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课程同步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学案课时跟踪检测(六)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课程同步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学案课时跟踪检测(六)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第1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课程同步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学案课时跟踪检测(六)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第2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课程同步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学案课时跟踪检测(六)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图表示的是,乙图表示的是,城市绿化的社会效益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级—学考过关达标练


    1.下列关于城镇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镇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D.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


    解析:选C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是城镇化的结果,不是标志。


    分析下表,完成2~3题。


    2.表格中的四个地区,城镇化水平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具有甲地区城镇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 )


    A.非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解析:2.D 3.A 第2题,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标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城镇化水平=eq \f(城镇人口数,人口总数)×100%可计算得出甲、乙、丙、丁四地区城镇化水平依次是35%、65%、80%、90%。第3题,甲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一般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下图中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状况,读图,回答4~5题。





    4.甲图表示的是( )


    A.逆城市化 B.城镇化


    C.郊区城市化 D.再城市化


    5.乙图表示的是( )


    A.逆城市化 B.城镇化


    C.郊区城市化 D.再城市化


    解析:4.C 5.A 第4题,读甲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中心城区、乡村或小城镇的人口向城镇郊区迁移,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水平提高,是郊区城市化阶段,C对。第5题,读乙图,箭头表示人口由中心城区、城镇郊区向乡村或小城镇迁移,因为乡村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是逆城市化阶段,A对。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绿化也快速推进。因为影响市容,野草、野花在园林绿化中成为被消灭的对象。现在城市绿化多以园林花卉或者人工草坪为主。人工草坪在实际养护中,不仅耗水量大,还需要定期除杂草,喷农药。近些年许多欧美国家纷纷“告别”人工草坪,让野草、野花回归城市。据此完成6~8题。


    6.城市绿化的社会效益有( )


    ①创造城市景观 ②调节气候 ③提供休憩场所 ④吸烟滞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人工草坪成为现代城市绿化主角的原因是( )


    A.其更富自然美 B.使植被类型多样


    C.其整洁美观 D.其适应性强


    8.近些年许多欧美国家纷纷“告别”人工草坪,让野草、野花回归城市绿化的原因是野草、野花( )


    ①生态系统稳定 ②绿化成本低 ③景致多样,富于变化 ④增加绿地面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6.C 7.C 8.B 第6题,城市绿化的社会效益有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憩场所等,而调节气候、吸烟滞尘属于生态效益。第7题,人工草坪因整洁美观,受城市绿化欢迎。第8题,野花、野草适应性强,用野花、野草绿化城市无生物入侵问题,有助于生态系统稳定;将野草、野花作为绿化植被有绿化成本低、景致多样、富于变化等优势。由材料可知,许多欧美国家用野草、野花代替人工草坪,不一定会增加绿地面积。


    9.读世界城乡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


    (2)城镇化的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战”后,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国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两类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城镇化的主要标志、“二战”后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及主要原因、不同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特点等。据图分析,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11亿,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20亿。“二战”后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及主要原因、不同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只要基础知识扎实,不难解答。


    答案:(1)11亿 20亿


    (2)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3)发展中 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4)





    eq \a\vs4\al(B)级—素养提能强化练


    读城镇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镇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M时段,城镇化发展较快


    B.在P时段,城镇化水平较高


    C.在N时段,城镇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2.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


    A.M、P、N B.M、N、P


    C.P、M、N D.N、M、P


    解析:1.C 2.A 从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可知,城镇化的速度是由慢→快→慢,故M为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低、速度慢;P为中期阶段,城镇化速度快;N为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高,速度慢。孟加拉国处于M阶段,中国处于P阶段,英国处于N阶段。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3~4题。





    3.上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4.上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解析:3.B 4.A 第3题,图中第一条高铁运行时间为1964年,此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是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该国城镇化比重为60%~70%,则其乡村人口比重为30%~40%,故选B。第4题,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为最下边曲线所代表的中国。该时段中国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是工业化程度提高促进城镇化的结果,故选A。


    城市森林花园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的第四代住房,被誉为“住房4.0”,每家都有单独的庭院,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在空中占一亩地就会带来数十亩长满花草的院子,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读住房3.0(左图)和住房4.0(右图)景观对比图,完成5~6题。





    5.建设“住房4.0”可以( )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促进城镇化深度发展 ③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 ④改善市内大气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从大气运动和水循环的角度看,“住房4.0”可以( )


    ①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②增大城乡风强度 ③增加城市地下径流 ④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5.B 6.C 第5题,“住房4.0”通过墙体植被,可以增加城市绿地,绿地的调节功能可以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改善市内大气环境,但由于增加的土地是在空中的建筑,不占用陆地实体空间,因此不能促进城镇化深度发展,选B。第6题,“住房4.0”增加了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减小城乡风强度,对城市地下径流起较弱的减轻作用。


    7.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镇化“纳瑟姆”曲线图。





    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____________阶段,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判断,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于中期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题,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


    答案:(1)中期 人口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


    (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3)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 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 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地区
    城镇人口/万
    乡村人口/万
    地区人口总数/万

    35
    65
    100

    65
    35
    100

    80
    20
    100

    90
    10
    100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城镇化


    进程特点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城镇化


    进程特点
    起步晚,目前发展速度快,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发展不合理
    起步早,目前发展速度较慢,城镇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时间
    1月
    2月
    7月
    10月
    全年
    平均气温差/℃
    5.2
    6.0
    5.4
    6.0
    5.5

    相关试卷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精练: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精练,共8页。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同步训练2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同步训练2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反映的是,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