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下册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展开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1)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平行线三条性质的推导;
2.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时的过程.
教具准备
教法学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
(主备人)
集体备课
(思路方法技巧)
二次备课(个人)
复习引入.
在练习本上画两条平行的直线AB、CD,再画直线MN与直线AB、CD相交。
探究新知.
1.探究一:
再把上图剪成如下(1)、(2)、(3)、(4) 四块.
〔思考〕用这四块纸片,分别与上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重合,你发现了什么?
平行线性质1: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性质2: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探究二:
再把上图中的(2)、(3)所示的纸片,分别剪成两部分,并按照下图拼在一起,你发现原图中的每对同旁内角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下面我们来证明这个结论:
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
求证:∠2+∠3=180°. c
1 b
3
2 a
证明:∵a∥b(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180°(邻补角定义)
∴∠2+∠3=180°(等量代换)
平行线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三、例题讲解.
例1、如图,AB∥CD,∠A=∠D,判断AF与ED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A E B
C F D
解:AF∥ED
∵AB∥CD(已知)
∴∠D=∠BE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D(已知)
∴∠A=∠BED(等量代换)
∴AF∥E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2 、如图,AD∥BC,∠A=∠C.
AB与DC平行吗?为什么?
解:AB∥DC
∵AD∥BC ( )
∴∠A=∠ABF( )
∵∠A=∠C ( )
∴∠ =∠ ( )
∴ ∥
四、练习巩固.
1.如图a∥b,a⊥c,则b与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为什么? c
a
b
2、如图,点B、C、D在一条直线上,AB∥EC,
∠A=55°,∠B=60°,求∠1、∠2、∠ACB度数.
A
E
1
2
B C D
课堂小结.
1.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
2.平行线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的联系和区别.
再一次展现“三线八角”模型。说出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学生先动手画图、度量角度,然后同桌之间互相合作、讨论,从而得出结论.
显然,图中的每对同位角都相等,每对内错角也都相等。
由此,得到平行线的两个性质1、性质2.
可以再举一个反例,说明”两条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
〔数量关系〕图中每对同旁内角都互补.
注意图中的一个隐含条件,∠1与∠3是邻补角
由此,可得平行线的又一个性质
〔思路〕先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到一组内错角相等,再结合已知角相等,进行等量代换,从而得到一组同位角相等.
你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
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
让学生交流讨论: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条.
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板书设计
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1)
1.平行线性质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例1 例2
2.平行线性质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平行线性质3: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教学后记
数学七年级下册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726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自主预学,互动研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