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2-1《国殇》(ppt课件)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417984/0-170919390446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2-1《国殇》(ppt课件)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417984/0-17091939045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2-1《国殇》(ppt课件)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417984/0-17091939045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2-1《国殇》(ppt课件)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417984/0-170919390456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2-1《国殇》(ppt课件)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417984/0-170919390459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2-1《国殇》(ppt课件)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417984/0-170919390461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2-1《国殇》(ppt课件)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417984/0-170919390464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2-1《国殇》(ppt课件)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417984/0-170919390467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第二单元一 国殇优质ppt课件
展开国 殇屈原
1.了解屈原的生平及其楚辞和写作背景
2.疏通诗词大意,把握主旨
3.体会《国殇》通过塑造和歌颂为国牺牲的英雄,体会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诗歌的艺术方法
屈平 (约前340-约前278)字原,通常称为屈原;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楚国诗歌源远流长,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原有基础上,融南北夷夏之交,创出新的骚体诗歌。“楚辞”一名,秦汉间已出现,至西汉刘向收屈原及其后学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从此,《楚辞》就成为楚国诗歌总集的名称。
“楚辞”:诗歌体裁.以楚国的方言,记录楚国的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浪漫主义色彩.
《楚辞》:诗歌总集.西汉刘向整理,收录屈原、宋玉、东方朔等人的作品.
《九歌·国殇》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此诗分为两节,第一节叙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第二节赞颂哀悼楚国将士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自楚怀王十六年起,楚国曾经和秦国发生多次战争,都是秦胜而楚败。仅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怀王十七年,楚秦战于丹阳,楚军大败,大将屈匄被俘,甲士被斩杀达8万。楚以举国之兵力攻秦,再次大败于蓝田。楚怀王二十八年秦与齐、韩、魏联合攻楚,杀楚将唐昧。次年,楚军再次被秦大败,将军景缺阵亡,死者达2万。再次年,秦攻取楚国8城,楚怀王被骗入秦结盟,遭到囚禁,其子顷襄王即位。顷襄王元年,秦再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攻取15座城池。在屈原生前,据以上统计,楚国就有15万以上的将士在与秦军的血战中横死疆场。在秦楚战争中,战死疆场的楚国将士因是战败者,故而也只能暴尸荒野,无人替这些为国战死者操办丧礼,进行祭祀。正是在一背景下,放逐之中的屈原创作了这一不朽名篇。
殇:①男女未冠(二十岁)笄(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②在外而死者,谓之‘殇;国殇:为国牺牲的将士。这是追悼阵亡将士的祭歌。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共十一篇。 所祭的对象有天神,如《东皇太一》(天上最尊贵的神)、《云中君》(云神)、《东君》(日神)等; 有地祇,如《湘君》、《湘夫人》(湘水水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等。 唯独《国殇》一篇所祭是人鬼。
将为国牺牲的将士和天神、地祇同等祭祀,足见屈原对这些牺牲了的爱国英雄们怀着多么祟高的敬意,也隐含洗雪国耻的渴望。
zhí 用绳索绊住马足
xié 用胳膊夹着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齐读全文:放开音量,大声朗读,整体感知。自学:1.对照课下注解,粗通大意,试概括两部分的主要内容。2.思考:两段所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两段存在什么关系?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叙写将士们与敌人激战及壮烈牺牲的经过
抒发对牺牲将士的哀悼与颂扬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手拿着长戈啊,身穿着铠甲,战车轮毂交错啊,短兵器相拼杀。
旌旗蔽日啊,敌兵多如云,箭矢交互坠落啊,战士冲向前。
敌侵我阵地啊,践踏我队形,驾辕左马死啊,右马又受伤。
战车两轮陷阿,战马被羁绊,战士举鼓槌啊,击鼓声震天。
老天也怨恨啊,众神皆愤怒,战士被杀尽啊,尸体弃荒原.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英雄们此去啊,不再盼回还,原野空茫茫啊,路途太遥远。
佩带着长剑啊,夹持着秦弓,身首已分离啊,忠心永不变。
战士真勇敢啊,武力又威猛,刚强彻始终啊,士气不可侵。
将士身虽死啊,精神永世存,您的魂魄在啊,鬼中称英雄。
作者是分几个层次来描写这场激烈的战斗的?——战前、战中、战后“战前”部分1.“操吴戈兮被犀甲”一句处于全诗开头,有何作用?2.哪一句说明战斗打响?
——是为了描绘出楚国将士的雄姿,为下文牺牲之壮烈打基础。
“战中”部分:1.找出分别描写敌军和楚军将士的词或句子。敌军:旌蔽日兮敌若云、凌余阵兮躐余行、矢交坠兮楚军:士争先、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2.楚军将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士争先”的?——敌我悬殊、箭矢如雨3.楚军将士又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况下“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的?——战阵冲乱、战马死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将剩余战车的两轮埋入土中,用绳索将驾车的战马羁绊在一起。(这是古代车战中所谓“方马埋轮”的战术)(古代军事家孙子认为此战术“未足恃也” )4.为何楚国将士们此刻仍要运用这一战术行动?而作为楚军统帅的将领为何也在此刻擂响了战鼓 ?——表示他们必死的决心。这震天撼地的鼓声,向敌人威严地宣告! 5.描写敌军的诗句体现敌军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敌军强大,烘托、渲染了楚国将士的英勇无畏。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此时战场情景: 狂风怒吼,飞沙走石 ——好像天神在为楚军将士的壮烈牺牲 而悲怆愤怒、呼号不止。 景象很悲惨 感觉并不悲惨、恐怖 而是一种英勇献身的悲壮。
“战后”部分作者对牺牲将士的赞扬是从哪两个角度展开的?——间接抒情+直抒胸臆作者是怎样间接赞美楚国将士的?又是如何直接颂扬楚国将士的?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这四句的感情色彩仅仅是沉痛吗?
① “出不入”、“往不反” ——将士出发前的雄心壮志 写出了楚国将士受命忘身,义无返顾的英雄形象。②首身分离、剑弓依然在手——将士牺牲后的姿势 将士死后仍保持着战斗的雄姿,加深文章的悲壮气氛。
沉痛中充满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作者是怎样直接颂扬楚国将士的?—— 生前的勇武刚强,凛不可犯;—— 死后的威灵显赫,永为鬼雄。这是写实,也是祝祷;是对死者的颂扬,也是对生者的激励。全诗激昂慷慨、悲愤壮烈的气氛达到了最高点。
《国殇》这一悲壮祭歌得以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什么?——诗歌所产生的时代环境屈原所处的时代,正是楚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由于楚怀王、顷襄王父子的昏庸,楚国接连大败于强秦,丧城失地,牺牲惨重。 (《史记·楚世家》详细记载)本文写作背景:楚怀王十七年(前312),秦大败楚军于丹阳、蓝田一役。楚国人民是富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人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惨重的牺牲并没有把他们吓倒,反而激起了他们报仇雪恨的决心。
结合《离骚》谈谈屈原为什么能写出《国殇》这样的祭文?《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终刚强兮不可凌”——诗句惊天地、泣鬼神《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末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根本原因:屈原自己所具有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不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一心只想到国家的利益、前途——《国殇》对那些牺牲了的将士才会是充满了敬意的颂扬,而不是凄凄惨惨的哀悼和悲悲切切的同情。
1.散读全文,找出文中情感最强烈的地方,加以分析品味。2.从诗所描写的内容看,作者所讴歌的是一些失败的将士。对此,你有何看法?
——诗中描绘了一场敌众我寡、以失败告终的战争,把作者对爱国将士们的崇敬感情推向了高潮, 增强了全诗的悲壮美。
《国殇》是一首祭歌,一首血泪交并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赞歌。古代流传至今的祭诗、祭文何止千数,但写得如此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却绝无仅有。全诗通过对激烈悲壮的战斗场面的描述,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英勇献身精神,表达了楚国人民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 能抓住最有代表性的外部特征,用简练的笔触勾画出楚国将士的英雄形象。如“操吴戈兮被犀甲”,“带长剑兮挟秦弓”二句2.通过战场景象的描写来烘托、渲染楚军将士牺牲的英勇悲壮。如:“旌蔽日兮敌若云” 句 又如:“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句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检验一个人行为的试金石。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词呢?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一 诗二首雨巷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7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一 诗二首雨巷一等奖课件ppt</a>,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丁香先生,失恋的痛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我愿意是急流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我愿意是急流精品ppt课件</a>,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课文释义,“我愿意”“只要”,《我愿意是急流》,博喻反复对比,艺术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国殇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17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一 国殇精品课件ppt</a>,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歹死亡,中箭负伤,人未及成年而死亡,扩大引申,国殇死于国事,解题追根溯源,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再读课文以意逆志,细读知方,战中战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