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一课一练
展开【A基础培优练】
时间:3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城镇化及其进程。知识点2: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2023年北京朝阳区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2023年2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拓展区规划(2021—2035年)》,旨在建设首都新型城镇化典范地区。新型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据此完成第1~2题。
1.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点是( )
A.构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B.占用大量耕地,以扩大城镇建设面积
C.农民大量入城,以实现人口的城镇化
D.产业发展重心由农业转变为重工业
2.北京市提出将城市副中心与拓展区覆盖通州全区,其积极影响有( )
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②优化城乡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③加快全市交通建设,改变职住分离现状 ④划分重点、管控等区域,提高土地利用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新型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构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利于在产业支撑方面实现从“乡”到“城”的转变,A项正确;盲目地占用大量耕地、增加城镇建设面积,会加剧人地矛盾,B项错误;农民大量入城、实现人口的城镇化,是新、旧型城镇化都有的特点,C项错误;新型城镇化的产业重心不一定是重工业,D项错误。第2题,将城市副中心与拓展区覆盖通州全区,会促进通州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城乡居住环境,①正确;通州获得北京的产业转入,可以优化城乡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②正确;可加快全市的交通建设,但不能改变职住分离现状,③错误;对土地的利用进行规划,划分重点、管控等区域,可提高土地利用率,④正确。
[知识点1]读城镇化进程图,完成第3~5题。
3.中国和西欧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②和③D.③和①
4.市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于城镇化进程的( )
A.①阶段B.②阶段
C.③阶段D.①和②阶段
5.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农村和小村镇转移的阶段是( )
A.①阶段B.②阶段
C.③阶段D.①和②阶段
【答案】3.C 4.B 5.C
[解析]第3题,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处于城镇化的中期阶段;西欧地区多为发达地区,处于城镇化的后期阶段。第4题,在城镇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推进速度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第5题,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农村和小村镇转移的现象出现在城镇化的后期阶段。
[知识点1](2023年河南郑州期末)读1990—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总体变化图,完成第6~7题。
6.2004年后推动长三角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动力主要来自(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外商投资
7.由图可以推测,长三角城镇化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再城镇化阶段
【答案】6.C 7.C
[解析]第6题,社会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因此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往往是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动力。读图可知,2004年后长三角的工业化率呈下降趋势,而城镇化率呈上升趋势,因此第二产业已经不是主要动力,第三产业成为主要动力来源,C项符合题意。第7题,读图可知,目前长三角城镇化率高于70%,城镇化水平高,且增长速度趋缓,由此推测长三角城镇化处于后期阶段,C项正确。
[知识点2](2022年安徽淮北模拟)某作家在其作品中写道:“从高空俯瞰成都平原,天空浮云悠悠,大地光影变幻,流水蜿蜒,与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交织成烂漫的乐章。田间不时出现的丛丛‘绿岛’如翡翠般镶嵌在这富庶的平原上,这些‘绿岛’是一种独属于成都平原的人居模式:翠竹高林掩映之间,数户农家比邻聚居,河溪水渠交错纵横,耕田环绕四周。这个人与自然调适出的诗意聚落,蜀人将其形象地称为林盘。”据此完成第8~10题。
8.作家描述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9.推测林盘随田散布的成因和广植竹木的主要目的分别是( )
A.地形 调节气候 B.气候 美化环境
C.水系 增加收入 D.植被 心理安全
10.近年来,成都市附近林盘数量大幅减少,反映了成都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上升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答案】8.A 9.C 10.D
[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信息“成都平原”“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可知,成都平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条件好,可以种植双季稻、油菜。春季,水稻返青,油菜花开,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交织成烂漫的乐章。第9题,成都平原地势平坦,不会因为地形导致“林盘随田散布”;该区域为同一气候区,气候、植被相同,不会导致“林盘随田散布”;“河溪水渠交错纵横,耕田环绕四周”是导致林盘随田散布的成因。同时,田间广植竹木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第10题,居住人口减少,生态环境应该得到改善,林盘数量应该增加;城市房价上升、人居环境恶化是成都市城镇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不能作为林盘数量大幅减少的原因;近年来,成都市附近因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用地转换成为城市用地,导致成都市附近林盘数量大幅减少。
[知识点1、2](2023年山西朔州开学考试)下图为1996—2006年北京市不同方位空间扩张强度指数雷达图。据此完成第11~13题。
11.比较1996—2001年和2001—2006年两个时间段的雷达图可知( )
A.1996—2001年城市空间扩展速度较慢
B.1996—2001年西北方向扩展强度较大
C.2001—2006年城市扩展离散型更突出
D.2001—2006年城市各方向扩展较均衡
12.最有助于城市新区发展的措施是( )
A.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B.打造城市标志性景观
C.保障各个功能区同步发展D.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3.2001年以后北京快速向中心城区以外扩张,2006年后进入缓慢发展阶段,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城镇化进程加快B.工业化发展速度缓慢
C.受大型国际活动影响D.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答案】11.A 12.A 13.C
[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1996—2001年城市扩张速度较2001—2006年慢,A项正确;1996—2001年往正北方向扩展强度较大,B项错误;2001—2006年城市各方向扩展并不均衡,也不能反映城市扩展离散型更突出,C、D项错误。第12题,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新区未来的发展,A项正确;打造城市标志性景观可以带动旅游业发展,但不是城市新区发展最主要的措施,B项错误;城市中的各个功能区用途差异较大,不能保持同步发展,C项错误;不是所有城市新区都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项错误。第13题,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多个功能区在全市范围布局,城市快速扩张;2006年后,临近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扩张速度减缓,C项正确。
[知识点2]由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不断涌现,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大城市病”。如图漫画示意大城市带来的诸多问题。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漫画中“大城市病”主要表现为( )
①房价昂贵,居住困难 ②交通拥堵,污染严重 ③环境恶化,经济衰退 ④垃圾围城,建设用地紧张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15.“大城市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污染企业集中,废弃物排放多
B.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不合理
C.热岛效应增强,雾霾天气频发
D.地势开阔缓倾,洪涝灾害多发
【答案】14.C 15.B
[解析]第14题,根据漫画信息可知,“大城市病”主要表现为房价昂贵,居住困难;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环境恶化,垃圾围城,①②正确。大城市经济活力强,且漫画中没有建设用地紧张的信息显示,③④错误。第15题,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是造成“大城市病”的主要原因。与污染、热岛效应和洪涝灾害关系不大。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2](2023年内蒙古包头期末)树池是指在城市硬化的地面上栽种树木时,在树木的周围保留一块没有硬化的土地。图甲和图乙为城市中常见的两种树池样式的照片。据此完成第16~17题。
甲 乙
16.在城市中大量建设树池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绿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
C.减少地表径流D.缓解城市内涝
17.甲树池比乙树池更有利于( )
A.保持土壤的透气性B.抑制树下杂草生长
C.增加土壤透水性D.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答案】16.CD 17.BD
[解析]第16题,根据材料可知,树池是在树木的周围保留的一块没有硬化的土地,不会增加绿地面积,A项错误;防治水土流失不是树池的主要作用,而且城市一般不会发生水土流失,B项错误;在树木周围保留一块没有硬化的土地,当树木截留雨水之后,可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C、D项正确。第17题,读图可知,甲树池中铺设的鹅卵石有利于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地表水分蒸发,B、D项正确;乙树池比甲树池更有利于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增加土壤的透水性,A、C项错误。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3年广东广州模拟)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65.22%。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同地区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地推进城镇化。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地区最可能是( )
A.东北平原 B.山东丘陵
C.秦岭山区 D.青藏高原
2.推进该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合理途径是( )
①发展交通运输,适度加强口岸城镇建设
②推动都市圈同城化,构建特大型城市群
③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做好文化传承保护
④加大矿产开发力度,推动城镇快速发展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由该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中的“守土固边型”和“宿镇牧乡型”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边境地区,主要发展牧业,选项中符合要求的只有青藏高原地区,D项正确。第2题,青藏高原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且靠近边境,应该优化升级交通设施,适度加强口岸城镇建设,①正确;青藏高原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较少,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构建特大型城市群,②错误;青藏高原可以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做好文化传承保护,③正确;加大矿产开发力度不利于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
3.(2022年山东青岛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明确城乡融合发展空间载体。“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
材料二 2013年我国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20年年底基本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确权指的是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其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版《民法典》里明确提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
(1)分析我国发展县域城镇化过程中,县城可能存在的“短板弱项”。
【答案】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不完善;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城镇治理能力不够高;城镇化的动力不足。
(2)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对于县域城镇化有什么作用?
【答案】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有利于推动县域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
(3)县域城镇化对于区域经济和大城市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答案】对于区域:促进工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增加收入。
对于大城市:缓解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有利于大城市产业转型和城镇化质量提升。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441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巩固练习</a>,共7页。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精练: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精练,共8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信息不能反映城镇化进程的是,辽宁省城镇化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水平滞后最严重的地区是,甲代表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