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复习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复习课教案,共14页。
复习课要点回顾一、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在________下能绕着________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2.如图所示杠杆的五要素包括:(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如图中的________点。(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如图中的________。(3)阻力:________杠杆转动的力,如图中的________。(4)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如图中的l1。(5)阻力臂: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如图中的l2。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写为______________。3.省力杠杆是动力臂________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________,例如________等。费力杠杆是动力臂________阻力臂的杠杆,________但省距离,例如________等。等臂杠杆是动力臂________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例如________等。二、滑轮及其应用1.工作时,轴________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工作时,轴________________的滑轮叫做动滑轮;把________和________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2.定滑轮工作时不________,但可以_______________。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升高的距离ℎ的关系为________。3.动滑轮工作时省力,但不能_______________且多移动________,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和物体升高距离ℎ的关系为________。4.滑轮组既可以________,又可以_____________。在不计摩擦、绳子重力的条件下,用滑轮组提起重物,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总重的________,公式为________。三、做功了吗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________移动了一段________,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___。(2)物体在_______________移动了距离。3.功等于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的乘积。4.功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其中W的单位为________,简称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F的单位为________;s的单位为_______。1 J=_______N·m,其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做功的快慢1.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1)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所用时间__________,做功越快。(2)在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 _________,做功越快。2.功率是表示_________的物理量。_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叫做功率。3.功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_;功率的常用单位是______。换算关系:1 kW=_________W。五、机械效率1.有用功是指为了达到目的_________的功,用W有用表示。2.为了达到目的并非需要而又不得不做的功称为_________,用W额表示。3. _________与_________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用W总表示。4. _________跟______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______表示。计算公式为_________。5.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产生额外功,故机械效率总是_________1。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绳重及摩擦。同一滑轮组,物重越_____,机械效率越高;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重力越_______,机械效率越高。六、合理利用机械能1.物体能够_________,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_________。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_________。2.能量的单位是_________,简称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3.物体由于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包括______和_________。在质量相同时,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_________;在运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_________。 4.势能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物体由于_________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其影响因素包括物体所处的_________和物体的_________。物体质量相同时,位置越高,重力势能_________;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_________。5.物体因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_________;反之,弹性势能_________。6. __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为机械能。7.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1)_________和_________可以相互转化。(2)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则机械能的总和_________,称为机械能守恒。本章热点题型一、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例1 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如图所示,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限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脚后跟是支点,是省力杠杆B.脚后跟是支点,是费力杠杆C.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省力杠杆D.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费力杠杆解析:如图所示,踮脚时,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小腿肌肉对脚的拉力向上,从图中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选项正确。 答案:C 例2 如图甲所示是大刚同学两手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身体可视为杠杆,如图乙所示,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已知每只手所受的支持力大小为200 N,求: 甲 乙(1)若每只手掌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 cm2,计算手掌对地面的压强;(2)该同学的质量。解析:(1)手掌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等于手掌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已知一只手掌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公式p=FS 即可求出手掌对地面的压强;(2)把人体看成一个杠杆,动力等于两手受到的支持力,即2F,这个力的力臂l=100 cm+50 cm,阻力等于人的重力G,这个力的力臂l'=100 c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的表达式变形求出重力G,然后根据公式m=Gg求出该同学的质量m。解:(1)每只手掌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S=100 cm2=10−2 m2,手掌对地面的压强p=FS=200 N10-2m2=2×104 Pa;(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2F·l=G·l'所以G=2Fll'=2×200 N×100 cm+50 cm100 cm=600 N 该同学的质量m=Gg=600 N10 N/kg=60 kg。注意:本题采用模型法,将人体看成杠杆,对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简化的作用,但简化后的模型一定要反映出原型的特点。模型法在研究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简约性。【跟踪练习】1. 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B,OA=20 cm,OB=40 cm。物体M的密度为 3×103 kg/m3,体积为 8×10−3 m3。叶子姐姐在B端施加100 N的力使杠杆水平平衡,则此时物体M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FM=______N。2. 如图所示,质量均匀分布的直木棒一端支在地面上,O为支点。(1)请画出木棒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2)请画出使木棒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用在端点P的最小作用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二、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例3 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正常使用时费距离的是( ) A.筷子 B.食品夹 C.定滑轮 D.动滑轮解析:在使用筷子和食品夹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它们属于费力杠杆,省距离;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费距离。综上所述D选项符合题意。答案:D例4 小军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重物在10 s内被匀速提升了1 m。己知拉绳子的力F为 500 N,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物体质量为 80 kg,拉力F的功率是________W,动滑轮的质量是________kg(忽略绳重、摩擦,g=10 N/kg)。解析:本题考查滑轮组竖直方向提升物体的有关计算。 P =Wt=F×st=500 N×2×1 m10 s=100 WG物=mg=80 kg×10 N/kg=800 N,由F=G物+ G动n可得: G动=nF−G物=2×500 N−800 N=200 N。答案:100 200【跟踪练习】3.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 300 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60 N,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绳的重力和绳与轮间的摩擦,使物体以0.1 m/s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及其功率的大小分别为( )A.20 N 2 W B.30 N 6 W C.60 N 2 W D.20 N 6 W4. 小柯用图示装置提升重为400 N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动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人将绳子拉过1 m,物体也上升1 m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 N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三 、功、功率及机械效率例5 (多选)如图所示,重300 N的物体在20 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 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 m B.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48 NC.拉力F的功率为 12 W D.有用功为 120 J解析:由图知拉着动滑轮的绳子段数n=3,物体移动的距离s物=v物 t=0.2 m/s×10 s=2 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拉=ns物=3×2 m=6 m,A选项错误;η=W有W总=fs物Fs拉=fs物F·ns物=fnF,解得f=nηF=3×80%×20 N=48 N,B选项正确;拉力在10 s内做的功W总=F s拉=20 N×6 m=120 J,拉力的功率为P=W总t=120 J10 s=12 W,C选项正确;此过程中的有用功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有=fs物=48 N×2 m=96 J,D选项错误。答案:BC【跟踪练习】5.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匀速上升,在时间t内物体上升的高度为ℎ(物体未拉出水面),若物体的体积为V,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η=G3F B.η=G+ρVg3F C.W有=Gℎ D.P有=G−ρVgℎt6. 如图甲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图中未画出)将实心长方体A从江底沿竖直方向匀速吊起,图乙是钢缆绳对A的拉力F1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A完全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大小为1×104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已知A的重力为3×104 N,A上升的速度始终为0.1 m/s。(不计钢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求: 甲 乙(1)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2)长方体A的体积。(3)长方体A的密度。(4)长方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在上升过程中F的功率。四、动能、势能及机械能例6 蹦极是一项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 m高度的位置,用橡皮绳固定住后跳下,落地前弹起。在人的整个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运动速度一直在增加B.人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都转化为动能C.此人跳下以后,橡皮绳便具有弹性势能D.人到达最低点的瞬间时,人的动能为零解析:人跳下后,在下落距离没有到达橡皮绳的原长度时,人的速度不断增大,高度不断减小,人的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当人下落的距离达到橡皮绳的原长再继续下落时,橡皮绳被拉长,开始对人产生向上的弹力,橡皮绳开始具有弹性势能;随着人继续下落,橡皮绳不断被拉长,弹力越来越大,在弹力增大到与人的重力相等之前,人的下落速度继续增大,人的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当弹力增大到等于人的重力时,人的下落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时人继续下落的过程中,弹力将大于人的重力且不断增大,人的下落速度将不断减小,当人到达最低点的瞬间,弹力达到最大值,人的下落速度减小为零,动能为零。综上所述,D选项正确。答案:D例7 如图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与水平面在M点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右端在N点,小物块从斜面的P点由静止自由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斜面上,最高到达Q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小 B.小物块从P向M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C.小物块从N向M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D.小物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解析: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其形变程度最大,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故A错误;小物块从P向M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B正确;小物块从N向M运动的过程中,小物块不再受到弹力,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其速度会逐渐减小,所以其动能会减小,故C错误;小物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其机械能总量会减少,即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答案:B【跟踪练习】7.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中,让同一铜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探究的是物体动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B.该实验探究的是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C.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木块的动能 D.该实验结论可以解释为什么要对机动车限速8. 已知物体的重力势能表达式为Ep=mgℎ,动能表达式为Ek=12mv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ℎ为物体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v为物体的运动速度,g为常量,取10 N/kg。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0.4 kg的物体从距离地面1.5 m的高度沿水平方向以2 m/s的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被抛出到落地的瞬间,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求:(1)物体被抛出时的重力势能Ep和动能Ek1。(2)物体从被抛出至落地的过程中,其重力所做的功W。(3)物体落地前瞬间的动能Ek2。参考答案要点回顾一、1.力的作用 固定点2.(1)O (2)F1 (3)阻碍 F2(4)支点到动力作用线(5)支点到阻力作用线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3.大于 费距离 撬棒 小于 费力 船桨 等于 天平二、1.固定不动 随物体一起运动 定滑轮 动滑轮2.省力 改变用力的方向 ℎ=s3.改变用力的方向 距离 2ℎ=s4.省力 改变用力的方向 几分之一 F=G总n三、1.这个力的方向上 距离2.(1)力 (2)这个力的方向上3.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4.W=Fs 焦耳 焦 J N m 1 物体在1 N的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1 m,则该力对物体做的功是1 J四、1.(1)越少 (2)越多2.做功快慢 功 做功所用时间3.P=Wt 瓦特 瓦 W kW 1 000五、1.必须要做 2.额外功3.有用功 额外功4.有用功 总功 η η=W有用W总 5.小于 6.物体的重力 动滑轮的重力 大 小六、1.对外做功 能 越大2.焦耳 焦 J3.运动 质量 速度 越大 越大4.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高度位置 高度 质量 越大 越大5.弹性形变 越大 越小6.动能 势能7.(1)动能 势能 (2)不变跟踪练习1.40 解析:由密度公式:ρ=mV可知,物体M的质量m=ρV=3×103 kg/m3 ×8×10﹣3 m3=24 kg,由杠杆平衡条件得T×OA=F×OB,即T×20 cm=100 N×40 cm,解得:T=200 N,地面对物体M的支持力:FM=mg−T=24 kg×10 N/kg−200 N=40 N。2.如图所示。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 l2分析,阻力G作用在杠杆上且始终竖直向下,阻力臂不变,要使拉力最小,动力臂应最长,最长力臂为“支点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OP”,此时的动力能使杠杆沿阻力的反方向转动,从而确定动力的方向向上且与力臂垂直。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方法点拨:当杠杆在某一位置静止时,在动力作用点所加的动力可以有无数个,在这无数个力中,有一个是最小的,这个力的力臂是“支点与动力作用点的连线”。3.D 解析:由图可知有3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因此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fn=60 N3=20 N;拉力的功率P=Fv=Fnv物=20 N×3×0.1 m/s=6 W,D选项正确。4.C 解析:由图可知,该装置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故A选项错误;使用动滑轮时,物体上升1 m,则绳子的自由端会下降2 m,故B选项错误;该滑轮组有两段绳子承担物体,不计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时,能省一半的力,物体的重力为400 N,拉力应为200 N,故C选项正确;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选项错误。5.D 解析: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gV,设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拉力为F1,因为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所以F1+F浮=G,F1=G−F浮=G−ρgV,滑轮组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G−ρg Vℎ,故C选项错误;物体出水面前滑轮组所做的总功W总=Fs=F·3ℎ=3Fℎ,物体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Gℎ−ρgVℎ3Fℎ=G−ρgV3F,故A、B选项错误;有用功率P有=W有t=G−ρgVℎt,故D选项正确。6. 解:(1)根据图乙可知,A未露出水面所受的拉力:F1=1×104 N;故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F浮=G−F1=3×104 N−1×104 N=2×104 N。(2)由F浮=ρ水gV排得:V排=F浮ρ水g=2×104 N1.0×103 kg/m3×10 N/kg=2 m3,因为A浸没在水中,所以A的体积V物=V排=2 m3。(3)A的质量m=Gg=3×104 N10 N/kg=3.0×103 kg故A的密度ρA=mV=3.0×103 kg2 m3=1.5×103 kg/m3。(4)由η=W有W总=GℎFs=GℎF·nℎ=GnF得: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GηF=3×104 N75%×1×104 N=4,由题意可知,A完全离开水面后,拉力F=1×104 N,则拉力的功率:P=Fv绳=F·nv物=1×104 N×4×0.1 m/s=4 000 W。7. D 解析:同一铜球质量一定,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不同,所以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故A、B错误。实验的研究对象是铜球,所以物体的动能是铜球的动能,实验中通过铜球把木块推出的距离来反映铜球的动能大小,运用了转换法,故C错误。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因为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当质量相同时,车辆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刹车越困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所以交通部门要对机动车辆进行限速,故D正确。 8.解:(1)物体被抛出时的重力势能:Ep=mgℎ=0.4 kg×10 N/kg×1.5 m=6 J,物体被抛出时的动能:Ek=12mv2=12×0.4 kg×(2ms)2=0.8 J。(2)重力所做的功W=Gℎ=mgℎ=0.4 kg×10 Nkg×1.5 m=6 J。(3)物体落地前瞬间的动能Ek2=Ep+Ek=6 J+0.8 J=6.8 J。 教学反思
复习课要点回顾一、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在________下能绕着________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2.如图所示杠杆的五要素包括:(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如图中的________点。(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如图中的________。(3)阻力:________杠杆转动的力,如图中的________。(4)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如图中的l1。(5)阻力臂: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如图中的l2。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写为______________。3.省力杠杆是动力臂________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________,例如________等。费力杠杆是动力臂________阻力臂的杠杆,________但省距离,例如________等。等臂杠杆是动力臂________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例如________等。二、滑轮及其应用1.工作时,轴________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工作时,轴________________的滑轮叫做动滑轮;把________和________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2.定滑轮工作时不________,但可以_______________。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升高的距离ℎ的关系为________。3.动滑轮工作时省力,但不能_______________且多移动________,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和物体升高距离ℎ的关系为________。4.滑轮组既可以________,又可以_____________。在不计摩擦、绳子重力的条件下,用滑轮组提起重物,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总重的________,公式为________。三、做功了吗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________移动了一段________,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___。(2)物体在_______________移动了距离。3.功等于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的乘积。4.功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其中W的单位为________,简称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F的单位为________;s的单位为_______。1 J=_______N·m,其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做功的快慢1.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1)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所用时间__________,做功越快。(2)在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 _________,做功越快。2.功率是表示_________的物理量。_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叫做功率。3.功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_;功率的常用单位是______。换算关系:1 kW=_________W。五、机械效率1.有用功是指为了达到目的_________的功,用W有用表示。2.为了达到目的并非需要而又不得不做的功称为_________,用W额表示。3. _________与_________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用W总表示。4. _________跟______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______表示。计算公式为_________。5.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产生额外功,故机械效率总是_________1。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绳重及摩擦。同一滑轮组,物重越_____,机械效率越高;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重力越_______,机械效率越高。六、合理利用机械能1.物体能够_________,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_________。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_________。2.能量的单位是_________,简称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3.物体由于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包括______和_________。在质量相同时,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_________;在运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_________。 4.势能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物体由于_________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其影响因素包括物体所处的_________和物体的_________。物体质量相同时,位置越高,重力势能_________;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_________。5.物体因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_________;反之,弹性势能_________。6. __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为机械能。7.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1)_________和_________可以相互转化。(2)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则机械能的总和_________,称为机械能守恒。本章热点题型一、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例1 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如图所示,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限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脚后跟是支点,是省力杠杆B.脚后跟是支点,是费力杠杆C.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省力杠杆D.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费力杠杆解析:如图所示,踮脚时,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小腿肌肉对脚的拉力向上,从图中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选项正确。 答案:C 例2 如图甲所示是大刚同学两手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身体可视为杠杆,如图乙所示,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已知每只手所受的支持力大小为200 N,求: 甲 乙(1)若每只手掌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 cm2,计算手掌对地面的压强;(2)该同学的质量。解析:(1)手掌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等于手掌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已知一只手掌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公式p=FS 即可求出手掌对地面的压强;(2)把人体看成一个杠杆,动力等于两手受到的支持力,即2F,这个力的力臂l=100 cm+50 cm,阻力等于人的重力G,这个力的力臂l'=100 c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的表达式变形求出重力G,然后根据公式m=Gg求出该同学的质量m。解:(1)每只手掌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S=100 cm2=10−2 m2,手掌对地面的压强p=FS=200 N10-2m2=2×104 Pa;(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2F·l=G·l'所以G=2Fll'=2×200 N×100 cm+50 cm100 cm=600 N 该同学的质量m=Gg=600 N10 N/kg=60 kg。注意:本题采用模型法,将人体看成杠杆,对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简化的作用,但简化后的模型一定要反映出原型的特点。模型法在研究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简约性。【跟踪练习】1. 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B,OA=20 cm,OB=40 cm。物体M的密度为 3×103 kg/m3,体积为 8×10−3 m3。叶子姐姐在B端施加100 N的力使杠杆水平平衡,则此时物体M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FM=______N。2. 如图所示,质量均匀分布的直木棒一端支在地面上,O为支点。(1)请画出木棒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2)请画出使木棒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用在端点P的最小作用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二、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例3 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正常使用时费距离的是( ) A.筷子 B.食品夹 C.定滑轮 D.动滑轮解析:在使用筷子和食品夹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它们属于费力杠杆,省距离;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费距离。综上所述D选项符合题意。答案:D例4 小军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重物在10 s内被匀速提升了1 m。己知拉绳子的力F为 500 N,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物体质量为 80 kg,拉力F的功率是________W,动滑轮的质量是________kg(忽略绳重、摩擦,g=10 N/kg)。解析:本题考查滑轮组竖直方向提升物体的有关计算。 P =Wt=F×st=500 N×2×1 m10 s=100 WG物=mg=80 kg×10 N/kg=800 N,由F=G物+ G动n可得: G动=nF−G物=2×500 N−800 N=200 N。答案:100 200【跟踪练习】3.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 300 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60 N,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绳的重力和绳与轮间的摩擦,使物体以0.1 m/s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及其功率的大小分别为( )A.20 N 2 W B.30 N 6 W C.60 N 2 W D.20 N 6 W4. 小柯用图示装置提升重为400 N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动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人将绳子拉过1 m,物体也上升1 m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 N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三 、功、功率及机械效率例5 (多选)如图所示,重300 N的物体在20 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 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 m B.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48 NC.拉力F的功率为 12 W D.有用功为 120 J解析:由图知拉着动滑轮的绳子段数n=3,物体移动的距离s物=v物 t=0.2 m/s×10 s=2 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拉=ns物=3×2 m=6 m,A选项错误;η=W有W总=fs物Fs拉=fs物F·ns物=fnF,解得f=nηF=3×80%×20 N=48 N,B选项正确;拉力在10 s内做的功W总=F s拉=20 N×6 m=120 J,拉力的功率为P=W总t=120 J10 s=12 W,C选项正确;此过程中的有用功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有=fs物=48 N×2 m=96 J,D选项错误。答案:BC【跟踪练习】5.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匀速上升,在时间t内物体上升的高度为ℎ(物体未拉出水面),若物体的体积为V,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η=G3F B.η=G+ρVg3F C.W有=Gℎ D.P有=G−ρVgℎt6. 如图甲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图中未画出)将实心长方体A从江底沿竖直方向匀速吊起,图乙是钢缆绳对A的拉力F1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A完全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大小为1×104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已知A的重力为3×104 N,A上升的速度始终为0.1 m/s。(不计钢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求: 甲 乙(1)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2)长方体A的体积。(3)长方体A的密度。(4)长方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在上升过程中F的功率。四、动能、势能及机械能例6 蹦极是一项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 m高度的位置,用橡皮绳固定住后跳下,落地前弹起。在人的整个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运动速度一直在增加B.人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都转化为动能C.此人跳下以后,橡皮绳便具有弹性势能D.人到达最低点的瞬间时,人的动能为零解析:人跳下后,在下落距离没有到达橡皮绳的原长度时,人的速度不断增大,高度不断减小,人的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当人下落的距离达到橡皮绳的原长再继续下落时,橡皮绳被拉长,开始对人产生向上的弹力,橡皮绳开始具有弹性势能;随着人继续下落,橡皮绳不断被拉长,弹力越来越大,在弹力增大到与人的重力相等之前,人的下落速度继续增大,人的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当弹力增大到等于人的重力时,人的下落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时人继续下落的过程中,弹力将大于人的重力且不断增大,人的下落速度将不断减小,当人到达最低点的瞬间,弹力达到最大值,人的下落速度减小为零,动能为零。综上所述,D选项正确。答案:D例7 如图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与水平面在M点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右端在N点,小物块从斜面的P点由静止自由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斜面上,最高到达Q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小 B.小物块从P向M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C.小物块从N向M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D.小物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解析: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其形变程度最大,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故A错误;小物块从P向M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B正确;小物块从N向M运动的过程中,小物块不再受到弹力,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其速度会逐渐减小,所以其动能会减小,故C错误;小物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其机械能总量会减少,即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答案:B【跟踪练习】7.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中,让同一铜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探究的是物体动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B.该实验探究的是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C.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木块的动能 D.该实验结论可以解释为什么要对机动车限速8. 已知物体的重力势能表达式为Ep=mgℎ,动能表达式为Ek=12mv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ℎ为物体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v为物体的运动速度,g为常量,取10 N/kg。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0.4 kg的物体从距离地面1.5 m的高度沿水平方向以2 m/s的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被抛出到落地的瞬间,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求:(1)物体被抛出时的重力势能Ep和动能Ek1。(2)物体从被抛出至落地的过程中,其重力所做的功W。(3)物体落地前瞬间的动能Ek2。参考答案要点回顾一、1.力的作用 固定点2.(1)O (2)F1 (3)阻碍 F2(4)支点到动力作用线(5)支点到阻力作用线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3.大于 费距离 撬棒 小于 费力 船桨 等于 天平二、1.固定不动 随物体一起运动 定滑轮 动滑轮2.省力 改变用力的方向 ℎ=s3.改变用力的方向 距离 2ℎ=s4.省力 改变用力的方向 几分之一 F=G总n三、1.这个力的方向上 距离2.(1)力 (2)这个力的方向上3.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4.W=Fs 焦耳 焦 J N m 1 物体在1 N的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1 m,则该力对物体做的功是1 J四、1.(1)越少 (2)越多2.做功快慢 功 做功所用时间3.P=Wt 瓦特 瓦 W kW 1 000五、1.必须要做 2.额外功3.有用功 额外功4.有用功 总功 η η=W有用W总 5.小于 6.物体的重力 动滑轮的重力 大 小六、1.对外做功 能 越大2.焦耳 焦 J3.运动 质量 速度 越大 越大4.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高度位置 高度 质量 越大 越大5.弹性形变 越大 越小6.动能 势能7.(1)动能 势能 (2)不变跟踪练习1.40 解析:由密度公式:ρ=mV可知,物体M的质量m=ρV=3×103 kg/m3 ×8×10﹣3 m3=24 kg,由杠杆平衡条件得T×OA=F×OB,即T×20 cm=100 N×40 cm,解得:T=200 N,地面对物体M的支持力:FM=mg−T=24 kg×10 N/kg−200 N=40 N。2.如图所示。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 l2分析,阻力G作用在杠杆上且始终竖直向下,阻力臂不变,要使拉力最小,动力臂应最长,最长力臂为“支点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OP”,此时的动力能使杠杆沿阻力的反方向转动,从而确定动力的方向向上且与力臂垂直。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方法点拨:当杠杆在某一位置静止时,在动力作用点所加的动力可以有无数个,在这无数个力中,有一个是最小的,这个力的力臂是“支点与动力作用点的连线”。3.D 解析:由图可知有3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因此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fn=60 N3=20 N;拉力的功率P=Fv=Fnv物=20 N×3×0.1 m/s=6 W,D选项正确。4.C 解析:由图可知,该装置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故A选项错误;使用动滑轮时,物体上升1 m,则绳子的自由端会下降2 m,故B选项错误;该滑轮组有两段绳子承担物体,不计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时,能省一半的力,物体的重力为400 N,拉力应为200 N,故C选项正确;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选项错误。5.D 解析: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gV,设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拉力为F1,因为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所以F1+F浮=G,F1=G−F浮=G−ρgV,滑轮组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G−ρg Vℎ,故C选项错误;物体出水面前滑轮组所做的总功W总=Fs=F·3ℎ=3Fℎ,物体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Gℎ−ρgVℎ3Fℎ=G−ρgV3F,故A、B选项错误;有用功率P有=W有t=G−ρgVℎt,故D选项正确。6. 解:(1)根据图乙可知,A未露出水面所受的拉力:F1=1×104 N;故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F浮=G−F1=3×104 N−1×104 N=2×104 N。(2)由F浮=ρ水gV排得:V排=F浮ρ水g=2×104 N1.0×103 kg/m3×10 N/kg=2 m3,因为A浸没在水中,所以A的体积V物=V排=2 m3。(3)A的质量m=Gg=3×104 N10 N/kg=3.0×103 kg故A的密度ρA=mV=3.0×103 kg2 m3=1.5×103 kg/m3。(4)由η=W有W总=GℎFs=GℎF·nℎ=GnF得: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GηF=3×104 N75%×1×104 N=4,由题意可知,A完全离开水面后,拉力F=1×104 N,则拉力的功率:P=Fv绳=F·nv物=1×104 N×4×0.1 m/s=4 000 W。7. D 解析:同一铜球质量一定,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不同,所以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故A、B错误。实验的研究对象是铜球,所以物体的动能是铜球的动能,实验中通过铜球把木块推出的距离来反映铜球的动能大小,运用了转换法,故C错误。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因为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当质量相同时,车辆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刹车越困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所以交通部门要对机动车辆进行限速,故D正确。 8.解:(1)物体被抛出时的重力势能:Ep=mgℎ=0.4 kg×10 N/kg×1.5 m=6 J,物体被抛出时的动能:Ek=12mv2=12×0.4 kg×(2ms)2=0.8 J。(2)重力所做的功W=Gℎ=mgℎ=0.4 kg×10 Nkg×1.5 m=6 J。(3)物体落地前瞬间的动能Ek2=Ep+Ek=6 J+0.8 J=6.8 J。 教学反思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