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讲,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精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1游于濠梁2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3鱼,安4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5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6矣!”庄子曰:“请循其本7。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
1.惠子: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朋友。
2.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安徽凤阳。
3.非:不是。
4.安:怎么,哪里。
5.固:固然,本来。
6.全:完全,完备。
7.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
译文
庄子和惠子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之上知道的啊。”
一词多义
1.固:
(固然)——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本来)——子固非鱼也
2.全:
(完全,肯定)——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整个的)——全石以为底
虚词的运用
1.之:
(代词,可译作“他”,指惠子)——庄子往见之
(结构助词,“的”)——是鱼之乐也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子之不知鱼之乐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课文理解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庄子为什么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
庄子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用反问的方式回答,以“非我”者“不知我”,推论“不知我”者不知“我知鱼”,足见庄子的机智。
3.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
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回转话题,偷换概念,把惠子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机智而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庄子的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4.从文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思想和性格差异是什么?
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二、精练
课内练习
一词多义
1.固:
(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 )——子固非鱼也
2.全: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全石以为底
虚词的运用
1.之:
( )——庄子往见之
( )——是鱼之乐也
( )——子之不知鱼之乐
翻译句子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课外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1—4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
(2)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
(3)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
(4)请循其本。( )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甲】主要写的是 ;【乙】主要写的是 。
4.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 “乐”?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1—4题。
【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 钓鱼记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①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②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杂言》)
【注】 ①意:意愿,愿望。②奚:怎么,哪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是鱼之乐也 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B.①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C.①神变则鱼逝矣 ②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D.①子意乎鱼,目乎鱼 ②目似瞑,意暇甚
2.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物事之外。
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庄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机敏、诙谐、富有情趣。
3.下面对《钓鱼记》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钓同而得失异”的情形。
B.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产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
C.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D.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和结果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4.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
(2)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译文:
三、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1—3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B.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皆若空游无所依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以动静结合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乙文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都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甲乙两文都写了人在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但甲文侧重写景,寓情于景 。乙文则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甲文的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都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他们都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D.甲乙两文都用了对比。甲文以作者先乐后忧的对比,表明作者融身自然美景的欢乐只是暂时的,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调。乙文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因共同好辩而拥有的生活情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⑵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课内练习参考答案:
1.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2.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
3.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课外练习
一、参考答案:
1.(1)牵扶,领;(2)大声说话、喊叫;(3)悠闲自得;(4)追溯。
2.(1)到溪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甜而酒水清。
(2)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3.【甲】与民同乐
【乙】庄子乐是自己愉快心情的外化。
4.示倒: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用自己的快乐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二、【参考答案】:
1.D
2.C
3.D
4.(1)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快乐,是(可以)确定的!
(2)我们钓鱼用的鱼饵相同,钓鱼的河水也相同,为什么钓鱼的收获不同呢。
三、参考答案:
1.D
2.A
3.(1)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关键词:犬牙、差互)
(2)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关键词:固、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讲,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关雎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讲,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均是四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石壕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讲,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