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二 南州六月荔枝丹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相关知识,说明方法的类型和特点;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积累本文优美字词;了解荔枝的结构及生长知识。
技能目标:掌握本文从外到内,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掌握文中说明方法和语言的使用;理解作者在课文中引用典故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科学小品的文学美;丰富科学知识,了解普通物品中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文学性。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文学性。
学时安排 1学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荔枝图片,向学生提问
同学们,图片上的水果大家都认识吗?你们都吃过吗?荔枝是水果中的佳品,昔日的皇宫珍果,如今是寻常百姓的果品。也许有的同学对它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由生活水果引领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热情,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引入学习课堂。)
二、题目解读
今天的课文内容与荔枝有关。如果作者以荔枝为题,大家猜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呢?那么以“南州荔枝”为题呢?是不是能让我们联想起“千里绿野,万里花娆。竹翠柳美,江泛春潮”的美景?以“南州六月荔枝”为题又如何?是不是让我们脑海里顿时浮现一副南国六月,蝉鸣荔熟,欣欣向荣之景,最后再加入一个“丹”字怎么样呢?还给画面著上艳丽的颜色。让我们想象那从山上到山下,从东边到西边,沟沟坎坎,上上下下到处是一片“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画面。
题目出自《荔枝》“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交代了荔枝的产地、成熟期、色泽。这就是科学小品文的特点——科学性与文学性结合。
(设计意图:讲解题目,使学生更易理解文章内容。)
文体知识
本文属于科学小品。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设计意图:了解科学小品文文体知识,积累语文常识。)
走进作者
贾祖璋,浙江省海宁县人,生于1901年,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他撰写的科普读物主要有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鸟类研究》(1931);和别人合撰的六十万字巨著、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植物分类学专著《中国植物图鉴》(1937);《普通鸟类》《世界禽鸟物语》《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韧性》《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学小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自然界奇妙的生物为描写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内容充实,构思精巧,语言简洁洗练,文笔清新朴实。收入中学课本的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南州六月荔枝丹》(均选自《生物学碎锦》)。其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荣获了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
五、积累字词
啖(dàn) 红缯(zēnɡ) 瓤肉(ráng) 醴酪(lǐ là)
蘖(niè) 祠(cí) 绡(xiā) 浸渍(zì)
勃发(bó) 莆田(pú) 龟裂(jūn liè) 粗糙(cā)
贮藏(zhù) 谚语(yàn)
醴酪:甜酒和奶酪。
不了了之:指把没有办完的事情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在一边不去管它,就算完事。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钻研无法解决、得不到结果的问题。
飞焰欲横天:飞焰,形容远看荔枝如一片红色的火焰。横天,横放在天边。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蜜源植物:能供给蜜蜂采集以酿成蜂蜜的植物。
迁怒:指对甲的怒气发到乙身上,或自己不如意时跟别人生气。
(设计意图:为了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六、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逐节概括,分别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1):引言,引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2-10):介绍荔枝的生态知识。 第一层:(2-5)介绍荔枝果实的外部形态。第二层:(6-10)介绍荔枝果实的内部组织。
第三部分(11-14):介绍荔枝的生产知识。
2.本文说明对象是?说明顺序是?
说明对象:荔枝 说明顺序:由主到次,由表及里
(设计意图:分析文章脉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学习课文。)
文本研读
1.第一自然段中提及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有什么作用?
对《荔枝图序》中的描写提出疑问,从而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荔枝的说明,使读者对鲜荔枝的形态有个初步的印象;
由回忆进入到了现实,由设置疑问引到介绍科学知识,引起阅读的兴趣;
引出下文。
2.分段进行讲解
3.根据刚刚阅读课文内容,请同学们自己提取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阅读、精讲分析,理出课文最主要的内容,让学生学会筛选重要信息内容。)
合作探究
根据说明方法特点找出本文所用到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引作用、下定义。
举例子:“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
“据记载,南越王尉陀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
打比方:“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 ;“指形的‘龙牙’、有圆小如珠的‘珍珠’;
“绛囊” “红星” “珊瑚珠” ;“飞焰欲横天” “红云几万重”。
列数字:“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
“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
引作用: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因而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引用。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多达十余处。
下定义:“用果树学的术语,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
2.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引用的诗文,并说明其作用。
如《荔枝图序》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如《咏荔枝膜》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如《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3.文中引用了哪些典故?作用是什么?
唐明皇宠幸杨贵妃派人兼程送荔枝,说明荔枝不耐贮藏。
宋徽宗移荔枝于宣和殿,说明荔枝性喜温暖。
文征明说顾氏种活荔枝的事,说明荔枝性喜温暖。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九、写作特色
1.条理分明,层次清楚,结构严密,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引用诗文,生动形象,富于文采;
3.事实确凿,数字具体,科学性强。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美感。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良好的价值观。)
课堂小结
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准确、艺术地说明了荔枝的形态和果实以及荔枝生产的有关情况。作者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动物游戏之谜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a href="/yw/tb_c40401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动物游戏之谜优秀教案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题目解读,作者简介,文体知识,积累字词,整体感知,深探内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二 抒发情感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a href="/yw/tb_c404013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二 抒发情感精品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抒情概念,抒情要点,写作指导,课堂演练,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一 描述事物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a href="/yw/tb_c404013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一 描述事物获奖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例文评析,写作技巧,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