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开学考试九年级理化综合试题-初中化学
展开一、选择题(1-27题,每小题2分,共54分,1-2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6-27是双选)
1. 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地铁出行绿色环保 B. 使用新材料改善环境
C. 垃圾分类节约资源 D. 用氧气填充霓虹灯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地铁出行,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正确;
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活,故正确;
C、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故正确;
D、霓虹灯所用气体是稀有气体,不是氧气,故不正确。
故选D。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2. 下列有关氧气制取及性质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排水法收集氧气
C.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D. 硫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D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是否是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的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3.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浓硫酸稀释B.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C.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D. 电解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过程中,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铁生锈过程中,铁和水、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2H②H2O③ ④ ⑤
A. ①表示两个氢原子
B. ②可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③④表示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D. ⑤中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①表示两个氢原子,选项正确;
B、②中有氢、氧元素符号,可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C、③是稳定结构,该微粒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④表示的粒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化学性质活泼,二者化学性质不相似,选项错误;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⑤中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选项正确。
故选C。
5.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用蒸馏的方法进行硬水软化B. 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
C. 用食醋除去暖水壶里的水垢D. 蚊虫叮咬后,用烧碱溶液涂抹患处以减轻痛痒
【答案】C
【解析】
【详解】A、日常生活中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而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进行硬水软化,故A做法不合理;
B、自行车链条需要活动,不能用喷漆的方法防锈,可以涂油,隔绝氧气和水,达到防锈的目的,故B做法不合理;
C、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可以与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发生反应,则可用食醋除去暖水壶里的水垢,故C做法合理;
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涂抹患处减轻痛痒,故D做法不合理;
故选:C。
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电解水:两个电极附近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1∶2
B. 铁粉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 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紫红色的铜
D.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则可观察到两个电极上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故A错误;
B、铁粉通常为黑色,铁粉在氧气中燃烧,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故B错误;
C、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紫红色的铜,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
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可观察到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故D正确;
故选:D。
7. 下列各组离子在pH=4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Na+、Ca2+、Cl-B. 、K+、
C. Cu2+、C1-、D. Ba2+、A13+、
【答案】A
【解析】
【分析】pH为4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详解】A、三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正确;
B、、H+在溶液中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C、Cu2+的水溶液呈蓝色;错误;
D、Ba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故选A。
8.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霉变的粮食绝对不能食用,黄曲霉毒素能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
B. 健康人胃液的pH范围在7.35~7.45之间
C. 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D. 人每天食用3~9g食盐,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A、霉变粮食中的黄曲霉毒素能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所以霉变的粮食绝对不能食用,故A符合题意;
B、健康人胃液的pH范围在0.9~1.5之间,故B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故C不符合题意;
D、人每天食用3~5g食盐,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下列关于反应的描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完全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分解反应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C. 高炉炼铁原理 置换反应
D. 将铁片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详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的生成物中铁是单质,但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0. 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实例和微观解释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稀醋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A错误;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氧化汞加热分解成汞和氧气,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该事实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C错误;
D、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大量二氧化硫分子聚集体表现出来的性质,而不是二氧化硫分子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故D错误;
故选:B。
11. 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和能源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能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C.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CO2、臭氧等
D. 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不是能源,选项错误;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选项正确;
C、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臭氧等,不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毒不是污染物,选项错误;
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淡水很少,且分布不均衡,且随着人类生活生产用水的增加和水体污染的加剧,原本紧缺的淡水资源就更加紧缺了,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硝酸铵和氯化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加入熟石灰研磨,均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不可行;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尼龙是合成纤维,燃烧有特殊气味,可以鉴别,故B可行;
C、稀盐酸和稀硫酸均显酸性,滴加酚酞,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C不可行;
D、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浓度均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不能鉴别,故D不可行;
故选:B。
13.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B. tl℃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升温可转化为饱和溶液
D. t2℃时,将100g甲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10g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溶解的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身高而增大,且甲增大的幅度比乙增大的幅度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较大,说法错误;
B、由溶解的曲线可知:tl℃时,甲、乙固体物质溶解度相等,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未指明是否饱和,故说法错误;
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降温、蒸发溶剂、添加溶质,说法错误;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00g甲物质,该温度下,10g水中最多溶解10g甲物质,t2℃时,将100g甲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10g固体,说法正确;
答案:A。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铜不溶于水,硫酸亚铁可溶于水,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铜,故A方法错误;
B、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方法错误;
C、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方法正确;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aCO3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不能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方法错误;
故选:C。
15. 将某小苏打样品(杂质不发生任何变化)加热一段时间后得10g固体,向其中加入5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一种中性溶液和3.6g滤渣,则原小苏打样品中的纯度是
A. 80%B. 70%C. 64%D. 36%
【答案】B
【解析】
【详解】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受热可以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则有 NaHCO3~HCl ;根据题意,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3.6g滤渣,滤渣即为小苏打样品中的杂质,过滤得到中性溶液,说明盐酸恰好反应完全,且生成的中性溶液为氯化钠溶液,设碳酸氢钠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8.4g,则原碳酸氢钠样品中碳酸氢钠的纯度:;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 冬天的哈尔滨,用它独特的热情招待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化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①. 天然 ②. 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 ③. NO2 ④. 燃烧后产物是水 ⑤. NH4HCO3 ⑥. 促进作物茎叶生长茂盛
【解析】
【详解】羽绒是天然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特色美食“锅包肉”主要食材是瘦肉,其中富含的营养素为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冬天若用煤作为燃料,产生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会导致酸雨的发生;
若氢气能被广泛使用,大气质量将得到改善,这是因为氢能具有本身无毒且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不污染空气的优点;
氮肥会使得农作物枝繁叶茂,叶片浓绿,所以当发现叶片发黄,此时应施加氮肥,常见氮肥有尿素、磷酸二氢铵、碳酸氢铵等,其中碳酸氢铵(NH4HCO3)属于铵态氮肥,易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在土壤中有残留,该化肥属于氮肥,具有促进作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17. 仰望天空,我们有牵挂,更有底气!因为空间站里有我们兢兢业业的中国航天员!占“神十三”的净重量85%以上的是一高精度铝合金材料。
(1)铝合金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如________的物理性质。(填字母)
A. 密度小、强度高B. 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好
(2)冶炼金属铝的原料是铝土矿,先将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铝处理成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高温分解得纯净的氧化铝,氧化铝通电分解制得金属铝,同时得到另一种单质。氧化铝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____,电解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________。
【答案】(1)A (2) ①. ②. 由+3变为0 ③.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解析】
【小问1详解】
A、铝合金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优良性能,属于物理性质,故A符合题意;
B、抗腐蚀能力好属于铝合金材料的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故填:A。
【小问2详解】
氧化铝通电分解制得金属铝,同时得到另一种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另一种单质是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铝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则铝元素化合价为+3,而生成物中铝为单质化合价为0,因此铝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由+3变为0;电解时将电能转化为物质中所包含的化学能;故①填:,②填:由+3价变为0,③填: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8. 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和钠与氯气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甲图C中缺少的粒子补充完整,使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缺少的微粒为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②
(2)甲、乙两反应生成物从物质构成上比较,不同点是氯化氢是由_________构成的,而氯化钠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3)写出一个与钠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带负电的原子团: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答案】18. ② 19. ①. 氯化氢分子 ②. 钠离子、氯离子
20. OH-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C中缺少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所以应补充一个氯化氢分子(即 ),故选②;
【小问2详解】
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而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小问3详解】
钠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则钠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1-1=10,氢氧根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氢氧根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1+1=10,是与钠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带负电的原子团,化学符号表示为OH-。
19. 分类、类比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运用分类、类比学习和研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初中化学课上我们学习过很多实验,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有的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有的实验用到了定量研究法。据此,我们可以将以下四个实验中的____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分类依据是________。
A. B. C. D.
(2)通过学习碱的化学性质发现有以下反应:
查阅资料得知:二氧化碳、三氧化硫都是酸性氧化物和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若某非金属氧化物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水,请推测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该反应_____(填“属于”或者“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19. ①. BD(或AC) ②. 均用到控制变量法(或均用到定量研究法)
20. ①. SiO2 ②. 不属于
【解析】
【小问1详解】
A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C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D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其中BD均用到控制变量法,可分为一类,AC均用到了定量研究法,可分为一类;
【小问2详解】
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某非金属氧化物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水,则该氧化物为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
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20. 实验室现有石灰石、高锰酸钾、盐酸、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二氧化锰及下列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①___________;
(2)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气体A,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气体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加热试管一段时间后,水下导管口有连续并比较均匀气泡冒出,其原因是: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且试管内___________,气压变大,大于外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从导管口逸出。
(3)要完成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需要补充一种新配制的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是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F装置的___________口(填“①”或“②”)与收集装置连接。
(5)选择B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结束后,向B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从而可以确定的是,B装置内溶液中Ca2+与Cl-的个数比___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为1∶3。
【答案】20. 长颈漏斗
21. ①. C ②. 2KClO32KCl+3O2↑ ③. 产生氧气、气体增多
22. 熟石灰或消石灰
23. ① 24. 可能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气体A,根据题中提供的药品可知,所选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排空气法纯净,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气体选择的收集装置C排水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试管一段时间后,水下导管口有连续且比较均匀气泡冒出,其原因是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且试管内产生氧气、气体增多,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增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从导管口逸出;
【小问3详解】
实验室通常选择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要完成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需要补充一种新配制的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是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
【小问4详解】
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F装置的②与收集装置连接,目的是使气体与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接触,反应更充分;
【小问5详解】
选择B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结束后,向B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说明溶液呈中性或者酸性,如果溶液呈酸性,盐酸有剩余,则B装置内的溶液中Ca2+与Cl-的个数比可能为1:3。
21. 现有A、B、C、D、E、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黑色固体,组成B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E是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A、B、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部分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图中用两圆间的短线“一”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初中范围内的所有反应及转化关系均已给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_。
(2)写出C转化为F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写出过量的B与E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4)上述的反应及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种。
【答案】21. AgNO3
22. 2CuO+C2Cu+CO2↑
23. 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但不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24. 3##三
【解析】
【分析】现有A、B、C、D、E、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黑色固体,组成B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E是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则E为盐酸(酸),A、B、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B、D均能与E(盐酸)反应,根据酸的通性,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能与碱反应,还能与某些盐反应,A能与D反应,B能转化为A,则A为铁(单质),B为氧化铁(氧化物),氧化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2):(16×3)=7:3,D为盐,D能与A、E反应,则D为硝酸银,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C能与B(氧化铁)反应,C能与F反应,C也能转化为F,E(盐酸)能转化为F,B(氧化铁)也能转化为F,推测C为碳,F为二氧化碳,碳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碳和二氧化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代入验证,推论合理。
【小问1详解】
D为硝酸银,化学式为AgNO3;
【小问2详解】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C(碳)转化为F(二氧化碳)发生置换反应,可以为高温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过量的B(氧化铁)与E溶液(盐酸溶液)反应,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实验现象为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但不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小问4详解】
由上分析可知,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碳和二氧化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上述反应中不涉及分解反应,则上述的反应及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3种。
22.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求解样品中发生反应的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
(3)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4)若配制实验中所用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
(5)工业上欲用上述样品100t制氯化钠,若不计损失,则最终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
(6)通过海水晒盐也可以得到氯化钠,其大致过程如下,图A池是___________池。
【答案】(1)
(2)
(3)10% (4)20g##20克
(5)105.5t##105.5吨
(6)蒸发
【解析】
【小问1详解】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00g+95.4g-211g=4.4g;
设样品中发生反应的物质(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z,则有
解得x=10.6g;
记得y=117g;
解得z=7.3g;
【小问3详解】
由上可知,原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原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20g-10.6g;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
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小问4详解】
由上可知,消耗稀盐酸的溶质氯化氢的质量为7.3g,若配制实验中所用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
【小问5详解】
上述样品20g,可制得(20g-10.6g)+11.7g=21.1g氯化钠,则工业上欲用上述样品100t制氯化钠,若不计损失,则最终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小问6详解】
晒盐时先将海水引入贮水池,再进入蒸发池,经过几日晒蒸发水到一定程度,进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的粗盐。图中A池是蒸发池。
23. 学习酸、碱、盐相关知识之后,同学们对氢氧化钙产生了浓厚兴趣。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①试管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___________。
②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无色溶液变红。
③试管丙中出现白色沉淀。
(2)请写出试管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实验探究】
(3)实验结束后,小松同学先将试管丁中的溶液倒入废液缸后,再将试管丙中物质过滤,把所得滤液缓慢倒入废液缸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从而确定混合前试管丁中溶液的溶质是③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哪些离子?
【进行猜想】
(4)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
猜想三:Na+、Cl-、Ca2+、
猜想四:__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
(5)经过大家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得出结论:猜想二成立。
【深入交流】
(6)小雷同学将试管丙和试管丁两废液混合时,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变化趋势的曲线绘制如图所示,其中曲线a可以表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总结与提升】
(7)通过上述探究可知,在对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分做出猜想时,可以结合离子间的反应关系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然后再针对可能存在的离子,选择与⑦___________的试剂,验证可能存在的离子是否存在即可。
【答案】23. 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24.
25. CaCl2、HCl
26. Na+、Cl-、Ca2+
27. 在溶液中,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反应,不共存
28. Na+ 29. 与待检验离子反应产生明显现象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试管甲中将二氧化碳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小问2详解】
试管丁中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试管丁中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则试管丁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
试管丙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试管丙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将试管丁中的溶液倒入废液缸后,再将试管丙中物质过滤,把所得滤液缓慢倒入废液缸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试管丁的废液中稀盐酸过量,溶质为氯化氢和氯化钙,丙废液中碳酸钠过量,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后,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白色沉淀生成;
【小问4详解】
由上说明试管丁废液中稀盐酸过量,溶质为氯化氢和氯化钙,丙废液中碳酸钠过量,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混合后,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一:如果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氯化钠,则最终废液中含有Na+、Cl-;
猜想二:如果碳酸钠过量,则溶质为碳酸钠、氯化钠,则最终废液中含有Na+、Cl-、;
猜想四:如果氯化钙过量,则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钙,则最终废液中含有Na+、Cl-、Ca2+;
【小问5详解】
猜想三种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能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共存,故猜想三是错误的;
【小问6详解】
试管丁的废液中溶质为氯化氢和氯化钙,含有氢离子、氯离子、钙离子,加入丙废液,丙废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钠离子不参与反应,从零开始逐渐增加,故a表示:Na+;
【小问7详解】
在对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分做出猜想时,可以结合离子间的反应关系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然后再针对可能存在的离子,选择与与待检验离子反应产生明显现象的试剂,验证可能存在的离子是否存在即可。选项
事实
解释
A
稀醋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B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
氧化汞加热分解成汞和氧气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D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二氧化硫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选项
需要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硝酸铵和氯化铵
加入熟石灰研磨
B
羊毛和尼龙
点燃闻气味
C
稀盐酸和稀硫酸
滴加酚酞观察
D
空气和呼出气体
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选项
待除杂的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铜(硫酸亚铁)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过滤
B
氯化钠溶液(碳酸钙)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
氧化铜(碳)
空气中充分灼烧
D
氧化钙(石灰石)
高温煅烧
由于气温较低,羽绒服是必不可少的,羽绒属于______(填“合成”或“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特色美食“锅包肉”主要食材是瘦肉,其中富含的营养素的作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________的主要原料。
哈尔滨的房间里都配备了暖气,冬天若用煤作为燃料,产生的空气污染物SO2、_______(填化学式)会形成酸雨。
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乙醇汽油,若氢气能被广泛使用,大气质量将得到改善,这是因为氢能具有本身无毒且___、不污染空气的优点。
在室内会看到生机盎然的盆栽绿萝,而近日发现绿萝叶片发黄,请施用一种对土壤无有害残留的铵态氮肥:______(填化学式),该化肥具有_______,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14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一六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综合试卷-初中化学: 这是一份14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第一六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综合试卷-初中化学,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化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化学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