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13662/0-1709106349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13662/0-17091063491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13662/0-170910634917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二册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13662/0-170910634920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二册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13662/0-170910634924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二册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13662/0-17091063493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二册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13662/0-170910634932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二册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13662/0-170910634936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二册课件(28份)
-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五课时蛋白质和氨基酸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9金属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金属的冶炼方法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9金属与人类文明第二单元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第一课时反应的合理选择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9金属与人类文明第二单元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第二课时反应条件的控制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件苏教版必修第二册,共37页。
专题 8 专题共享微专题一 常见有机物的检验和鉴别规律方法1.依据水溶性不同鉴别2.依据密度鉴别3.依据燃烧现象不同鉴别4.依据有机物的结构特征或官能团鉴别[微训练一]1.只用水不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乙醇和乙酸 B.乙酸乙酯和乙醇C.苯和四氯化碳 D.苯和溴苯答案:A 答案:D3.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B.银氨溶液C.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答案:A解析:将少量的氢氧化铜分别加入到三种溶液后,氢氧化铜溶解的是乙酸;变为绛蓝色,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葡萄糖;无明显变化的是蔗糖,所以A正确;银氨溶液无法鉴别乙酸和蔗糖,所以B错误;石蕊无法鉴别葡萄糖和蔗糖,所以C错误;碳酸钠只能鉴别出乙酸,不能鉴别葡萄糖和蔗糖,所以D错误。4.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燃烧的方法可以区分甲烷和乙烯B.用酸性KMnO4溶液区分苯和CCl4C.用新制Cu(OH)2悬浊液区分蔗糖和葡萄糖D.用KI溶液区分淀粉溶液和鸡蛋白溶液答案:D解析:甲烷燃烧时,产生明亮的淡蓝色火焰,而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且有黑烟产生;酸性KMnO4溶液加入苯中,液体分层,上层为苯,而CCl4加入酸性KMnO4溶液中,液体也分层,下层为CCl4;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与葡萄糖溶液共同加热,能生成砖红色沉淀,蔗糖无此现象,故可区分开来;KI溶液遇淀粉溶液和鸡蛋白溶液均无明显的现象,故不能用来区分两物质。5.鉴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A.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C.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D.碘水,变蓝色;新制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答案:A解析:鉴别物质时须用其特征反应,观察到特征现象。淀粉遇碘水变蓝色;蛋白质遇浓硝酸发生显色反应,产生黄色沉淀;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至沸腾产生砖红色沉淀。6.现有7瓶失去了标签的液体,已知它们是有机溶剂,可能是①乙醇 ②乙酸 ③苯 ④乙酸乙酯⑤油脂 ⑥葡萄糖溶液 ⑦蔗糖溶液。现通过如下实验步骤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的液体名称: 乙醇乙酸苯乙酸乙酯油脂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 解析:(1)7种物质中只有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无气味;苯、乙酸乙酯、油脂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乙酸呈酸性,能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乙酸乙酯、油脂均在稀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而不再有分层现象,苯不溶于水,也不与NaOH反应,仍有分层现象,乙酸乙酯的水解产物之一乙醇具有特殊香味。(2)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乙酸钠和乙醇。(3)根据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并结合信息反应即可写出方程式。微专题二 有机反应类型常见的“五大”有机反应类型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主要有:(1)卤代反应:如烷烃的卤代反应、苯的卤代反应。(2)硝化反应:如苯的硝化反应。(3)酯化反应:如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4)水解反应:如酯的水解反应,油脂的水解反应,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等。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以不饱和键相结合的不饱和原子与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物质的反应。如乙烯与氢气、氯气、氯化氢、水等的反应,苯与氢气的反应等,都属于加成反应。3.加聚反应不饱和的小分子有机物通过加成反应的形式相互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如乙烯生成聚乙烯、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等,都属于加聚反应。4.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如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乙醇转化为乙醛,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等都属于氧化反应。5.还原反应有机物去氧或得氢的反应。如乙烯、苯等不饱和烃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均属于还原反应。[微训练二]1.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答案:B解析:苯和氯乙烯中均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乙醇、溴乙烷和丙烷分子中均是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选B。2.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淀粉水解制葡萄糖B.石油裂解制丙烯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D.油脂与浓NaOH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答案:B解析:淀粉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葡萄糖,该反应是取代反应;石油裂解制丙烯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不是取代反应;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是取代反应;油脂与浓NaOH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选B。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答案:C解析:A项属于加成反应;B项属于加聚反应;C项苯的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项属于加成反应。4.下列有机反应:①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 ②乙醛制乙酸 ③乙烯使溴水褪色 ④乙醇制乙烯 ⑤乙醛制乙醇 ⑥乙酸制乙酸乙酯 ⑦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 ⑧液态植物油制人造脂肪 ⑨乙烯制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⑤的反应类型相同B.⑥⑦的反应类型不同C.④与其他8个反应的类型都不同D.①③⑧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答案:C解析:①发生取代反应,②发生氧化反应,③发生加成反应,④发生消去反应,⑤发生还原反应或加成反应,⑥发生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⑦发生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⑧发生加成反应,⑨发生加成反应,故选项C正确。微专题三 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转化1.常见有机物2.转化关系 答案:B解析:人体内无催化纤维素水解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发生水解反应。2.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B、D化合物中官能团的名称:B:________;D: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CH2===CH2羟基羧基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解析: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C(乙醛),乙醇和D(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3.根据如图所示变化关系:请填空:(1)A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④、⑥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明反应类型。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NaOH中和稀硫酸,使溶液呈碱性氧化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解析: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生成葡萄糖,则A为葡萄糖;向A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则B是NaOH,C是Cu(OH)2悬浊液;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D是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再被催化氧化得到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是乙酸乙酯,同时产生水。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葡萄糖,结构简式是CH2OH(CHOH)4CHO;B是NaOH;C是Cu(OH)2悬浊液;D是CH3CH2OH。(1) A是葡萄糖,B是NaOH;(2)反应④是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反应⑥是乙酸与乙醇混合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4.通过对煤的综合利用,可以获得多种有机物。化合物A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其质量比是12∶3∶8。液态烃B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摩尔质量为78 g·mol-1。E是有芳香气味的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回答:(1)化合物A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2)B和CH2===CH2反应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3)E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羟基加成反应解析:由化合物A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其质量比是12∶3∶8可知,A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又是由水煤气催化合成的,且能和苯甲酸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酯,故A为CH3CH2OH,B由煤焦油分馏得到,故B为苯,苯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乙苯,乙苯被高锰酸钾氧化得到苯甲酸,苯甲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苯甲酸乙酯。(1)由推断过程可知A为乙醇,官能团为羟基。(2)由上述推断过程可知B为苯,和CH2==CH2反应生成的C为乙苯,故为加成反应。(3)酯在氢氧化钠溶液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醇和羧酸钠,条件为加热,故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将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迅速插入A中,反复多次,可得到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B.在一定条件下,C可通过取代反应转化为 C.苯甲酸钠(常用作防腐剂)可通过D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D.共a mol的B和D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大于7.5a molABC解析:(4)将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可得到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故A正确;C为 ,可与HNO3发生硝化反应生成 ,硝化反应为取代反应,故B正确;苯甲酸钠(常用作防腐剂)可通过苯甲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故C正确;有机物(CxHyOz)耗氧量计算公式为x+y/4-z/2,B为苯,化学式为C6H6,1 mol苯的耗氧量为7.5 mol,D为苯甲酸,化学式为C7H6O2,1 mol苯甲酸的耗氧量为7.5 mol,故a mol的B和D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等于7.5a mol,故D错误。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