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年级下册12 杀虫剂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展开课题名
《杀虫剂对生物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动物和植物的相互影响之后,进一步探究杀虫剂对动植物的影响。活动1“调查杀虫剂的种类和作用”让学生通过调查等方式了解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的杀虫剂及其产生的影响。活动2“辩论杀虫剂的利与弊”引领学生以辩论赛的形式认识杀虫剂的利与弊,体会杀虫剂对动植物生存的影响及对环境的破坏。应用与拓展“生物防治害虫”引导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和人类积极采取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阅读资料、整理资料、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杀虫剂对生物影响的兴趣;树立学生能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和与人合作进行辩论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本课重点是了解杀虫剂的使用对动植物和人产生的影响。
学情分析
杀虫剂是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主要有触杀、胃毒、熏蒸、内吸四种。杀虫剂按其成分及来源可分为无机杀虫剂、有机杀虫剂和微生物杀虫剂。人们最早发现的是天然无机杀虫剂,但是它们作用单一、用量大且持效期短。天然有机杀虫剂可分为植物性杀虫剂和矿物性杀虫剂。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可分为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有机氮类和菊酯类杀虫剂等,它们的特点是高效、高残留或低残留,其中有不少品种对哺乳动物有较高的急性毒性。杀虫剂使用历史久远,且用量大、品种多。在农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杀虫剂令农业产量大大提升。但是,几乎所有杀虫剂都会极大程度地改变生态系统,且对人体有害。学生知道杀虫剂可以消灭害虫,但对它会给生物的生存质量及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如何避免杀虫剂的危害、杀虫剂有哪些种类和作用等问题了解甚少。通过本课学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杀虫剂给生物带来的影响。
核心教学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1)了解杀虫剂对生物的生存及环境带来的影响。
(2)探究了解杀虫剂的种类和作用、避免杀虫剂危害的方法。
(3)查阅资料等方式正确掌握杀虫剂的利与弊以及通过生物防止害虫。
2.学习分析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动物和植物的相互影响之后,进一步探究杀虫剂对动植物的影响。活动1“调查杀虫剂的种类和作用”让学生通过调查等方式了解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的杀虫剂及其产生的影响。活动2“辩论杀虫剂的利与弊”引领学生以辩论赛的形式认识杀虫剂的利与弊,体会杀虫剂对动植物生存的影响及对环境的破坏。应用与拓展“生物防治害虫”引导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和人类积极采取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方法。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阅读资料、整理资料、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杀虫剂对生物影响的兴趣;树立学生能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和与人合作进行辩论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杀虫剂对生物危害。
教学难点
分析杀虫剂的利与弊。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杀虫剂的资料(文字、图片)。
学生准备:科学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出示:蝗虫吃庄稼和用杀虫剂消灭害虫的图片。
2.引导:从前,我国农村很容易发生蝗虫灾害。蝗虫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寸草不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后来,在杀虫剂的控制之下,蝗灾再也没有大规模爆发。杀虫剂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会带来负面影响吗?
3.提问:用杀虫剂消灭害虫,会给生物的生存及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如何避免杀虫剂的危害?
二、获取事实
1.提出问题。
提问:杀虫剂有哪些种类和用途?
2.掌握方法。
(1)快速浏览,及时发现自己所需的内容。
(2)将有用信息用笔勾画出来,圈一圈重点的词和句,以便进行分析、概括等。
3.阅读资料。
学生根据要求阅读资料。
4.整理资料。
根据杀虫剂的名称、作用方式、毒性、残留进行归类,并制成资料卡。
三、形成知识
1.汇报:指定学生展示制作的资料卡,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2.讲解:杀虫剂主要有用于防治农业害虫的农药和用于防治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杀虫剂能够很快地消灭害虫,保护农作物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由于杀虫剂都有一定的毒性,会对周围的生物造成危害,比如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会杀死益虫;有的杀虫剂会在植物体内形成农药残留;有的会对水源、空气造成污染等,严重时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要尽量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四、运用知识
1.讨论:日常生活中可能用到的杀虫剂有哪些?如何尽量减少杀虫剂的危害?
学生分组讨论。
2.交流:指定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提示其他学生注意倾听,然后进行补充和评价。
3.作业:组织成立“辩论杀虫剂的利与弊”辩论队。
明确正方观点为“杀虫剂的利大于弊”,反方观点为“杀虫剂的弊大于利”。
正方和反方根据自己的论点提前查阅资料、整理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5页中,形成自己队的观点,以备辩论赛时发言使用。上课前,组织学生按辩论赛的座位形式就座,有正方席、反方席、评审席、观众席。
四、拓展延伸
1.引导: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不仅使一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还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的身体健康。那有没有其他可以防治害虫的方法呢?
出示:菜蛾绒茧蜂防治小菜蛾的资料。
2.提问:生物防治的类型和生物防治的优点都有哪些?
3.阅读: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并将有关知识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5页中。
4.交流:将整理的资料
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要求从防治方法、防治类型以及生物防治优缺点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并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第12课、杀虫剂对生物的影响
杀虫剂会给生物生存及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杀虫剂的种类和作用
课后作业
课后习题中选取。
教学反思
亮点: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2.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3.课的结构清晰。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整理部分的衔接科学、过渡自然。4.教学内容丰富,联系实际,拓展恰当。
不足之处:1.课堂细节讲解不够。2.对学生的带动性不够。3.整个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的兴奋度还不高,上课有点放不开。
课堂教学建议:1.用好主题图展开学习活动。2.引导学生对“杀虫剂对生物的影响”进行概括总结。3.以“问题”引导学生整理总结。
科学六年级上册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a href="/kx/tb_c16185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公开课教案及反思</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三年级下册10 蜜蜂传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071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0 蜜蜂传粉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三年级下册生物资源5 昆虫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070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生物资源5 昆虫教案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发现,形成新知,实践应用,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