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学案及答案
展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
2、 欣赏《庄子》中机智巧妙地论辩。
3、 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1、 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
2、 欣赏《庄子》中机智巧妙地论辩。
【学习难点】
1、 欣赏《庄子》中机智巧妙地论辩。
2、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
【学习时间】1课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齐读或齐背《北冥有鱼》,复习相关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冥有鱼》领略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今天我们学习另一则庄子的文章,体验一下庄子的机智与幽默。
【有关资料】
1、 作者介绍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道家经典之一。今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其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 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庄子·秋水》。
【预习设计】
加点字注音
濠梁之上( ) 鲦鱼( )
解释加点词: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 ( )
鲦鱼出游从容( )
是鱼之乐也( )( )
子非鱼( )
安知鱼之乐?( )( )
固不知子矣( )
子固非鱼也(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
请循其本( )( )( )
我知之濠上也( )
翻译课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内容概括
本文是庄子和惠子的辩论。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二人的论辩我们可以看出: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庄子与惠子关于人是否“知鱼之乐”的论辩,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合作探究】
1)整理归纳课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辩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辩论结果如何?
3)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4)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5)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有何不同?
6)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7)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了一种什么观点?
8)说说本文的写作艺术。
【课堂检测】
选择题:
1)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游于濠梁之上( 桥 ) B.是鱼之乐也(这)
C.固不知子矣 (固然)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部)
2)下面加点的“之”与例句“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鱼之乐也 B.安知鱼之乐
C.子之不知鱼之乐 D.我知之濠上也
3)下面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B.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译文: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C.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D.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固然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4)下面对课文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惠子质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很难正面回答的,庄子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来反问摆脱被动,暂时化解“危机”。
B.惠子又以退为进,承认“我非子,固不知子矣”,进而又强调“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把庄子逼到乐更为尴尬的境地。
C.庄子只好偷换概念,在“安”字上做文章,“安”有“怎样”“如何”的意思,又有“哪里”的意思,惠子的本意是问庄子如何知道“鱼之乐”,却被庄子故意理解为“在哪里知道”,于是庄子以“我知之濠上也”,论辩戛然而止。
D. 在两人的论辩中,惠子力辩、拘泥,重求实,重分析,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知态度,重在对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有灵性,重观赏,崇尚美,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的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艺术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逻辑家的风貌。
【扩展延伸】
大瓠之种①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②无所容③。非不呺然大也,我为其无用而掊之④。”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⑤。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⑥。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⑦也夫!”
(选自《庄子·逍遥游》)
[注]①大瓠(hù)之种:大葫芦的种子。②瓠落:很大的样子。③无所容:指瓢太大而无处可容。④非不呺(xiāo)然大也,我为其无用而掊(pǒu)之:葫芦并非不大,我因为它无用而砸碎它。呺然,虚大而无用。掊,击碎。⑤世世以洴澼(piánpì) 絖 (kuàng)为事: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洴澼,漂洗。絖,絮、丝绵。⑥裂地而封之:(吴王)划定一块土地封给他。⑦蓬之心:蓬草的心狭窄而弯曲,比喻心如茅草那样堵塞不通。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树: 种植
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固: 实在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龟: 龟,同“皲”,皮肤冻裂
D.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将: 将军
2)翻译下列句子。
(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2)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3)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各自引用了“大瓠之种”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都有什么用意?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完成上面的练习。
【学后反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导学案
【学习目标】
4、 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
5、 欣赏《庄子》中机智巧妙地论辩。
6、 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3、 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
4、 欣赏《庄子》中机智巧妙地论辩。
【学习难点】
2、 欣赏《庄子》中机智巧妙地论辩。
2、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
【学习时间】1课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齐读或齐背《北冥有鱼》,复习相关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冥有鱼》领略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今天我们学习另一则庄子的文章,体验一下庄子的机智与幽默。
【有关资料】
3、 作者介绍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道家经典之一。今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其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4、 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庄子·秋水》。
【预习设计】
加点字注音
濠梁之上( ) 鲦鱼( )
【答案】
濠梁之上( háo ) 鲦鱼( tiáo )
解释加点词: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 ( )
鲦鱼出游从容( )
是鱼之乐也( )( )
子非鱼( )
安知鱼之乐?( )( )
固不知子矣( )
子固非鱼也(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
请循其本( )( )( )
我知之濠上也( )
【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游玩 )( 在 ) ( 桥 )
鲦鱼出游从容( 悠闲自得 )
是鱼之乐也(这 )(的 )
子非鱼( 你 )
安知鱼之乐?( 怎么 )( 的 )
固不知子矣( 固然 )
子固非鱼也( 本来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主谓之间,无意义)( 完全,肯定 )
请循其本( 追溯 )( 话题 )( 最初 )
我知之濠上也(代鱼之乐)
翻译课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内容概括
本文是庄子和惠子的辩论。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二人的论辩我们可以看出: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庄子与惠子关于人是否“知鱼之乐”的论辩,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合作探究】
1)整理归纳课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之:鱼之乐
子之不知鱼之乐
我知之濠上也
固: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句式:
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判断)
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
子固非鱼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短语后置句,应为“以六月息者也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句,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省略句:
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应为“我知之于濠上也”)
2)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辩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辩论结果如何?
【答案】
辩题:庄子是否知道“鱼乐”。
庄子观点:我知道鱼很快乐。
庄子论据一: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论据二:你说“你从哪里知道鱼乐”时,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是快乐的,还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鱼儿是快乐的。
惠子观点: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论据:我不是你,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辩论结果:
庄子胜,他巧妙偷换概念反败为胜
惠子胜,庄子转移话题偷换概念,没有正面回答惠子的质疑
3)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答案】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4)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因为他对客观事物带有欣赏的态度,看到鱼儿出游从容,自己当时也悠闲自得,就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移情到鱼儿的客观事物上。
5)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有何不同?
【答案】惠子力辩、拘泥,重求实,重分析,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知态度,重在对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有灵性,重观赏,崇尚美,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的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6)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答案】惠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庄子处于被动。庄子偷换概念,将怎能会知道偷换为“怎么知道”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7)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了一种什么观点?
【答案】宣扬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8)说说本文的写作艺术。
【答案】
①精彩的论辩艺术。
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②笔法轻松,充满机智和幽默。
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辩论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课堂检测】
选择题:
1)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游于濠梁之上( 桥 ) B.是鱼之乐也(这)
C.固不知子矣 (固然)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部)
【答案】D
【解析】完全,肯定的意思。
2)下面加点的“之”与例句“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鱼之乐也 B.安知鱼之乐
C.子之不知鱼之乐 D.我知之濠上也
【答案】C
【解析】A:助词,的;B:助词,的;C:主谓之间无意义;D:之,代指鱼之乐,例句的“之”主谓之间无意义,故与C相同。
3)下面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B.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译文: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C.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D.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固然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答案】D
【解析】正确的翻译应该是: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4)下面对课文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惠子质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很难正面回答的,庄子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来反问摆脱被动,暂时化解“危机”。
B.惠子又以退为进,承认“我非子,固不知子矣”,进而又强调“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把庄子逼到乐更为尴尬的境地。
C.庄子只好偷换概念,在“安”字上做文章,“安”有“怎样”“如何”的意思,又有“哪里”的意思,惠子的本意是问庄子如何知道“鱼之乐”,却被庄子故意理解为“在哪里知道”,于是庄子以“我知之濠上也”,论辩戛然而止。
D. 在两人的论辩中,惠子力辩、拘泥,重求实,重分析,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知态度,重在对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有灵性,重观赏,崇尚美,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的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艺术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逻辑家的风貌。
【答案】D
【解析】艺术家鱼逻辑家说反了。
【扩展延伸】
大瓠之种①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②无所容③。非不呺然大也,我为其无用而掊之④。”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⑤。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⑥。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⑦也夫!”
(选自《庄子·逍遥游》)
[注]①大瓠(hù)之种:大葫芦的种子。②瓠落:很大的样子。③无所容:指瓢太大而无处可容。④非不呺(xiāo)然大也,我为其无用而掊(pǒu)之:葫芦并非不大,我因为它无用而砸碎它。呺然,虚大而无用。掊,击碎。⑤世世以洴澼(piánpì)(kuàng)为事: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洴澼,漂洗。,絮、丝绵。⑥裂地而封之:(吴王)划定一块土地封给他。⑦蓬之心:蓬草的心狭窄而弯曲,比喻心如茅草那样堵塞不通。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树: 种植
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固: 实在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龟: 龟,同“皲”,皮肤冻裂
D.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将: 将军
【答案】D
【解析】应为:率领军队
2)翻译下列句子。
(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
【答案】同样能够使手不冻裂,有人靠这个得到封地,有人却免不了漂絮,则是由于对药方的使用不同。
(2)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答案】可见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3)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各自引用了“大瓠之种”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都有什么用意?
【答案】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
【附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种植长大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却)承受不了自己的容量;把它剖开来做成瓢,(则)瓢太大无处可容。葫芦并非不大,我因为它无用而砸碎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个人善于调制防止手皲裂的药物,(于是利用它,他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这种药,请求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他)聚合家族的人商量说:‘我们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客人得到了药方,(便去)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定一块土地封给他。同样能够使手不冻裂,有人靠这个得到封地,有人却免不了漂絮,则是由于对药方的使用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呢?可见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完成上面的练习。
【学后反思】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优秀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优秀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翻译句子,读鱼游濠水, 睹千古之辩,读高手对决, 论是非胜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石壕吏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石壕吏学案设计,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课中导读,华州司功参军,课后导练,你们家还有别人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有关资料,预习设计,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布置作业,1.哲学家|战国|道 秋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