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物品中,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 汽车后视镜B. 放大镜C. 眼镜
    【答案】A
    【解析】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汽车后视镜、反光镜、潜望镜。放大镜和眼镜都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
    2. 日晷是古代人们用来计时的装置,它的计时原理是( )。
    A. 日影的长短变化B. 日影的方位变化C. 日影的深浅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是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方向和长短的变化,又称为太阳钟。
    3. 如图所示,在计算摆动次数时摆锤从( )的运动记作一次摆动。
    A. 甲→乙→丙B. 甲→乙→丙→乙→甲C. 丙→乙→甲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由于摆长是唯一变量,所以其他条件都应该保持相同,比如摆锤重量、摆锤的形状等; 实验中摆动次数的计算方法是摆动一个来回计一次,即摆锤从甲→乙→丙→乙→甲的运动记作一次摆动。
    4. 一炷香燃烧完约20分钟,适合用来测量( )。
    A. 100米跑步时间B. 吃饭后的休息时间C. “科学三分钟”脱口秀
    【答案】B
    【解析】
    【详解】古代,人们经常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来计时。一支香燃烧完需要20分钟,适合用来测量吃饭后的休息时间,B符合题意;100米跑步时间,“科学三分钟”脱口秀都不适合用一炷香燃烧计时。
    5. 关于人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脑只包括大脑B. 脑与脊髓相连C. 脑有颅骨保护不怕撞击
    【答案】B
    【解析】
    【详解】大脑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它能够调节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运动等中枢;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A、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A观点错误;
    B、脑与脊髓相连,脑、脊髓和神经是协同工作的,B观点正确;
    C、大脑虽然有坚硬的颅骨保护,但是也怕受到剧烈撞击,C观点错误。
    6. 主要由风蚀作用形成的特殊地貌是( )。
    A. 沙漠中的蘑菇岩B. 弯曲的岩层C. 鱼骨沙洲
    【答案】A
    【解析】
    【详解】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分析选项可知,主要由风蚀作用形成的特殊地貌是沙漠中的蘑菇岩;弯曲的岩石是地震作用下岩石受到挤压形成;鱼骨沙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7. 洒水车在阳光下洒水时,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个现象与三棱镜的色散实验类似,起到三棱镜作用的是( )。
    A. 洒水车B. 空气C. 喷洒在空气中的水珠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我们观察到天然形成的彩虹时,彩虹出现的方向和太阳所在的方向是相反的。这是因为彩虹是太阳光进入空气中的小水滴发生了两次折射和两次反射后形成的,折射使太阳光色散成七色光,反射使太阳光改变了方向,只有在和太阳相反的方向才能够看到彩虹。洒水车在阳光下洒水时,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个现象与三棱镜的色散实验类似,起到三棱镜作用的是喷洒在空气中的水珠。
    8. 日常生活中,属于保护我们身体的做法是( )。
    A. 熬夜打游戏B. 背很重的书包上下学C. 乘车时系好安全带
    【答案】C
    【解析】
    【详解】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离不开锻炼、节食、规律的生活和愉悦的心情;平时熬夜打游戏、背很重的书包上下学属于不健康的行为;乘车时系好安全带属于保护我们身体的做法。
    9. 如图所示,桥洞与水中的倒影组成了一个圆形。若长期下雨造成水位上涨,则桥洞与它的倒影组成的形状可能会是( )。
    A. B. C.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对称的;当水面上升后,水面以上的桥拱不再是半圆形,所以成的像也不是半圆形,只是半圆的一部分,而且水上部分和水中的像是关于水面对称的,故B正确。
    10. 在开展摆的相关研究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摆动幅度逐渐变大B. 摆动幅度保持不变C. 摆动幅度逐渐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单摆在摆动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摆幅逐渐变小,所以C符合题意。
    11. 要研究“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小科可以选择的实验组是( )。
    A. B. C.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植物对侵蚀的影响,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有无植物覆盖,其他条件比如土地的坡度、降雨量的大小、降雨的高度都要保持不变。故选B。
    12. 下列方法中,能有效地缓解紧张情绪且最合理的是( )。
    A 和同学打一架B. 暴饮暴食C. 与伙伴倾诉
    【答案】C
    【解析】
    【详解】要学会管理自己情绪,学会有效控制愤怒,感到愤怒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尝试几次深呼吸,听听舒缓的音乐,与伙伴倾诉,让自己平静下来。
    13. 装修时,我们往往使用激光来绘制直线,这主要利用了( )。
    A. 光的反射B. 光传播的速度快C. 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C
    【解析】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激光的方向性好,不宜发散,装修时,我们往往使用激光来绘制直线,这主要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14. 如图,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挤出,这主要模拟了( )。
    A. 水钟的工作原理B.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C. 心脏推动血液流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的需要。如图,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挤出,这主要模拟了心脏推动血液流动。
    15. 下列计时工具中,计时最准确的是( )。
    A. 水钟B. 机械摆钟C. 原子钟
    【答案】C
    【解析】
    【详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是日晷、水钟、摆钟、石英钟、原子钟。日晷是最早的计时工具,利用太阳计时;水钟利用水流的稳定性计时,与日晷一样,它们只能提供大致的时间。机械摆钟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大大提高了计时的准确度;原子钟是现在最精确的计时工具,精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
    16. 眼睛若突然被强光照射会迅速闭眼,避免伤害。发出这一反应指令的是( )。
    A. 手B. 传入神经C. 神经中枢
    【答案】C
    【解析】
    【详解】神经就像电话线,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传入神经是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是运动神经,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所以当我们突然被强光照射时,我们会迅速闭上眼睛,以保护眼睛不受伤害,这个过程中是眼睛(感受强光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眼部肌肉(控制闭眼)。
    17. 用橡皮泥来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可以把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做得一样厚
    B. 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制作结构模型
    C. 用不同颜色橡皮泥来代表地壳、地幔和地核
    【答案】C
    【解析】
    【详解】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了解和探索客观世界的最有力、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A.我们用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时,要将最外层做得薄一些,最里层做得厚一些。错误。
    B.从内到外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最为合适,从外到内无法制作。错误。
    C.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时,我用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代表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结构。正确。
    故选C。
    18. 关于下图所示的潜望镜,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光线在潜望镜内,只经过了一次反射
    B. 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需要相对、平行放置
    C. 经过潜望镜的镜片反射后,光线沿曲线传播
    【答案】B
    【解析】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潜望镜便是运用了这一原理。潜望镜内有两块平面镜,上下两块镜面必须相对且平行放置,B正确;AC错误,光在潜望镜内经过了2次反射,经过潜望镜的镜片反射后,光线沿直线传播。
    19. 当我们所在的地区发生地震时,下列行动正确的是( )。
    A. 地震来临时,在高楼的人应该跳楼逃生
    B. 只有地震频发的地区需要进行防震演习
    C. 如果不幸被埋要沉着应对,寻找机会发出求救信号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震发生时,如果来不及撤离建筑物,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避震有利部位进行紧急避险。如蹲在墙角等“生命三角”的地方,也可以逃往由承重墙围起的小房间里,如卫生间等;地震一旦停止,应马上从躲避的建筑物中撤离出来;如果地震后不幸被困在废墟中,应保持冷静,保存体力,不要大哭大叫,应适时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叫、敲击物体等。C是正确的;A跳楼逃生是错误的做法;B说法错误,任何地区都需要进行防震演习。
    20. 雁荡山经历过多次火山喷发,并在板块运动、风、水等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独特而瑰丽的地形地貌。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现在的雁荡山还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B. 火山喷发造就了美丽的风景,多多益善
    C. 火山喷发只会在陆地发生,海底是不会有火山喷发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地球的板块运动是长期的、持续的,雁荡山就是在板块运动、风、水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所以,现在的雁荡山还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正确。
    B.火山喷发可以造就美丽的风景,但同时也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会造成一定的破坏。错误。
    C.地震和火山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火山现象会在陆地上发生,海底也会有火山现象。错误。
    故选A。
    二、解答题(每空2分,共26分)
    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危害在泥沙”,黄河自西向东流经九省,最后流入渤海。作为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年向下游的输沙达16亿吨,最终在下游形成黄河三角洲。实际上,1500多年前的黄河水流清澈,周边森林茂密,动物繁多,但人类掠夺性的开发导致植被被严重破坏,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
    21. 根据文章资料,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 )。
    A. 风的作用B. 流水的作用C. 地震的作用
    22. 黄河自西向东流经九省,最后流入渤海,这说明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
    A. 东高西低B. 西高东低C. 东西一样高
    23. 下图是科学小组对黄河流域研究的模拟装置,用水壶洒水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在“山丘”顶部撒上带有颜色的细沙,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随着实验的进行,陡坡上的河道会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缓坡区域会出现“平原”,说明此时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选填“侵蚀”或“沉积”)现象。
    24. 要减少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和办法?请至少写出2点建议。
    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1. B 22. B
    23. ①. 流水 ②. 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③. 越来越陡 ④. 沉积
    24 ①. 植树造林 ②. 修筑梯田
    【解析】
    【分析】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21题详解】
    黄河自西向东流经九省,最后流入渤海。作为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年向下游的输沙达16亿吨,最终在下游形成黄河三角洲。根据题干,我们可以得知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流水的作用。
    【22题详解】
    从黄河河流的流向,可推断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
    【23题详解】
    在做黄河流域研究的模拟实验时,我们可以用水壶洒水模拟流水,在“山丘”顶部撒上带有颜色的细沙,主要是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随着实验的进行,陡坡上的河道会发生的变化是越来越陡;缓坡区域会出现“平原”,说明此时产生了沉积现象。
    【24题详解】
    减少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的措施:①植树造林、②修筑梯田、③禁止乱砍滥伐。
    天宫空间站内属于“失重”的环境,人和物体在空间站中总是“漂浮”着,然而,长期的失重会导致人体心血管功能障碍、骨钙丢失、肌肉萎缩等。在空间站内,航天员们除了积极锻炼外,还配有秘密武器——企鹅服和套带。企鹅服配备弹力拉带,能让人体长时间保持一定的紧张程度,防止航天员肌肉萎缩。套带装有气囊,通过给大腿加压,来减少失重时回到头部和胸部的血流量,使人体的血液分布与在地面环境相似。
    25. 根据资料,企鹅服配备弹力拉带,主要是为了( )。
    A. 锻炼肌肉B. 减轻负重C. 更加美观
    26. 小科采集了航天员与普通人在地球上的平静状态下的呼吸、心跳次数,如下表所示:
    观察表中数据,发现在平静状态下,航天员的呼吸和心跳比普通人要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如果以上航天员和普通人进行百米冲刺跑,结束后最先恢复心跳的可能是_________(选填“宇航员”或“普通人”)。
    27. 有网友留言:“举哑铃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建议空间站配备哑铃、杠铃等举重设备。”你同意这一观点吗?写出你的想法:_______________。
    【答案】25. A 26. ①. 慢 ②. 宇航员的肺活量更大,心脏的跳动更有力 ③. 宇航员
    27. 不同意,因为空间站处于“失重”环境,哑铃、杠铃等举重设备在空间站会“漂浮”着,起不到锻炼的作用
    【解析】
    【25题详解】
    “企鹅服”也是一种失重对抗防护的设备。人在失重状态下长期生活,由于没有重力作用,人体的肌肉会萎缩。“企鹅服”里面有很多弹性袋,像地面上做运动的拉力器,航天员穿上后通过弹性力的作用,使肌肉得到锻炼,避免肌肉萎缩
    【26题详解】
    航天员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身体相当于专业的运动员。在平静状态下,航天员的呼吸和心跳比普通人要慢,因为宇航员的肺活量更大,心脏的跳动更有力,主要与宇航员长时间不间断训练有很大关系。如果以上航天员和普通人进行百米冲刺跑,结束后最先恢复心跳的可能是宇航员。
    27题详解】
    不同意这种观点,空间站配备哑铃、杠铃等举重设备。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空间站处于“失重”环境,哑铃、杠铃等举重设备在空间站会“漂浮”着,起不到锻炼的作用。
    三、探究题(23(4)题3分、24(1)题4分、24(5)题3分,其余每空2分,共34分)
    小鹿开展了“光的传播方向会改变吗?”相关研究,如下所示。
    28. 要研究“光在不同液体里的偏转程度一样吗?”,小鹿可在①、②、③、④四个装置中选择_______和_______(填序号)进行比较,他采用的实验方法属于_______(选填“模拟实验”“对比实验”或“观察实验”)。
    29. 小鹿先让光斜射入空水槽并记录光斑位置,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在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小鹿记录的光斑位置如下图所示,可以发现:当光从空气斜射人水和盐水时,_______(选填“清水”或“盐水”)对光的偏折能力更强。
    31. 小鹿还想研究“不同浓度糖水对光线的偏折效果”,他准备用淡糖水和浓糖水来进行研究,请你将实验方案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写在下框内。
    【答案】28. ①. ① ②. ③ ③. 对比实验
    29. 与后续实验形成对照
    30. 盐水 31.
    空水槽 淡糖水 浓糖水
    步骤:①让光分别斜射入空水槽、淡糖水、浓糖水中,观察并记录光斑的位置。②比较光通过空气、淡糖水、浓糖水后的光斑位置。
    【解析】
    【分析】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程度是不同的。
    【28题详解】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条件,要探究光在不同液体里的偏转程度,必须控制入射角和液面的高度等条件的相同,只改变光线传播的介质,因此符合条件的有①、③两图。
    【29题详解】
    小鹿先让光斜射入空水槽并记录光斑位置,其主要目的是与后续实验形成对照,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得出结论。
    【30题详解】
    根据小鹿记录的光斑位置可以发现:当光从空气斜射人水和盐水时,盐水对光的偏折能力更强。
    【31题详解】
    空水槽 淡糖水 浓糖水
    步骤:①让光分别斜射入空水槽、淡糖水、浓糖水中,观察并记录光斑的位置。②比较光通过空气、淡糖水、浓糖水后的光斑位置。
    学校科技节要举行铁丝陀螺比赛,为了准确测量铁丝陀螺的转动时间(不超过3分钟),科学小组开始了“计时器设计师”项目化学习。
    32. 明确任务:科学小组根据项目需求,制订了评价方案,请补充完整。
    33. 项目准备:科学小组准备设计制作一个水钟,请帮忙完成以下“问题——解决”清单。
    34. 项目测试:科学小组对下图水钟进行测试,发现漏水的速度将_______(选填“越来越快”“越来越慢”或“保持不变”),原因是_______。
    35. 项目反思: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科学小组发现用水钟测量时间____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项目拓展,科学小组还准备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请根据以下数据,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在下面框中设计一个摆。(要求:画出大致形状、标明具体材料和摆绳长度)
    不同的摆一分钟的摆动次数
    【答案】32. ①. 结构平稳 ②. 不摇见持续测量超过1分钟但不足3分钟 ③. 测量误差超过3秒但不超过10秒 ④. 不可以反复使用
    33. ①. 增加水量 ②. 换用瓶身更细的瓶子再标记刻度 ③. 刻度不清晰,不防水,易掉色
    34. ①. 越来越慢 ②. 水越来越少,水位下降,漏水的速度变慢
    35. ①. 不准确 ②. 水的流速不均匀
    36.
    【解析】
    【分析】水钟分为受水型和泄水型。受水型是测量接受了多少水,泄水型是测量泄漏了多少水。摆是由摆长和摆锤组成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了摆的秘密。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无关。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反之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
    【32题详解】
    评价方案是指对一个项目或计划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有效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针对本项目主要从稳定程度、测量范围、测量准确、使用方便等进行评估。根据三个不同的档次进行测试,分析评价方案的内容,缺失的内容自上而下依次为:结构平稳、不摇见持续测量超过1分钟但不足3分钟、测量误差超过3秒但不超过10秒、不可以反复使用。
    【33题详解】
    水钟是利用水流的稳定性来计时的,水位高度、水滴流速、刻度设置都会影响水钟的准确性。在设计和制作水钟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要积极解决问题,比如:问题1:水流过快,只能测量1分钟时间。解决办法:增加水量;问题2测量的准确性不够,误差大。解决办法:换用瓶身更细的瓶子再标记刻度;问题3:刻度不清晰,不防水,易掉色。解决办法:用防水的塑料薄膜密封刻度。
    【34题详解】
    科学小组对图中水钟进行测试,发现漏水的速度将越来越慢。简易水钟容器水位的高低影响滴速的快慢,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
    【35题详解】
    科学小组发现用水钟测量时间不准确。根据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
    【36题详解】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摆长15厘米一分钟摆动72次, 摆长20厘米一分钟摆动64次,摆长25厘米一分钟摆动56次。 所以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长应是22.5厘米。如图:
    人员
    航天员
    17
    序号






    每分钟呼吸次数
    17
    12
    14
    21
    24
    22
    每分钟心跳次数
    66
    59
    63
    72
    78
    75
    实验步骤:
    ·让光斜射入空水槽,记录光斑的位置
    ·在水槽中分别装清水和盐水,记录光斑的位置
    ① ② ③ ④
    ·比较光通过空气、清水、盐水后的光斑位置
    项目
    3分
    2分
    1分
    稳定程度
    ______________
    结构较稳,偶尔摇晃
    结构不稳,易翻到
    测量范围
    能持续测量3分钟
    ______________
    持续测量不足1分钟
    测量准确
    测量误差不超过3秒
    ______________
    测量误差超过10秒
    使用方便
    可以反复使压
    可反复使用,但比较麻烦
    ______________
    问题:水流过快,只能测量1分钟时间

    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
    问题:测量的准确性不够,误差大

    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
    问题:______________

    解决办法:用防水的塑料薄膜密封刻度
    摆绳长度
    第一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
    第三次实验
    15厘米
    72
    72
    71
    20厘米
    64
    63
    64
    25厘米
    56
    56
    56



    相关试卷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小升初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小升初科学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69,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169,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