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原卷版+答案解析)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第9套生物学热点聚焦(原卷版+答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第9套生物学热点聚焦(原卷版+答案解析),共24页。
1.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损伤修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产生的外泌体(由细胞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的囊泡)有多种功能。为探究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皮肤创面治疗方面的作用,研究人员以背部皮肤有创伤的无胸腺裸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越多表示肌成纤维细胞数目越多
A.肌成纤维细胞数目多可能会造成纤维瘢痕面积增大
B.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免疫力下降,同实验小鼠一样均患免疫缺陷病
C.第3组应向创面皮下四周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和缓冲液
D.外泌体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需要消耗能量
2.“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等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
B.每个生态系统都可依靠自身实现“碳中和”
C.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是增加生产者的数量和种类
D.过度的人工碳排放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3.下图是两种胶体金法检测新冠病毒的示意图。胶体金颗粒的表面能修饰蛋白质等分子,当这些标记物在固相载体上聚集达到一定密度时,可呈现肉眼可见的红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胶体金法检测新冠病毒的原理是抗原一抗体特异性结合
B.检测方法1和检测方法2都适用于咽拭子采样
C.若T线呈无色,C线呈红色,则可判定结果为阴性
D.检测方法1中的抗原可以是新冠病毒表面一些蛋白质
4.我国科学家在基因组编辑这个新兴领域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该技术能对基因进行定点“修改”,以改变目的基因的序列和功能。在应用该技术时也要特别注意防范风险。下列关于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让某个基因失效B.可以应用于治疗癌症
C.可以修复已突变基因D.应用于任何基因修改
5.线粒体自噬功能障碍与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PINK1是一种存在于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能够感受线粒体损伤,并通过一系列作用机制,使受损的线粒体及时被溶酶体清除,自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噬过程中生物膜之间紧密联系,体现了功能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自噬过程释放的降解产物不能在细胞内重复利用,需要排出细胞
C.PINK1在有氧呼吸NADH和O2,结合形成水的过程中直接发挥作用
D.调节自噬水平,诱导线粒体自噬是一种治疗相关疾病的干预策略
6.“碳中和”是指化石燃料使用及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量与陆海生态系统吸收及其他技术方式固存的碳量之间达到平衡。我国政府宣布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不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 )
A.增大生态足迹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C.倡导绿色出行D.增加水电、风电等能源占比
7.为更有效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国政府大力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计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疫苗接种后,抗原会迅速在机体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B.疫苗进入人体后,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使B淋巴细胞致敏
C.多次注射新冠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D.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注射新冠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8.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下列措施与此方向不符的是( )
A.喷洒农药,控制农林害虫数量
B.垃圾分类,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
C.禁牧休牧,加快草原生态恢复
D.植树造林,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9.已知新冠的奥密克戎毒株可在上呼吸道细胞中迅速繁殖。常用的肌注疫苗预防呼吸道传播病原体的能力较弱。对此,疫苗研发机构制作了吸入式黏膜疫苗,激活黏膜上的淋巴细胞迅速发生免疫反应,阻断人际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密克戎增殖需要的酶均由宿主细胞的基因指导合成
B.疫苗进入内环境可诱发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
C.患者感染奥密克戎病毒时,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进行免疫治疗
D.可通过测量血清抗体水平来验证黏膜疫苗具有阻断传播的作用
10.为研发有效的新冠疫苗,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S、N、M、E)分别免疫小鼠,一段时间后提取免疫血清分别注射给模型小鼠,而后用等量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模型小鼠,检测小鼠肺部组织中病毒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模型小鼠体内通过巨噬细胞将信号分别呈递给某种T细胞或B细胞
B.模型小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体内增殖分化产生的某个浆细胞能分泌四种抗体
C.感染后1-3天,注射S蛋白免疫血清的小鼠体内,只有S蛋白抗体发挥作用,使病毒含量一直下降
D.感染后1天,注射免疫血清组的模型小鼠体内会发生被动免疫,使病毒含量下降
11.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鱼食昆虫杂草一鱼粪肥田”的方式设计的稻鱼共生系统,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科研人员测算了稻鱼共生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如下表(单位:kgCO2·eq/hm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稻鱼共生系统中,生产者只有水稻,而鱼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B.相比水稻单作系统,稻鱼共生系统投入的饲料增加,更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C.稻鱼共生系统增强了土壤肥力,其设计体现了循环、自生等生态工程基本原理
D.建立稻鱼共生系统在能量流动方面的意义是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12.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注射新冠疫苗成为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单针接种,根据新冠病毒通过表面棘突蛋白(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的特点,将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的基因插入腺病毒DNA中,构建无害的腺病毒载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主要侵染肺泡细胞,是由于其表面存在ACE2受体
B.注射疫苗后产生的记忆细胞,会在新冠病毒侵染机体时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C.疫苗进入人体内可以持续表达抗原S蛋白,刺激机体产生足量抗体
D.感染过腺病毒的个体接种该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较差
13.2021年3月,某地疾控部门对新冠疫苗接种做了如下说明:①本次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②免疫程序为2针,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病毒灭活疫苗不能进入机体细胞,注射疫苗属于免疫治疗
B.第2次接种会刺激第1次接种产生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泌更多的抗体
C.在上臂三角肌接种后,疫苗直接进入内环境,引起体液免疫
D.奥密克戎新冠毒株能够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免疫过程中均会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14.下图1 和图2 表示一项针对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调查结果。据图分析,导致患者出现重症的合理解释是( )
A.体液免疫水平较高B.细胞免疫强度极低
C.非特异性免疫持续时间长D.特异性免疫启动时间晚
15.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率不断提高。AD是一种神经性退化疾病,该病患者临床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能力下降、精神恍惚、反应迟钝。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长期高血糖会引起大脑某些神经元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含量可能减少,导致兴奋的传递效率下降
B.AD患者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可能与大脑皮层的某些神经元功能受损有关
C.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进而使神经细胞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而受损
D.虽然糖类可以为神经元直接提供能量,但长期高血糖可能会使人患 AD
16.新型冠状病毒(一种RNA病毒)的S蛋白和N蛋白都是诱发机体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病毒载体疫苗是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的技术路线之一,下图是生产重组腺病毒疫苗的流程(同源重组:是指从不同来源的两种或多种DNA分子之间两段相同或相似的序列之间通过DNA重组机制使它们相互调换位置,得到一条新的DNA分子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新冠病毒疫苗时,应选用编码___________的基因,先在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
(2)已知pAdEasy质粒可在宿主细胞内表达出腺病毒,除了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外,其相关基因序列还包含__________(答两种),过程①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
(3)若PacI酶在过程②中使用,该酶所作用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线性pAd需要转入特定细胞才能产生重组腺病毒,原因是__________。
(4)据图分析,重组腺病毒疫苗对人体相对安全,理由是__________。与新冠灭活疫苗相比,重组腺病毒疫苗能引起的特有的免疫方式是__________。
17.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感染该病毒的人有的只有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下图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效应T细胞释放穿孔素,促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突破人体免疫的第一、二道防线的阻挡,便进入第三道防线,促使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执行的是____________,一般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感染新冠病毒早期,可能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是因为____________。
(3)结合题干和图示分析,靶细胞裂解的可能机理是___________。
(4)某男子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他还是有可能再次感染新冠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①从新冠病毒的角度分析,新冠病毒为单链RNA病毒,易发生___________;②从该男子自身免疫力的角度分析,体内的新冠病毒抗体(或记忆细胞)的___________有限。
18.从细胞到生物圈,生命系统层层相依,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体,而各层次内部之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依赖于物质和能量代谢,也依赖于信息传递。借助信息传递,生命系统各层次的稳态才得以维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的信息传递有很多,一些无机离子,脂类糖类衍生物、信号蛋白等都可以在细胞内传递细胞调控信号。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RNA可直接指导__________的合成,同时可在RNA复制酶的作用下合成自身RNA,最终组装为新的病毒颗粒。请参照中心法则,写出新冠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___________。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细胞膜的融合也需要某些信号分子与__________的识别和结合。
(2)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多种。①两个细胞通过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②通过细胞分泌某些化学物质,如__________(至少举出2种物质)来调节其他细胞的代谢和功能,这些信息物质依赖于__________的运输;③通过细胞间的特殊通道来进行,如高等植物的细胞之间通过__________相互连接。
(3)在生态系统中,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生物与环境之间也都存在着信息传递。这些信息传递影响了生物的生命活动,种群的繁衍,调节了__________。
第9套生物学热点聚焦
第9套生物学热点聚焦
1.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损伤修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产生的外泌体(由细胞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的囊泡)有多种功能。为探究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皮肤创面治疗方面的作用,研究人员以背部皮肤有创伤的无胸腺裸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越多表示肌成纤维细胞数目越多
A.肌成纤维细胞数目多可能会造成纤维瘢痕面积增大
B.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免疫力下降,同实验小鼠一样均患免疫缺陷病
C.第3组应向创面皮下四周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和缓冲液
D.外泌体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需要消耗能量
2.“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等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
B.每个生态系统都可依靠自身实现“碳中和”
C.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是增加生产者的数量和种类
D.过度的人工碳排放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3.下图是两种胶体金法检测新冠病毒的示意图。胶体金颗粒的表面能修饰蛋白质等分子,当这些标记物在固相载体上聚集达到一定密度时,可呈现肉眼可见的红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胶体金法检测新冠病毒的原理是抗原一抗体特异性结合
B.检测方法1和检测方法2都适用于咽拭子采样
C.若T线呈无色,C线呈红色,则可判定结果为阴性
D.检测方法1中的抗原可以是新冠病毒表面一些蛋白质
4.我国科学家在基因组编辑这个新兴领域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该技术能对基因进行定点“修改”,以改变目的基因的序列和功能。在应用该技术时也要特别注意防范风险。下列关于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让某个基因失效B.可以应用于治疗癌症
C.可以修复已突变基因D.应用于任何基因修改
5.线粒体自噬功能障碍与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PINK1是一种存在于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能够感受线粒体损伤,并通过一系列作用机制,使受损的线粒体及时被溶酶体清除,自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噬过程中生物膜之间紧密联系,体现了功能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自噬过程释放的降解产物不能在细胞内重复利用,需要排出细胞
C.PINK1在有氧呼吸NADH和O2,结合形成水的过程中直接发挥作用
D.调节自噬水平,诱导线粒体自噬是一种治疗相关疾病的干预策略
6.“碳中和”是指化石燃料使用及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量与陆海生态系统吸收及其他技术方式固存的碳量之间达到平衡。我国政府宣布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不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 )
A.增大生态足迹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C.倡导绿色出行D.增加水电、风电等能源占比
7.为更有效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国政府大力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计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疫苗接种后,抗原会迅速在机体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B.疫苗进入人体后,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使B淋巴细胞致敏
C.多次注射新冠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D.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注射新冠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8.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下列措施与此方向不符的是( )
A.喷洒农药,控制农林害虫数量
B.垃圾分类,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
C.禁牧休牧,加快草原生态恢复
D.植树造林,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9.已知新冠的奥密克戎毒株可在上呼吸道细胞中迅速繁殖。常用的肌注疫苗预防呼吸道传播病原体的能力较弱。对此,疫苗研发机构制作了吸入式黏膜疫苗,激活黏膜上的淋巴细胞迅速发生免疫反应,阻断人际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密克戎增殖需要的酶均由宿主细胞的基因指导合成
B.疫苗进入内环境可诱发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
C.患者感染奥密克戎病毒时,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进行免疫治疗
D.可通过测量血清抗体水平来验证黏膜疫苗具有阻断传播的作用
10.为研发有效的新冠疫苗,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S、N、M、E)分别免疫小鼠,一段时间后提取免疫血清分别注射给模型小鼠,而后用等量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模型小鼠,检测小鼠肺部组织中病毒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模型小鼠体内通过巨噬细胞将信号分别呈递给某种T细胞或B细胞
B.模型小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体内增殖分化产生的某个浆细胞能分泌四种抗体
C.感染后1-3天,注射S蛋白免疫血清的小鼠体内,只有S蛋白抗体发挥作用,使病毒含量一直下降
D.感染后1天,注射免疫血清组的模型小鼠体内会发生被动免疫,使病毒含量下降
11.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鱼食昆虫杂草一鱼粪肥田”的方式设计的稻鱼共生系统,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科研人员测算了稻鱼共生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如下表(单位:kgCO2·eq/hm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稻鱼共生系统中,生产者只有水稻,而鱼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B.相比水稻单作系统,稻鱼共生系统投入的饲料增加,更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C.稻鱼共生系统增强了土壤肥力,其设计体现了循环、自生等生态工程基本原理
D.建立稻鱼共生系统在能量流动方面的意义是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12.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注射新冠疫苗成为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单针接种,根据新冠病毒通过表面棘突蛋白(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的特点,将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的基因插入腺病毒DNA中,构建无害的腺病毒载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主要侵染肺泡细胞,是由于其表面存在ACE2受体
B.注射疫苗后产生的记忆细胞,会在新冠病毒侵染机体时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C.疫苗进入人体内可以持续表达抗原S蛋白,刺激机体产生足量抗体
D.感染过腺病毒的个体接种该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较差
13.2021年3月,某地疾控部门对新冠疫苗接种做了如下说明:①本次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②免疫程序为2针,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病毒灭活疫苗不能进入机体细胞,注射疫苗属于免疫治疗
B.第2次接种会刺激第1次接种产生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泌更多的抗体
C.在上臂三角肌接种后,疫苗直接进入内环境,引起体液免疫
D.奥密克戎新冠毒株能够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免疫过程中均会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14.下图1 和图2 表示一项针对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调查结果。据图分析,导致患者出现重症的合理解释是( )
A.体液免疫水平较高B.细胞免疫强度极低
C.非特异性免疫持续时间长D.特异性免疫启动时间晚
15.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率不断提高。AD是一种神经性退化疾病,该病患者临床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能力下降、精神恍惚、反应迟钝。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长期高血糖会引起大脑某些神经元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含量可能减少,导致兴奋的传递效率下降
B.AD患者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可能与大脑皮层的某些神经元功能受损有关
C.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进而使神经细胞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而受损
D.虽然糖类可以为神经元直接提供能量,但长期高血糖可能会使人患 AD
16.新型冠状病毒(一种RNA病毒)的S蛋白和N蛋白都是诱发机体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病毒载体疫苗是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的技术路线之一,下图是生产重组腺病毒疫苗的流程(同源重组:是指从不同来源的两种或多种DNA分子之间两段相同或相似的序列之间通过DNA重组机制使它们相互调换位置,得到一条新的DNA分子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新冠病毒疫苗时,应选用编码___________的基因,先在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
(2)已知pAdEasy质粒可在宿主细胞内表达出腺病毒,除了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外,其相关基因序列还包含__________(答两种),过程①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
(3)若PacI酶在过程②中使用,该酶所作用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线性pAd需要转入特定细胞才能产生重组腺病毒,原因是__________。
(4)据图分析,重组腺病毒疫苗对人体相对安全,理由是__________。与新冠灭活疫苗相比,重组腺病毒疫苗能引起的特有的免疫方式是__________。
17.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感染该病毒的人有的只有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下图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效应T细胞释放穿孔素,促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突破人体免疫的第一、二道防线的阻挡,便进入第三道防线,促使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执行的是____________,一般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感染新冠病毒早期,可能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是因为____________。
(3)结合题干和图示分析,靶细胞裂解的可能机理是___________。
(4)某男子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他还是有可能再次感染新冠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①从新冠病毒的角度分析,新冠病毒为单链RNA病毒,易发生___________;②从该男子自身免疫力的角度分析,体内的新冠病毒抗体(或记忆细胞)的___________有限。
18.从细胞到生物圈,生命系统层层相依,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体,而各层次内部之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依赖于物质和能量代谢,也依赖于信息传递。借助信息传递,生命系统各层次的稳态才得以维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的信息传递有很多,一些无机离子,脂类糖类衍生物、信号蛋白等都可以在细胞内传递细胞调控信号。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RNA可直接指导__________的合成,同时可在RNA复制酶的作用下合成自身RNA,最终组装为新的病毒颗粒。请参照中心法则,写出新冠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___________。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细胞膜的融合也需要某些信号分子与__________的识别和结合。
(2)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多种。①两个细胞通过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②通过细胞分泌某些化学物质,如__________(至少举出2种物质)来调节其他细胞的代谢和功能,这些信息物质依赖于__________的运输;③通过细胞间的特殊通道来进行,如高等植物的细胞之间通过__________相互连接。
(3)在生态系统中,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生物与环境之间也都存在着信息传递。这些信息传递影响了生物的生命活动,种群的繁衍,调节了__________。
组别
向创面皮下四周注射的物质
观察皮肤创面愈合情况
肌成纤维细胞数目
1
缓冲液
伤口直径大,瘢痕大
﹢﹢﹢
2
间充质干细胞+缓冲液
伤口直径小,瘢痕小
﹢
3
伤口直径小,瘢痕小
﹢
生产方式
化肥
农药
饲料
合计
氮肥
复合肥
小麦
玉米
稻鱼共生
278.2
1116.2
43.2
222.6
265.5
1925.7
水稻单作
459.0
1578.5
51.5
0
0
2089
组别
向创面皮下四周注射的物质
观察皮肤创面愈合情况
肌成纤维细胞数目
1
缓冲液
伤口直径大,瘢痕大
﹢﹢﹢
2
间充质干细胞+缓冲液
伤口直径小,瘢痕小
﹢
3
伤口直径小,瘢痕小
﹢
生产方式
化肥
农药
饲料
合计
氮肥
复合肥
小麦
玉米
稻鱼共生
278.2
1116.2
43.2
222.6
265.5
1925.7
水稻单作
459.0
1578.5
51.5
0
0
2089
参考答案:
1.B
【分析】1、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能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在组织损伤修复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向创面皮下四周注射的物质类型,因变量是创面愈合情况和肌成纤维细胞数目多少。
【详解】A、组别1中,肌成纤维细胞数目最多,皮肤创面愈合伤口直径大,瘢痕大,此时肌成纤维细胞数目多,推测肌成纤维细胞数目多可能会造成瘢痕面积增大,A正确;
B、免疫缺陷病是指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实验小鼠无胸腺,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免疫力下降只是暂时的,应该是由于身体虚弱导致的,不属于免疫缺陷病,B错误;
C、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第2组应向创面皮下四周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和缓冲液,1组和2组对照,可以观察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皮肤创面治疗效果,2组和3组对照,对比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和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肤创面治疗中的效果,所以第3组应向创面皮下四周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和缓冲液,C正确;
D、外泌体的分泌过程属于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胞吐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B。
2.B
【分析】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并且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方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的。
【详解】A、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而在生物群落内部,碳是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A正确;
B、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碳中和”是全球性的,不是单独某个生态系统就可实现的,B错误;
C、实现“碳中和”,可以增加生产者的数量和种类,提高生产者对CO2的消耗,C正确;
D、过度的人工碳排放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D正确。
故选B。
3.B
【分析】图示为利用抗原-抗体方法检测新冠病毒的方法,当T线和C线均呈红色时,表示检测结果为阳性,当T线无色,C线呈红色时,表示检测结果为阴性。
【详解】A、由图可知,胶体金法检测新冠病毒的原理是抗原一抗体特异性结合,当发生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后,在T线处呈现出红色,A正确;
B、咽拭子主要采集的是抗原,适用于检测方法2,B错误;
C、若T线呈无色(说明未感染病毒),C线呈红色(说明试纸正常),则可判定结果为阴性,C正确;
D、检测方法1中的抗原可以是新冠病毒表面一些蛋白质 ,如S蛋白,D正确。
故选B。
4.D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检测与表达。
基因编辑技术指能够让人类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
【详解】A、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修改DNA序列从而让某个基因失效,A正确;
B、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用于编辑癌症相关的基因,从而应用于治疗癌症,B正确;
C、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对某个基因进行编辑,所以可以修复已突变基因,C正确;
D、基因组编辑技术基于现在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应用于任何基因修改,D错误;
故选D。
5.D
【分析】细胞自噬是一个吞噬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并使其包被进入囊泡,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的过程,借此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
【详解】A、由图可知,自噬泡是内质网膜形成的,体现了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错误;
B、自噬过程释放的降解产物,有些能被细胞重新利用,有些不能利用的排出细胞,B错误;
C、PINK1是一种存在于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有氧呼吸NADH和O2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故PINK1在该过程中不能直接发挥作用,C错误;
D、线粒体自噬功能障碍与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故可调节自噬水平,诱导线粒体自噬是一种治疗相关疾病的干预策略,D正确;
故选D。
6.A
【分析】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或者说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指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要估计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可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或者能够消纳废物的生态系统,又称之为“适当的承载力”。一般用生态足迹来测算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
【详解】A、生态足迹越大,代表单位人口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越大,污染物排放也越多,不利于实现“碳中和”,A错误;
B、倡导植树造林,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利于实现碳中和,B正确;
C、坚持绿色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碳中和”,C正确;
D、增加水电、风电等能源占比,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碳中和”,D正确。
故选A。
7.C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会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病毒侵入细胞后会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病毒侵入的靶细胞结合,使得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详解】A、疫苗是由减毒或灭活的病毒制成的,病毒无法在内环境繁殖,A错误;
B、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淋巴因子,以促进致敏的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B错误;
C、多次注射新冠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二次免疫,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
D、注射新冠疫苗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有效预防手段,不是治疗手段,D错误。
故选C。
8.A
【分析】我国政府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详解】A、喷洒农药能短暂控制害虫数量,但是由于选择作用,抗药性强的害虫反而保存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虫害会再次发生,而且农药为化学防治,会污染环境,A错误;
B、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实现了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使物质循环利用,B正确;
C、禁牧休牧,减少人类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干扰,有利于草原生态恢复,C正确;
D、植树造林,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D正确。
故选A。
9.B
【分析】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疫苗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详解】A、奥密克戎增殖需要的酶均由病毒自己的基因指导合成,A错误;
B、疫苗的主要成分是灭活或减毒的抗原,进入内环境可诱发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B正确;
C、接种疫苗是为了免疫预防,当感染奥密克戎病毒时,应使用相应抗体进行免疫治疗,C错误;
D、吸入式黏膜疫苗,激活黏膜上的淋巴细胞迅速发生免疫反应,以阻断人际传播疫苗具有阻断传播的作用,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水平来检测,可通过检测病毒的量或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情况来检测,D错误。
故选B。
10.D
【分析】 体液免疫: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繁殖快,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详解】A、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模型小鼠体内通过巨噬细胞将信号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A错误;
B、浆细胞只能分泌某种特定抗体,B错误;
C、由图可知,四种免疫血清处理后,病毒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所以四种抗体均发挥作用,C错误;
D、小鼠的免疫血清中含有抗体,因此注射免疫血清组的模型小鼠体内会发生被动免疫,使病毒含量下降,D正确。
故选D。
11.ABD
【分析】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其目的是将生物群落内不同物种共生、物质与能量多级利用、环境自净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与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相结合,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如利用多层结构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大吸收光能的面积、利用植物吸附和富集某些微量重金属以及利用余热繁殖水生生物等。
【详解】A、稻鱼共生系统中,生产者有水稻、杂草,A错误;
B、稻鱼共生系统投入的饲料增加,提高了物质的利用效率,最终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低,利于碳中和,B错误;
C、稻鱼共生系统中鱼粪肥田增强了土壤肥力,其设计体现了循环(鱼粪肥田)、自生(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C正确;
D、建立稻鱼共生系统在能量流动方面的意义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故选ABD。
12.ACD
【分析】疫苗属于抗原,常见的疫苗有减毒活疫苗、灭活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
【详解】A、由题中信息“新冠病毒通过表面棘突蛋白(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可推测,新冠病毒主要侵染肺泡细胞,是由于其表面存在ACE2受体,A正确;
B、注射疫苗后产生的记忆细胞,会在新冠病毒侵染机体时迅速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B错误;
C、因为腺病毒DNA中插入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的基因,所以疫苗进入人体内可以持续表达抗原S蛋白,刺激机体产生足量抗体,C正确;
D、感染过腺病毒的个体可能体内会存在腺病毒的抗体,会使该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减弱,D正确;
故选ACD。
13.CD
【分析】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多次注射原理是二次免疫,是机体产生更多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对病毒更敏感,敏感时间更持久。
【详解】A、注射疫苗的目的是为产生记忆细胞,全病毒灭活疫苗属于抗原,不属于免疫治疗,A错误;
B、第2次接种属于二次免疫,会刺激第1次接种产生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泌更多的抗体,B错误;
C、在上臂三角肌接种后,疫苗直接进入组织液,即内环境,引起体液免疫,C正确;
D、只要是抗原侵入人体,最终都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D正确;
故选CD。
14.BD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重度感染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感染人群的平均水平,说明重度感染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时间较长且细胞免疫水平较低。
【详解】据图分析可知,重度感染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时间较长,T细胞含量较低导致细胞免疫水平也较低,特异性免疫启动时间较感染人群平均时间晚,因此细胞免疫强度极低和特异性免疫启动时间晚是导致患者出现重症的原因。
故选BD。
15.ABC
【分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变化,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长期高血糖会引起大脑某些神经元损伤,据此可推测,2型糖尿病导致的机理是胰岛素抵抗,进而使患者体内血糖水平较高,而较高的血糖水平会导致大脑某些神经元损伤,进而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
【详解】A、AD患者反应迟钝,体内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含量可能减少,导致兴奋的传递效率下降,A正确;
B、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高级功能,AD患者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可能与大脑皮层的某些神经元功能受损有关,B正确;
C、长期高血糖可能使体内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导致神经细胞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供能,神经细胞缺乏能量供应而受损,C正确;
D、较高的血糖水平会导致大脑某些神经元损伤,进而导致AD的发生,但糖类不能为神经元直接供能,要分解合成ATP才可以直接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ABC。
16.(1) S蛋白或N蛋白 逆转录 DNA PCR
(2) 腺病毒基因(组)、标记基因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 磷酸二酯键 线性pad基因的表达需要细胞提供场所、原料和酶等条件
(4) 重组腺病毒缺失复制原点,不会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细胞免疫
【分析】疫苗接种的主要目的是使身体能够制造自然的生物物质,用以提升生物体的对病原的辨认和防御功能,有时类似的病原体可以引起针对同一类病原的免疫反应,因此一个疫苗主要是针对一个疾病,或相似度极高的病原体。
【详解】(1)新冠病毒的S蛋白和N蛋白是诱发机体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应选用编码S蛋白或N蛋白的基因;新冠病毒是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基因是一段RNA,因此先在逆转录酶进行逆转录得到DNA;再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
(2)质粒上应该具有腺病毒基因(组)(表达出腺病毒)、标记基因(便于筛选);过程①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的酶是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和DNA连接酶(连接切割后的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3)过程②是将重组质粒变成线性pAd,需要用Pacl酶进行切割,破坏磷酸二酯键;基因的表达需要细胞提供场所、原料和酶等条件,因此线性pAd需要转入特定细胞才能产生重组腺病毒;
(4)重组腺病毒缺失复制原点,不会在宿主细胞内复制,重组腺病毒对人体相对安全;新冠灭活疫苗作为抗原,引起体液免疫,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而重组腺病毒疫苗能侵入宿主细胞,引起细胞免疫。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疫苗的制备原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
17.(1)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2)感染早期,人体免疫系统尚未制造出特定(相应)的抗体
(3)穿孔素与靶细胞膜结合后,可促进Na+内流改变细胞内的渗透压,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4) 变异(基因突变) 数量及存活时间(或只答“存活时间”)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体,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其中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分析题图,组织液中的穿孔素可以促进钠离子内流,使细胞内的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涨破死亡。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中,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粘附。
【详解】(1)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第三道防线执行的是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类型。
(2)感染新冠病毒早期,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尚未制造出特定的特异性受体,从而导致只能检测出核酸但是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
(3)穿孔素与靶细胞结合之后,引起钠离子内流。因此,靶细胞裂解的可能机制是穿孔素与靶细胞膜结合后,可促进Na+内流改变细胞内的渗透压,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4)新冠病毒为单链RNA病毒,其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感染康复之后可能会再次感染是因为人体内新冠病毒抗体(或记忆细胞)的数量以及存活时间有限,不能一直免疫病毒。
18.(1) 蛋白质 受体##特异性受体
(2) 细胞膜接触 激素,神经递质 体液(主要是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 胞间连丝
(3)种间关系
【分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数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相关。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小题1】RNA病毒的RNA可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新冠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以自身(RNA)为模板翻译形成蛋白质(包括RNA复制酶),在RNA复制酶的作用下复制自身RNA,最终蛋白质和新合成的RNA组装为新的病毒颗粒。故新冠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为: 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细胞膜的融合也需要某些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小题2】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包括三种方式:两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传递。信号分子和细胞膜结合在一起,只能和相邻的细胞膜上的受体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两细胞间通过体液运输的方式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即信号分子通过血液运输到达靶器官,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如激素、神经递质,这些信息物质的运输依靠于体液运输。
两细胞间通过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两细胞之间通过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可以通过相邻两个细胞间的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小题3】在生态系统中,种群与种群、个体与个体、生物与环境之间也都存在着信息传递,这些信息传递影响了生物的生命活动,种群的繁衍,调节了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第8套生物技术实践(原卷版+答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花椰菜则有较好的黑腐病抗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第7套生态环境保护(原卷版+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态足迹指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第6套种群群落(原卷版+答案解析),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