鲟置于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测定其游泳速率和摄食速率,结果如图乙和图丙所示。
图甲
图乙 图丙
请回答下列问题:(B7213001)
该实验研究了 对杂交鲟的游泳速率和
的影响。
实验中选取若干条杂交鲟,而不是一条的原因是
。
(3)分析图乙数据可知:施加噪声后,杂交鲟的游泳速率明显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4)图丙中,在第48小时停止噪声之后,杂交鲟实验期间的摄食速率
(填“能”或“不能”)恢复到噪声处理前的水平。
(5)根据本实验,请你给中华鲟、白鲟和长江鲟的保护提一条合理建议: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B 人才不等于人口,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靠的是人才,但人口的急剧增长会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
2.A 一部分资源和环境问题是由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3.B 漫画中伞破了,表示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出现了空洞,臭氧层遭到了破坏。
跨学科解读 此题结合漫画考查环境污染,引导学生尝试跨学科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4.C 温室效应的增强将导致全球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多、濒危物种灭绝加速等。
5.C 农田大量施用化肥可造成土壤污染等。
能力提升全练
6.D 酸雨是由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的。酸雨的形成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有关。
7.C 由题表可以看出,水体pH为5.0时,只有牛蛙胚胎可以存活,而水体pH为6.3时,只有黑头呆鱼不能存活,说明水体pH为6.3时比5.0时更适合题述生物生存。
8.C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酸雨是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引起的。
素养探究全练
(1)噪声 摄食速率 (2)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3)增大
(4)不能 (5)轮船航行尽量避开中华鲟、白鲟、长江鲟栖息地(或降低水下施工的噪声等,合理即可)
解析 (1)观察图乙、图丙可知:该实验研究了噪声对杂交鲟游泳速率和摄食速率的影响。(2)一条杂交鲟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实验用的杂交鲟生病、受其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实验中选取若干条杂交鲟,而不是一条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可信度。(3)分析图乙数据可知:噪声前杂交鲟的游泳速率在0.06上下,施加噪声后杂交鲟的游泳速率在0.08上下,施加噪声后,杂交鲟的游泳速率明显增大。(4)图丙中,在第48小时停止噪声之后,杂交鲟实验期间的摄食速率呈上升趋势,但不能恢复到噪声处理前的水平。(5)本实验说明噪声会影响杂交鲟的生存,因此保护长江鲟、中华鲟和白鲟要尽可能降低噪声。保护措施有轮船航行尽量避开长江鲟、中华鲟和白鲟栖息地,降低水下施工的噪声,降低养殖设备运行噪声等。编号
单元大概念素养目标
对应新课标内容
对应试题
B721300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形成保护生物圈的社会责任意识。
3.2.2 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可以通过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措施保障生态安全【P15】
P70T5;P70T6;P71T9;P72T1;P72T2;P72T7
pH
6.5~7.0
6.0~6.5
4.5~6.0
3.0~4.5
溪红点鲑
√
√
✕
✕
小口黑鲈
√
√
✕
✕
黑头呆鱼
√
✕
✕
✕
牛蛙胚胎
√
√
√
✕
小龙虾
√
√
✕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429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课后测评</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餐后人体分泌量有所增加的激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429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达标测试</a>,共8页。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428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课时作业</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模型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