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九章 第三节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425036/0-1709276840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第三节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教学设计
展开1.物理观念
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和移动通信。
2.科学态度和责任
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使学生养成关注科学发展前沿的习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现代通信知识。
2.难点:了解现代通信原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习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工作过程。那么电视广播和声音广播相比,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传输的信息多?
(二)新课教学
1.光纤通信
教学情境:
问题1:什么是光纤通信?为什么要用光纤通信?
知识归纳:
(1)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
(2)光是一种比微波频率更高的电磁波,带宽要宽出千百万倍,可以传输更多信息。
问题2:光纤通信为什么用激光?
知识归纳:
普通的光源夹杂了许多不同频率的光,难携带信息。激光则是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的光。
问题3:激光在光导纤维里是如何传播的?
阅读教材第186页“迷你实验室”的内容:
(1)实验现象:
①将红色透明纸蒙在手电筒的玻璃上时,在光纤的另一端看到红光;将绿色透明纸蒙在手电筒的玻璃上时,在光纤的另一端看到绿光……
②将光纤弯曲成不同的角度,甚至成环状,仍能在光纤的另一端看见与①中相同的现象。
(2)实验结论:
不同颜色的光都能沿着光纤传播,不管光纤怎样弯曲,从一端射入的光都会从另一端射出。
知识归纳:
(1)通信用的激光一般在特殊的管道——光导纤维里传播。
(2)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了远方。
2.卫星通信
教学情境:
问题1:如何实现全球通信的?
知识归纳:
(1)同步卫星:公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卫星,从地面上看,它好像悬挂在空中静止不动。
(2)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3颗同步通信卫星,就几乎覆盖了全部地球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问题2:通信卫星的板状两翼有何功能?
知识归纳:通信卫星的板状两翼是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卫星使用。
3.微波通信
教学情境:
(1)为什么要用微波通信?微波通信有什么优点?
知识归纳:
①微波是频率在30~3×105MHz之间的电磁波。
②优点:频率高、容量大,一条微波线路可以同时开几千甚至几万条电话线路。
(2)微波通信有什么缺陷?如何解决?
知识归纳:微波的性质更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面绕射,因此需每隔50km左右就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3)月亮能否作为中继站,原因是什么?
知识归纳:月亮作为中继站,信号不好,还可能有时接收不到信号。
4.移动通信
教学情境:移动通信的特点是什么?
知识归纳:
(1)移动电话用微波信号与电话网络联系。
(2)移动通信的基地台是按蜂窝的构造布局的,大大增加了无线电覆盖的有效面积,减少了转接信息的基地台数量。
5.互联网
教学情境:网络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你通过网络发送或接收邮件以及聊天时,信息是怎样传递的?
知识归纳: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做因特网(Internet),通过它能做到资源共享。在因特网上可以收发电子邮件(E-mail),还可以查阅资料,看新闻、购物、和朋友聊天、进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
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三节 内燃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646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内燃机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沪科版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第三节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第三节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自学互研,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第三节 测量电功率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第三节 测量电功率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进入新课,科学探究,设计实验,记录数值,完成实验报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