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176,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答题卡收回,08ml/,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 Pb-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铜的电解精炼过程,粗铜作为阳极
B.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电器起火
C. 航海船只的船底四周镶嵌锌块,利用原理是牺牲阳极保护法
D. 硫酸铝用作净水剂是利用Al3+与天然水中的HCO离子水解促进生成Al(OH)3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铜的电解精炼过程,粗铜作为阳极,纯铜作阴极,A正确;
B.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水能导电,从而易产生触电危险,B错误;
C.航海船只的船底四周镶嵌锌块,锌做负极,利用原理是牺牲阳极保护法,C正确;
D.硫酸铝用作净水剂是利用Al3+与天然水中的离子水解促进生成Al(OH)3胶体,Al(OH)3胶体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D正确;
故选B。
2. 常温下,1ml化学键形成(或断裂)的能量变化用E表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断裂1ml H-H键吸收436 kJ的能量
B. H(g)+Cl(g)→HCl(g) =-431 kJ•ml-1
C. H2(g)+Cl2(g)=2HCl(g) =+248 kJ•ml-1
D. 1 ml H2(g)与1ml Cl2(g)的总能量高于2 mlHCl(g)的总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H-H键键能为436 kJ•ml-1,断开1ml H-H键吸收436 kJ的能量,A正确;
B.H-Cl键键能为431 kJ•ml-1,形成1mlH-Cl键放出431 kJ的能量,B正确;
C.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C错误;
D.H2(g)+Cl2(g)=2HCl(g) =-183 kJ•ml-1,说明1 ml H2(g)与1ml Cl2(g)的总能量高于2 mlHCl(g)的总能量,D正确;
答案选C。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迹为一个圆
B. 所有金属元素都分布在d区和ds区
C. 苯分子中有12个σ键和1个属于6个碳原子的π键()
D. 3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和4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一定属于同一族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电子在核外的运动轨迹为球形,故A错误;
B.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故B错误;
C.苯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分子中6个碳原子形成的杂化轨道形成12个σ键,没有参与成键的p电子形成属于6个碳原子的大π键,故C正确;
D.3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可能为硅原子或硫原子,4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可能为锗原子或硒原子,硅元素与硒元素或硫元素与锗元素不在同一主族,故D错误;
故选C。
4. 已知反应X(g)+Y(g)nZ(g)+Q(Qc(Na+)
D. 同温同体积pH=2醋酸和pH=2盐酸分别与足量锌反应,前者放出的氢气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醋酸钠溶液中存在Na+、CH3COO-、H2O、H+、OH-、CH3COOH,6种微粒,A错误;
B.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电离,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大,浓度减小,pH增大,故B错误;
C.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后形成的混合液中,根据电荷守恒c(H+)+c(Na+)=c(CH3COO-)+c(OH-),溶液的pH>7,则c(H+) H2S>HClO,故B错误;
C.由电离常数可知Ka2(H2A)H2CO3,故C正确;
D.向2mL0.1ml·L-1AgNO3中滴3滴0.1ml·L-1NaCl溶液,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AgNO3有剩余,再滴0.1ml·L-1Kl溶液,AgNO3和KI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是白色氯化银沉淀转化为黄色碘化银沉淀,则不能证明Ksp:AgCl>AgI,故D错误;
选AC。
15. Bdensteins 研究了反应 2HI(g)I2(g)+H2(g),某温度下的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υ正=k正c2(HI),逆反应速率为υ逆=k逆c(I2)·c(H2),k=A·e-Ea/RT,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根据以上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反应物浓度越大,正反应速率越大B. 使用催化剂,反应的υ正增大、υ逆减小
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D. 速率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υ正=k正c2(HI)可知,反应物碘化氢的浓度越大,正反应速率越大,故A正确;
B.使用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减小,由k=A·e-Ea/RT可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常数都增大,则使用催化剂,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
C.由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得:k正c2(HI) =k逆c(I2)c(H2),整理可得== K ,故C错误;
D.由k=A·e-Ea/RT可知,速率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活化能有关,故D错误;
故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氮族元素可以形成许多结构和性质重要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向铜盐中滴加氨水至过量生成[Cu(NH3)4]2+离子。
①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___________。
②某同学将N原子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12p2p,违背了___________原理。
(2)吡啶分子是大体积平面分子,其结构简式为。
①分子中,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②该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
(3)KH2PO4晶体具有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性能。
①与PO电子总数相同的等电子体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②基态K原子的占有能级数为___________;PO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4)已知KH2PO2是次磷酸的正盐。则H3PO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5)已知有关氮、磷的键能数据(kJ•ml-1)如表:
从键能角度解释,氮以N2、而磷以P4()形式存在的原因___________。
【答案】16. ①. 3d104s1 ②. 洪特规则
17. ①. N>O>C ②. O>N>C ③. sp2
18. ①. ②. 6 ③. 正四面体
19. 20. 氮氮三键的键能大于3个氮氮单键的键能之和;P4的6个磷磷单键的键能之和大于2个磷磷三键的键能之和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铜是29号元素,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②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p2p,将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12p2p,违背了洪特规则。
【小问2详解】
①N原子2p能级半充满,结构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增大,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C。
②该分子中N原子形成2个σ键,有1个孤电子对,价电子对数为3,杂化方式为sp2。
【小问3详解】
①与PO的价电子数为32,电子总数为50,电子总数相同的等电子体的分子式为。
②基态K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1,占有能级数为6;PO中P原子价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小问4详解】
KH2PO2是次磷酸的正盐,则H3PO2是一元酸,含有1个羟基,则H3PO2的结构式为。
小问5详解】
氮氮三键的键能大于3个氮氮单键的键能之和;P4的6个磷磷单键的键能之和大于2个磷磷三键的键能之和,所以氮以N2、而磷以P4()形式存在。
17. 研究CO2在海洋中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溶于海水的CO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HCO占95%。写出CO2溶于水产生HCO的方程式:___________。
(2)25℃时,已知不同pH条件下,水溶液中碳元素的存在形态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pH=8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主要是HCO
B.H2CO3:Ka1的数量积为10-7
C.当c(HCO)=c(CO)时,c(H+)>c(OH-)
②向上述pH=9.0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固碳。钙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CO2,有利于减少环境温室气体含量。
①a室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用该装置产生的物质处理b室排出的海水,合格后排回大海。处理至合格的方法是___________。
【答案】(1)
(2) ①. C ②.
(3)
(4) ①. ②. 用c室排出的碱液将从b室排出的酸性海水调节至装置入口海水的pH
【解析】
【小问1详解】
CO2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为弱酸,发生电离生成,出现的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A.由图中信息可知,pH=8时,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接近100%,为含碳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故A正确;
B.图中A点c()=c(H2CO3),此时Ka1=c(H+),则Ka1的数量级为10-7,故B正确;
C.由图可知,B点时c()=c(CO),此时溶于呈碱性,c(H+)”或“”、“”、“
(2) ①. A C ②. 向左
(3) ①. ②.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学科素养诊断(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一化学docx、高一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学科素养诊断(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1),文件包含高二化学docx、高二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5 K,5 ml·L-1·min-1B, 室温下,对于0, 鉴别浓度均为0, 下列事实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