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教学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6单元 22《〈礼记〉二则》第1课时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6单元 22《〈礼记〉二则》第1课时课件,共37页。
《礼记》中的名言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勤于学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才能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再继续走进《礼记》,领悟其中之道。22《礼记》二则第1课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 CONTENTS 教学目录课堂小结06 CONTENTS 教学目录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赏析文章多用对偶增强气势的特点。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教与学的重要性。学习目标《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包括《曲礼》《檀弓》《月令》《礼运》《学记》《大学》《中庸》等篇,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记”的意思是记载、记述。“礼记”的意思是关于礼仪制度的各种资料记述。走近作品必备知识《礼记》全书内容广博,门类杂多,多用短小生动的文章阐明某一道理,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全书气势磅礴、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意味隽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学校制度乃至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本文提出的“教学相长”,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仍然值得重视。创作背景必备知识通假字 学学半( )“学”同“敩”,教导词义理解必记字词 不知其旨也(古义:美味。今义:意义;用意;目的)古今异义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疲乏想睡)教学相长也(古义:教与学。今义:教书;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一词多义学学学半学学半(“学”同“敩”,教导)(学习)词类活用不知其善也( ) 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时解决。 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虽然 味美所以美味的肉食 最好的道理初读课文疏通文意困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自我反思自我勉励教与学说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困惑,然后就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嘉肴”写起?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将“嘉肴”与“至道”进行类比,由吃饭引申到学习,再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论证浅显易懂,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分析讨论精读课文2.课文最后引用《兑命》的话有什么作用?通过引用《兑命》中的话来讲道理,证明论点,阐述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强调了教的重要性,这样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3.“教学相长”与“学学半”有何异同?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阐述“教”和“学”的关系,即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主要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教”的重要性,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委婉含蓄。两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后者是论据,用来补充强调中心论点,二者是主从关系。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述的?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也”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对举“学”与“教”分别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深入论述,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教学相长类比论证层层递进引用论证5.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①学习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②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6.如何理解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和现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在同一个主体的身上,学与教互相促进。现代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在教学中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对老师有所启发。比如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激发教师的思维,使他对问题认识更深入;学生提出的某个疑问,可能也正是教师自己理解上的难点;等等。7.本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请你找出来并加以分析。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类比论证,引出论点。②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情境。运用对偶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类比说理的效果。本文先将“嘉肴”与“至道”进行类比,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论证了“学”与“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课堂小结课文主旨课堂小结写作特色1.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文章开头先运用类比论证,将“嘉肴”与“至道”进行类比,形象地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接着阐述“学”和“教”的关系,由此进一步分别讨论两者的作用——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教学相长。2.多用对偶,增强气势文章多用对偶句,第一组,以两个“虽有……弗……”的句式类比论证,引出论点;第二组,用两个“……然后知……”,介绍“学”与“教”分别产生的两种情境。这种句式,两两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明快有力,增强了说理的效果。虽有佳肴类比论证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逐层论证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引证作结——学学半教学相长板书设计课堂小结教材课后习题一、背诵《虽有嘉肴》,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答案见“精读课文” 二、这篇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从文中举一例加以分析。答案见“精读课文”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和联系。故曰:教学相长也答案见“必记字词” 四、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1.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2.过了最好的学习时间才去学习,那么就会劳苦而难有成就。(强调学习的时效性)3.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一起研讨),就会孤陋寡闻。(提倡共同探讨交流,以相互启发、增广见闻)4.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树木,先砍伐容易下斧的地方,最后砍伐纹理不平顺有疙瘩的地方。(提倡要善于提问,同时提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